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使命 第331节

沉默了有十来秒钟的时间之后,纪委书记杨辉第一个带头鼓起掌来,其他常委们也纷纷鼓掌,祝国华看大势不可违,便直接竖起大拇指说道:“李书记,第一个问题你回答得非常好,也非常精辟到位,那么我接着谈改革的第一个阻力,我相信,不管是你还是在场的各位都应该知道,我们实施国企改革的第二个阻力是是利益上的,我们县国资委、市国资委和组织部门是否真心支持对宝义钢铁集团的改革,主要看改革是否会加强还是削弱这两个部门的利益。

在我们华夏,政府对国企的控制性产权和经营者人事权的绝对掌控,是通过这两个部门来进行的。一旦我们要对宝义钢铁集团进行改革,那么势必会触动国资委和组织部门的利益,那么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祝国华提得更是十分巧妙,直接把常务副县长朱小川和县委组织部部长夏成林给拉下了水,而且直接拉到了李天逸的对立面,李天逸要想解决改革宝义钢铁集团的问题,那么必须要搞定这两人。

而根据祝国华的了解,朱小川是他祝国华阵营的人,而组织部部长夏成林早已经暗中投靠了王冠鹏,所以,李天逸只要发动改革,就必须要面临来自两个阵营的联手反击。

祝国华说完,李天逸的目光直接看向了分管国资委的朱小川和组织部部长夏成林,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朱小川同志,夏成林同志,我之前的五点改革意见我相信你们都听到了,按照那五点意见实施改革,肯定会削弱甚至消亡你们主管的两大部门对宝义钢铁集团的权力,作为改革之前的既得利益方,你们谈谈你们的想法吧。”

李天逸的做法简单而粗暴,没有给两人任何周旋、迂回的余地,直接询问他们的看法。

朱小川这次没有先发言,他的目光看向了夏成林,想要看看夏成林到底是什么意见。

夏成林犹豫了一下,目光和王冠鹏交流了一番,虽然两人没有说话,但是他从王冠鹏的目光中,还是看出了一丝端倪。

夏成林沉声说道:“李书记,对于钢铁集团进行改革我没有任何意见,但是我认为,要想保住我们宝义县对钢铁集团的绝对控制,那么由我们任命干部去担任钢铁集团的主要领导这是必须的。至少,宝义钢铁集团的党委书记必须要由我们县委组织部来任命。”

李天逸并没有立刻回复夏成林,而是目光又看向朱小川,问道:“朱小川,你的态度是什么?是不是也和夏成林一样,认为钢铁集团必须要接受国资委的全权管理?”

朱小川的目光和祝国华简单交流了一下,也轻轻点点头:“是的,钢铁集团最早就是国资委全资管理的,只是随着国企改革,才逐渐实施了股份制,也正是因为实施了股份制改革,才最终实现了钢铁集团的上市,虽然现在钢铁集团经营状况不好,但是我认为,只要市场环境变好,钢铁集团再现辉煌并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我不同意将国资委从钢铁集团内完全撤出来,至少,国资委要保证对钢铁集团的绝对掌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42章 五大阻碍(下)

李天逸听到朱小川的回答之后,眼睛立刻眯缝了起来,冷冷的说道:“只有这点解释吗?”

朱小川摇摇头:“当然不只是这些。李书记,我也赞同以宝义钢铁集团的现状,必须要进行改革,但是,如何改革必须要慎重商榷,如果按照你所提出的污点建议展开改革,彻底将我们国资委从管理的主体中踢出来,这是绝对不行的。

别的我就不多说了,我只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不行。

第一,宝义钢铁集团的主要生产要素自始至终都依赖政府给予保障。这一点我相信李书记你应该清楚,正是因为这种依赖性,使得宝义钢铁具体和其他的国企一样,成为当今华夏经济中一类特殊的政治关联企业。凭借这种政治性纽带,国企享有着一般非国企难以企及的超经济性竞争优势。如果没有了这种优势,那么钢铁集团的竞争力何在?而且我们认为,这种优势并不是钢铁集团凭空得来的,他们也是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的,钢铁集团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主体,所以,根本无须推进李书记你的五个观点里所提到的比较彻底的改革。

第二,我们县国资委管理着宝义钢铁集团这样的大型国企,我们已经成了大股东,我们国资委在过去的那些年里利用一切资源将宝义钢铁集团做大做强。这是国资委的领导们之所以能够出政绩的根本,如果没有了这样的大型国企作为支撑,请问国资委的领导们如何再出政绩?那么到时候,国资委的存在还有那个必要吗?所以,到时候,李书记你是不是也要对国资委进行改革呢?”

李天逸听完朱小川的话之后,沉默了一会儿,猛的抬起头来,语气冷森森的说道:“朱小川同志,既然你 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那我也就不再绕弯子了,我就直接说说在我看来,为什么你和你分管的国资委不愿意接受彻底改革的真正原因吧?

我认为,宝义县国资委不愿意接受宝义钢铁集团彻底进行改革的原因很纯粹,那就是如同祝国华同志所说的那样,一旦进行彻底改革,就会损害到国资委官员们的利益。

为什么这样说嗯?

第一,国资委作为管理者,其领导年薪远不能与企业高管相比,如果进行彻底改革了,国资委就失去了对宝义钢铁集团管理的和指导工作的权力。没有了管理的权力,也就失去了权力寻租的空间,此为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在我们宝义县国资委,经常有官员会空降到某个企业做高管,发几年财后继续回到政府上班。在这个系统工作的人,一方面获得经济上的高收益,一方面享受公务员待遇。尤其是现在这个阶段,国企改革的最终决定权不在企业手上,而在国资委以及主管国资工作的政府领导手上。国企改革要得到你们的同意和批准,必须上供才行,否则,你们没有动力推进国企改革。”

说道这里,李天逸看向朱小川的目光更冷了:“朱小川同志,我说得可有道理?”

朱小川没有回答他,只是沉默不语,但是在场所有人都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狐狸了,自然听得出来,李天逸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直接将朱小川阻碍钢铁集团进行彻底改革的真实动机分析得一清二楚。

而众人更没有想到的是,李天逸竟然如此敢说。

看到朱小川沉默了,李天逸看向了县委组织部部长夏成林:“夏成林同志,我们现在再谈谈你不赞同彻底改革的原因。”

说道这里,李天逸深深吸了一口气,语气低沉的说道:“以前的时候,我们宝义县对钢铁集团的管理是通过行政任命的方式来管理的,组织部门对国企领导的任命和管理,不是采用市场的办法,而是和行政官员一样,由组织推荐,党委任命。在你们组织部门看来,国企领导和行政官员的区别,不过是分工不同而已。

但是你们应该清楚,这种人事任命的方式,势必会与国企改革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形成内在冲突。你们组织部门不愿意失去的是对宝义钢铁集团人事上的控制。因为对你们而言,控制了人也就相当于控制了企业。

而对于那些被你们组织部门和国资委部门所选定的派驻国企的负责人会利用信息优势,有的人会把企业变成他们自己控制下的企业,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党和政府其实难以监督他们这些人的腐败行为。

然而,根据我对宝义钢铁集团的观察,国企经营者追求绩效和盈利的动力主要源于短期化的年度绩效激励和任期绩效激励机制,但是,针对企业高管人员的法治化问责体系和有效的职业经理人选任机制都未真正建立起来,国企经营层仍然缺乏追求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缺乏将企业建成百年老店的敬业冲动。”

李天逸说道这里,目光在朱小川和夏成林两人的脸上一一扫过,最后斩钉截铁的说道:“朱小川同志,夏成林同志,如果说十年前宝义钢铁集团的突飞猛进过程中你们组织部和国资委所任命的人的的确确是起到了关键作用的话,那么最近十年来,你们所任命的人是在起反作用,别的不说,前后两人钢铁集团的董事长和不少的管理层先后落马,其本质是什么?说白了,还是有关部门缺乏对国资委企业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衡,而管理者由于出身官员,最擅长的是政治斗争、权力的平衡,而非企业的经营管理,最终导致宝义钢铁集团最终走上了一条濒临破产的道路。

不管你们再如何强调你们曾经的功劳和成绩,但是现实的结果是残酷的,宝义钢铁集团如果再不进行彻底的改革,那么等待所有职工们的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破产、倒闭,失业,这种结果我不愿意看到,我相信所有企业的职工们也不愿意看到。”

说道这里,李天逸语气突然变了:“不管是现实也好,长远考虑也罢,必须要对宝义钢铁集团进行彻底的改革,谁阻碍,谁下台,还不阻碍的领导上台,这就是我对宝义钢铁集团改革的思路。”

说完,李天逸转头看向祝国华笑着说道:“祝国华同志,各位,我相信,对于祝国华同志刚才所说的第二个阻碍我的回答应该比较清楚了吧?”

祝国华听完之后,脸色已经变得难看了起来。

此时此刻,不仅仅是他的脸色难看,朱小川、夏成林的脸色也十分难看,他们谁都没有想到,李天逸刚刚到任才这么点时间,竟然敢在钢铁集团的改革上如此强势而霸道,竟然要采取换将的方式来推进改革的进程,这也他太激进了一点吧?

不过不管是祝国华也好,朱小川、夏成林也罢,他们都非常清楚,一旦李天逸以阻碍改革为名将撤换他们的提议推送到省委领导面前的时候,省委领导很有可能会采纳李天逸的意见,哪怕是省委领导不认同李天逸的观点,但是,既然省委领导们选择了让李天逸过来宝义县来主持大局,肯定会在前期给予李天逸足够的支持,如果李天逸真的没有能力,最终无法将宝义县发展起来,无法将宝义钢铁集团发展起来,那么省委最终肯定会将李天逸直接免职的,但是到那个时候,即便是李天逸被免职了,恐怕他朱小川和夏成林也已经成为牺牲品了。

而一旦李天逸成功了,那么他们两人被李天逸提议撤下就更加验证了李天逸决策的正确,到那个时候,两人更是没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所以,此时此刻,两人的脸色铁青,双拳紧握,恨不得狠狠揍李天逸一顿。

虽然他们想要联手王冠鹏、祝国华阻碍李天逸改革的进程,但是现在,面临着李天逸强势而霸道的推进思路,他们不得不慎重对待。

会议室内静悄悄的。

所有人全都沉默了下来。大家都在消化着刚才李天逸所说的那番话。

有人认为李天逸刚才所说的那番话对于组织部和国资委在国企改革中起阻碍作用的分析比较到位,有的则认为李天逸的观点有些过于偏激,但是却不得不承认,李天逸的分析的的确确有其一定的道理在里面。而李天逸的强势更是让众人感觉到匪夷所思。

很显然,李天逸完全是孤注一掷。根本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的退路。他这是在破釜沉舟啊。

祝国华看到形势如此严峻,李天逸和朱小川、夏成林之间的关系闹得如此僵硬,知道自己必须要缓和一下了,否则看李天逸这个气势,真的有可能直接把两人上报上去换人,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想到此处,祝国华看了王冠鹏一眼,让他出面调解一下。

王冠鹏知道自己必须要出面了,便笑着说道:“李书记,大家都先把心静下来,我相信今天这次常委会的目的大家都应该清楚,我们就是在讨论改革的方向,改革的思路,李书记要允许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咱们不能动不动的就调整干部是不是?如果那样的话,谁还敢在常委会上发表自己的真实言论了,那样就没有意思了。

刚才祝国华同志不是提到了两个阻碍吗?李书记的回答已经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下面就请祝国华同志谈一谈第三个阻碍是什么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43章 背后的谋划

不得不说,王冠鹏这次插话很好的转移了话题,同时也将李天逸澎湃四溢的杀气给暂时搁置了起来。

祝国华也察觉到了刚才李天逸话里话外那浓浓的杀气和坚定的决心,他知道,如果真的要是逼着李天逸走到去调整整个县委班子的地步的话,那自己可就得不偿失了。他相信王冠鹏应该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毕竟,不管是朱小川也好,夏成林也罢,这可都是他们到了宝义县之后拉拢到第一个得力盟友,这种牌可不能轻易的丢掉。

所以,祝国华也立刻转移了话题说到:“李书记,我要谈的第三个阻碍是社会资本对于国企改革的信心不足,兴趣不足,这个问题如果无法解决,就无法找到资本来源,就无法真正让企业走上改革之路。”

李天逸冷冷的扫了王冠鹏和祝国华一眼,他自然看得出来,这两人明显已经联手了。

不过他并不在乎,听祝国华说完之后,他淡淡的说道:“祝国华同志,你所说的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并不是什么问题。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私营企业家之所以不愿意轻易涉入国企的改革,其根本的障碍点在于很多时候,我们很多地方国企改革的政策往往朝令夕改,甚至有些地方的负责官员打着国企改革的幌子堂而皇之的将国企变为私人资产,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那些负责的官员们以及他们的盟友企业之外,谁入局谁死,所以,这也是很多私企和民企企业家对国企改革既想要涉入又不愿意轻易涉入的原因。

首节 上一节 331/11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