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收敛了笑意,语气变得认真起来:“长钿兄,我就直说了。你对开发电视娱乐节目,还有兴趣吗?不是《缘来是你》那种束手束脚的,而是真正能够引爆市场、引领潮流的大型综艺节目。”
王长钿的心猛地一跳,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有兴趣!当然有兴趣!”
这话一出口,他才觉得有些失态,但压抑已久的热情已经被点燃。
“不瞒您说王总,在台里干得憋屈死了!条条框框太多,好想法不是被改得面目全非,就是根本推行不下去。我早就想……唉……”
王长钿叹了口气,没再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王盛听出了他话语中的不甘和渴望,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便抛出了真正的诱饵:“长钿兄,你的能力和对节目的敏感度,我是了解的。待在体制内,确实限制了你才华的发挥。想不想换个环境,来北影厂,或者我的盛影传媒?”
他顿了顿,给予对方消化信息的时间,然后继续加码:“如果你愿意过来,我可以全力支持你搞电视娱乐节目。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子公司,就叫……嗯,‘光线传媒’怎么样?专攻电视节目制作、发行和活动策划。
你来担任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全权负责内容和运营。除了有竞争力的年薪,我还可以给你一部分干股,也就是股权激励。公司做大了,你就是创始人之一,共享发展红利。怎么样,有兴趣一起干一番事业吗?”
王盛的这番话,如同重磅炸弹,在王长钿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离开体制,加盟北影厂/盛影传媒?
成立专门的公司?
总经理?
股权激励?
每一个词都充满了巨大的诱惑力。
王长钿在京城电视台虽然也算是个骨干,但上升空间有限,论资排辈现象严重,想要独立主导一个大项目难如登天。
而王盛给出的条件,几乎是给了他一个实现抱负的完美平台——足够的自主权、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及分享成果的股权承诺。
这远不是他在电视台那点死工资和有限的成就感所能比拟的。
王盛深知,对于王长钿这样有理想、有能力但被困在体制内的人才,最大的诱惑就是“舞台”和“所有权”。
给他一个能尽情施展才华的舞台,再赋予他一部分事业的所有权,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潜能和忠诚度。
电话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能听到王长钿略显粗重的呼吸声。王盛也不催促,耐心等待着。
几秒钟后,王长钿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决心和激动:“王总!承蒙您看得起!我……我答应您!说实话,我早就想换个地方干了,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和平台!您给我开的条件,我没二话!只要您信得过我王长钿,我一定竭尽全力,把您说的这个‘光线传媒’给做起来!”
“好!”王盛满意地笑了:“我就知道长钿兄是干大事的人!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细节方面……晚上有空吗?一起喝一杯?”
“有空!必须有空!”王长钿连忙答应。
约好了晚上见面的地点和时间,王盛结束了通话。
……
下午刚上班,王盛便来到了韩三坪的厂长办公室。
“……”
听完王盛的讲述,韩三坪沉吟了一下,问道:“开辟电视节目业务,投入会不会太大?”
王盛早就料到韩三坪会有此一问,他条理清晰地解释道:“韩叔,我这么做,主要是基于几点考虑……”
“第一,电视电影和长剧是我们的基本盘,很重要。但娱乐节目,尤其是大型综艺,具有更强的话题性、爆发力和品牌塑造能力。
一个成功的王牌综艺,能带来的不仅是直接的广告收益,更是巨大的平台影响力和观众黏性。
这块市场未来潜力巨大,我们必须提前布局。成立专门的节目制作公司,就是要把这块业务专业化、规模化。”
“第二,我们现在虽然通过联盟掌握了内容生产优势,但播出渠道始终掌握在电视台手里。这次37号文整顿电视台,采购收紧、压价厉害,就是个警示。
如果我们能与像湘省经视这样有活力、有闯劲的电视台建立深度战略合作,甚至成为其重要的内容供应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对传统发行体系的依赖,避免未来被播出平台‘卡脖子’。
帮他们打造节目,既是合作,也是渗透,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电视台运作,绑定利益。”
“第三,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影视剧投资周期长、风险相对较高。
而娱乐节目制作周期短、模式灵活、投资可控,如果能成功打造出几个爆款,可以形成稳定的现金流,与影视剧业务互为补充,增强我们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第四,娱乐节目制作涉及策划、导演、摄像、后期、艺人统筹、广告营销等方方面面,对团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
开展这项业务,能为我们培养和储备一大批复合型传媒人才,这对于盛影传媒和北影厂未来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第五,湘省经视的兄弟台湘省电视台已经上星,覆盖全国。与欧阳长林搞好关系,就是为未来我们的内容登陆卫星电视、走向全国市场铺路。”
王盛一番分析,层层递进,既有战略高度,又有现实考量,听得韩三坪频频点头。
“嗯……有道理。”
韩三坪眼中的疑虑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赞赏:“盛子,你看得确实远。娱乐节目这块,我确实不懂,但听你这么一说,确实是片蓝海。与湘省经视合作,既能赚钱,又能铺路,一举多得。你这个想法很好!”
他大手一挥:“就按你说的办!成立节目制作公司的事,厂里支持。需要什么资源,你协调就是。欧阳长林那边,你全权负责对接,把握好分寸就行。”
“谢谢韩叔支持!”
第142章:京圈及时雨
一九九七年八月十二日,星期二,上午八点刚过。
盛影传媒总经理办公室内,王盛刚泡好一杯浓茶,准备梳理一下昨天与王长钿初步敲定的“光线传媒”框架,桌上的手机便嗡嗡震动起来。
来电显示是一个湘省号码。
王盛按下接听键,欧阳长林那带着湘音、中气十足的声音立刻传了过来:“王总,早上好!没有打扰到您吧?”
王盛语气平和:“欧阳台长早,我刚到办公室。”
“王总,我马上登机,下午就能到京城。”欧阳长林爽朗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道:“我已经让何琇琼何总在王府饭店订好了包厢,时间是傍晚六点。务必请王总赏光,让她当面给您赔个礼,咱们也好把酒言欢,深入聊聊合作的具体事宜。”
王府饭店,九十年代末京城顶级涉外饭店之一,选址于此,足见欧阳长林和何琇琼的重视程度。
“欧阳台长太客气了。行,我知道了,晚上六点,王府饭店见。”王盛爽快答应。
“好!太好了!那咱们晚上不见不散!”欧阳长林的声音透着明显的放松和喜悦。
刚挂断欧阳长林的电话,办公室的门就被轻轻敲响。
“进。”王盛头也未抬,继续看着桌上的文件。
门被推开一条缝,李婷婷探进脑袋,轻声道:“王总,外面有位从港岛来的蔡怡浓女士想见您。是厂办宣传科的赵科长引荐过来的。”
“蔡怡浓?”
王盛在记忆中快速搜索着这个名字。
唐人的老板吗?
“让她进来吧。”
“好的。”
李婷婷应声退下。
片刻后,门被再次推开。
一位身着得体藕色套装、气质干练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
她看起来约莫二十七八岁,容貌清秀,眉眼间竟有几分酷似后来的女星刘施施,带着一股江南水乡的温婉与职场女性的精明混合而成的独特气质。
还真是她啊……
王盛目光微动。
此时的蔡怡浓还没有成长为影视公司老板,她的履历还略显模糊,已知的是她在港岛影视圈摸爬滚打,做过选角导演、项目策划等工作,经验颇为驳杂。
“王总,您好!冒昧打扰,我是蔡怡浓。”
蔡怡浓的普通话相当标准,仅带一丝难以察觉的粤语尾音,她微笑着上前,主动伸出双手手。
王盛起身与她轻轻一握,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蔡小姐请坐。”
这时,李婷婷端了两杯茶进来,轻轻放在两人面前,然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带上了门。
王盛重新坐下,打量着眼前的蔡怡浓。
蔡怡浓则趁此机会,再次开口,语气恭敬而不失分寸:“久仰王总大名,今日得见,真是名不虚传。王总年纪轻轻,就创下如此大的事业,引领内地影视新潮流,实在令人敬佩。特别是那首《中国人》,唱出了我们所有华人的心声,我在港岛听到时,都非常感动。”
一番得体的恭维之后,蔡怡浓渐渐切入正题:“不瞒王总,我目前在港岛一家名为‘中国电影公司’的影视机构工作。原本正在运作一个电视剧项目,叫《京港爱情线》,希望能促进两地文化交流。
没想到,正好撞上东南亚经济风暴,公司老板资金链断裂,直接跑路了,把公司和这个半死不活的项目扔给了我。”
她苦笑了一下,神情略显无奈和焦急:“现在港岛那边风声鹤唳,各位老板都自顾不暇,根本找不到投资。我只好来内地寻找机会。
没想到许久未来,内地影视界竟出了王总您这样一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所以,特意托人引荐,想来拜拜码头,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王盛静静听着,等她说罢,才开口问道:“这部《京港爱情线》,导演定了吗?”
“定了,是我的一位朋友,李囯立导演。他刚从加拿大回来,很有想法。”蔡怡浓连忙回答,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闪烁。
王盛心中暗笑,什么朋友,分明是姘头。
蔡怡浓于1993年,在电影《股疯》宣传期间与李囯立相识。
李囯立曾称赞她“像十七岁的小姑娘”。
然后,蔡怡浓知三当三,俩人就滚一块了。
李囯立跑路去加拿大,貌似就是因为这段奸情被戳破。
不过,这对“风流男女”在制作古装偶像剧和言情剧方面,确实颇有独到之处。
“李囯立,有所耳闻。”
前些年,港岛电影人北上,李囯立就曾和北影厂有过合作,还得过京城广电口颁的奖项。
王盛沉吟片刻,看着蔡怡浓道:“蔡小姐,你这个项目……我可以投资。”
《京港爱情线》是唐人的起家之作,吃到了时代背景的红利,在内地收视率不俗,是个小爆剧。
这不重要,王盛看重这对“风流男女”的能力。
蔡怡浓闻言,脸上顿时绽放出惊喜的光芒:“真的?那真是太感谢王总了!”
“但是,”王盛话锋一转:“投资方式要换一种。你待的那个‘中国电影公司’已经名存实亡,跟你也没什么关系了。我的意思是,你直接带着这个项目,还有李囯立导演,一起过档到我的公司来。”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和招揽之意:“我这边正好也计划拍摄一些涉及两地题材的影视作品,未来的项目只会越来越多。港岛如今市道不好,你们在那里也是吃不饱饭,不如就踏踏实实跟着我干。我给你们平台,给你们资源。”
蔡怡浓直接被王盛这番“连锅端”式的招揽给说蒙了,愣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
她快速权衡着,眼前这位王总,能量惊人,北影厂和电影厂联盟的实权人物,盛影传媒业务蒸蒸日上,能搭上这艘大船,无疑是眼下最好的出路,远胜于自己在港岛无头苍蝇般乱撞。
“王总,您这意思是,让我和国立都加入盛影传媒?”她试探着问,心跳不禁加速。
“可以这么理解,但更具体一点。”王盛点点头:“我即将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专注于电视内容制作和艺人经纪。你去担任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分管艺人经纪部、电视剧制作部。
李囯立过来,负责导演工作,兼任电视剧制作部副主管,你们不是要拍《京港爱情线》吗?正好作为开山之作。以后武侠剧、言情剧,有的是项目给你们拍。你同时也可以兼任制片人,发挥你的长处。”
王盛给出的职位和权限,远远超出了蔡怡浓的预期。
这已不仅仅是投资一个项目,而是给了他们一个全新的、更高的起点和稳定的后方。
蔡怡浓深知眼前这棵大树有多高多壮,几乎没再深思,强烈的机遇感促使她立刻做出了决定。
她深吸一口气,郑重地点头:“承蒙王总看得起!我蔡怡浓愿意带着项目和李导,一起加入王总的麾下!以后一定尽心尽力,为王总效劳!”
“好!”王盛满意地笑了:“欢迎加入。具体的合约细节,我会让助理李婷婷过两天跟你对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