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165节

  这是一项数目繁多、单项技术对于整体提升极少,极为繁琐且耗时的任务。

  幸好,此刻李青松拥有了更大的科研实力,想来也用不了太长时间便能将其完成。

  时间仍旧在慢慢流逝着,那颗硕大的飞星在不断减小,李青松的庞大舰队也始终保持着55%光速的速度,在这浩瀚宇宙之中不断前进。

  总计80亿名克隆体时刻忙碌在实验室或者工厂之中,40亿名克隆体时刻轮换,让李青松的80亿个意识连接数始终全部被占满,一个都不浪费。

  材料学、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工程学、机械、装甲、雷达、发动机、推进器、通讯、计算,等等等等,每一个学科,以及其下的每一个领域,李青松全面出击,一个不落。

  就算此刻仅仅只是消化吸收,仅仅只是学习而不是自己研发,就算此刻李青松拥有了元始AI和80亿的最大意识连接数,就算有如此庞大的科研实力,在这来自两大文明的科技资料面前,李青松仍旧有了一种感觉。

  自己就像是人类神话传说之中的愚公,在面对着一座大山一样。

  没有办法,这些科技资料的数量实在太多太多,其中又太过复杂。

  李青松渐渐感悟到了一件事情。

  对于普通的智慧文明来说,恐怕文明科技提升所面对的难题,并不仅仅只有研究、寻找新科学一个。

  哪怕完全不必通过自身努力寻找新科学,而是像此刻自己这样,所有的新科学的资料全都摆在了面前,单单只是学习、消化吸收,就已经足够艰难。

  想想看,当初自己还在地球时代,还在上学的时候,文明专门为如同自己一样的学生们创造了尽可能好的学习条件,有专业的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解一个个知识点,互联网上各种知识更是随处可见,但……学不会就是学不会。

  那还仅仅只是一些基础的、十分细分的知识。

  而一个文明想要通过学习来提升,其所要学习的必定包罗万象,涉及到科学的每一个领域。

  至少需要十几亿,乃至几十亿名优秀的尖端科技人才专心致志的,全力以赴的学习,才能将这些知识全部学完,并消化吸收。

  培育十几,乃至几十亿名优秀的尖端科技人才,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的去学习,这恐怕对于当初的哈维勒文明来说都十分艰难。

  这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一个强有力的核心政府,一个风气良好的社会舆论,一个稳定运行的社会机制,要有更多数量的服务人员、工程人员甘心于较为微薄的薪水,为社会运转贡献力量……

  这对于一个拥有数千亿人口的庞大文明来说,已经足够艰难。

  毕竟人口越多,管理越难。

  但做到这一点,仅仅只是拥有了“学会”下一阶段科技资料的资格而已。

  “这浩瀚宇宙,恐怕就算有某个超级文明直接将自身所掌握的所有科技数据全部公开,能晋升为强核,引力,乃至于更高阶段的文明都寥寥无几。

  从外部获取科技资料实现自身提升固然是一条捷径。但这条捷径,也不是随便一个文明就能利用的。

  最关键,最核心的,还是在于文明自身的‘内功’啊。

  练不好内功,科技资料就算摆在跟前,也只能干瞪眼,根本消化不了。

  而有了‘内功’,哪怕没能从外部获取科技资料,也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实现科技程度的提升。

  幸好,幸好我与普通文明不同。我的‘内功’根本不需要练,天然就处在最巅峰阶段。

  唯一制约我的,就是意识连接数了。

  只要意识连接数足够,再庞大的科技数据消化任务,我都能轻易胜任。”

第313章 天龙座YC

  便在这不间断的,全力以赴的研究之中,来自于哈维勒文明和黑山文明数千年,乃至上万年所积累的科技资料,终于被李青松在400年时间之中完全消化吸收完毕。

  并且,自身科技体系与外来两个科技体系的碰撞融合,还让李青松更进一步,达到了超过之前三者任意一个的程度。

  这甚至让李青松隐隐窥见了下一个大阶段的文明提升的方向。

  统一不同的基本力,是衡量文明级别的唯一标准。

  统一了电和磁,便是电磁文明。

  统一了电磁和弱核力,便是电弱文明。

  统一了电弱力和强核力,便是强核文明。

  而现在,基于三大文明科技体系的碰撞融合,终于让李青松心中诞生了一点关于如何统一引力的,模糊的,概括性、方向性的想法。

  引力,是四大基本作用力之中最为特殊的一个。

  甚至于直到现在,李青松都只能使用一套单独的理论专门来描述引力,其余三个基本作用力则使用另一套理论。

  就像一片白菜地里有四颗白菜。按照通常的白菜种植方法去管理,其中三颗白菜都长势良好,偏偏最后一颗白菜就枯萎发黄。

  大家都是白菜,为什么你就这么特殊,就不能好好长?

  没办法,李青松便只能为这最后一颗白菜单独开发了一套完全不同的种植方法,才让它能继续成长。

  但,这最后一颗白菜为什么这么特殊?为什么它就要搞特殊化?

  李青松原本是不知道的。但现在,他隐隐有了一点猜想。

  “或许,相比起其余三种基本作用力,引力更加基本一些……”

  如果说其余三种基本作用力是不锈钢盆、碗、杯子之类,将其统一,等同于寻找到了它们的原材料,也即认识到了不管盆、碗还是杯子,不管外形怎么变化,它们本质上都是不锈钢的话,那么,引力,或许便是“铁”。

  它更加基本,更加接近本源,所以它才会如此特殊。

  但此刻也仅仅只是有了这样一个猜想和推测而已。要真正将其落地,将其统一起来,李青松至少还要在数学领域和基础物理领域有更多发展才行。

  需要找到更多种数学工具、发展出更多理论,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这件事情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以慢慢来。现在,伴随着对两大文明所有科技资料的消化吸收完毕,李青松有了另一件可以马上去做的事情。

  真正应用这些科技,将科技转化为战斗力,转化为工业能力!

  在这浩瀚虚空之中,李青松决定,对自己的舰队进行一次全面升级改造!

  所有的飞船,无论空天母舰还是小型战舰,无论运输船还是工业船,所有的所有,全部的全部,全都回炉重造,一个不剩!

  全部替换为新式飞船!

  这些新式飞船,将会是装备了可变式能量护罩,装备了超高速离子推进器,装备了组合式高效聚变发动机、新型强核装甲、全新设计的整体结构,等等等等,完全不同于往的全新飞船!

  在“飞星”那庞大物资的制程之下,以数百艘巨型空天母舰和数千艘工业飞船为依托,一场浩大的工业建设行动随之展开。

  一艘又一艘对于绝大多数强核文明来说都宝贵至极的,制造出来连一次战场都未上过的全新战舰被李青松毫不迟疑的拆毁。

  能回收利用的,全部扔到熔炉之中融化。不能回收利用的,则扔到垃圾飞船之中暂时存放,准备着时机合适的时候扔到恒星里面去,彻底毁尸灭迹。

  一边是不断有大大小小的飞船被销毁,另一边则是有源源不断的新飞船诞生出来。

  又忙碌了数百年时间,李青松终于将这一项工作全部完成。

  此刻,除了一些垃圾飞船之外,李青松已经将所有的飞船,无论战舰还是民用船,甚至于连那些巨型居住飞船都全部更新换代。

  庞大的飞星,此刻的半径已经缩小到了仅有80公里,相比起之前质量缩小了足足80%以上。

  设定好垃圾飞船的航线,让其在智能程序控制下自行离开舰队,飞向周边恒星之后,李青松终于下达了一个期盼已久的命令。

  “舰队……加速!”

  于是,在原有55%光速的航速之下,李青松的庞大舰队再度开始了加速。

  加速度达到了0.8米每二次方秒!

  在这个加速度之下,这支舰队足足加速了三年时间才停下。

  此刻,这支舰队的航速已经达到了80%光速,每秒钟24万公里!

  就算是之前的智械天灾,航速都未能达到这么高。

  在如此之高的航速下,除去红移蓝移效应所导致的恒星颜色变化之外,李青松还清晰感知到了另一个变化。

  时间膨胀效应愈发明显了。

  简单计算之后,李青松便知道,此刻舰队内部的时间流速与外界时间流速的比例已经达到了大约一比一点六左右。

  也即,外界过去大约100分钟,舰队内时间才过去60分钟。

  这深层次的物理学规律便以这样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了李青松面前。

  遥望后方,一颗又一颗略显蓝色的恒星在不断闪耀。

  借助望远镜,李青松才将那颗因为过于暗淡而肉眼不可见的恒星找了出来。

  那是太阳。

  此刻,在这漫长光阴里的漫长航行之后,李青松与太阳的距离已经达到了900多光年,且还在进一步扩大之中。

  前方,另一颗黄白色的恒星已经肉眼可见,距离还剩下约100光年。

  那颗恒星,在李青松的星表之中编号为天龙座YC。

  同时,它还有另一个身份。

  紫月文明曾经的试验场。

  当初,紫月文明便是在那里,对电灾的同伴们展开了一系列据电灾所说,耻辱、残暴的实验,进而导致它对正统智慧文明拥有了强烈的恶意。

  哈维勒文明也是在那个星系边缘,悄悄的“偷”走了电灾,由此引发了后续一系列事情。

  现在,李青松也来到了这里。

  他希望能在这里找到紫月文明可能留下的那些线索,进而进一步确定紫月文明的去向。

第314章 拉网式排查

  上百光年的漫长航程,算上减速时间,仅仅不到130年时间而已,便被李青松跨越。

  在距离这颗恒星尚且还剩下数千亿公里,周边空间之中基本不存在宏观星体的时候,李青松便已经释放出了数量高达上百亿的探测器,共同组成了一张大网,对这个星系的所有空间展开了拉网式的排查。

  一直到主舰队进入到星系内部,并停泊在距离最近的那颗大行星周边都未停止。

  此刻,这颗庞大的恒星仍旧处于较为狂暴的状态。

  正常情况下,以它的质量和元素构成,它不应该有这么高的表面温度和这么猛烈的辐射的。

  原因是什么,李青松很清楚。

  当然是因为在数千年前,它曾经遭受过猛烈轰击的缘故。

  承载着电磁生物的空天母舰前出,打开通道,众多电磁生物便在电灾的率领之下,来到了恒星上。

  良久,一道信息发送到了李青松这里。

  “我能清楚的感知到,我的先辈们曾经在这颗恒星上生存过。

  但现在,它们都不见了。”

  很显然,紫月文明离开的时候,将它们全都带走了。

  “你们电磁生物躲在恒星上,紫月文明也能将你的先辈们全部控制住么?”

  “是的。紫月文明的科技十分先进,他们制造的特种飞船能靠近到极为接近恒星的距离。当初的我们无法挣脱紫月文明的控制。”

  能靠近到极为接近恒星的距离么……

  李青松默默沉吟着。

  那是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只从这一点,便能体现出紫月文明的强大。

  不过……

  “等我找到紫月文明并将其击败,说不定你和你的先辈们还有团聚的可能性。”

首节 上一节 165/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