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见她这副样子,关切的询问道:“你没事吧?要不要喝口水压压惊?”
陈虹仿佛被惊醒了一样,忽然仰头目光灼灼的追问道:“我现在是不是真的火了?”
“你说呢?”
张延冲大门外指了指,到现在都还有人守在门口,不肯离开呢。
虽然《天津卫》的一味吹捧,让淳朴的津门百姓多少有点不适应,甚至还引发了一些的争论。
但争论归争论,大多数人也是真心喜欢这部剧。
毕竟这可是建国四十多年来,津门人第一次拥有‘自己’的电视剧——此前地域色彩如此明显的电视剧,也就羊城和魔都了。
更不用说每个案件都是那么精彩,每次的手法也都让人耳目一新,这在时下的电视剧里绝对是独一档的存在。
“亲爱的!”
陈虹往外扫一眼,然后突然踮起脚,在众目睽睽之下吻住了张延的嘴。
张延愣了一下,忙推开她道:“搞什么,这么多人看着呢。”
“让他们看着吧!”
陈虹目光迷离的道:“亲爱的,你就是老天送给我的最好礼物。”
张延被她眸子里的水色牵引,也不自觉有些蠢蠢欲动,他忙又把陈虹推开些,转头问一旁的魏立本:“魏主任,怎么没看到陈厂长?”
“咦?”
魏立本这时也发现了不对,回顾左右:“陈厂长刚才是第一个冲出去的吧?”
见身后的工作人纷纷点头,魏立本忙又吩咐道:“去几个人,看看陈厂长是不是还在外面!”
片刻后,崴了脚的陈志朋在两个工作人员的搀扶下,龇牙咧嘴的单腿跳了进来。
“陈厂长。”
魏立本幸灾乐祸的问:“你这还能坚持不,要不然我让人先送你去医院?”
之前陈志朋主动去光明面粉厂担任副厂长的时候,魏立本还暗地里笑话他脑子坏了。
谁知道没几个月时间,所有三产公司都合并到了面粉厂,五百子弟职工济济一堂,又从外地收购了两条二手生产线,整体规模足足翻了三倍,陈志朋这个厂长自然也是水涨船高、炙手可热。
“能!”
陈志朋咬着牙道:“也不差这一会儿!”
他能从外面单腿跳进来,可想上到三楼的影音室却没那么容易。
也亏得他现在位高权重,有的是人愿意捧臭脚,到最后几个年轻人硬生生把他抬上了三楼。
三楼的阵仗可就大了。
台长和三位副台长都在,中层干部也来了一多半。
看到张延和陈虹过来,台长率先鼓掌,转眼间掌声就响成了一片。
不过等看到后面抬上来的陈志朋,几位领导又都吓了一跳,忙问是怎么一回事。
“没事儿,就是崴脚了。”
陈志朋忍着疼催促道:“台长,咱们赶紧看看广告成片吧,我一会儿得去医院瞧瞧——厂子里那么多事儿,可耽误不得!”
台长顺势夸了陈志朋两句,然后才带着众人涌进了影音室。
刚刚落座,眼见张延把广告胶片递给放映员,副台长马原就忙站起身来,弯下腰向台长请示道:“要不,我先汇总一下咱们取得的成绩?”
台长环顾左右道:“那就请马副台长给咱们讲几句。”
说着,再次带头鼓掌。
陈志朋想说些什么,却被掌声给盖住了,他只能揉着脚暗暗撇嘴。
马原意气风发的来到屏幕前面,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话筒,中气十足的道:“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台长的监督领导下……”
在冗长的开头过后,他终于提到了戏肉:“目前在信号能稳定辐射到的地区,咱们在黄金时段大幅领先,一举超过了央视,远远甩开了京台!
另外,HEB省电视台、唐善市电视台、CZ市电视台、LF市电视台、BD市电视台,石家庄市电视台等一系列兄弟单位,陆续发函要求转播《天津卫》。
而就在不久前,我台刚刚接到了央视采购中心的电话——同志们,这意味着什么,想必大家应该都清楚!”
虽然他讲的像八股文,虽然他说的内容,在座众人大多都已经听说过了,但这段讲话还是被鼓掌声打断了好几次。
最后一句反问,更是引发了长达二十多秒的热烈反馈。
掌声刚落,就有人大声问:“京台呢?京台怎么没发函要求转播?以前他们有什么好电视剧,咱们可都是抢着转播,现在正是回馈京台的时候!”
席间顿时爆出一通哄笑声。
台长却认真点头道:“确实,马副台长,你回头打电话问问京台,看看需不需要《天津卫》的转播权,毕竟咱们也要投桃报李嘛。”
旋即,他又冲马原摆手道:“看看广告吧。”
马原连忙坐回了原位。
随着灯光暗了下来,陈虹大方得体、明艳动人的形象,也出现在了荧幕当中。
“有人模仿我的美,还有人模仿我的面,但你模仿不了我的味道——光明方便面,原创肉酱包,就是这个味儿!”
十五秒的广告很快就放完了,但留给在场众人的印象却是相当深刻。
现在的电视广告——尤其是在北方——大多还处在照本宣科的层次,而张延和管唬拍的这个广告,却是轻松俏皮、时尚大方。
而且牢牢抓住了光明方便面的亮点和痛点,在宣传自己的同时,也狠狠给了对手一波AOE攻击。
这次的掌声是前所未有的热烈,毕竟电视剧拍的再好,好处也只会落在几位台领导身上,但光明面粉厂越来越红火,好处却是大家的。
掌声渐熄之后,台长缓缓站起身来,转头笑问张延:“小张,你有没有兴趣再接几个广告?”
第78章 炙手可热
半个月后。
“有人模仿我的美,还有人模仿我的面……”
“人声清晰、音乐通透……”
“津门一汽……”
“永利碱厂……”
连着几个广告放完,京城电视台的影音室里鸦雀无声。
灯光亮起后,台长在一片沉默中缓缓起身,迈步走到了大荧幕前,转过身环视众人道:“同志们,就在两天前,我第三次……”
他伸出三根手指,用力的晃了晃:“我第三次接到了津门台的电话,这次是林台长亲自打来的,他说魔都、羊城、FJ省台,都已经申请了《天津卫》转播权,问咱们京城需不需要。
这是在干什么?!这是在赤裸裸的炫耀,这是在打咱们京台的脸!”
他说完,再次环视台下众人,目光重点在制作中心主任郑小龙脸上停留了片刻,然后才又继续道:“或许有人会说,咱们的《渴望》收视率更高,获得好评更多——但这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他停下来稍稍喘了口气,又道:“《天津卫》刚播出的时候,咱们台里还有人冷嘲热讽,说这部剧模仿了港剧,还模仿了欧美日本的悬疑剧——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人家就是故意这么做的?!
林台长为什么要把福建电视台,和魔都羊城放在一起说吗?因为他们真正瞄准的是港台市场,或者说是港台资金!”
人家非但要借着这股热潮,在内地推广津门的产品,还希望把电视剧送到港台播放,为津门的招商引资修桥铺路!
收视率当然重要,可咱们电视台最主要的还是进行宣传引导,起到城市窗口的效果、效应。”
说到这里,台长的语气越发沉重:“就在两天前,央视刚刚上任的杨台长,亲自去了津门电视台考察,对津门电视台近来的做法大加褒扬,甚至公开号召央视内部要放下包袱,多向兄弟单位学习。
昨天下午市政府开座谈会,市领导专门当着我的面提起了这件事,你们知道我当时是什么感觉吗?!”
说着,他一巴掌拍在了荧幕上,愤愤道:“同志们,这不是电视剧拍的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咱们京台在思想觉悟上落伍了、在ZZ觉悟上落伍了!”
他一通话说完,台下越发死寂。
片刻后,终于还是有位资历深的副台长站出来,不以为然道:“一座大楼反正面的拍,明明不存在的东西,硬是靠剪辑塞进去,就为了让人以为津门大厦林立、经济发达,这不就是在欺骗观众吗?!
我觉得这股歪风不能助长,而是应该狠狠地批判!”
见他人带头,陆续又有两三个人壮着胆子,控诉《天津卫》歪曲事实,什么营商环境云云,全都是空口白牙吹出来的。
在更多人跳出来之前,台长盯着那率先站起来的副台长道:“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M!他们这么做,至少能给投资商一个好印象,让投资商愿意去津门考察!而且这又不是政府报告文件?!”
那资深副台长还是不服气,但又不好批驳抓鼠之说,只好闷头坐回了椅子上。
这时又有人开口道:“其实这也不算是津门台的功劳,我听说连剧本带宣传策略,都是编剧的提出来——小伙子叫什么来着?”
说着,他看向郑小龙。
“张延。”
郑小龙忙道:“他是津门文学杂志社的编辑,也是一位畅销作家,今年他的小说已经印了30万册,盗版甚至卖到了港台。”
电视剧爆火之后,杂志社趁热又印了5万册,凑足了30万册,算是和王硕的新书堪堪打了个平手。
“对,就是这个张延。”
那位台领导点头道:“我听说这小伙子是去年才去的津门,而且最近其实一直住在京城,还和咱们制作中心的编剧关系不错?”
“他女朋友——就是《天津卫》的女主角住在京城,所以他最近也在京城常驻,还准备在京城买房子。”
“那他在津门有房子吗?”
“好像是租的……”
“这不就结了吗?!”
那台领导摊手道:“在京城买了房子,咱们再帮忙解决一下户口问题,那他就是地道的京城人,咱们京城人帮津门提高一下水平,那叫发扬风格。”
这话虽然没有明说,但其实就是想把张延拉进京台的意思。
郑小龙一边点头一边就有些头疼,他本来想等这一波热度过去了,再试试看能不能把张延拉进制作中心。
可谁能想到《天津卫》的热度会高成这样!
虽然在社会上的整体热度,还要逊色《渴望》一些,但在政府层面造成的影响,却是十个《渴望》都比不上的。
毕竟现在各地政府最看重的,就是招商引资——当然,像那位副台长一样的守旧派也有不少,但基本都被边缘化了,很难占据主流。
正因如此,郑小龙才觉得分外棘手,不知道该付出什么代价去拉拢张延——电视台向来是讲论资排辈的,这么一个还不到25岁的年轻人,总不能让他一来就当领导吧?!
等散会后。
郑小龙还在头疼这事儿,忽然就被台长喊住了。
“小郑啊。”
台长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知道这次怪不得你,但现在上面给的压力很大,咱们必须要尽快做些什么,表现出积极态度,才能让上级领导满意放心。
我看老徐的提议就很好嘛,你抓紧时间去落实一下——听说央视的杨台长对那个张延也很感兴趣,可别让他们抢在前面。”
得~
郑小龙一听这话就明白了,刚才那位肯定就是台长的托儿。
他忙请示道:“台长,央视比咱们更有平台优势,津门那边也肯定会尽力把人留住,那咱们台是不是……总得让人家看到咱们的诚意吧。”
“嗯~”
台长沉稳的点头道:“你说的对,这件事你看着办吧——记住,一定要掌握好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