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苍白色的条纹,则是冰面的巨大裂缝。
这样一颗水资源极为充沛,其余资源也极为充沛的庞大星球,此刻便如同一道肥美多汁的菜肴一般,呈现在了李青松面前。
李青松并未急着现在就大规模降落。
他操纵着庞大的舰队仍旧停泊在环绕轨道上,然后派出了众多卫星从各个角度勘察整颗星球的地貌、环境以及资源储备情况,又派遣了众多小型登陆飞船先期登陆,进行实地勘察。
之前的探测毕竟太过粗略。此刻还是要全面探查一番才好。
除了木卫三之外,李青松同样派遣出了众多的卫星和科考船,分别赶往不同的卫星,对木星系统的每一颗卫星,以及木星本身展开最为详尽的观测。
在这种情况之下,第一批克隆体终于登陆了木卫三。
看着面前的苍茫大地,感受着极为稀薄的大气,克隆体们忙碌着展开了实地勘察任务。
在木星系统之中忙碌着,进行着前期勘察工作,另一边,经过了几个月时间的航行,那艘唯一脱离了主舰队的空天母舰也终于来到了此次航行的终点。
此刻,它已经进入到了这颗星球的环绕轨道,正在以10公里每秒左右的速度,围绕着这颗蔚蓝色的庞大星球旋转。
这时候,李青松暂时停止了木星系统的前期准备工作,直接以光速,将自己的意识从一名位于木星系统的克隆体身上,转移到了此刻位于这颗蔚蓝色庞大星球环绕轨道的一名克隆体身上。
意识切换持续了约40多分钟时间才完成。
下一刻,李青松睁开眼睛,亲眼看到了这颗自己生活了几十年时间,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的星球。
地球。
第101章 家乡
这一刻,李青松从这颗星球上看到了蔚蓝色的大海,看到了悬浮在高空的白色云团,看到了荒凉的沙漠,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脉,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平原,看到了苍翠的森林和草原……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都和自己期盼了这么多年的场景那么相似。
甚至连大陆的形状、一个个湖泊、一条条河流,都和自己记忆之中没有差别。
唯独有一点不同。
李青松没有在地球上看到任何有关人类的痕迹。
心中轻轻叹息一声,李青松操纵着数万名克隆体,分别乘坐上千艘登陆飞船、战斗飞船等,离开了这艘庞大的母舰,向着下方大地降落而去。
这些登陆飞船与战斗飞船等,原本只是设计用于真空环境的,没有做任何气动布局和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优化,对于地球这种具备浓厚大气层的星球来说并不适用。
但没有关系,只是性能会受到影响而已,只要自己慢一点,慢慢的降落下去即可。
上千艘各式飞船分别选择了不同的降落地点。
李青松意识所在的那具克隆体,则操纵着飞船,降落到了一个对于李青松来说,意义极为不寻常的地方。
那是一处平原。
在他记忆之中,自己小时候便在一个位于这处平原的村落之中长大。
村落不大,民风淳朴。
自己在这个村落之中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然后离开家乡,外出求学,一直到自己开始执行这次深空科考任务。
降落在对应着这个村落的坐标处,打开飞船舱门,李青松意识所在的这名克隆体穿着轻薄的衣衫,踏在了大地之上。
此刻正是春夏之交,一点都不冷,也不算太热。
呼吸着记忆之中那熟悉的空气,看着面前的满地苍翠,李青松眼中有些茫然。
记忆之中的一切都不存在了。留在这里的仅有满地杂草,和一片一片的树林。
不知名的野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草丛之中还能看到许多小动物的身影。
天空之中各种鸟类盘旋,不断有清脆的鸣叫声传来。
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机勃勃。
李青松直接席地而坐,怔怔看着面前这一切。
与此同时,他的意识还连接着其余克隆体,来到了更多地方。
其中一些克隆体来到了另一处,位于群山旁边的地方。
那里,是记忆之中的人类文明首都所在的地方。
自己曾经在那里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在那里,自己完成了学业,找到了工作,成为了一名宇航员。
但往日的钢铁丛林此刻同样消失不见。地上仍旧只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树林。
首都市旁边的那座山脉之中,留下过李青松许多美好回忆的公园、景区也全部消失不见。
他甚至找到了记忆之中那处凉亭所在的地方。当时还年轻的自己,在这处凉亭上还刻了一些充满中二气息的字。
但此刻,那里并没有凉亭,仅有一些未经平整的山石突兀耸立着。
另一些克隆体来到了一条大河旁边。
李青松清晰记得,当初的人类世界在这里修建了堪称全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那座大坝,拦下了数百亿吨的水,让它们按照人类的意志流淌。
但现在,那座大坝也完全消失不见。旁边的山石更是没有接受过人工开凿的痕迹。
便连记忆之中清晰记得的,来自数千年前的先民们沿着悬崖开辟的墓穴也完全没有踪影。
另外数百支队伍也来到了记忆之中每一处存在大型人工设施的地方。
但不管哪里,不管李青松记忆之中那曾经存在过的设施多么明显,都未能让他找到任何痕迹。
“既然所有明面上的痕迹都没有留下,那……一些隐藏较深,较为不容易改变的痕迹是否存在着?”
李青松思考着,取出此行携带的大量设备,开始进行更为深入的检查。
第一是微塑料,它们一旦被制造出来,便会分布在海水、土壤、大气之中,进入生态循环系统,几乎不可消除。
第二是核辐射。
自从人类掌握了核能,开始进行核试验以及核爆以来,微量的裂变元素便进入到了生态循环之中,显著提高了本底辐射水平。
同样的,它也是几乎不可消除的。
如果能检测到地球生态系统具备更高的辐射,那同样可以证明人类世界曾经存在过。
第三则是地质学研究。
李青松在记忆之中曾经发现过古人类的地方展开了大规模的挖掘,试图从地层之中找到古代猿人,甚至现代智人的化石、骨骼之类的东西。
还有第四,第五,第六……
李青松一共规划了上百种能证明人类存在过的考察方案。于是,这些克隆体们便开始了忙碌。
所有研究,在持续了数天时间之后结束。
最终反馈回来的数据却再一次告诉李青松,人类文明确实没有存在过。
记忆之中的“家乡”那里,李青松意识所在的克隆体轻轻叹了口气。
这个结果算是预料之中吧,他早就预感到了。
虽然此刻的证据愈发充足翔实,但他内心之中的认知仍旧没有丝毫动摇。
“我所记忆的一切,一定都是真的。无论我发现多少确定无疑的证据,我都不会改变这一认知,证据越充足,我越认为这是一场阴谋。
现在的我还没有能力搞清楚这一场阴谋的真相,但未来,我一定会探明一切。我的同胞们,总有一天,我能让你们重新回到地球上,回到我们的家乡来。”
地球这里已经暂时探索明白,没有继续待下去的必要了。
既然如此,该把注意力放到木星系统那里,进行再一次建设了。
蓝图克人的舰队可不远了呢。
李青松招了招手,便有一名克隆体拿出弓弩,干脆利落的将一只路过的野鸡射死。
取出锅碗瓢盆,把野鸡开膛破肚,添加各种作料,炖了一锅。
鸡肉入口,那不同于养殖基地产出的味道,让李青松精神为之一振。
狼吞虎咽的吃掉了一整只鸡,李青松深深看了一眼面前的苍茫大地,转身进入到了登陆飞船里。
第102章 庞大建设
李青松不打算开发地球。
地球上各种矿藏虽然丰富,但并不是不可替代。就让地球始终保持着这一份原生态吧,这样一来,等未来某一日自己寻回了同胞们,也能将一颗完好的地球还给他们。
众多小型登陆飞船轰鸣着起飞,在无数动物满是敬畏与好奇的目光之中重新来到了地球环绕轨道,进入到了那艘空天母舰之中。
澎湃的动力再次从核裂变反应堆之中输出,化作炽热的火焰喷射向后方,推动着它开始缓缓加速,向着木星系统所在的方向前进。
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它才能与主舰队汇合。不过李青松的意识可以以光速传递,便直接离开了那名克隆体,提前回到了木星系统。
此刻,对于木卫三的全面勘探已经完成。各种基地的规划图纸也已经完成。
在这勘探之中,李青松发现,木卫三不愧为体积超过八大行星之一,水星的大星球。
地球的半径不过才6370公里,水星不过才2440公里而已,洛神星的半径更是仅有900公里左右,木卫三仅仅只是一颗卫星,其半径便达到了2600公里!
它上面的各种矿藏极为丰富,远远不是洛神星这种矮行星能比的。
尤其让李青松感到惊喜的是,他在木卫三上找到了大量的铀矿和钚矿!
这是最适宜作为核裂变反应堆的燃料!
有了足够的铀和钚,以及木卫三上存在着的大量的甲烷、液氧,至少燃料方面自己是完全不用发愁的。
完成了前期勘探、选址,做好了建设规划,大规模的建设立刻开始。
这总计49艘空天母舰以及几十艘重型货运飞船之中,大量的工业飞船与运输船满载着各种各样的工业设施和补给品,降落到了木卫三的苍茫大地之上。
总计1000余个建设点,总计1000余个基地,高达1500万名克隆体全部投入到了建设之中。
一时间,原本荒凉死寂的木卫三也热闹了起来。
一艘又一艘飞船在星球上空高速飞行,一条条铁轨如同蜘蛛网一般延伸,大量的具备极高越野性能的重型卡车飞速行驶。
在洛神星之上便已经造好,跨越一百多亿公里的遥远距离,才被李青松带到这里来的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和工业设施,此刻如同流水一般汇聚到了木卫三的大地上。
没过多久,李青松所建造的第一座大型工厂便即竣工。
这是一座核裂变发电厂。
这座工厂的面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一千万平米,装机容量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亿千瓦。
只需要一天时间,它就能发电24亿度!一年就是8700多亿度电!
如果是采取火力发电方式的话,如此规模的火电站,恐怕得专门修建几十上百条重载铁路线,每天别的什么事情都不做,专门向这里运送燃料。
但这座电厂是使用的铀作为能量来源。
于是,每天它仅仅只需要大约300KG铀便已经足够,一辆小汽车就能拉过来。
在这座超巨型核电厂建成完毕之时,在它附近,一座同样规模超大的,集铀矿开采和浓缩铀为一体的工厂同样已经建成。
李青松先从舰队之中取了十几吨铀含量约在3%的燃料棒送到核电厂之中,作为初始能源,这座电厂便开始了运转。
巨量的能源输送出来,铀矿开采与浓缩铀工厂之中的数百万个高速离心机便也有了能源,开始轰鸣着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