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又让大家心头一凛。
董事长说话也太直白了。
卢韦冰也不晓得林斌入职的时候董事长是怎么和谈的,他一直以为董事长很看好林斌,还主动提议让林斌当副总。
董事长也答应得很爽快,结果现在.美国人的身份,就不能获知集团的机密信息?
新任IC部副总监,中芯国际来的许文风的表情也开始有些纠结。
“董事长,我也是台湾人,那我”
“你不用多想,台湾省是中国的。”
陈学兵点了点桌子,轻笑一声:“我也不是针对林总,而是提醒大家现在开始做好应有的保密工作,该问的问,不该问的不要问。另外,把IC部单独列出来,也方便奇点科技搞好自身的盈利统计,毕竟以后IC自研的开支会越来越大,研发成果也迟迟不能获得收益,我这么做,是让IC部的同事们保持一颗平常心,也怕你们每个季度统计老是欠一屁股饥荒,卢总不好给发奖金,导致大家工作消极。”
大家这才笑了起来。
张洪斌感觉到董事长的全力支持,握了握拳头。
不过军令状他已经立过一次了,没必要重复表态。
一年半之内,做出第一版自己的操作系统,现在还有14个月。
有了自己的系统,才能设计出最适合自己的手机芯片。
这不仅是证明自己,证明团队的机会,也是证明中国人的机会。
尤其是这个时候。
就在前两天,发生了一件大事。
「汉芯」造假在水木清华BBS上爆出,把汉芯用锉刀“改装”摩托罗拉芯片的那家装修店都暴光出来了,引发轩然大波,相关调查组已经介入。
如果查实造假,中国的芯片业的冬天恐怕要来了。
他们研发组都在讨论:是不是行业要完了?
届时,走出这家企业,本就不宽裕的芯片设计行业,恐怕没有谁会再提供这么宽松的研发环境给他们。
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这次研发,代表的是他们的行业生命能否延续。
部门所有人都无比珍惜这次机会。
卢韦冰也靠在椅子上,舒了口气。
这样也好。
把负收支部门排出,轻装上阵。
他想到什么,抬眼看了看关仲,轻咳一声。
有个问题,内部意见挺大,但他不好说。
背锅侠关仲收到信号,眼神变了变,犹豫两秒,还是举起了手。
“董事长,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和资金,手机名称的事情,是不是重新讨论一下?”
“嗯?”
陈学兵看了过去:“上次不是讨论过了吗?”
“呃大家都觉得,叫「道」.不好听啊,一个字,又拗口像盗版的盗。”
“.”
“我不是说加年份编号吗。”
“但是用户不会这么想啊,您看,「我买了个道手机」,或者「我买了个道」,多拗口。”
来自关仲大爷的吐槽。
陈学兵皱了皱眉。
“道作为我们的核心表述,是我们的产品系列名,我觉得还是不要改,不过手机的名字,你们要是觉得不好听,可以换掉。”
卢韦冰一听,立刻发言:“我觉得董事长说得对!道,是我们中国人对万物来源与归宿的统称,也是人类共同的路,这个字很有含义!”
关仲脸都黑了。
你特么让我说不行,现在又来狠狠的拍?
看到董事长微微颔首,甚是满意,十分受用的样子,他内心有些后悔。
你他妈才是道。
死道友,不死贫道!
“但是!”
卢韦冰的转折来了。
“「道」这个系列,可以囊括很多嘛,咱们要做系统,做芯片,以后要做很多的产品,可以融进「道」的许多种元素,手机只是其中的一种嘛,之前董事长说可以选用年轻人喜爱的神话名称,我想了想,手机的名称,咱们就用上古神兽的名字,第一代,就叫做麒麟,要是真的火了,咱们的第二代产品,再向网络征集其他的名字,怎么样?”
“麒麟.”陈学兵摸了摸下巴。
卢韦冰暗戳戳又看了关仲一眼。
关仲内心骂骂咧咧:“对对对,董事长,名字也是设计元素,咱们可以把不同的神兽元素加进每一代的外观设计里!比如白泽,可以通体雪白,青龙,可以加进青花瓷,凤凰,可以加进女性元素,做一款女性喜欢的手机!”
陈学兵盯着他。
“大哥,你啥文化?凤求凰你都没听说过?凤是雄的,凰是雌的!凤凰,貔貅,鸳鸯,麒麟都是一公一母好吧?为啥凤凰就单做女性元素?要做女性手机,也应该叫「螭龙」吧?咱们做「道」系列,首先要认真考证,给用户普及正确的道文化!”
关仲不想说话了,睖了一眼卢韦冰。
卢韦冰赶紧笑着发言:“关总的想法还是蛮不错的,主要是元素,设计元素。”
“元素…”
陈学兵其实也不想再模仿IPhone的外观。
“好吧,那咱们的手机就做神兽系列,另外,屏幕的大小也要略作修改,3.5英寸太小,要做到4英寸以上。”
第200章 外观定稿
会议还在继续。
主要是对外观定性。
关于屏幕的问题,乔布斯一直认为3.5英寸是最佳手机尺寸,银行卡大小,也是最适合单手交互的尺寸。
更大的屏幕,就是愚蠢的设计。
这个设计一直沿用到了2011年的Ipone4S,乔布斯见上帝之前。
网上也有很多吹捧之言。
现在不过才2006年,所以陈学兵一开始也觉得3.5英寸应该是有点什么说法,命令设计一直在对标3.5英寸。
但是工厂先后反复雕琢了几款不同边框的3.5英寸模板给他试用,他发现自己好像有点渴望愚蠢。
他这个后世来的人,完全用不惯。
手持的正常距离盯着看久了,感觉还有点视觉疲劳,对眼睛很不友好。
手机,作为以后通信、生活、娱乐、工作为一体的最重要工具,为什么一定要单手操作?
他忽然觉得乔布斯走得早,对苹果或许是件好事,否则以老乔的犟性,往后的好几代可能都会被限制在这个聪明的设计上。
不过同等技术下,屏幕越大,PPI(像素密度)就越小,PPI在240以下时,人眼能察觉到明显的颗粒感,300以上时就几乎无法察觉了。
以目前的LCD技术,4英寸以上屏幕,要达到100(较为细腻)以上的PPI都是难事。
大家也习惯了董事长的高要求,反正内屏技术近年发展很快,提议内屏可以边等边谈,把硬件工程师叫来,先按照4英寸和4.2英寸现场出了几款方案。
英寸,本来是个长度,对应2.54厘米,如何用来定义一个面积的呢?
对角线。
屏幕的对角线多长,就是几英寸。
不过面积相同,不代表长宽相同,同样的面积下有无数的长宽解。
通用的比例,有经典比例16:9,宅机身比例18:9,超长屏19:5.9。
当然是选择16:9。
原来的UI设计,也是按照这个比例制作的。
定了比例,出图也就20分钟。
根据人体工学验证,16:9方案的平均拇指覆盖宽度为58.4mm,单手操作纵向极限为107.1mm,虎口压力点宽度为52.4mm。
第一款4.0英寸的方案,屏幕尺寸为88.48mm×49.77mm,上边框4.2mm,下巴区10.8mm,单侧边框2.6mm,机身尺寸为115mm×58mm。
第二款4.2英寸的方案屏幕尺寸为93.1mm× 52.4mm,边框区稍大一点,机身尺寸为115.2mm×58.1mm。
工程师又说,麒麟元素主要可以体现在背部和侧面。
他开始画图。
摄镜头外绕1.5mm宽鎏金云纹环,如缥如缈,栩栩如生。
陈学兵还有些赞叹,这设计不错啊。
又开始画底部扬声器孔:采用麒麟爪印阵列,单孔尺寸1.8×2.4mm,间距0.6mm。
尺寸都做好了。
到了这里,陈学兵觉得不对,很不对。
工程师继续画图。
侧电源键,雕刻微型麒麟尾纹。
音量键,表面0.1mm深螺旋凹槽,模拟尾部鳞片触感。
背部圆型标志,边框内采用深浅变化的雕刻麒麟鳞片纹(深度0.05-0.2mm),光线折射呈现动态麟甲效果,也就是如今那些小浣熊SSR卡牌的反光效果。
甚至充电器插头都刻制了一个云纹浮雕。
一张A4纸,用铅笔逐渐绘制了一台手机的不同的面。
整个机器,就是一头藏在云中不露头的麒麟,给人更多想象。
工程师又抱了台电脑过来演示。
开机动画:水墨麒麟侧影从芯片晶圆中跃出,伴随青铜编钟音效。
开息屏声:道韵水滴声。
充电动画:绿色能量奔流。
陈学兵看完,很想骂人。
这他妈是临时提议??
除了尺寸是临时做的,关于“麒麟”的元素,你们起码干了他妈一个月了吧??
他退出围成一圈观摩的高管们,背着手无语道:“你们下次对我的想法有意见,能不能不要背着我悄悄干??”
硬件工程师无辜地眨巴眼:“董事长,这是根据您提供的人机交互逻辑做的,不算背着您干吧?您要是觉得不好.我们再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