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第103节

  在原本的时间线上,《京港爱情线》这个项目是被泱视捞了一把,不过蔡怡浓显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打通康庄大道,而是依仗宝岛资本,猥琐发育了好几年,一直等到政策完全放开,才在魔都立足。

  新成立一个艺人经纪部,是为了保持盛影传媒不签本科以下艺人的光荣传统,配合后续业务的展开。

第143章:狂

  一九九七年八月十二日,傍晚六点整。

  京城王府饭店的“蓬莱阁”包间内,水晶吊灯洒下柔和的光晕,映照着仿古红木家具和墙上的水墨丹青。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菜肴的香气。

  欧阳长林与何琇琼早已等候在此,两人虽看似平静,但细微的动作仍透露出内心的些许紧张。

  包间的门被侍者轻轻推开,王盛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今日未穿正装,仅着一件质地精良的深灰色POLO衫和休闲长裤,步伐从容,身后跟着一身职业套裙、手持公文包的李婷婷。

  这份随意,反而更衬出他此刻举重若轻的地位。

  “王总!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啊!”

  欧阳长林立刻起身,满面春风地迎上前,双手紧紧握住王盛的手,热情地摇晃着。

  虽然在此之前,两人从未见过。

  何琇琼也赶忙站起,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笑容,只是眼神深处仍有一丝难以完全掩饰的复杂。

  “欧阳台长太客气了,何总,又见面了。”王盛微微一笑,与二人分别握手,声音平和,听不出任何情绪波澜。

  一番寒暄后,三人落座。

  欧阳长林自然是主位,王盛被让至主宾位,何琇琼陪坐一旁,李婷婷则安静地坐在王盛侧后方的位置。

  穿着旗袍的服务员开始轻盈地上菜,燕窝羹、黄焖鱼翅、葱烧海参……

  一道道精致的菜肴很快摆满了桌面。

  欧阳长林作为中间人率先举杯:“王总,这第一杯酒,我必须得敬您!感谢您百忙之中拨冗前来,给我欧阳这个面子。

  同时也为《还珠》剧组前期工作上的一些疏忽,可能产生的误会,向王总表示歉意。我先干为敬!”

  说罢,一仰头,一分酒器的茅台便下了肚。

  王盛端起酒杯,浅尝辄止,笑道:“欧阳台长言重了。一点小风小浪,过去了就过去了。我这个人,向来对事不对人。尤其是对欧阳台长这样有魄力、干实事的合作伙伴,更是心存敬意。”

  这话听着大度,却让何琇琼心里咯噔一下。

  欧阳长林连忙接过话头:“王总海量!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不瞒您说,琇琼这边也是着急上火,这剧刚开机没多久,就惹来这么多关注,实在是……唉,也可能是树大招风。”

  他巧妙地将“批评”换成了“关注”。

  王盛拿起湿毛巾擦了擦手,状似无意地说道:“说起来,我也让人打听了一下。好像是宝岛那边剧组的工作人员,私下里把部分剧本梗概和情节,当趣闻聊给了京城几个跑文化口的记者朋友。

  记者嘛,总要找新闻点,一看这题材新鲜,写法上可能就……夸张了些。其实说到底,还是沟通不畅、管理不严闹的。”

  他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却像一把钥匙,瞬间解开了何琇琼心中最大的疑团——为什么那些批评文章能如此精准地击中剧本的某些“软肋”?

  原来是内部出了疏漏!

  宝岛工作人员……

  她脑海里迅速闪过几个可能的人选,但随即便被另一个更强烈的念头取代:真的只是宝岛工作人员嘴不严吗?

  还是……剧组里的内地演员,有人被收买了,提供了更详细的内容?

  她下意识地想到了那几个年轻的内地演员的面孔,目光不由得一凝。

  相比于语言习惯、做事方式都有差异的宝岛同事,她内心深处更倾向于怀疑是更了解内地舆论环境的内地演员出了问题。

  这个念头让她背脊微微发凉。

  欧阳长林见时机成熟,赶紧给何琇琼使了个眼色。

  何琇琼立刻收敛心神,端起酒杯,站起身,语气诚挚中带着几分检讨的意味:“王总,无论如何,这件事给王总和北影厂带来了困扰,是我这个制片人工作没做到位,管理上存在漏洞。

  特别是上次拜访,准备仓促,礼数不周,还望王总千万不要见怪。我自罚一杯,向王总郑重道歉!”

  说完,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喝完,她从身旁的座位上拿起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包装精美的长条形锦盒,双手奉到王盛面前:“王总,一点小小的心意,不成敬意。

  这是一件明代的青花瓷笔海,我知道王总雅好文墨,希望您能喜欢。上次实在是考虑不周,这次补上,聊表歉意和敬意。”

  王盛目光扫过那锦盒,脸上笑容不变,既未推辞,

  也未显露出过多兴趣。

  他只是微微侧头,向身后的李婷婷示意了一下。

  李婷婷立刻起身,上前一步,从容地接过锦盒,得体地说了一句:“谢谢何总。”

  然后便退回原位,将锦盒妥善放好。

  整个过程流畅自然,仿佛只是接收一件普通的文件。

  王盛这才对何琇琼点了点头:“何总太客气了。既然是误会,说开了就好。以后合作的机会还很多,希望《还珠格格》能顺利拍摄,取得好成绩。”

  他没有再纠结于瓷器本身的价值或是何琇琼所谓的“上次仓促”,直接将话题翻篇。

  欧阳长林见状,心中大石彻底落地,连忙打圆场,气氛重新活跃起来。

  他又与王盛聊了几句关于明天去北影厂详谈合作的具体时间,王盛简单应允。

  眼见主要目的已经达到,酒过三巡,菜尝五味,王盛便以晚上还有工作要处理为由,起身告辞。

  欧阳长林和何琇琼连忙一同起身,一路将他送至王府饭店门口。

  一辆黑色的桑塔纳已经安静地停在门前。

  李婷婷快走一步,为王盛拉开车门。

  王盛回头与欧阳长林、何琇琼再次握手道别,然后弯腰坐进车内。

  欧阳长林站在车旁,挥手致意,直到桑塔纳缓缓驶离,汇入长安街的车流。何琇琼站在他身旁,望着远去的车尾灯,终于忍不住,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嘀咕了一句:“真狂啊……”

  欧阳长林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他瞥了何琇琼一眼,没有接话,只是转身往饭店里走,仿佛根本没听到她说什么。

  他心里清楚,这不是狂,这是实力支撑起的底气。

  在王盛这个层面,已经无需用表面的谦逊来掩饰什么了。

  今晚能达成这样的结果,已是最好。

第144章:小燕子:???

  一九九七年八月的京城,暑热未消。

  接下来的几天。

  王盛的主要活动场所,不是在谈判桌、就是在会议室。

  与湘省经视欧阳长林、怡人传播何琇琼,关于《还珠格格》的合同谈判,进展异常顺利。

  核心条款正如欧阳长林所定下的基调:电视剧《还珠格格》在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的永久性电视播映权、音像发行权、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所有衍生收益权,永久性归属于湘省经济电视台与京城电影制片厂(含盛影传媒)共同所有,双方各占百分之五十。

  合同细节由双方法务团队敲定,欧阳长林与何琇琼均无异议,顺利签署。

  大陆的版权和收益,从一开始,何秀琼和她婆婆就是放弃的,以换取内地权势部门的支持。

  何琇琼带着一份略显复杂的心情返回剧组,看着从小燕子变成丫鬟金锁的那位内地女演员,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那天被王盛‘羞辱’一番,何秀琼回去便向婆婆请示,拿到尚方宝剑后,对剧组的内地演员清理了一番,这个北电出身的内地女演员是被重点关注的。

  碍于王盛,何秀琼也没有把对方赶出剧组,只是调换了一下角色。

  小燕子这个角色被一位叫贾静文的宝岛女演员替换了。

  《还珠格格》的拍摄进度堪称龟速,别看开拍二十多天了,实际上,两集的剧情都没拍完,换个人重新再拍,问题不大。

  ……

  欧阳长林则留了下来,他更感兴趣的,是王盛即将展开的新蓝图。

  几乎与《还珠格格》合同同步推进的,是“光线传媒”的组建。

  在王盛的强力推动和韩三坪的鼎力支持下,这家定位于电视节目与电视剧制作、发行的新公司,以惊人的效率完成了前期筹备。

  办公地点就设在北影厂主楼一层东侧,划拨出了三间办公室和一间小会议室,门口“光线传媒”的铜牌与“盛影传媒”并列,昭示着北影厂体系内又一重要板块的诞生。

  股权结构经过王盛、韩三坪与欧阳长林的磋商,最终确定为:盛影传媒出资占股45%,北影厂以资源和支持作价占股20%,湘省经视以部分现金及未来优先播出权、宣传资源投入占股20%,剩余15%作为股权激励池,暂由王盛代持,用于未来奖励核心骨干与引进人才。

  王盛特别提出,待公司实现稳定盈利后,将从中拿出5%的股权,分别授予蔡怡浓2%和王长钿3%,作为对创业元老的激励。

  公司班子迅速搭建起来:

  总经理:王盛(兼任),把握公司战略方向与核心资源。

  常务副总经理:王长钿,分管电视节目制片部,专注于综艺娱乐节目的研发与制作,以及公司日常运营。

  副总经理:蔡怡浓,分管艺人经纪部、电视剧制片部。

  电视剧制片部副主管:李囯立,协助蔡怡浓负责具体电视剧项目的制作管理。

  财务、人事、行政等后勤部门负责人,均由盛影传媒及北影厂抽调精干人员兼任,确保新公司迅速步入正轨。

  公司的第一个电视剧项目,自然是蔡怡浓带来的《京港爱情线》。

  签约完成后,蔡怡浓与李囯立便带着项目策划书和初步预算,一头扎进了筹备工作,选角、勘景、完善剧本,忙得不亦乐乎。

  有了北影厂和盛影传媒的资源做后盾,他们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而真正让欧阳长林心潮澎湃的,是光线传媒的第一个电视节目项目。

  在王盛的授意下,王长钿迅速召集了当初参与《缘来是你》策划的原班人马,这些人是和他一块离职的,并与欧阳长林带来的湘省经视节目部骨干,齐聚光线传媒的会议室。

  会议室内,窗帘拉上,投影仪的光束打在幕布上。

  王盛没有过多寒暄,直接让王长钿展示了项目草案的核心PPT。

  首页赫然是四个充满活力的大字——《快乐女声》。

  “各位……”

  王盛站在幕布旁,语气沉稳而富有煽动力:“《缘来是你》的尝试告诉我们,内地电视观众渴望更真实、更互动、更具参与感的娱乐节目。相亲只是切入点之一,而音乐,尤其是普通人追逐音乐梦想的故事,拥有更广泛的情感共鸣基础。”

  他示意王长钿翻页,屏幕上呈现出节目的基本框架:

  1、定位:全国性大型女子歌唱选秀真人秀。

  2、口号:“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3、赛制:分赛区海选(不限专业、不拘外形)、地区复赛、全国总决赛。强调“零门槛”,聚焦“草根”与“梦想”。

  4、评委:不完全是学院派专家,将引入音乐制作人、知名歌手、甚至文化评论人,构成多元化评审视角,兼具专业性与话题性。

  5、节目形态:不仅是舞台演唱,更融入后台花絮、选手采访、训练日常,打造立体化的“真人秀”叙事。

  王长钿接着补充细节,他显得异常兴奋:“这个模式打破了以往歌唱比赛的专业壁垒!海选的‘不加修饰’甚至会制造出意想不到的戏剧效果和话题度。

  我们从地区赛开始,就可以通过本地电视台合作播出,积累热度,最终在湘省进行全国总决赛直播,形成全国性的关注浪潮!广告价值、品牌影响力,不可估量!”

首节 上一节 103/1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