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第132节

  练习室里空荡荡的,只有几个面生的年轻女孩在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

  “请问,范小胖或者高媛媛在吗?”张伯芝礼貌地询问。

  一个女孩停下来,擦了擦汗回答:“范小胖?她今天早上刚走,听说回老家琴岛准备参加高考去了。高媛媛啊,她好像是在家里接受一对一补习,冲刺高考呢,最近都不怎么来练习室了。”

  张伯芝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失望。

  “这样啊……谢谢。”她道了声谢,有些悻悻地退了出来。

  抛开那点微妙的竞争意识,她其实还挺喜欢范小胖那股明艳张扬的劲儿,也欣赏高媛媛那种清纯温婉的气质。

  和她们在一起,让她有一种“同类”的亲近感,可以暂时放下明星的光环和港岛身份的疏离。

  没想到,一个回了老家,一个在家闭门苦读。

  真是……不凑巧。

  带着这点遗憾,她不知不觉走到了北影厂主楼一层。

  走廊安静,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的脚步在一扇深色的实木门前停下。

  门上挂着一个简洁的铜质标牌——「盛影传媒总经理办公室」。

  她的目光在那行字上停留了片刻,眼神有些复杂。

  里面有感激,有好奇,或许,还有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清晰察觉的、想要靠近的冲动。

  她深吸一口气,抬手,轻轻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叩叩叩——”

  清脆的敲门声在安静的走廊里回荡。

  然而,门内没有任何回应。

  张伯芝侧耳倾听了一会儿,里面静悄悄的。

  她犹豫了一下,又加重力道敲了一次。

  依旧无人应答。

  看来,他不在。

  一丝失落再次爬上心头。

  张伯芝抿了抿嘴唇,决定不在门口傻等。

  她转身,打算去北影厂生活区那边转转,或许能碰到熟人,或者……只是随便走走。

  ……

  生活区的下午显得宁静而闲适。

  筒子楼之间,有老人在树荫下下棋,有孩童在空地上追逐嬉戏,空气中飘荡着家家户户准备晚饭的隐约香气。

  张伯芝漫无目的地走着,感受着这与港岛截然不同的、充满烟火气的生活节奏。

  就在她绕过一排自行车棚,准备往小卖部的方向走去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前方不远处。

  王盛正从生活区的另一个入口走进来,看样子是刚从北电那边直接回来的。

  他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卡其色休闲裤,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步伐从容。

  张伯芝眼睛一亮,脸上瞬间绽放出明媚的笑容,快步迎了上去。

  “王生!”她用带着粤语口音的普通话喊道,声音清脆。

  王盛闻声抬头,看到是她,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讶异,随即化为平淡的笑容:“张伯芝?你怎么在这里?”

  他的目光掠过她,看到了跟在她身后几步远、神色略显紧张的李秀秀。

  王盛的目光在李秀秀脸上停顿了一下,微微蹙眉,感觉有些眼熟。

  李秀秀见状,立刻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忐忑,上前一步,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绍道:“王总您好,我是张伯芝的执行经纪人,李秀秀。我们……之前在鹿城见过。”

  “鹿城?”

  王盛略一思索,想了起来,恍然道:“哦,对,你是那个记者。写信的那个。”

  “是的,王总。快两年了。”李秀秀恭敬地回答,心中有些感慨,没想到对方还记得自己。

  王盛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随意:“你这改行的跨度,有点大啊。”

  从地方台记者到娱乐公司的执行经纪人,这转变不可谓不小。

  李秀秀迎着他的目光,直言不讳,语气诚恳:“我这是想更接近王总,向王总学习。”

  她没有掩饰自己的野心,在这种级别的人物面前,坦诚有时比遮掩更有效。

  王盛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没接这话茬。

  张伯芝站在一边,看着两人一来一往的对话,满脑袋小问号。

  她完全不知道李秀秀和王盛之间还有这层渊源。

  王盛转向张伯芝,随口道:“那你们加油。我还有事,先……”

  “等等,王生!”张伯芝连忙叫住他。

  “还有事?”王盛停下脚步,看向她。

  张伯芝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和期待:“我……我想请你吃个饭,表示感谢。谢谢你给我那么多机会。”

  这话她说得真心实意,没有王盛的力捧,绝没有她的今天。

  王盛看着她清澈中带着紧张的眼睛,又瞥了一眼旁边若有所思的李秀秀,略一沉吟。

  他下午确实没什么紧急事务需要处理。

  “吃饭?”

  王盛重复了一句,随即点点头:“行啊。那就现在吧。”

  他做事不喜欢拖沓。

  说着,他朝跟在稍远处的大军招了招手:“大军,去把车开过来。”

  张伯芝没想到他答应得这么爽快,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开惊喜的笑容,连连点头:“好!好啊!”

  李秀秀站在一旁,看着张伯芝那毫不掩饰的开心,又看了看王盛那平静无波、仿佛只是答应一件寻常小事的侧脸,心中若有所思。

第190章:折芝

  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九日,下午五点左右。

  大军开着那辆低调的黑色奥迪,平稳地行驶在车流中。

  后排,王盛靠在椅背上,目光随意地扫过窗外的街景。

  张伯芝则略显拘谨地坐在另一侧,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指尖微微用力,透露出内心的些许紧张与期待。

  她偷偷瞄了一眼身旁的王盛,他神色平静,似乎只是进行一场再寻常不过的晚餐邀约。

  这让她砰砰直跳的心稍微安稳了一些。

  车子最终在海定区那条相对僻静的小街停下,还是那家新开业不久、装修颇有格调的港式茶餐厅。

  暖黄的灯光从落地窗透出,映照着门口简约的招牌。

  “到了。”

  王盛说着,率先推门下车。

  张伯芝跟着下来,抬头看到餐厅的港式风格,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一股暖流。

  她没想到王盛会特意带她来这种地方,显然是照顾她的口味。

  这份不经意的体贴,让她心头一热。

  “王生,你也喜欢食港式茶餐厅?”她忍不住用带着粤语腔的普通话问道,语气里带着惊喜。

  “嗯,这家味道还算正宗。”王盛淡淡应道,引着她走进餐厅。

  和李晓冉来过好几次,确实味道不错。

  熟悉的柔和灯光与慵懒的粤语老歌旋律扑面而来。

  王盛似乎对这里很熟,径直走向一个靠里、较为安静的卡座。

  落座后,穿着复古格子马甲的服务生递上菜单。

  张伯芝翻开菜单,看到那些熟悉的菜名:虾饺、烧卖、干炒牛河、菠萝油、丝袜奶茶……

  港式茶餐厅的菜品份量通常不大,可以多点几样品尝。

  她看着琳琅满目的菜单,一时兴起,便指着图片点了好几样。

  “虾饺皇、蜜汁叉烧包、沙爹金钱肚、 XO酱炒萝卜糕、酥皮蛋挞……再要一杯冻柠茶,走甜。”她点菜的语气轻快,带着少女的雀跃。

  王盛只加了一份招牌云吞面和一杯咸柠七。

  点完菜,服务生收起菜单离去。

  小小的卡座里只剩下两人,空气忽然变得有些安静。

  张伯芝双手捧着面前的热水杯,指尖摩挲着杯壁,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王盛也不是多话的人,只是靠在椅背上,目光平静地看着她,似乎在等待她开口。

  这种沉默让张伯芝有些心慌,她努力寻找着话题。

  王盛似乎看出了她的局促,沉吟了一下,主动打破了沉默,语气带着几分自然的赞许:“比起在港岛第一次见你的时候,现在阳光多了,也更清纯靓丽。普通话也标准了不少,进步很大。”

  听到这直接的夸奖,张伯芝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双颊飞起红霞,有些不好意思地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眼神亮晶晶的:

  “都系王生你照顾我,给我那么多机会。事业顺风顺水,不用再担心生活,不用再怕被人追债,整个人自然就轻松啦,阳光啦!”

  她的话语真诚而直接,毫不掩饰对王盛的感激,以及事业成功带来的心态变化。

  确实,与当初在港岛夜店那个带着几分惶惑和倔强的少女相比,如今的张伯芝,在聚光灯和精心包装的滋养下,褪去了些许青涩,增添了明星的光彩与自信,那份混血美貌也更加夺目。

  这时,服务生开始上菜,小巧精致的蒸笼、碟盘陆续摆满了小桌,食物的香气弥漫开来,瞬间冲淡了刚才那点微妙的尴尬。

  “来,试试味道正不正宗。”王盛拿起筷子,示意道。

  “好!”张伯芝笑着应道,也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晶莹剔透的虾饺皇,小心地咬了一口,鲜甜的汁水在口中爆开,她满足地眯起了眼睛:“嗯!好味!”

  美食当前,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张伯芝一边吃着家乡味道,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着拍戏的趣事、参加活动的见闻,普通话里夹杂着生动的粤语词汇,很是欢乐。

  王盛大多时候只是听着,偶尔点点头,或者简短地回应一两句,但气氛却格外融洽。

  看着张伯芝大快朵颐、眉眼弯弯的样子,王盛也不禁觉得这家的味道确实选对了。

  很快,桌上的点心和小菜被消灭了大半。

  张伯芝心满意足地放下筷子,拿起冻柠茶喝了一大口,然后,她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抬起头,目光盈盈地看向王盛,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涩和郑重:

  “王生,其实……寻日,也就是昨天,系我十八岁生日。”

首节 上一节 132/1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