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第8节

  “哦哟,雯雯啊,东圩港中学现在可不比老早,今年出了中考状元的,而且还不是沙洲市的中考状元,是整个吴都市的中考状元。这说明张正东管得好,东圩港中学肯定是要变好的……”

  妇女主任变媒婆,自有章法,可跟张大安老师保证给她女儿开小灶没啥关系。

  张大安说她女儿有机会超今年国家级高中分数线十分,妇女主任整个人都精神了。

  精神抖擞!

  “……要说张正东一个人好,那不算好。你看他家里,弟兄三个,姊妹两个,弟兄两个先成家,姊妹两个也已经出嫁。现在伺候上面爹爹的,就是他自己。这说明啥?这说明他孝顺啊。还有家里门风清白,老人家跑过鸭绿江的,他堂兄也去打过越南,干干净净,没得挑的……”

  “……而且呢,我们讲句心里话,张正东上面老人就一个,你要是嫁过去,不需要伺候老阿婆的,再有就是呢,老公公为人正派。大儿子小儿子结婚寻新妇,有多少钞票做多少事情,不偏不倚,整个五星村都晓得……”

  “最主要的啊,还是他本人条件确实好。不仅仅是当校长,你看看照片,哪里像四十岁,跑东跑西都是小汽车,讲话还很有素质,不像有些乡下男人,一开口就是烂稻草,像你这样有文化的,肯定是受不了……”

  还别说,一通立体吹嘘包装,倒是让李老师来了兴趣,还好奇地问道:“他多高啊?”

  “哦哟,那是不矮,有个一米七六。不过他们家的种肯定是好的,我看到他大哥家的儿子,有一米八;他堂兄家的儿子,也有一米八。将来你们要是结婚了,生养出来的肯定也是树长树大……”

  顾家圩的妇女主任嘴巴跟机关枪一样,让五星村的妇女主任都插不上话,只是一直笑,陪着笑,最后就是帮腔说了一句:“佳雯啊,先接触接触,看看人,好不好亲眼看一看才有数。”

  “雯雯,先看看,接触接触,成不成先见一面嘛。”

  软磨硬泡、口灿莲花,让李佳雯也是稀里糊涂地应了下来。

  其实她岁数并不大,才二十四五,但在乡下来说,这岁数已经是“老姑娘”。

  后来嫁给张正东,那也是先说媒,其中加分项,是张正东路过顾家圩时,恰好碰见一户人家起火,单枪匹马背着一个老头儿拎着一个老太婆冲出了火场。

  喜结良缘。

  这光景缺少点儿英雄情节,不过问题不大,人还是那个人。

  接到顾家圩妇女主任完成任务的电话,张大安老师还在忙着刷卷,毕竟他明年要参加高考,先练练手。

  4696年的江口省高考卷他门儿清,背题都背烂了,还带过高复班,讲了几年都快把题目、题型渗进骨髓,这时候刷卷也是自己摘抄集合的类似题型,大量组合之后自己刷着玩儿。

  应试“熟练工”,也算是一种技能。

  “好、好,谢谢,好好好,好的,等过两天我回五星村请你吃个饭。要的要的要的,哈哈哈哈哈哈……”

  有说有笑挂断电话,张大安吐了口气,老叔的人生大事一解决,也算是了结了一桩心事。

  跟玩游戏一样,消了个任务。

  这辈子反正也没啥伟大梦想,怎么愉悦怎么快乐怎么来。

  最近市里传言挺多的,张叔叔的“老连长”想要拼着老脸提拔一下他,奈何拿得出手的荣誉就俩,一个是中考状元,一个就是创收。

  但有一说一,普高达线率如此之低,空有一个“借”来的中考状元,没有任何说服力,所以还得等。

  再一个,局里的人去兼任中学校长,那是顺理成章、合情合理;但这个那个校长去兼任局里的科室坑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属于倒反天罡。

  所以,对张大安来说,要让老叔进步,光靠个人的努力可能不大行,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

  这张叔叔进步不了,东圩港中学完全可以进步的嘛。

  学校级别在局里提了,张叔叔的级别自然就水涨船高。

  合理。

  组织上一考察,好家伙,张正东同志可以啊,居然有如此能力,竟然将一个乡下中学带到了如此高度。

  那么好,乡下中学,超进化!

  变成……

  一所普通乡镇中学。

  尽管只是小小的一点进步,但是放眼整个沙洲市自来孱弱的学校教育发展史,那也是……相当炸裂!

第14章 张安娶妻,多多益善

  一米七六的阳光老男孩,黑色的一点八排量手动桑塔纳,锃亮的皮鞋,雪白的衬衫,还有一条面料顺滑跟丝绸一般的高档西裤,除了皮带扣子有点土鳖,整体上张叔叔笑起来的时候,很阳刚也很健康。

  李佳雯第一眼感觉相当不错。

  过期半年的两张《泰坦尼克号》电影票,以及外经贸酒店的自助餐,张大安给老叔安排得妥妥帖帖,甚至席间还让人送去了一束鲜花。

  总之女方觉得男方对她很尊重,用一种很严肃且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次不那么自由的约会。

  而男方,也就是张叔叔,他对女方好印象完全是来自于她勤俭节约,以及兄弟姊妹就一个已经成家的哥哥。

  太好了,不是“扶弟魔”,我们老张家有救了!

  张大安对二婶哥哥的印象也是不错的,一直在锅炉厂上班,偶有发福利路过五星村,也会带一份给妹妹。

  人情往来点到为止,不过度热情,也不冷漠寡淡。

  李家比张家有教养多了。

  “怎么样,我让你停止说脏话,还是有效果的吧?”

  “细猢狲还……咳嗯,你觉得这个李老师人怎么样?”

  “我觉得她可以提高一下学历,来我这里报个名,准备一下成考,考个成人本科。拿到本科学历之后,我给她发一份‘张安教育’的劳动合同。”

  “……”

  “看我干什么?中师不够看的。”

  “不是,你就不关心关心我这个叔叔的婚姻大事?”

  “你是成年人了,而且四十岁了,我……”

  “三十九,三十九周岁。”

  “……”

  看来还是挺介意自己年龄的。

  呵呵。

  张大安懒得跟张叔叔废话,直接道:“明年我拿到高考状元之后,就会去长江对面招老师。但是呢,自己人肯定是要有的,主要是帮我盯好业务进度。”

  “你怎么嘴上轻飘飘的?高考状元说拿就拿?当我放屁。”

  看着贤侄儿再次用看弱智的目光看着自己,张叔叔扁了扁嘴,虽然有些委屈和不甘心,但也只能服服帖帖。

  没办法,事业、家庭,想要双丰收,都得看贤侄儿的脸色。

  大丈夫能屈能伸!

  “对了阿叔,我老子的战友,你认识几个?”

  “大部分都是岭西人,隔着十万八千里,问了有啥用?”

  “明年我要增开一个职业技能培训的业务,先从车辆维修入手。算算年龄,我老子战友要是有子女,年龄应该也跟我差不多,愿意来学手艺的,包吃包住包会包拿证。”

  “……”

  这番话让张正东沉默不语,半晌说不出话来,坐着一动不动,许久之后,才眼神迷茫地抽了一支烟。

  就这么烧着烟,并不言语,像是在想事情。

  “你老子老早跑去打越南人的时候呢,其实往家里写了遗……”

  “我晓得。”

  抬手打断了张正东要说的话,“不用跟我讲这些的,阿叔。”

  “……”

  张正东再次沉默,手指夹着烟点了点张大安,牙缝里蹦出一句脏话,“你个细狗宗桑(畜生)真不是个物事,不过算了。”

  一直知道自己的堂侄心思深沉想法复杂,但偶尔真切地体会到这种没有人味儿的陌生感,还是会让张正东有一种莫名的恐慌。

  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毕竟是个户口本单开一个人的小孩。

  长成什么样都是正常的,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

  张叔叔内心这样安慰着。

  他其实也有秘密,原本的想法,是等到张大安十八岁成年了,他再找个老婆。

  现在嘛,只能说十六岁的张大安,大概是比三十八、四十八、五十八的他都要厉害得多。

  寻一个女人管管家也蛮好。

  不过有点儿鬼使神差,烦躁的张叔叔好奇问道:“那你呢?以后打算寻啥样的娘子?”

  “我?”

  拧开了保温杯,张大安笑着道,“我么,只要是好看的,多多益善。”

  “……”

  张叔叔最后只能指了指张大安,然后一言不发地走了。

  果然,自己这个侄儿跟别人是不一样的。

  进入到十一二月份,天气转凉的时候,全市高三学生就开始进入到了高频摸底考和模拟考,难度都是波次型的,先偏难看看尖子生稳定性,再偏简单看看全体的基本功,然后再拉难度……

  如是反复直到明年的五月份。

  江口省的高三普遍没有新课程,整个学年就是刷卷,高中内容通常在高一高二就已经学完。

  张大安参加全市联考就是应付应付差事,要么作文不写,要么数学六十分的选择题一个都不填,反正就是凑个数应应景儿。

  不过这时候也终于有眼尖的其他学校校长,发现了这个中考状元居然就要直接参加这一届高考。

  消息传出去之后,市报社过来做了个采访,市电视台还当作噱头来拍了一段儿内容,张大安也爽快地跟记者们聊了一通,顺便给“张安教育”“状元陪读班”再隐性地打了个广告。

  “张同学,没想到您才高一就选择参加高考,不知道您是怎么想的?”

  “就是想试试看,我个人感觉自己高中阶段的知识也掌握得差不多了。”

  “有压力吗?”

  “压力倒是没有,感觉还是挺轻松的。”

  “我们看到你最近几次全市模拟考,总分好像也还行,但没有你中考成绩那么抢眼,这种落差,还有没有信心应对高考?”

  “信心还是有的,我个人觉得自己考个重本的分数,那还是不成问题……”

  这段采访还是引发了一点点社会上的讨论,一是有人觉得东圩港中学是不是违规操作,二是觉得中考状元张大安在哗众取宠,三就是教育局那边有人认为张大安这种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有可能会让许多高一高二学生的家长,也去尝试让自己孩子参加高考,增加学校高考应试管理成本……

  不过这些舆论对张大安来说都没所谓,他要的只是名声和影响力,反正现在“张安教育”这边的学员家长们,一个个都是信心十足。

  之前对于张大安带飞他们孩子的能力不可量化,现在嘛,高考模拟的分数一看便知。

  张大安出分是五百八十分到六百二十分之间浮动,但有一点,他是直接扔了语文作文和数学选择题一共一百二十分。

  算作文只得四十分,那么张大安的实际总分要再加一百分,也就是在六百八十分到七百二十分之间。

  妥妥又是状元级别的分数,而这个真相,目前算是“张安教育”这边的集体秘密,家长们都守口如瓶,唯恐被人知道了去。

第15章 “小钢炮”张进喜同志

  “状元陪读班”的运转情况一直都还不错,尽管偶有几次教育局的人过来检查,但也没挑出什么大毛病来,甚至在教学设施和安全环境上,“张安教育”还多有加分。

  正常来说,初中毕业之后再想复读初三,去公办学校是不行的,不过乡下有乡下的土办法,一百五十个学员中,有近三分之一在去年就开了医生签字的病例。

首节 上一节 8/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