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第49节

  “阿公,给你表演一个节目。”

  “啥节目?唱歌?你能不能放过我一条狗命?”

  “立正!!”

  “汪!”

  小黑狗顿时变成袖珍型石狮子。

  看到这一幕,张气弘顿时大笑:“哈哈哈哈哈哈……这细狗子,灵光啊。啊哈哈哈,蛮好蛮好,还会‘立正’,不错不错……”

  “爷爷,老板,茶壶我就放边上了。”

  老头子正夸着狗呢,施叶露套着白色的俄式围裙,端来一个坚果盘,然后放下一只茶壶。

  放下的时候,两只农村常用的玻璃杯从俄式围裙口袋里掏了出来,用干净的丝巾抹了两圈,这才浅浅地各倒了两杯茶。

  也没有在这里多停留,只是微微点头,然后拿着托盘压在身前,径自去了灶间忙活。

  这光景李佳雯也在,隔着灶屋就能听到李老师在那里传经:“爷爷呢对茶不讲究的,‘碧螺春’‘毛尖’‘铁观音’都可以;张安呢,白开水最好,茶叶水也可以,比爷爷还要不讲究……”

  “吱呀”一声,老旧的灶屋小门关上,里面灯火亮堂得很,但因为灶台烧着热水还蒸着米糕,所以雾气腾腾的,只能看见光亮,却是快要到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了。

  李老师现在也挺着急的,另外有两个小保姆,马上也要速成培训之后来侄儿这里上班,跟施叶露不同,李老师到现在就没见着真人,尽看简历了。

  因为了解到了施叶露的家庭情况,“我见犹怜”的程度直接膨胀到顶峰,要不是没儿子,李老师真想施叶露能当自己的儿媳。

  可惜,现生也得等个十八年……

  “露露啊,最近住得吃得怎么样?张安有没有对你提提意见什么的啊?”

  “婶婶放心好了,我吃住都习惯的。老板对我也挺好的。”

  “就没有稍微……稍微过分一点的行为?”

  “……”

  施叶露给李佳雯套上袖套之后,这才说道,“老板对我挺客气的。”

  “怎么会呢?啊,这怎么会呢?你看你,从上到下,西施活过来也就这样了吧?他难道是瞎子?我就不信不心动,我一个女人都心动了!”

  “啊?”

  “啊不是,我就是打个比方,倒不是说我真心动。”

  李老师思来想去,一边往洗碗池里倒着热水,一边说道,“前两天,我跟你叔叔晚上聊天,也聊到过张安的想法。他呢,确实个人有独特的喜好……哎呀,我实在是说不出口!”

  一想到丈夫一边捏一边说的样子,李老师就面红耳赤,跟小姑娘讲这种事情,她是真讲不出口。

  “婶婶,你只管说好了,我都能接受的。”

  此时雾气缭绕,水汽之下的“小西施”更加可人,又长又弯的眼睫毛上面,结了一串细密的水珠。

  李老师感觉自己像是在犯罪,但一想到丈夫还能再进步,她侧过头,凑在施叶露的耳边小声道:“露露啊,张安不是不喜欢漂亮的,但他更喜欢胸大的。”

  “啊?!”

  这一刻,施叶露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看……

  很惭愧,穿了外套。

  不过就算不穿,也就俩橘子。

  “婶婶,真的吗?”

  感觉有些晴天霹雳,内心重启生活方向的施叶露,感觉一切都成了徒劳。

  “真的,你叔叔亲口跟我说的。他跟张安在办公室还吵了一架。”

  李老师倒也不慌张,对施叶露道,“不过你也不要慌,你还在发育期,一年营养跟上来,什么都有了。个子还能窜一窜,你别不信啊,之前你体检的时候,顺便查过你的骨垢线,还没闭合呢。”

  “什么是骨垢线?”

  “就是说你还能长高,回头一定要吃好喝好锻炼好,争取再长高一点。”

  之所以还强调一下身高,那也是没办法,李老师提醒施叶露,“露露你要听我的啊,对自己好一点,我们现在不缺营养,只管吃,然后多锻炼。你看张安,之前还是一米八三,现在弄不好一米八八去了。你长高一点,站他旁边才显得匀称。对自己有信心,加油!”

  李老师也算是操碎了心,其实最好的选择,是从娘家顾家圩或者就是五星村找个合适的小姑娘塞过来。

  奈何没有合适的,要不然根本不需要这么着急。

  “小西施”娘家孱弱,对李老师和张叔叔而言,这就是绝佳人选。

  以后“小西施”的娘家,就是张叔叔和李老师家,简直完美。

  李老师感觉今后的日子将会日趋完美,但对刚解脱高三艰苦岁月的一部分学生们来说,复读一年的日子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呢。

  这个八月,并不完美。

  枯燥且乏味的八月,对学生们来说,除了特别热,那就是这个月要跟暑假说拜拜,然后一头扎入更加枯燥且乏味的新学期。

  不过对张大安来说,新学期是个好学期啊。

  因为人手充足的同时,教练员们的专业水平已经达标,现在张大安就是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然后以总教练的身份在内部培训主讲副讲。

  全部科目除了政治组还没办法做到跟其它组别一样高效,其余不管语数外还是物化生,都已经走上了正轨。

  今年挖来的英语老师,也都克服了原有的骄傲,选择了认真执行“张安教育”的训练准则,唯一美中不足就是被挖人的三所中学,跑去沙洲市教育局告状。

  张大安挖的是本地墙脚,在市教育局某些人眼里,多少有点儿缺德。

  但看在《状元宝典》的第一个系列教辅书籍叫《状元英语宝典》的份上,这根本不算什么。

  教育投资公司今年打算开足马力往外卖,主推《状元宝典·高中版》,初中版不是不想推,而是市场有限,撑死了在吴都大市内部整点活儿。

  等到扬泰大市明年的中考成绩出炉,那情况就彻底不一样了。

  所以比起马洲市教育局,其实沙洲市教育局更关心新东圩港中学马洲分校的发展状况,都是兄弟单位,挂记一下对方的工作成果,那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义不容辞。

  “张总,难得见你来一趟局里啊?是有什么好事?”

  “哎哎哎,喊啥张总,我还是民办教育科的科长,来局里上上班喝杯茶怎么了?再说了,我办公室又不是取消了,科室工作还是要开展的嘛。”

  “哈哈哈哈哈哈……”

  看着张正东学会了打官腔,单位的老大姐顿时笑得前俯后仰,然后笑嘻嘻地就跟着张正东问道,“是不是又有啥福利拿过来发?”

  “桃子,水蜜桃,弄了三四百箱。张安那边原先有个念中考复读班的学生,打算高三直接转到新东圩港中学,学生的老子在太湖那边有生意,弄了整整两集装箱的桃子,直接送到了状元街。”

  “啥?!”

  老大姐直接惊呆了。

  “这桃子贵的要死,一箱几十块要的。那个老板像神经病一样,招呼也没打,从自己厂里拉了人来卸货。反正新东圩港中学那边,人手一只大桃子,四两半斤一只。反正进了校门,就闻到桃子味道。”

  “那你侄儿这是做回头生意了?”

  “也不好说是不是回头生意吧……之前小孩是来念中考复读班,现在来念高考复读班好像也不合适。本身就是高三。”

  “厉害啊。”

  感慨了一声,忽然老大姐拉住了张正东,找了个角落说悄悄话,“哎,正东,那你可以有点想法的啊。”

  “啥意思?”

  “我前两天跟市里一道去吴都开会,应该是要加强全吴都市的高中建设,说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去。你看啊,新东圩港中学是没有高一高二,全都是高考复读生吧?”

  “嗯,怎么了?”

  “什么怎么了?你就是倒骑毛驴,你自己不会动动的呀?你让你侄儿,弄个完整的高中出来,那你今后五年都不用再考虑工作成绩。喏,你现在跑教育投资公司当老总,级别今年提上来,明年就跟邱局一样啦。到时候退休,说不定还是个局长,要考虑清楚啊。”

  “我考虑个屁,我是个牛卵的老总,老总就是邱局,我是副总。”

  “啊?啥情况?你怎么会是副总呢?这公司全靠你侄儿……”

  忽地,老大姐闭嘴不说话了,她猛地咂摸出了味儿来,合着这里头有事儿啊。

  邱建民最近跟隐身了一样,一天天的仿佛坐等退休,原来教育投资公司的老总位子,是给了他?!

  混单位久了的老大姐更是想明白了里头的关系,眼见着张正东一脸无知戆卵的鸟样,老大姐不由得心中叹了口气,这个张正东,有福气,命好啊。

  她要是有张大安那样的侄儿,她五十岁也敢想着去省里浪一回。

  “你啊,以后还是要管住嘴。邱局去教育投资公司的事情,不要随随便便讲出来,祸从口出。”

  “我怕只卵,出啥事情,反正是邱局倒霉,在我卵上?”

  “……”

  也就是老大姐跟张正东关系好,否则就张科长刚才那几句话,已经可以宣告没有进步的可能性。

  但正如老大姐心里感慨的那样,人家命好啊。

  在大庭广众之下,现如今的张科长那不要太斯文太有文化,开会发言那都是一套一套的,有素质有修养有道德有干劲……

  等回家吃上了张正东拿过来的桃子,老大姐给老公也洗了一个,然后继续发着牢骚:“你说张正东怎么想的?现在多好的机会啊,努努力,副局长有希望的。”

  “你真当他戆卵一只啊?”

  “那他确实没有上心,现在是老邱顶了他的位子,成了教育投资公司的老总。虽说以后肯定还是张正东的,可总归是差了点儿意思。”

  “想的太简单了。你能想得到的,人家考了三个状元的会想不到?真拿别人当小朋友了?这里面,我都不用去打听,百分百邱建民跟张安有默契的。邱建民以后越低调,张正东上去的级别也就越高。”

  “以什么为基准呢?”

  “还能以什么为基准?当然是经济效益了。邱建民现在肯定不会想七想八,他就是为了等退休,级别只要往上提,不管多么激进的方案,他都是没有意见的。”

  “听你的意思……是张正东的侄儿在主导?”

  “我觉得是,反正我是不会把他当小朋友来看待的。”

  咔嚓,啃了一口老婆从单位带回来的硬脆水蜜桃,满意地点点头,“这个桃子好,是脆桃子,我就不喜欢吃软不拉几的软桃子……”

  “你喜欢吃,明早我去新东圩港中学转转。”

  “那是要去转转,你儿子现在年级排名四百名开外,实在是学不进,拿个六万块,去新东圩港吧。”

  “……”

  老大姐闻言,顿时一脸郁闷,不过片刻之后,又觉得丈夫说得一点都对。

第92章 张小白老师

  “韩主任,摸底成绩出来了?”

  “噢,张总,这批新学员的底子都不差,比上一届强。”

  枯燥的八月要忙的事情还是有的,比较琐碎,像军训、集训、排课等等,都要提前做得规规整整。

  这些东西存档之后,就属于内部材料,是可以拿来出书卖钱的。

  张大安今年就不用再自己做摸底讲义规范,都是各科教练组自己依葫芦画瓢,其中语文组因为最先摸底,所以内部出分也是最快的。

  一大早韩铁拐就在办公室里组织阅卷,流水线一样的效率,像赵一万和钱小双,就是主抓古文赏析还有阅读理解,作文比较特殊,并不固定主题,由新学员自由发挥。

  也就是新学员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也不规定字数,写到哪儿是哪儿,甚至写三行八个字都行。

  在“张安教育”内部,行文只强调强化学员的技术水平,那自然是需要一点点“对症下药”的。

首节 上一节 49/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