捞尸人 第527节

  李追远牵着阿璃的手,迈过门槛。

  少年将插在墙缝处的白灯笼取出,领着女孩继续前进。

  这里是旷野,这里是溪流,这里的景色原本应该很美,就像是如果能健康成长的女孩。

  伴随着李追远的不断前进,远处的浓雾不断翻滚,似是在蜂拥后退,不仅没人敢凑上前,更是没人敢排在第一排。

  生怕一不小心,再被少年手中的灯笼给钓了出来。

  没多少人在意过程,大部分人只看结果,而它们,本身就是“结果”之一。

  虽然在江湖上,李追远的名声依旧不显,但在这江水暗流之下,这帮“蛇虫鼠蚁”,已经开始对他胆寒。

  一如现实中,柳玉梅的放松与开心。

  因为,秦柳两家的龙王门庭,正在一步一步地,被重新给立起来。

  不用多久,

  整座江湖,都将重新回忆起当年龙王秦龙王柳矗立在那里的恐怖。

  李追远掌心中燃起业火,将这白灯笼燃烧。

  少年将它向前一丢,灯笼裂开,化作了一团绚烂的彩霞,搅弄得四周云雾狂涌。

  这梦里的烟花,是真的一点都不输现实。

  李追远拍了拍手掌,抬起头,看着被烟花映染出色彩的霞云。

  说道:

  “好好藏好,自今日起,轮到我去主动找你们了。”

  —

  本卷终。

第167章

  年前的人像是逆流而上的鲑鱼,千辛万苦地回到自己的出生地。

  年后的人好似被风吹起的蒲公英,轻轻荡荡地又飘摇向那四方。

  团聚与温馨就像是一块含在嘴里很快就化去的糖,在接下来的一整年时间里,品咂回忆着唇齿间淡淡残留的那一点甜。

  年后的每天上午,李三江都会一改过去坐二楼露台的习惯,改为坐坝子上。

  每每有村里人背着行囊或骑着摩托,以各种方式将要出远门走过前面这条村道时,都要特意向里走,来到李三江家停留一下。

  有人会提一点简单的礼,不值钱,只为凑个双。

  有的就发一根烟,陪着李三江抽完后,再给一根让李三江夹耳朵上,然后就离开。

  不少人连坝子都不上来,就站在下面,和李三江隔着台阶聊几句天,说说自己要去哪里,说说今年愿景,硬扯点闲篇。

  其实,压根就没什么事儿,就是要离家出远门了,怕是年中很难回来,家里又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就得专程来李三江这里热个脸。

  有的是家里老人催他们来的,有的是自己晓得要过来。

  人生大事,无非生死二字,生能预判,死却总是来得突然。

  万一家里出了什么事,他们没办法及时赶回来,有李三江在,至少家里头不会慌乱,心里也就有那一份底气在。

  林书友在这里过完年,就动身回福建老家了。

  背着团队统一款的登山包,身着深青色贴身套衣。

  走到庙街前,他还特意在巷子口驻足了片刻,用以调整表情。

  不能像过去那般谨小慎微,却又不能表现得过于倨傲。

  思来想去,他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

  怪不得小远哥喜欢用这个表情。

  当你身份和自信心足够时,适当的腼腆,可以帮你减免去很多麻烦。

  庙门口早有人站着,看见林书友后就马上向里通报。

  很快,爷爷和师父就迎了出来。

  一人一边,伸手轻拍着林书友的两肩。

  林书友的胸膛,在这拍打中,不自觉地越挺越高。

  回家时已是黄昏,该吃晚饭了。

  庙里长辈和师兄弟们聚得很是整齐,按理说,这会儿正是庙里最繁忙的时候,游神、祈福、驱邪等活动,几乎排满。

  可即使如此,师父也特意空出了庙里档期,只为迎接自己徒弟的回家。

  今日团圆餐的规模和架势,甚至超出了刚过去的年夜饭。

  庙里其他人,对此都感到莫名其妙,无法理解的同时却又不得不遵从安排,因为师父和爷爷,守口如瓶。

  也因此,族谱单开一页以及团圆饭坐首座的待遇,林书友是没享受到的。

  但在给阴神大人们供香时,林书友被要求站在爷爷和师父中间。

  落座吃饭时,爷爷在首座坐下前,先抬手示意身侧的林书友先坐。

  饭桌上,一众长辈们都想打听林书友这半年的故事,林书友只讲大学生活。

  偶有长辈想故意套套话,都会被师父和爷爷主动岔开,确保阿友不会脑子一热,说出不该说的话。

  饭后,大家各自散去。

  林书友被邀入坐下,与师父和爷爷坐一起喝茶。

  可就是这关起门来的细聊,聊的也只是学习与生活。

  林书友说自己学习很刻苦,且有了长足进步,但考试成绩,现在还不能公布。

  对此,师父和爷爷都表示很认可,就算一些新传承,现在不能公布,可不管怎么样,孩子学会了,那肉怎么着都算烂在锅里。

  生活方面聊的就是与同学相处问题。

  站在林书友的角度,他确实是为了融入小团体付出了很多努力,虽然经常会犯错。

  但在师父和爷爷耳朵里,就是另一番意味,这是真能和龙王家的那位处成伙伴朋友?

  他们当初是被吓得逃出金陵的,把阿友留下来,想着也是给龙王家当牛做马也是一件大好前程。

  他们是真没料到,阿友居然这般奋发努力、锐意进取。

  夜话浅谈辄止。

  翌日一早,庙里就忙活开了。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这会儿的老家地界,不缺人,缺神。

  林书友的回家,弥补了这一空缺。

  游神开始前,庙里上下在院中排列。

  林书友被安排在第一个,到底是年轻人,骨子里依旧难掩想表现一下的欲望。

  没开脸,没焚香,甚至都没跪下磕头行语,就这么直白白地站在主庙前,面朝庙内众人,背对一众神像;

  双手负于身后,下巴轻轻抬起同时,竖瞳开启!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全场当即一阵哗然,就连师父和爷爷,都忍不住瞪大了眼,面露惊愕。

  因为只有极少数的那种德高望重的老乩童,才能以这般简洁的方式请阴神上身,而且那也得是在真正危急关头实在是顾不得礼数的前提下,事后还是得赔罪解释的。

  可这小子……就为了这一得瑟。

  偏偏白鹤童子,还真的给面子。

  乩童除了请神外,请神成功后的扶乩状态下,神韵和神威,也是评判乩童实力的一大重要标准。

  竖瞳带赤,气聚神凝,细究观察之下,甚至能在其身边看见淡淡阴气流转。

  这就绝不是起乩成功这般简单,而是白鹤童子侧倾关照得十分明显,以更大程度降临其身。

  林书友往椅子上一坐,看向师父和爷爷,道:

  “开脸。”

  师父和爷爷对视一眼,默默上前。

  他们一个是庙里话事人,一个是辈分最高,一些杂活早就不用他们亲自做了,但今日一个拿颜料盘一个拿画笔,开始给这个年轻人开脸。

  开脸后,再换妆更衣。

  这活儿,一般人还真干不了,因为只要一靠近,就能感受到童子所散发出来的磅礴压力。

  等一切办妥,将三叉戟呈递到童子手中时,童子一把将其抓住,站起身,将三叉戟高高举起。

  刹那间,庙门大开,香火自燃,内外肃杀!

  游神开始。

  本就作为引路童子的白鹤童子,在全队领头,以往与其它游神队伍相遇时或经过其它庙宇堂口时,自有一套规矩去应对。

  可今日,白鹤童子打头阵,所有对面的游神队伍全部心生感应主动避让,凡过庙堂口,庙门自动闭合。

  说白了,游神是为了肃清妖氛,保一方平安,又不是与具体邪祟单对厮杀,所以是个小活儿。

  但架不住,有一位把小活儿当大活儿干,还干得如此卖力和认真。

  一个序列里的自然会给你这个面子,不是一个序列里的也不愿意和你为这点事别苗头茬架。

  今日活动,庙里可谓出了大风头,连道路两旁的围观群众,都觉得今日的游神队伍很不一样,那精气神汹涌澎湃得,仿佛不管什么妖邪敢出现拦在面前,都会被顷刻间碾压撕碎。

  围观群众靠自己感官投票,谁家游神队伍强势,那接下来有事就去谁家的庙。

  毕竟,绝大部分人是遇不到脏东西的,所图所求的,就是一个情绪安慰。

  收队归庙,拜谢阴神大人。

  依旧是林书友第一个。

  他没接过香,而是闭上眼,对着上方白鹤童子神像,说了声:

  “谢了,辛苦。”

  然后自顾自地转身,去卸妆去服。

  师父本能生气,想要站起身批评,却被爷爷伸手攥住。

  寻常乩童胆敢对阴神大人不敬,那就几乎是断绝了起乩之路,阿友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他敢这么做,那自然就有他的底气。

  老爷子到底目光深远,他这最中意的徒弟也就是林书友的师父,想的还是如何维系好庙宇传承,但老爷子看见的,则是官将首的真正未来。

  林书友卸完妆后,就笑着从妈妈手里接过了一块年糕,咬了一大口,软软糯糯的很好吃。

首节 上一节 527/10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