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第78节

  “张总,听省里的人讲,沙洲市教育投资公司要重组?”

  吴都市的代表团来了之后,在开会前先跟张大安寒暄一番。

  有交情的,毕竟吴都市在现有的沙洲市教育投资公司也有参股,虽然时间不长,而且是张大安降低了持股比例。

  当然沙洲市其实也降低了持股比例,去年新增股东没有个人,都是沿江地级市的投资公司。

  本来是扬泰要拿走百分之十二,最后只分到了百分之五,百分之七被江宁这边拿了过去。

  里面怎么谈的不知道,反正都没意见。

  今年才过完年,农历二月才过去三天,张大安突然又搞出来这么大的动静,按照他今年大概率收学费都能收个三亿多,扣掉杂七杂八,纯现金一个亿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

  所以之前江口省的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把自家关联单位的文宣工具都发动了起来,基本上三天一小吹,五天一大吹。

  在“希望小学”这个公益事业项目上,张大安和“张安教育”,都创造了许多第一。

  以前单次也就百十来万,张大安现在搞的“超级小学计划”,以后都不可能还有人打破纪录。

  连接近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势头,过个三五年,大概率就不会有这么多部门联合行动。

  刷成绩也是要看阶段的,这个阶段刷了是优质成果,十年之后那就平平无奇了,因为那是理所当然的分内之事。

  当下都知道张大安财雄势大,省里也是快马加鞭,经过多轮的多部门磋商之后,又跟多个地方上的合作单位进行了数据统计。

  于是准备把原先的沙洲市教育投资公司改组,已经上报,审批通过大概需要一年以上,很多东西在排队,江口省这点儿内容,其实不算什么。

  期间还得带上面的人视察考察具体准备情况、发展状况,通过之后,还有一个审议表决,然后是公示,一系列硬环节下来,一年两年三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再加上张大安跟人对喷两年多,这要是再多喷个半年,肯定有人会恶心一下子,那拖个两年半,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嘛。

  合情合理。

  不过江口省这里的筹备,倒是不影响的,相当于级别不变,只不过规模继续做大做强。

  省里的想法也很简单,未来还是以跟“张安教育”的共同发展为主,不要搞有的没的。

  各地方兄弟单位之间共同监督,互相监督;共同促进,互相促进。

  总之就是之前有些“镀金”的坑呢,今年到此为止,明年就不能这样搞了哟~

  那捡到便宜的,自然就是去年过来也当副总的两个人,一个就是吴都市过来的,另外一个则是淮阴市为本市师范升级做保障工作的,各有各的实力。

  都挺客气,跟邱建民还有张正东共事的非常愉快,再有几个月,两人自有真正的去处。

  不过在沙洲市教育投资公司的履历,将会相当的华丽。

  绝大多数企业干部,一辈子下来都未必操盘过一家“规上企业”,但他们实打实搞了出来。

  甭管真相如何,那……真相就是这个样子的啊。

  “重组的事情,不是已经通过气了吗?”

  “那这不是想问问看,具体的合作方向嘛。如果还是跟张总携手共进,大家都是吴都市的,那肯定是想更深入地合作……”

  “……”

  张大安寻思着自己游过长江去崇州市区,都比开车去吴都市区快,这哪门子的大家都是吴都市的?

  不过携手共进这种事情,就是个态度,人家态度诚恳,那就都是朋友。

  都是哥们儿。

  “你知道的,我很少参与教育投资公司的管理,都是邱总坐镇。我呢,也是沾一点国家政策照顾上的光。”

  “……”

  年轻人要充满朝气啊,像跟老油条……这怎么行?!

  寒暄过后,便是等着开会。

  吴都大学没有什么虚头巴脑的,可以在数学领域全面合作,只要张教练舍得掏钱,要什么模型都可以商量。

  尽管吴都大学自来就不缺经费,但在四六九八年的当下,即便不缺经费,那也是不够花的。

  此时的科研投入,除开高精尖,其余的相当一部分是在补课。

  别说江宁大学、江宁工学院这种经费消耗大户,哪怕地方二本院校,其实一年给个十亿也不够花,现在一年才个把亿或者几千万,那只是因为没钱,不是没有项目需要燃烧经费。

  烧不起经费自然就没有产出,没有产出自然就没有成果,没有成果自然就没有经费……

  地方院校的恶性循环全看地方城市财政,所以吴都大学和太湖轻工大学,算是好一点儿的,但也没好多少,经费缺口基本都是二十亿以上,把张大安现在全部家当填进去,那也差着一半呢。

  所以对于正经的“校企合作项目”,经济相对发达城市的高校,因为尝到过甜头,积极性明显就要高。

  换成别的企业过来,比如说“张安食品”,吴都大学就只能干瞪眼,数学专业的成果,转化不出来半个大字儿。

  跟太湖轻工大学是截然相反的。

  会议流程走完,诸多大学代表就坐下来听一听合作中一些细则上的大概内容。

  主要是知识产权的利益划分,科研人员中,校方科研人员的待遇问题。

  不同学校有不同的主张,比如说江宁大学只要科研成果,不要专利产权;而江宁工学院则是想共建一所合资知识产权管理公司;江宁化工大学则是想承包材料相关的全部委托实验任务……

  都是有绝活儿的,所以诉求不一。

  张大安也早有预料,因此一上来就甩了一个王炸。

  “关于科研人员的待遇问题呢,我的想法就是参照我手下研发岗高管们的条件。我也不说什么大户型小户型,统一一百平米以上,是大是小我也懒得去纠结,各方内部自己评估。”

  “房子呢,我来的时候,江宁市的领导们也跟我谈过,给了相当优厚的条件,特许我开发一些优质地块,用作科研人员的住房福利。”

  “都是在市区,不是城东区。”

  “不过城东区同样会投入一个地块,用作科研人员的长住公寓。”

  “市区的住房,最后会在多方评估的情况下,只要通过江宁市相关部门的审批,产权直接过户到科研人员手中。城东区的长住公寓,算是我的投资,拿来当员工宿舍。这样也就不必要计较这个房型好那个适用面积大。”

  “房子大小不拿来区分贡献和职级,项目产出跟项目分红挂钩,职级跟职级工资还有奖金、津贴挂钩,当然还有通勤配车的标准。”

  “以‘张安食品’旗下糖果厂产品研发部部长为例,奥迪A6差不多的,就是配车。当然硬要挑选帕萨特,也可以。原则用车只能向下兼容……”

  这番话完全就像是打牌出手就王炸,张大安豪横野蛮的程度,着实是把人都吓了一跳。

  就没见过这么简单粗暴的,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纯靠年轻火力旺呗。

第117章 新版本

  会议推进的内容主要就是划分利益,跟菜市场的讨价还价区别不大,尽管是高校唱主角,但是江宁市因为要保驾护航,土地使用上的话语权决定了江宁市本身就算低调也不能低调。

  再者张大安需要江宁市出来接住风口流量,把自己潜藏的心思遮掩起来,所以在谈到主城区的用地开发时,张大安没有主动说自己反向涨价的事情,由司马聪作为代表,从劳动保障权益需要地方财政支持切入,谈到了张大安在地价上给出了一个高价。

  有多高呢?每亩多给五十万,用以强化江宁市在“科教兴国战略”上的榜样作用……

  主城区已开发的成熟区,便宜的一百万不到点,七八十万一亩,特别贵的也跨不过两百万这个门槛,基本就是黄金地段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上下。

  倘若是储备用地区域,或者待开发新区,那则是去个头,五十万一亩的均价比比皆是。

  至于说城东区、城南区……

  此时根本没有哪怕一个像样的房产公司进场,连中介都是散兵游勇的状态,可想而知状况。

  工业用地的话,“张安健康”本身就是高价打包,城东区现在都是欠他一个人情,关长生现在盯着的三期工程,一亩价格还是给到了十万,翻一倍还要多。

  也正因为“张安健康”屡屡给面子,所以现在“千亩园区”的计划,能够顺顺利利地拿去讨论,否则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台面上。

  人情往来光靠说的没啥鸟用,得实打实掏钱。

  之前关长生被打一案能够如此顺畅,既有城东区有求于张大安,也有张大安始终给面子。

  现在不过是故技重施,当然如果没有“核心技术”,这么玩就是肉包子打狗,张大安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位置,才能这么玩,而且玩得越大越没有风险。

  说穿了就是一条船的。

  在跟各大高校代表的拉扯中,最终敲定了高层住宅楼的方案,不考虑超高层和小高层。

  如有必要,也能专门搞一栋大平层的住房楼,设计方案就委托给了江宁工学院。

  江宁市这边给的授信额度表面上是三个亿,实际上只要张大安愿意,后面加个零也不成问题。

  因此住房专项使用资金,全程没有人去质疑或者担心,毕竟今年的张大安,哪怕全款拿地盖楼,用现金支付还有剩余的。

  同时张大安多给的那五十万一亩,说是说用以强化江宁市在“科教兴国战略”上的表率作用,实际上他根本不关心这笔钱,只当不存在。

  此时江宁市的新房价格还是相当便宜的,不是特别挑挑拣拣的话,两三千平米的大把的有。

  当然如果挑挑拣拣,那就不是钱的事情。

  围绕住房福利争论比较激烈的环节,主要是集中在怎么拿房,怎么审查资格,怎么审定成果,怎么判定有效年限,怎么设置审核单位……

  不能说来了就分房,转头就拍拍屁股走人,然后“白嫖”一套江宁市区的房子。

  那就彻底不把张大安当人了。

  犯忌讳。

  因此高校和江宁市之间的争论,就是如何保障张大安的利益,在多方监督上,借鉴了相当多的成熟机制。

  当然其中各个高校的法学院尤为激动,毕竟理论上来讲,进入到张大安麾下的法务团队,性价比也极高。

  并非是所有法律专业出来都能搞大钱住豪宅,法律专业全凭个人奋斗,跟学金融的其实差不多,主要看家里能有多少实力。

  能力差点儿无所谓的,反正有师傅带。

  现在张大安进场,一个直接意义就是凭空产生出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环境,毕竟大家都在互相监督,谁也不想自己学校少吃一口。

  会议并不对外公开,不过才开了一天会,接下来几天情况又是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以江宁财经大学为例,原本跟张大安不太可能有直接联系,再加上张大安自从文理双修两连高考状元之后,一直用的就是豫章财经大学出来的,沙洲市的多个部门的金融专业中年老汉,其实也是豫章财经大学的校友,所以即便有所替换,那也应该是下一代人。

  现在一场会开的诸多学校代表内部有人激动得管不住嘴,自然是闹得高校圈路人皆知。

  甚至还有刚结婚的年轻学者,骑着个自行车就去老城区可能要卖给张大安的地块看一看。

  连儿童房怎么装修都想好了。

  因为传得沸沸扬扬,让张大安原定计划是二月二十七日返回马洲分校,结果一拖就是好几天,到三月六日还在江宁市,行程计划全部打乱。

  以至于三月三日的多媒体大课,张大安是借用了一下江宁大学的教室,然后连上了新东圩港中学本部校区,再转播。

  一通忙活下来,那叫一个痛苦。

  “张总,实在是不好意思,实在是不好意思,但是没办法,年轻学者同志们的热情极为高涨。让张总受委屈了,让张总受委屈了……”

  慰问还是到位的,顺便送上了好消息,那就是“千亩园区”的计划,基本上审批通过问题不大。

  这相当于是一个补偿,即便张大安啥也不干,拿去做“包租公”,也不是不行。

  礼尚往来这一块,官方倒是鲜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委屈是谈不上的,就是这会议内容,保密措施还是做得不到位。事情还没有成呢,现在闹到是个人都知道,到时候有些地块的拍卖,有人坐地起价,我个人反正两百万一亩到位了,但这多出来的几十万差价,当心给别人做嫁衣。”

  张大安也不是给人上眼药,而是提醒江宁市这里面的价格变化,搞不好会引发一个涨价潮。

  货币化拆迁之后动不动就出现那种天价拆迁户,很多时候并非是人家运气好,而是官方把底牌给漏了。

  底牌漏了之后,拉扯余地主动权在哪边是毫无疑问的。

首节 上一节 78/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