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婚礼电影拿到这里放,确实很有排面。
对于这种装逼方式,王盛有种请戏班子连唱一个月的既视感。
只是,这种方式更与时俱进,更有逼格!
陈老板得意洋洋的笑着。
妈的,你是真能装逼啊。
几位老板听得想揍老陈,不过目光却在王盛年轻却沉稳的脸上逡巡。
他们多是草根崛起,完成了原始积累,正处在渴望用各种方式彰显财力、提升格调、巩固自身社会地位的阶段。
王盛提供的这种服务,精准地戳中了他们的痒处——既新奇高端,又极具展示性,完美契合了“先富”对于“体面”和“独特”的追求。
一位做服装贸易的吴老板抚着酒杯笑道:“王老板,陈老板这次可是拔了头筹,搞得这么风光。
我家那小子年底也要办事,正愁怎么弄点新花样。王总,留个联系方式?回头咱们细聊?”
另一位搞建材的林老板也立刻跟上:“对对对,我闺女明年出嫁,这事也得提前张罗。王总,名片方便给一张吗?这种电影级别的记录,确实比光摆酒有意义多了。”
“当然没问题。”王盛从容地从内袋掏出专门印制的、质感颇佳的名片,双手递了过去:“两位老板太客气了。这是我的联系方式,盛影传媒随时为您服务。具体需求,我们后续可以详细沟通,一定尽力为公子和千金的婚礼增添一份独特的光彩。”
韩三坪坐在一旁,默不作声地听着看着,手指无意识地蘸着杯里的酒水,在桌布上划拉着数字。
一个陈老板,四十万。
这桌上转眼就又定了两单潜在的“私人订制”。
就算单价略有浮动,一年若能稳稳接上十单这样的高端业务,那就是四百万的营收!
一百单,就是四千万!
他脑中飞快计算着人力、设备损耗和利润空间。
冲击亿级规模,真不是梦啊……
韩三坪被自己的这个估算吓了一跳,抬眼再次打量王盛。
这小子画的“大饼”,竟然这么快就要被他做成了,甚至远超预期。
这已不仅仅是解决子弟就业的问题,这简直是要在北影厂之外,生生再造一个极具活力的现金奶牛和市场化标杆!
这还拍个屁的电影哦。
如果能把南方这些老板子女的婚礼录像业务全包了,那养活一个厂绰绰有余。
等未来有钱了,岂不是想拍啥子拍啥子。
另外,或许还能和那些放映单位打好关系?
仙人板板的……
韩三坪心里一阵激动。
但这事不能北影厂亲自下场,必须通过一个值得信任的中间方操作,而这个中间方……
韩三坪再次看向王盛。
艹!
怎么轮到我求他了!
……
婚宴渐入尾声,宾客开始陆续告辞。
王盛正准备去找吴一一确认补拍《罗马假日》风格剧情的场地和准备情况,一个身影略显急促地小跑到他面前。
“请问……您是盛影传媒的王总吗?”声音清脆,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怯生生和期待。
王盛停步,看向来人。
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穿着得体的职业套装,手里拿着采访本和笔,容貌清秀,眼神灵动,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他并不认识她。
“我是王盛。你是?”
姑娘脸上立刻绽开灿烂的笑容,话语如同排练过般流利:“王总您好!冒昧打扰了!我是杭城电视台的实习记者李秀秀。刚才的婚礼仪式太感人了,尤其是陈老板唱那首歌的时候!
我一直在观察,看到您那么年轻帅气,指挥拍摄团队又那么专业沉稳,就跟《京城晚报》上报道的‘年少有为’形容得一模一样!我就猜,您一定就是那位打造了‘天价婚庆电影’的王总!”
这一连串的恭维既直接又带着点小女生的崇拜,换做一般人恐怕早已飘飘然。
王盛笑了笑,对这种场面话免疫力颇高:“李记者过奖了。找我有事?”
李秀秀见王盛态度平和,立刻趁热打铁:“王总,您和您的盛影传媒现在是热点人物呢!不知道您能否赏光,给我一个专访的机会?聊聊您的创业故事,还有这种‘婚庆电影’的创新理念?”
她双手合十,眼神恳切:“就占用您一点点时间!”
王盛摇摇头,语气温和但拒绝得干脆:“今天肯定不行。下午要和新郎新娘排演后续的剧情拍摄,晚上还要跟进闹洞房的拍摄环节,行程排满了。”
“那明天或者后天呢?”李秀秀不甘心,急忙追问:“我可以等您有空的时候!”
“明后天也都要跟组,监督拍摄进度,确保成片质量。这次来鹿城,时间紧任务重,实在抽不出空来做专访。”王盛再次婉拒,转身欲走。
李秀秀脸上闪过一丝急切。
她凑近半步,声音压低了些,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乞求意味:“王总,拜托您帮帮忙吧……我就是个实习记者,明年能不能留在杭城台转正,全看这一年的实习成绩和拿不拿得出有分量的报道了。您这个选题真的特别好……”
她试图用职业前途来博取同情,进行道德绑架。
王盛脚步顿住,侧头看了她一眼,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淡然:“李记者,你的职业发展,是你自己的事。这和我有没有时间接受采访,没有关系。”
他的话点到为止,没有多余的情绪,却清晰地划清了界限。
说完,王盛不再停留,大步朝着正在忙碌收拾设备的团队成员方向走去。
李秀秀站在原地,看着王盛挺拔的背影融入忙碌的工作人员中,轻轻咬了咬嘴唇。
王盛的反应比她预想的更冷静,也更难接近。
但她并没有太多失望,反而坚定了要设法为姐姐搭上王盛这条线的念头……
第44章:形势比人强
参加完婚宴。
韩三坪便回到了鹿城招待所。
这是鹿城衙门经营的招待所。
鹿城招待所的房间里。
韩三坪解开衬衫最上面的扣子,深吸了一口手中的苏烟,却驱不散心头的燥郁。
“厂里现在具体什么情况了?”
韩三坪吐出一口烟雾,语气有些沙哑道。
他虽然出差在外,但厂里的风吹草动,他都知道。
那些急于向王盛、向新财路表忠心的管理层,动作快得惊人。
在一旁帮忙倒茶水的助理,显然早有准备,低声而清晰地汇报:“厂长,情况基本明朗了。分管人事的副厂长和人事科科长,对上次王盛他们闹事讨说法的事,确实有过……暗示性的授意。
保卫科具体执行的是副科长带队的三人小组,动手最狠、造成王盛头部受伤的那个,叫李大国。”
韩三坪静静地听着,目光在烟雾的缭绕下,有些深沉。
王盛出事那天,他在星城开会,得知消息时已是事后,厂里人事盘根错节,形势复杂,他当时也只能各打五十大板,批评了事,以求稳定。
但现在,形势比人强。
“证据确凿吗?”韩三坪问了一句,语气平淡。
“比较充分。当时在场的一些职工,还有几位科室负责人,现在都愿意出面作证。主要是厂里现在人心思变,大家都看着盛影传媒那边。”助理的回答很含蓄,但意思明确。
王盛蹚出的这条财路,让很多人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希望,也让某些人失去了庇护。
韩三坪微微颔首,沉默了片刻。
他知道,这不是简单处理几个人的问题,这是表明态度,是给王盛的交代,也是他韩三坪接下来要倚重王盛和盛影传媒必须付出的“代价”。
“嗯,我知道了。”韩三坪终于开口,语气果断:“你记一下,关于上次王盛等职工子弟与厂保卫科等部门发生冲突一事,经过进一步了解,认为相关人员处理方式简单粗暴,造成了不良影响,尤其是分管领导的失察,人事部门未能有效疏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一字一句道:“依据《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相关责任人,包括分管人事的副厂长、人事科科长,以及保卫科当日直接动手的职工,分别予以上报、开除并在行业内通报处理。厂办尽快形成正式文件,在我回去后上会通过并执行。”
“是,厂长,我马上联系。”
……
深夜,双雁宾馆。
拍完闹洞房的王盛等人,结束了一天的拍摄工作,回到了落脚地。
王盛刚回到自己房间,准备洗把脸,房门就被敲响了。
打开门,是厂办副主任孙海洋。
“王总,回来了?”
孙海洋脸上堆着笑,语气比平时更客气了几分:“韩厂长在我房间等您有一会儿了,说您回来了就请您过去一趟。”
王盛挑了挑眉,心下有些意外。韩三坪这么晚特意等他?
“好,我马上过去。”
他擦了把脸,跟着孙海洋来到隔壁房间。
房间里。
韩三坪正坐在单人沙发上看着本地新闻。
见王盛进来,他笑着一边招手,一边调低了电视声音:“忙完了?辛苦辛苦,快坐。”
孙海洋识趣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王盛在另一张沙发坐下:“厂长,您找我有事?”
韩三坪没有立刻切入正题,而是拿起桌上的热水瓶给王盛倒了杯水,像是拉家常般说道:“今天婚礼效果很好,陈老板很满意,后面那几位老板看样子也动了心。你小子琢磨的这套业务还真是钱途远大。”
“厂长您过奖,都是团队努力,也是厂里支持的结果。”王盛接过水杯,语气平静。
韩三坪点点头,目光落在王盛脸上,笑容稍稍收敛,语气变得郑重起来:“说起厂里支持,有件事,得跟你通个气。关于上次你和小陈他们挨打那件事。”
王盛端着水杯的手顿了一下,抬眼看向韩三坪。
“厂里之前处理得草率了。”
韩三坪叹了口气,声音沉了下来道:“我当时出差在外,回来才知道具体情况。
不管起因如何,动手打人,尤其是对自家厂里的子弟,性质恶劣!相关的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必须严肃追究!”
他看着王盛,缓缓说道:“我已经让厂办那边起草文件,对分管人事的副厂长的违纪行为予以上报处理,人事科科长,还有当天动手的那几个保卫科的人全部依据规定,予以开除处罚。”
房间里安静了一瞬。
王盛看着韩三坪,心中了然。
这不是迟来的正义,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