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梅静坐在石凳上,绝美的脸庞在渐暗的天光中更显柔和,目光落在林澈平静的侧脸上,没有丝毫催促。
自踏入修行界以来,她听过无数关于道的论断,破天宗的师尊说“道是斩尽荆棘的剑。
紫道宗的长老言道是掌控万物的权,可惟有此刻林澈的沉默,让她生出一种答案将近的预感。
终于,林澈缓缓睁开双目。
林澈的眼眸在暮色中亮得惊人,仿佛盛着夜空中尚未升起的星辰,望向李倩梅时,平静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厚重:
“你问的,不是天,而是道。”
李倩梅闻言,纤长的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随即沉默片刻,缓缓点头。
只见她抬手将被风吹乱的一缕发丝别到耳后,指尖划过耳侧的玉坠,声音轻得像落在竹叶上的露珠。
“前辈慧眼。自百年前突破净涅境后,倩梅便常陷迷茫,既知天是与生灵共生的道,那修士穷极一生追寻的道,又该置于何处?”
“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思索。”
林澈抬手,指尖掠过空茶杯的边缘,留下一道淡淡的灵力印记,“当年本尊曾在陨仙渊偶遇一位濒死的上古修士,他将毕生感悟凝成一枚玉简相赠,”
“彼时我以为,自己已寻得道的答案,只是现在想来,那答案,也并非完整。”
“不知前辈之前得到的答案是什么,可否告知小妹?”
李倩梅的目光愈发宁静,澄澈得没有丝毫杂质,像极了亭外倒映着天光的淮水。
只见李倩梅微微前倾身体,语气中带着真切的求索,没有半分修士间的疏离。
林澈望着她眼中的诚意,沉吟少许,缓缓开口:“我为鱼,道为网,河为天,那捞网的渔翁,就是执掌命运的造化。”
话音落下的瞬间,亭外忽然刮过一阵劲风,竹叶簌簌作响,似在应和这略显沉重的论断。
李倩梅皱起秀眉,白皙的玉手轻轻按在眉心,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低声道:“师尊也曾说过类似的话语。”
“他老人家早年曾踏遍四大仙界,归来后对我们说,人为蝼,道为山,意为天,若天怒,则道随天走。若蝼怒,则也有搬山之力。”
李倩梅说着,低头看了一眼亭内微凉的青石地面,从储物戒中取出一块素白的锦缎。
锦缎上绣着细密的云纹,是破天宗弟子常用的坐具,她轻轻将锦缎铺在石桌旁的地面上。
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易碎的珍宝,随后盘膝坐下,裙摆垂落在锦缎上,勾勒出优雅的弧度。
“只是随着修为渐深,倩梅愈发觉得,道不该是这样的。”
李倩梅抬眼时,眸中已没了先前的困惑,反倒多了几分自己的见解。
“道并非是网,也并非是山,而是一种思想。”
林澈听到这话,眼中忽然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目露沉思。
手指轻轻敲击着石桌,节奏与亭外的流水声渐渐相合,片刻后,眼中露出明亮的光芒,像是乌云散尽后露出的星辰。
“思想?你这话,倒让我想起早年在凡界读过的一本古籍。书中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乎有思。若道是思想,那便说得通了。”
“这思想因人而异,有的人困于命运,便把它看成是网,有的人敬畏规则,便把它看成是山,而有的人,想挣脱一切束缚,便把它看成是剑。”
“前辈的说法很是奇特,却又偏偏透着几分道理。”
李倩梅想了想,忽然轻轻笑了起来。
她的笑容在渐暗的天色中格外动人,像破开云层的月光,瞬间驱散了亭内的沉静。
“倩梅曾遇过一位画修,他说自己的道在笔墨间,提笔时,山河入画。落笔时,万物生息。”
“那时我不懂,为何一幅画能称得上道,如今听前辈一说,才明白他的道,本就是以画观天的思想。”
…………
修真联盟星域,朱雀星。
血红色的天空笼罩整个星域,身着血红色长袍的妖神拓森依靠在椅子上,用力捏碎一名修士的头颅,冷冷地注视着眼前的景色。
“还是没有找到吗?”
跪在地上的男人汗流浃背,连忙回答道:“我们已经安排人去寻找了,可没有任何林澈的消息……说不定他已经离开了修真联盟星域。”
拓森缓慢的站起身子,周身的能量宛如惊涛骇浪般不断的朝着四周扩散而出,所过之处,两侧的虚空瞬间华开敷变。
“该死的家伙……还真是让本神好找呢。”
拓森握紧手中的灭星矛,淡淡的说道:“林澈小儿,你别急,就算你跑到天涯海角,本神也定会将你捉拿归案,让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跪在地上的修士擦拭着脸颊上的汗水,小心翼翼的问道:“主人,那我们接下来去哪里了,用不用直接毁灭修真联盟?”
拓森没有说话。
凭借他的实力,毁灭修真联盟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甚至说挥袖之间,哪怕是所谓的龙磐子,在他的面前也如同蝼蚁般脆弱不堪。
“不急,区区修真联盟还没有资格让本神亲自动手,你去通知龙磐子那些家伙,让他们速速前来朱雀星投降,否则,定要让他们整个星域的修士,魂飞魄散。”
“遵命!”
拓森盯着眼前的朱雀星,眼神中流露出浓郁的杀意,身上的气劲更是如同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
“林澈小儿,我拓森发誓,上泉碧落下黄泉,定要将你碎尸万段,魂魄炼化千万年,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第400章 李倩梅心中疑惑解开,为林澈吹笛一曲
两人这般一答一论,竟渐渐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起初还是暮色四合,不过短短半个时辰,夜空已悄然织上了墨色的绸缎。
几颗明亮的星辰率先探出脑袋,随后一轮皎洁的明月缓缓升起,清辉遍洒,将整个归元宗后山都笼罩在一片柔和的光晕中。
亭外的翠竹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银辉,竹叶上凝结的露珠映着月色,像撒了一地的碎钻。
淮水潺潺,水面上浮动着月影,随波轻轻摇晃,仿佛连河水都在倾听亭内的论道。
林澈与李倩梅依旧盘膝而坐,月光落在他们身上,在青石地面上拖出两道修长的影子。
影子随着两人偶尔的手势轻轻晃动,与亭外的竹影、月影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静谧而悠远的画面。
李倩梅忽然想起什么,从储物戒中取出两个玉瓶,倒出两枚莹白的丹药,递了一枚给林澈。
“这是凝神丹,可助我们保持清醒,免得错过这般论道的机缘。”
林澈接过丹药,指尖触到丹药时,能感受到其中温和的灵气,他颔首致谢,将丹药服下。
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清凉的气息顺着喉咙滑入丹田,瞬间驱散了些许疲惫,让林澈的思绪愈发清晰。
“如此说来,道并非一成不变?”
李倩梅追问,眼中的光芒愈发炽热。
“就像孩童时,道是一颗甜甜的糖葫芦,成年后,道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修行后,道又是对天地的求索?”
“正是。”
林澈点头,目光望向亭外那轮明月,声音里带着几分悠远。
“百年前,我曾以为道是逆天改命,为此不惜与整个仙界为敌,可最后却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后来我隐居归元宗后山,每日看竹、听水、观星,才渐渐明白,道不是争,而是悟。”
“悟万物的规律,悟自身的本心,悟天地的包容。就像这淮水,它从不会因山石阻挡而忿怒,只会绕开障碍,继续向前。”
“它从不会因草木汲取而吝啬,只会滋养万物,成就生机,它的道,是顺势而为,也是润物无声。”
两人就这般聊着,从凡界的市井百态,到仙界的宗门纷争,从修士的渡劫之路,到草木的生长枯荣。
夜空渐渐转深,又渐渐泛白,亭外的星辰悄然隐去,东方的天际露出一抹淡淡的鱼肚白。
随后染上橘红,最终化作耀眼的朝阳,透过竹林的缝隙,洒下金色的光芒。
当第一缕阳光落在林澈与李倩梅身上时,两人才终于停下了话语。
李倩梅抬手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望着亭外被朝阳染成金色的竹叶,眼中满是明悟。
林澈则端起早已凉透的茶杯,却没有饮,只是望着杯中倒映的朝阳,若有所思。
良久,林澈转过头,望着李倩梅,语气平缓而认真。
“关于这第三个问题,什么是道,我目前只能说,道如思想。它没有固定的形态。”
“没有不变的答案,它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随着你的经历、你的感悟、你的选择,不断变化,不断丰盈。”
李倩梅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一抹璀璨的笑容,那笑容比朝阳更耀眼,比明月更温柔。
她起身,对着林澈深深行了一礼,动作恭敬而真诚:“多谢前辈为小妹解惑。”
“这第三个问题,倩梅记下了。若前辈日后对道有了更深的感悟,还望能告知小妹一声。”
“从今往后,倩梅便不再向旁人问起天与道的问题了。毕竟,最好的答案,终究要自己去寻。”
林澈闻言一怔,下意识看了李倩梅一眼,从她眼中看到了坚定,也看到了释然,那是一种彻底解开困惑后的通透。
林澈单手背在身后,沉吟片刻,缓缓点头:“好。若有朝一日,我能寻得更完整的答案,定会告知你。”
话音落下时,亭外的竹声又起,朝阳下的淮水泛着金色的波光,檐角的铜铃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
翌日晨曦,金鸡报晓。
李倩梅亲自为林澈倒了杯茶水,那张俊俏的脸颊上,流露出些许柔和的表情。
“小妹领教了,若是不嫌弃的话,小妹能够称呼您为林澈哥哥?”
林澈没有拒绝,“无妨,你喜欢就好。”
“果然如此,那就让我为林澈哥哥吹笛一曲吧。”
李倩梅望着林澈,轻轻一笑,拿着手中翠笛,放在嘴边吹拂起来,阵阵笛音缓缓而起,温润典雅,清丽飘逸,沁入心扉中环绕,使人不由得就会沉浸其中。
这笛音内蕴含了宁静的韵味,如村落凡生,又如山涧流水,晶莹而又甘美,流洗去心海的污垢。
它更像一座七色的彩虹桥,把人与人的心海紧紧相连,让彼此间的隔阂灰飞烟灭。
感受着笛音中的宁静与典雅,林澈闭上了双眼,仿若看到了朱雀星上,那弹琴的女子,仿若看到了妖灵之地,那抚琴的盲女……
耳边的笛音与心中的琴音缭绕交错,有些分不清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笛音渐渐消散,李倩梅站起身子。
看了林澈一眼,转身走向药院之门,在临要踏出之时,她脚步一顿,回眸一笑。
恰在这一笑百媚生中,林澈睁开双目。
“林澈哥哥,蓬莱大陆上近日有三十年一次的坊市与拍卖,可有兴致一去?”
“蓬莱大陆?”
“没错,蓬莱大陆在五阶星域内极有名气,这名气大都是源于宝玉宗!
宝玉宗,是五阶星域的第一宗,其内修士众多,大神通老怪自然也不少,故而其所在大陆,称之为蓬莱,又名蓬莱仙境。”
“蓬莱大陆的范围,远远超过了莫罗,是莫罗的数十倍,远远看去,这蓬莱称呼为大陆有些不太恰当,因它并非是大陆,而是半个修真星!
在云海星域内,修真星的数量极为稀少,很是罕见,唯有一些实力极为强悍的宗派,方可拥有。
即便是宝玉宗,也没有资格占据完整的修真星,只能获得这半个!这半个修真星,还是因为两万年前,蓬莱先祖立下大功,被九阶鬼宗所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