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第35节

  天天应酬,能喝能熬,确实也是一种独特的“天赋”,混乱的时代浪潮更是放大了这种“天赋”。

  ……

  车子最终在一家装潢气派、霓虹闪烁的夜总会门口停下。

  门口穿着制服的侍者立刻小跑上前开门。

  “走,王老弟,乐队在这里面等着呢!”

  陈老板搂着王盛的肩膀,熟门熟路地往里走。

  夜总会内部灯光暧昧,音乐声震耳欲聋。

  夜总会的客户经理显然早已接到通知,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道:“陈总,您来啦!都给您安排好了!”

  “苏经理,这位是我从京城请来的贵客,王总!”

  陈老板大声介绍着:“乐队呢?准备好了吗?”

  “王总您好!欢迎欢迎!”

  苏经理赶紧向王盛问好,然后对陈老板说:“准备好了,都在最大的VIP包厢等着呢!按您的吩咐,最好的乐手!”

  “好!酒水果盘按最高规格上!务必让我王老弟今晚玩得开心!”陈老板大手一挥。

  ……

  王盛跟着陈老板和苏经理穿过喧闹的舞池区域,走进一个豪华的大包厢。

  一进门。

  称得上见多识广的王盛,也不由得愣了下。

  包厢里确实有一支小型乐队——键盘、吉他、贝斯、鼓手齐全,但乐手们,是几位穿着清凉的年轻女子。

  不仅如此,沙发上还坐着七八位同样打扮靓丽、妆容精致的姑娘。

  看到陈老板进来,姑娘们齐刷刷地站起来,娇声问候:“陈总好~”

  陈老板笑着点点头,把王盛往前轻轻一推:“这位是王总,我的贵客,你们今晚的任务,就是让王总开心!”

  话音刚落,又有几位姑娘端着果盘、酒水进来。

  王盛瞬间被一片莺莺燕燕包围,淡淡的香水味萦绕四周。

  他长相英俊,气质又不同于常见的本地老板,立刻成了焦点,姑娘们叽叽喳喳地拉着他坐下,热情地递水果、倒酒。

  王盛左右看看,实体经济旺盛的年代,线下质量是真高啊。

  ……

  陈老板看来是这里的常客,也很享受这种氛围,但今晚有正事。

  他摆摆手,示意音乐暂停一下,对那几位女乐手说:“我下午让人拿给你们的谱子,练得怎么样了?”

  乐队领班连忙点头:“陈总,练了几遍,旋律不难,应该没问题。”

  “好,那就先伴奏一下,我找找感觉。”陈老板清了清嗓子。

  悠扬而深情的旋律在包厢里响起,虽然编曲简单,但格外贴合歌词的意境。

  陈老板拿着麦克风,想着一下午的练习,十分投入地唱了起来:

  “他将是你的新郎,从今以后他就是你一生的伴……”

  或许是酒精的催化,或许是歌词真正触动了他作为父亲的心弦,陈老板唱得异常专注和动情。

  没有了酒桌上的豪迈,声音里反而多了几分平时罕见的温柔和感慨。

  一首歌罢,包厢里竟然出现了短暂的安静。

  王盛惊讶地发现,围坐在旁边的几位姑娘,眼中竟然闪烁着泪光,甚至有一两个拿起纸巾悄悄擦拭眼角。

  这些常年混迹风月场、见惯逢场作戏的女子,或许比常人更能体会歌词中关于“缘分”、“一家人”、“爱要圆满”的质朴情感,想起了某些深藏心底的柔软回忆。

  陈老板自己也似乎还沉浸在情绪里,他放下麦克风,环顾一圈,看到那几个擦眼泪的姑娘,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涌上心头。

  “好!唱得好!哭得好!这说明王总这歌写得好,唱到人心坎里去了!”他大声说道,然后对站在一旁的司机兼跟班一挥手,“赏!都有赏!刚才掉金豆子的,每人加五百!”

  司机立刻从随身的手提包里掏出一沓厚厚的现金,给那几个明显被感动到的女子每人派了五张百元大钞。

  姑娘们破涕为笑,连连道谢:“谢谢陈总!谢谢王总!歌真好听!”

  包厢里的气氛再次热闹起来,但似乎又多了一丝不一样的温情。

  陈老板志得意满地坐回王盛身边,用力拍拍他的肩膀:“王老弟,看到了吧?你这歌,绝了!哥哥我这次非得在婚礼上露个大脸不可!来,喝酒!今晚不醉不归……呃,不对,你还得干活,意思意思,哈哈!”

  ……

  接下来的两天,王盛过上了昼夜不停的“双线作战”生活。

  白天,忙着监督拍摄团队熟悉‘私人订制’业务。

  婚礼流程极其繁琐,从清晨接亲、到酒店仪式、再到晚宴敬酒,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预先设计机位、光线和拍摄角度。

  王盛力求每一个镜头都达到电影级的叙事感和美感,沟通、排练、调整,忙得脚不沾地。

  到了晚上,则成了“鹿城歌王”陈老板的专属声乐辅导老师。

  实际上,王盛也没教什么。

  陈老板彻底迷上了《给你们》这首歌,以及唱歌带来的那种情感宣泄和……奇特的“感染力”。

  他拉着王盛,几乎跑遍了鹿城所有有名的夜总会:“明珠城”、“百乐门”、“金王朝”……

  流程几乎一成不变:豪气消费,叫来最红的姑娘,酒过三巡后,隆重推出《给你们》。

  “这是我好老弟王总为我写的。王总是谁?报纸上的天价婚礼知不知道,就是他捣鼓的!”

  陈老板总是这样介绍。

  结果也出奇地一致:陈老板投入感情的演唱,加上歌词本身的力量,总能精准地戳中某些姑娘的心事,几乎每场都能唱哭几个。

  陈老板则乐此不疲地现场派发“感动费”,然后拉着王盛奔赴下一个场子。

  “鹿城歌王”情深义重、唱歌能唱哭全城风尘女子的故事,迅速在鹿城流传开来。

  成了鹿城本地继‘陈家嫁女,花四十万拍婚庆电影’之后,最荒诞又最热门的谈资。

  王盛跟着辅导,除了享受姑娘们带来的情绪价值外,物质方面的享受也很充沛,红包、手机、金项链、人参、海马、鹿茸……陈老板让人送的礼物从不重复。

  粗略算下来,大概有几万块了。

  颇有种“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觉。

  汪伦是先送钱,才被诗仙点名表扬。

  王盛是先送词,然后收到陈老板涌泉相报。

  总之,差不多~

第42章:陈家嫁女

  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傍晚。

  王盛和陈老板没再去练歌,因为陈老板邀请的贵宾到了,要为其接风洗尘。

  这位贵宾也不是别人,正是韩三坪。

  在京城,韩三坪这个级别的干部或许算不了什么,但来到地方,那含金量嗖嗖嗖往上涨。

  ……

  以经营正宗传统瓯菜闻名的鹿城酒家门前的霓虹早早亮起,映着渐暗的天色,勾勒出典型的九十年代酒楼风貌。

  门口车来人往,多是桑塔纳、捷达,偶尔驶过一辆虎头奔,引得不少人注目。

  王盛、陈老板,还有一位穿着夹克、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子——在鹿城宣传口工作的张峰,正站在酒楼门口闲聊。

  张峰是韩三坪的战友,转业后分配到了鹿城宣传口,如今已是副处级干部,人脉通达。

  正是他牵线,才让韩三坪和陈老板这两位看似不搭界的人有了交集。

  “老韩应该快到了。”

  张峰看了看手表,语气笃熟:“他一向守时。”

  陈老板红光满面,用力拍了拍王盛的肩膀:“王老弟,等会儿韩厂长来了,可得好好喝一杯!你可是给我老陈挣了大面子了!”

  张峰多多少少也听说了这俩人干的事,倒也没介意什么,或者说,在这个泥沙俱下的年代,再荒唐的事都不是事。

  这时,一辆挂着金陵牌照的黑色桑塔纳2000驶到酒楼门口停下。

  车门打开,风尘仆仆的韩三坪走了下来。

  他依旧穿着那件灰色的夹克,脸上带着长途旅行后的疲惫,但眼神明亮如常。

  随行助理也跟着走下了车。

  “老韩!”

  张峰率先迎上去,笑着握手。

  “老张,麻烦你了。”韩三坪用力回握,又看向陈老板:“陈老板,恭喜恭喜!”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王盛身上,上下打量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惊讶、疑惑,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魔幻感。

  他是收到陈老板热情洋溢、几乎把王盛夸上天的邀请电话,才决定赶来参加婚礼的。

  电话里,陈老板一口一个“王老弟”,语气亲热得不得了,还说什么“王老弟才华横溢,给我写了首绝妙好歌”,听得韩三坪云里雾里。

  他知道王盛这小子能折腾,有本事,但这才几天功夫?就跟身家几千万、在商海沉浮几十年的陈老板称兄道弟了?还写歌?这小子还有这等才华吗?

  “厂长。”

  王盛打了声招呼道。

  “嗯,”韩三坪点点头,压下心中的波澜,面上不动声色:“情况我都听陈老板说了。准备得怎么样?”

  “一切顺利,就等明天了。”王盛简练回答。

  “好,那就好。”

  陈老板热情道:“韩厂长,一路辛苦!包间都定好了,今天咱们必须好好喝几杯,一是给你接风,二是预祝明天顺顺利利!”

  一行人说着笑着走进酒楼。

  席间,推杯换盏,气氛热烈。陈老板主导话题,大谈王盛的“才华”和“仗义”,张峰在一旁敲边鼓。

  韩三坪多数时间听着,偶尔附和几句,目光却不时瞥向安静吃饭、只在被问到时才从容应答的王盛。

  一顿接风宴吃下来,陈老板爽快的答应了赞助北影厂一百万的事情。

  嗯?

  王盛竖起了耳朵。

  韩三坪一个眼神瞟过来。

  没门!

  真是小气~

首节 上一节 35/1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