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53节

  能养活自己,养活爸妈老婆孩子,小康之家,就够了。

  这一切愿望,就寄托在这本书上了。

  所以,真的希望大家能在明天上架的时候来支持一波啊。

  哪怕不能全订,有个首订,彩虹也感激不尽。

  有的选的话,彩虹实在不愿意来求大家真金白银的去订阅支持。

  但没办法,订阅数据实在太过重要,没订阅就没流量,没推荐,就什么都没有,彩虹就养不起家,这本书就写不下去。

  没有办法啊,所以只能来拜托一下大家多多支持一下。

  现在不是马上就要过年了嘛,为了争取大家的支持,彩虹先定一个目标:从今天开始到这个月结束,也即到正月初三那一天,彩虹要做到每天五更,每天万字!

  为了求得大家的支持,彩虹这个年不过啦,码字,码字!

  以及,明天是上架的第一天,彩虹决定,在正常五更的情况之下,再加五更,凑个十更!

  如果能感觉到彩虹的诚意和努力,跪求大家明天来支持一下,订阅一下。

  如果能有一张月票,那就更是感激不尽。

  这本书最后能走到多远,就拜托大家了!

  拜托!

第99章 木星

  李青松知道,亮星云依据发光类型的不同,又分为发射星云和反射星云。

  发射星云既是自身可以发光的星云。通常情况下,构成它们的星际尘埃分子被巨大的天体所电离,然后释放出了各种颜色的光芒。

  譬如天鹰星云。这个星云内部有一个结构极为著名,那便是创世之柱。

  这片星云上面延伸出了数个长度达到了几十光年的巨大的柱子,构成这些柱子的气体云在外部扰动以及自身引力的作用之下向内坍缩,最终凝聚成了恒星。

  有几十上百颗巨大的恒星在这一片恒星温床之中孕育。也正是因为这些恒星的诞生,组成这片星云的尘埃被电离加热,便释放出了光芒。

  反射星云既是自身不会发光,但可以反射临近恒星光芒的星云。譬如猎户座的女巫星云,便是因为反射参宿七的光芒而发光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类型,那便是行星状星云。

  大质量恒星演化到末期,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组成恒星的材料会被剧烈的爆炸抛洒到星际空间中去,中心部位则会留下一颗致密星体,中子星或者黑洞。

  如果是中子星的话,因为它具备极高的辐射和能量以及磁场的缘故,它会“搅动”这一整片星云,让其也具备发光的能力。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蟹状星云。

  这颗大质量恒星距离地球约6500光年。它在地球时代的大约宋代年间爆炸。

  虽然距离如此之遥远,但它爆炸之时,光芒仍旧强烈到就算在地球的白天都能看到,并被当时的人们清楚明白的记录了下来。

  但这三种导致星云发光的模式,似乎都不符合现在的情况。

  此刻自己观测到的那片星云,首先可以排除的是它忽然间从别的地方移动到这里的可能性。

  因为它的运动速度不可能这么快。

  既然不是从别的地方飞过来的,那便只可能是它一直在那里。而一直在那里,自己之前却并未观测到,那么它之前只可能是一片暗星云。

  导致暗星云变成亮星云的原因无非就是那三种,一,被原生恒星电离。二,反射临近恒星光芒。三,内部有一颗致密天体。

  但这三种都不可能。

  结合之前从蓝图克俘虏之中获取到的情报,唯一一种可能性浮现在了李青松脑海之中。

  蓝图克人的迁徙舰队来了。

  他们从遥远的格利泽625星系向着太阳系而来,在航行到半途的时候,舰队闯入到了这一片暗星云之中。

  飞船发动机喷射而出的高速离子,如同致密天体或者原生恒星那样,“搅动”了整片星云,给它们施加了更高的能量,于是,原本只是暗星云,不具备发光能力的它们,此刻也开始发出光芒,并被自己观测到。

  蓝图克文明的舰队迟早要来,这是李青松早已经知晓的事情,这没什么奇怪,也没什么震惊的。

  唯一让李青松感到有些震撼的是,一艘飞船发动机喷射的高速等离子体,相比起一整片星云来说,能量极低。

  这片星云规模并不大,也就仅有个百亿公里左右的尺寸,大概也就能将整个太阳系笼罩住。

  相比起那些动辄几十光年、上百光年尺寸的庞大星云,它毫无疑问是个小不点。

  但问题在于,这仅仅只是相比起其余星云来说。

  相对于智慧生命来说,它仍旧庞大到难以想象。

  一艘飞船仅能“点亮”一丁点星云而已。要将整片星云全部“点亮”,这舰队的规模……得多大?

  此刻,就算使用现阶段自己能制造的最大口径、技术最先进的望远镜,这片星云在李青松眼中都仍旧只是个黯淡的亮点,平平无奇,似乎没有任何值得注意的地方。

  但遥望着这个黯淡的亮点,李青松却似乎看到了无穷无尽的庞大飞船,看到了大量的空天母舰,看到了一艘艘的重型运输船,看到了一艘艘具备毁天灭地力量的强大战舰……

  一艘飞船的喷射能量有限。这无数艘飞船组合起来,便将一整片星云都点亮了。

  那是何等庞大的规模。从格利泽625星系到太阳系,长达20多光年的距离,又是何等壮丽的迁徙。

  与之相比……

  李青松看了看自己的迁徙舰队。

  自己舰队的规模已经算是足够庞大。但相比起此刻蓝图克人的迁徙,却像是蚂蚁拖着面包屑,与重载列车相比一样。

  李青松深切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又因为自己的渺小,而感觉到了庞大的压力。

  此刻仅仅只是看这一眼而已,那汹涌而来的压力就让李青松几乎喘不过气来。

  留给自己的时间仅仅只有两百多年而已。两百多年之后,自己就要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了么?

  我真的,真的能战胜他们吗?

  李青松闭上了眼睛。良久,再度睁开,视线之中已经没有了任何茫然、恐惧与忧虑,只剩下了平静和坚定。

  他静静地望着明亮的太阳,低声道:“如果太阳系之中只剩下了我,那,就由我来守护我们的家乡吧。”

  庞大的舰队仍旧在快速前进着。对于星空的探测也仍旧在持续着,一刻未停。

  渐渐地,舰队越过了冥王星轨道。

  但只可惜,此刻冥王星运行到了另一个地方,李青松并未看到它的身影。

  到了此刻,还不算真正进入到了内太阳系范畴。因为冥王星早就被开除了大行星资格,降格为了一颗矮行星。

  最外围的一颗大行星,是海王星。

  要越过海王星轨道,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太阳系内部。

  又是十几亿公里的漫长航行,这一次,间隔数亿公里,李青松用望远镜看到了海王星那蔚蓝色如同大海一般的身影。

  长达数年的航程,跨越了一百多亿公里的漫长距离,间隔数百年时间,这一刻,李青松终于再度回到了内太阳系。

  舰队的前进仍未停下。

  除了释放一些探测器到海王星去之外,李青松没有做任何停留。

  他的目标始终很明确的对准了前方那颗整个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

第100章 天河

  整个太阳系之中,单单一颗太阳,质量便占据了整个星系的99.86%。剩下仅0.14%的质量之中,单单一颗木星,便又占据了71%左右。

  剩下仅有29%的质量,构成了其余七颗大行星,以及众多矮行星、数量多到几乎无穷无尽的小行星、彗星、星际尘埃等所有天体。

  木星拥有庞大的卫星系统。单单是达到了流体静力平衡,让自身呈现出球形的卫星,便有四颗。

  最大的一颗卫星,木卫三,其体积甚至比身为大行星的水星还大。当然,质量就比不上了,仅有水星的一半。

  除了四颗大卫星之外,它还有多达七十多颗小卫星,以及一条壮丽的木星环。

  木星环类似于太阳系的小行星带,由无数颗大大小小的碎石组成。

  木星环是高度破碎的,内部尺寸最大的天体,直径都仅有百米左右,其整体厚度也仅有十几到几十公里的样子。

  但这却意味着一个好处,那便是,李青松可以十分方便的从木星环之中采集矿产。

  看哪个小天体的元素构成符合自己需求,直接把它拉走破碎冶炼就行了,完全省去了像是在星球上开采矿产那样,还得向下挖掘,甚至于要挖掘几千米深。

  除了木星环之外,其余的四颗大卫星和七十多颗小卫星,也储藏着丰富的矿藏,以及最为重要的一点,这四颗大卫星之中的三颗,都储备有极为丰富的水。

  单单一颗木卫三,其储存的水量便超过整颗地球。而恰好,李青松的大规模发展正好需要大量的水。

  在洛神星和敌神星上时,李青松没少受水资源不足的困扰。

  以及,木星正好位于太阳系岩质行星和气态行星分界线的边缘。

  在这里,向内是太阳系的小行星带,里面有更多的天体,矮行星、小行星之类。再向内则是水星、地球、金星和水星,向外则是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无论需要哪种资源,都可以较为方便的获取。不管要去哪儿,距离都不算远。

  这大概可以算是一个太阳系的“中心”地带。

  综合比较各颗行星的数据,李青松才最终做出了将主要发展基地定在木星系统,更细一点,则是木卫三的决定。

  进入太阳系内部,李青松的舰队仍旧没有停止航行。一直到越过了天王星轨道和土星轨道,距离木星仅有数亿公里之时,庞大的舰队才缓缓调转方向,发动机启动,开始向着木星方向喷射,缓慢降低自身的速度。

  但却有一艘空天母舰并未减速。不仅如此,它反而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轨道,脱离了大部队,开始向着更深入太阳系的方向行去。

  减速三个多月之后,李青松的主舰队刚好到达木卫三,速度也刚好降到了2.5公里每秒左右。

  于是,49艘空天母舰,以及几十艘重型运输船便进入到了木卫三的环绕轨道,开始围绕着它慢慢运转。

  此刻,呈现在李青松面前的,是一幕神奇的景象。

  远方的太阳此刻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个点状结构,而是呈现出了一定的圆形结构。

  但它仍旧很小,仅有弹珠大小。

  虽然小,但却极为明亮,直接用肉眼看的话,甚至有些刺眼。

  它的亮度已经足以将浩瀚的深空照亮。借着它的光芒,甚至能清晰看到书本上的小字。将各种物体照出影子更是轻而易举。

  整体来看,它的亮度大概类似于地球上的黄昏时候。

  在如此明亮的太阳照耀之下,旁边,是一颗庞大到几乎占据了天球一大部分的,具备明显黄白条纹的巨大星球。

  它像是某一头星空恶魔的眼睛,静静注视着李青松的舰队,带来了极为强大的压迫感。

  再远一点,则是一条如同彩虹一般的,极为明亮,极为绚烂的弯曲长条状结构。

  它从木星背面延伸过来,如同天之长河,一直延伸到极高的天空,又从极遥远的地方坠落下来,再度落入木星的另一面。

  这是木星环。

  在这如同天河一般壮丽的木星环旁边,还有许多个明亮的光点存在。

  那是木星的其余卫星。

  将视线从天空中收回,看向下方,李青松则看到了一颗呈现出苍白色泽的巨大星球。在那苍白色的大地上,还有众多灰白色的条纹。

  这,便是自己此次一百多亿公里航行的最终目的地,木卫三了。

  它之所以呈现出苍白色泽,是因为它表面许多地方都被水冰所覆盖,就像地球呈现出蔚蓝色是因为大部分地方都被海水覆盖一样。

首节 上一节 53/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