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第56节

  “您忙。”

  霍健起点点头,目送王盛快步走向楼梯方向。

  ……

  推开厂长办公室的门,冷气扑面而来,让人精神一振。

  韩三坪正坐在会客区旁边的沙发上。和旁边沙发上坐着的一位四十多岁、气质斯文的中年男子聊着天。

  王盛认得他,是北影厂团委的高书记。

  “厂长,高书记。”王盛进门,恭敬地打招呼。

  “来了,坐。”韩三坪放下笔,指了指高书记旁边的单人沙发。

  王盛坐下,适时露出疑惑之色。

  韩三坪没绕弯子,直接开口道:“盛子,找你来,是件好事,也是件重要的事。”

  他看向高书记,“老高,你跟王盛具体说说。”

  高书记推了推眼镜,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红头文件复印件,递给王盛:“王盛同志,首先,要祝贺你啊。经过厂团委推荐和上级单位审核,你作为我厂优秀青年企业家代表,正式收到了全国青联的邀请,将出席今年8月27日至29日,在京举办的‘全国青年科技发展论坛座谈会’。”

  王盛接过文件,快速扫了一眼。红头文件的标题赫然印着“关于邀请王盛同志出席全国青年科技发展论坛座谈会的函”,落款是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秘书处。

  内容大致是肯定了他作为青年创业者,在文化领域运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邀请他作为文化科技融合的代表性人物参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让我……去青联的会?还发表演讲?”

  王盛着实有些意外。

  全国青联在这个年代分量极重,是各界优秀青年汇聚的重要平台。

  能被邀请参会已是殊荣,还要发言,这意味著他的行为和“盛影传媒模式”已经进入了更高层面的视野。

  “没错。”高书记语气肯定:“论坛的主题是‘科技引领未来,青年担当使命’,其中有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探讨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你的盛影传媒,利用北影厂的现有技术设备,结合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在婚庆影像这个细分领域做出了名堂,尤其是你对新设备的敏感度和在广告宣传上的创新,都被认为是科技与文化结合的成功案例。青联的领导希望你能分享一下你的经验和思考。”

  韩三坪接过话头,语气严肃了几分:“盛子,这不仅仅是你个人的荣誉,也关系到北影厂的脸面。

  你去参会,代表的是咱们北影厂改革创新的成果,是职工子弟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演讲一定要准备好,要讲出水平,讲出格局,既要实事求是,也要展现出我们电影人面向未来的气魄。”

  王盛迅速冷静下来,大脑飞快运转。

  这次应该和上次《中国青年报》的专访一样,又是来自上面的考验。

  他立刻表态:“厂长,高书记,请您二位放心,我一定认真准备,绝不辜负组织和厂里的信任!”

  “好,有这个态度就好。”

  韩三坪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还有另一件事,同样重要,甚至更紧迫一些。”

  高书记接口道:“是这样,王盛同志。

  为了迎接明年港岛回归这一历史性时刻,由全国青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旅总社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手拉手、肩并肩走向97年’大型主题联谊活动,将在今年9月7日正式启动。

  这是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重点活动,旨在增进内地与港岛青少年的交流,营造喜迎回归的浓厚氛围。”

  韩三坪看着王盛,目光中带着期许:“活动组委会方面,希望为这次活动创作一首主题鲜明、易于传唱的主题曲。你写的那首《给你们》,颇有传唱度。所以,想请你试试创作一首主题曲。”

  “让我写歌?”

  王盛稍作思忖。

  写(抄)歌对他来说倒不算太难,前世记忆里符合“迎接回归”、“团结向前”主题的歌曲不少,关键是要选择哪一首,以及如何“顺理成章”地拿出来。

  高书记补充道:“时间比较紧,活动9月初启动,主题曲最好在8月中旬前就能有小样,以便宣传推广。歌曲要求积极向上,体现民族团结、青年朝气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旋律要朗朗上口,适合青少年传唱。”

  王盛沉吟起来。

  这件事看似是个“政治任务”,但操作好了,收益巨大。

  一首成功的主题曲,其传播效应和正面影响力,对提升他个人和盛影传媒的品牌形象有极大帮助。

  而且,这无疑是向更高层面展示自己“才华”和“觉悟”的绝佳机会,能为未来争取政策支持、参与更大项目铺平道路。

  “怎么样,有困难吗?”韩三坪见王盛沉默,问道。

  王盛抬起头,脸上露出自信而沉稳的笑容:“厂长,高书记,感谢组织给我这个机会。迎接港岛回归是举国盛事,能为这项活动贡献一份力量,是我莫大的荣幸。请放心,这个任务我接了!一定尽快创作出符合要求的作品。”

  “好!”

  韩三坪和高书记相视一笑,显然对王盛的态度非常满意。

  韩三坪笑道:“我们就知道找你准没错。需要什么支持,比如联系音乐制作人、借用录音设备等,厂里和都会尽力协调。”

  “谢谢厂长、高书记。我先构思一下,有需要一定及时向您和厂里汇报。”王盛应道。

  高书记又交代了几句关于青联论坛的注意事项和主题曲创作的时间节点后,王盛才起身告辞。

第70章:接盘侠的悲哀

  一九九六年七月三十一日,星期三,傍晚。

  京城的夏日黄昏,依旧残留着白日的燥热,但天际线已被染上一片绚烂的橘红。

  北太平庄一带的居民楼里,家家户户开始飘出晚饭的香气,夹杂着电视节目的声响和孩童的喧闹,构成一幅最寻常的市井生活图景。

  冯晓刚住所的厨房里。

  徐凡正系着围裙,对付着锅里的西红柿炒鸡蛋。

  油烟机的轰鸣声掩盖了客厅电视里传来的新闻播报。

  她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神情有些心不在焉。

  自从上次接到那个关于王盛新戏女一号的电话后,她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

  一方面渴望得到那个看起来极具诱惑力的机会,另一方面又纠结于如何向正处于低谷、心情不佳的冯晓刚开口提这件事。

  正犹豫间,放在客厅茶几上的手机突兀地响了起来,铃声尖锐刺耳。

  徐凡擦了擦手,快步走出厨房。

  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是北影厂的消息灵通人士打来的。

  “喂,姐?”徐凡接起电话,语气带着一丝疑惑。

  “喂,是凡子吗?”

  “是我,姐,您说。”

  “哎呦,可算找到你了。我跟你说了个事,你听了可别急啊。”对方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仿佛怕被旁人听去:“我也是刚听说的,说你的简历被那个王盛王总给扔垃圾桶里了!”

  “什么?!”

  徐凡感觉自己像是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瞬间从头凉到脚,握着手机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

  她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都变了调:“扔……扔垃圾桶了?为什么啊?姐,您听谁说的?消息准吗?”

  她的大脑一片空白,巨大的失落和难以置信的羞辱感交织着涌上来。

  虽然还没最终确定能拿到角色,但被如此直接、甚至是侮辱性地拒绝,是她从未预料到的。

  “哎呀,消息源挺可靠的,说是北影厂主楼打扫卫生的保洁亲眼在垃圾桶里看见的,就前天下午的事。

  那保洁跟人闲聊时说漏了嘴,一来二去就传开了……现在圈里好些人都知道了。”

  对方语气带着同情,又有点八卦的兴奋:“凡子,你什么时候得罪过那位王总啊?不然没道理啊!

  以你现在的名气和人艺的背景,递简历过去,就算不合适,也不至于这样啊……”

  对方的话像一根针,狠狠扎进了徐凡最敏感、最不安的神经。

  得罪王盛?

  她徐凡和王盛八竿子打不着,怎么可能去得罪如今在京圈风头正劲、手握实权的王盛?

  唯一的可能,只可能出在冯晓刚身上!

  徐凡猛地想起前不久,前不久,她陪着心情郁结的冯晓刚去参加一个圈内人组的小范围酒局。

  那天冯晓刚喝得有点多,席间不知怎么话题就扯到了突然崛起的王盛和盛影传媒。

  当时桌上就有北影厂的一位中层干部在场。

  冯晓刚借着酒意,大概是对王盛那种“野路子”出身却迅速攫取巨大资源和影响力的方式颇不以为然,说了几句夹枪带棒的话,什么“婚礼录像拍出花来那也是录像”、“靠着厂子资源堆出来的成绩算不得真本事”、“年轻人太张扬容易摔跟头”之类的。

  当时徐凡还在一旁悄悄拉他衣袖,示意他少说两句,但当时冯晓刚正借着酒劲吐心中不快,根本没理会。

  现在想来,当时酒桌上那位北影厂的中层,脸色就有些微妙。

  以王盛如今在北影厂说一不二的影响力,那人回去后把冯晓刚的牢骚话添油加醋地传给王盛,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

  “是不是你那位冯先生……前段时间,是不是在什么场合,说了王总不太中听的话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小心翼翼地追问,恰好印证了徐凡的猜想。

  徐凡的心彻底沉了下去,一股难以言喻的委屈、愤怒和恐慌瞬间淹没了她。

  她为了冯晓刚,在这段感情里投入了那么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自己独立发展的机会,愿意陪着他度过这段难熬的低谷期。

  可结果呢?

  就因为他几句不过脑子的醉话,竟然断送了她可能到手的一个重要机会,还让她在圈内平白遭受这样的羞辱!

  “我……我不知道……姐,谢谢您告诉我,我先挂了。”徐凡声音颤抖地说完,不等对方回应,就猛地按下了挂断键。

  她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手机从掌心滑落,掉在铺着旧地毯的地板上,发出一声闷响。

  厨房里传来锅里汤汁烧干的滋滋声和焦糊味,她也浑然不觉。

  “怎么了?谁的电话?糊了糊了!”冯晓刚大概是闻到了焦味,从书房里探出头来,皱着眉问道。

  他看起来有些憔悴,胡子也没刮干净,显然最近被创作瓶颈和项目停滞折磨得不轻。

  徐凡猛地转过身,眼睛通红地瞪着冯晓刚,胸脯剧烈起伏着,积压的委屈和怒火在这一刻终于爆发了:“怎么了?你还有脸问怎么了!冯晓刚!都是你!都是你那张破嘴惹的祸!”

  冯晓刚被这突如其来的指责弄懵了,愣了一下,语气也冲了起来:“我怎么了?我招你惹你了?好好说着饭呢,发什么神经!”

  “我发神经?”徐凡气得浑身发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王盛!盛影传媒那个王盛!他把我的简历扔进垃圾桶了!

  就因为你在外面喝酒胡说八道,得罪了他!现在全京城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了!我徐凡递出去的简历,被人当垃圾扔了!你让我以后还怎么在这个圈子里抬头做人?!”

  冯晓刚听到“王盛”这个名字,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

  他当然记得自己酒后的失言,但没想到后果会如此严重,如此直接地报应到徐凡身上。

  他张了张嘴,想辩解什么,但看着徐凡那副伤心欲绝、满是怨恨的表情,一时间竟哑口无言。

  心虚、懊恼、还有一丝被戳破真相的羞愤交织在一起,让他梗着脖子硬撑道:“你胡说什么!谁说我得罪他了?他王盛算个什么东西!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崽子,靠着溜须拍马……”

  冯晓刚纯嫉妒王盛溜须拍马拍的那么好。

  “你闭嘴!”

  徐凡尖叫着打断他,泪水终于决堤而下:“到了现在你还嘴硬!冯晓刚,我真是瞎了眼!我跟着你,图什么?图你现在项目黄了在家闲着?图你喝点酒就满嘴跑火车得罪人?现在好了,我的路也被你堵死了!王盛现在是什么人?北影厂半个家他当着!他不用开口,下面多少想巴结他的人会主动替他办事?得罪了他,京城的电影资源还有我的份吗?!”

  她越说越激动,积压已久的焦虑和对未来的恐慌在这一刻彻底释放:“你知不知道那个角色对我多重要?赵苯山、郭达主演的贺岁剧女一号!这可能是我现在最好的机会了!现在全完了!就因为你这张惹是生非的嘴!”

  冯晓刚被骂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尤其是徐凡提到“项目黄了”、“在家闲着”这些字眼,更是戳到了他的痛处。

  他恼羞成怒,猛地一拍桌子:“够了!徐凡!你少在这里怨天尤人!不就是个破电视剧女一号吗?没了王盛,我冯晓刚难道就捧不起你了?等老子缓过这阵……”

首节 上一节 56/1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