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阳感慨一番,问道:“森山基地和青湖基地的建设怎么样了?”
“一切顺利,可以保证在预定时间内完成。”
……
森山地下基地,游志成穿着全身防尘服,静静站在那个巨大的,加上地基和辅助设施,足有十几层楼高的圆球之前。
站在下方,人如蚂蚁一般渺小。
它像是巨人的造物,根本就不像是小小人类所能造出来的。但参与了整个建造过程的游志成心中却清楚,小小的人类不仅有能力把它造出来,如果有需要的话,建造时间甚至可以压缩到短短十天!
此刻这巨大圆球已经封顶。除非设备检修与维护,否则不会再打开。
超纯水加注此刻已经开始。
之前便运输过来,堆放在一边如同小山一般的大大小小的罐子,内部储存的水源已经通过特种水泵慢慢抽取到了巨大圆球内部。
通过内部监视设备,游志成清晰看到了中微子望远镜内部的画面。
灯光照耀之下,它内部看起来似乎空无一物,仅有银灰色的罐体,安装在罐体上的设备,以及几个凭空悬浮在半空的浮标。
但他却知道事实并不是如此。
此刻已经有约4.2万立方米的水——约相当于22个标准竞赛游泳池水量的水已经灌注了进去。
这些水太清澈了,透明度太高了,人眼根本看不到它们,这才导致悬浮在水面上的浮标像是凭空悬浮一样。
游志成心中清楚,此刻假如自己想要毁掉这些水的话,只需要想办法进入罐体内部,对着这些水打一个喷嚏即可。
连接触都不需要,便能将这些水全部毁掉。
不过,就算这些水已经如此清澈,却仍旧不够。
运输和存放过程已经让它们内部混入了一些杂质,这些杂质同样需要清除掉。
安装在罐体底部的循环净化设备已经在全力工作之中,预计在3天后可以完成一遍净化,届时水体将真正到达可用标准。
事实上,正式投入运转的中微子望远镜,这种水体循环净化设备是始终开启的,唯有如此,才能始终将水质保持在符合标准的状态。
因为罐体虽然经过了特殊处理,但仍旧会有一些离子、杂质等混入到水中。
再有一天,纯水加注就将完成。两天调试后,它便可以正式投入运转,进行中微子探测了。
中微子的穿透力虽然强,但总归不是百分之百穿越,总归有极少数中微子恰好撞在水分子的原子核上,进而导致电子和渺子这两种次级粒子的出现。
在水中,光的速度仅有真空中速度的约75%。而电子和渺子在水中的运动速度比这个速度更快。
一旦超过光速,便会引发一种名为契伦科夫辐射的现象,会释放出淡蓝色的光芒。
届时,这些光芒会被成千上万个光电倍增管捕捉到。
观测这些光信号,便可以重建整个中微子撞击事件,进而反过来对中微子的各种性质进行研究。
这便是森山中微子望远镜的运作原理。
显然,中微子望远镜之中的纯水越多,体积越大,被中微子恰好撞击的概率便越大,性能便越强。
正因如此,它内部才需要有这么多纯水。又因为需要提升探测精度、排除干扰的缘故,它才需要这么纯净。
依据地球所处的中微子环境,综合探测器性能,游志成知道,这座中微子望远镜平均每天大约能探测到35次左右的中微子撞击事件。
“终于快要建成了啊……”
游志成心中慨然发出了感叹。
距此数千公里之外,青湖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目前的建设已经进行到了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稳定器的安装。
青湖基地所在的地方远离城市,人类活动极少。
这里的地质也足够稳定,不会有火山和地震发生。
这样看起来,稳定器的安装似乎有些多余。但事实并不是如此。
它对于精度的要求太高太高了。这便导致就算没有人,附近地区一块石头从山上掉下来,一头野生动物从附近跑过,一辆汽车从几十公里外驶过,甚至于基地内人的行走,都会对探测精度造成巨大影响,导致它完全失去探测能力。
而这一套稳定器装置,能将外界震动影响削弱到原有的数百万分之一,以确保探测不受影响。
两天忙碌,稳定器安装终于告一段落。
该进行第一次校准实验了。
沿着它足足有一万米长度,呈直角向外延伸的两条干涉臂,在被抽成了高度真空的干涉臂内部,两束激光同时发出,在约30微秒时间内同时到达干涉臂顶端,准确命中安装在稳定器上的反射镜面上。
反射镜面将这一束激光瞬间反射回原点,在这里又被一面反射镜面反射,在干涉臂之中足足循环了一万次。
一次循环,这一束激光便会跑出20公里的距离。一万次,便是20万公里。
因为干涉臂长度已经固定,光速已经固定,循环次数已经固定的缘故,激光在干涉臂中循环这100次所消耗的时间应该是一个固定值。
但其实不是。
因为引力波会拉伸空间,导致空间距离发生极为细微的变化。
如此,只需要测量这些激光束跑完这些距离所消耗的时间的变化,便能感知到引力波的踪迹,进而对其展开研究。
按照设计标准,青湖引力波探测器的探测精度,甚至能达到测量太阳与4.2光年之外的比邻星之间,如此之长距离仅发生五分之一根头发丝距离变化的程度!
此刻,这一座如此精密的引力波探测装置已经真正建成。
末日七号基地,顾常山看着江阳:“七台中微子探测器,四座引力波探测器,26座渺子探测器,以及配套的电磁波探测器等,已经全部准备完毕。”
第45章 微观烟花秀
顾常山的语气仍旧严肃且平静,似乎只是在说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听在江阳耳中,却感觉这短短的一句话如山岳之重。
他仿佛看到了在这一句话之后,那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在两个探测器基地的科学家、工程师与工人们,看到了天空中无数穿梭的直升机和运输机,看到了忙碌在工厂之中的无数名工人。
发动一整个国家的力量,甚至不惜直接出动洲际弹道导弹这种战略级的大杀器,才在短短十天时间之内换来了这个结果。
江阳深深吸了口气,庄重点头。
仍旧是那个熟悉的实验大厅,仍旧是那些熟悉的人员。
距离末日到来还有半小时,大厅之中一片肃静。
熟悉了一番这次实验的变化,江阳再度躺到了那张椅子上,任凭各种各样的设备连接到自己身上。
然后,再度有一名穿着白大褂的人提着冷藏箱进来。
江阳看了看孙长河,又看了看顾常山,再看了看陆兆明,最终将目光投向了周玉。
“来一针?”
周玉神色紧绷,勉强笑了一下:“心理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门类,濒死心理学……”
“得了得了。”
江阳直接打断了她的话语:“上一次你痛的在地上直打滚,还专门嘱咐我这一次一定要让你打针,没那个意志力就别装钢铁战士了,老老实实打针吧。”
“啊?”
周玉吃了一惊,脸色愈发苍白:“真的?”
“我还骗你不成?”
周玉失魂落魄的怔了片刻,咬牙道:“孙主任,有,有多余的镇痛剂吗?”
“有的,谁想打都可以。”
孙长河招了招手,便有另一名医生提着冷藏箱走进来。
他看向江阳:“这样说来,我们几个都熬过去了?”
“呃,其实也没什么意义,能少受点痛苦就少受点呗。”
孙长河微笑着摇了摇头。
周玉躺在了另一张躺椅上,两支针剂同时注射进了江阳和她体内。
时间还剩下最后一分钟。
实验大厅内的气氛已经凝重到如同实质。
在那种熟悉的“抽离感”之中,江阳似乎悬浮在自己身体之上,像是操纵机器人一般操纵着自己的身体转头看向不远处的周玉,叫道:“喂,下一世还要不要那个恶作剧了?”
周玉的声音在这一刻显得异常飘渺和悠远:“随你……”
“倒计时,10,9,8……0!”
在时间变成0:00:00的那一瞬间,江阳看到实验大厅内,人们满是诧异、惊骇和茫然的抬起头来,像是想要看清楚哪里发生了变化。
但人们什么都没有看到。
外界一切如常,发生在身体之中的变化却是实打实的。
不知道多少人的神色开始狰狞,不知道多少人开始满是痛苦的嚎叫。
江阳此刻的注意力没有受到任何打扰,仍旧聚集在面前的屏幕上。
但此刻并未有任何数据出现。
“数据的观测、生成、分析和汇总也需要一点时间。”
他默默的想着。
此刻,分布于全球的众多渺子探测云室之中,过饱和蒸汽之中出现“弹道”的频率仍旧如同以往,没有变慢也没有变快。
那些“弹道”是渺子穿透过饱和蒸汽留下的痕迹。
频率没有变化,便表明此刻的渺子辐射强度没有变化。
渺子探测器观测到的数据通过光纤和电波,在短短几十毫秒的时间传递到了北极四号超算之中。
算上国内刚刚建成的这座,全球一共仅有的四座引力波探测器同样维持在正常工作状态,且将自身探测精度提升到了最高。
激光在真空腔室内来回奔波,不断精密测量着自身所处空间的距离变化。
它们所生成的数据也同样实时传递到北极四号超算之中,接收统一分析和处理。但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未有异常出现。
森山中微子探测基地。
已经完全封闭的望远镜主体内一片漆黑,没有任何光线,也几乎没有任何辐射存在。
五万余吨纯水静静储存在大罐子之内,处于几乎绝对平稳的状态。
因为自身位于地下极深处的缘故,就算是穿透力极强的渺子,到达这里并对观测产生干扰的频率也仅有不到2次/年而已,可以忽略不计。
能到达这里的,在人类已知范围内仅有中微子这一种粒子。
平均约一小时时间,便会有一颗较为倒霉的中微子恰好命中氢或者氧的原子核,激发出渺子和电子,进而引起契伦科夫辐射,在纯净且纯黑的水体之中释放出一抹微弱到极点的蓝色光芒,然后被成千上万个光电倍增管捕捉到。
此刻便有这样一朵微弱的光芒在纯水之中绽放。
当然,这仅仅是对于高度灵敏的仪器来说。就算它的强度再增加一万倍,肉眼也绝不可能看到。
这一朵光芒被精准捕捉,然后实时传递到了北极四号超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