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入眼帘的,是冬眠基地主管沈巍那熟悉的脸庞。
“江阳同志,这是您第237次冬眠醒来,感觉如何?”
此刻,江阳心中仍旧被末日来临,周玉惨死在自己身边,自己闭幕等死的恐惧、慌乱、绝望等情绪所充斥。
这是人在面临死亡之时的本能,不是经历的多了便能消除的。
至少江阳做不到。
他的呼吸在一瞬间之中变得急促。他猛然伸出手臂,拉住了沈巍的胳膊:“沈主管,末日,末日来了!”
沈巍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一个多小时后,在末日计划冬眠团队工作组组长刘方原的通知和组织之下,由世界政府各高级别官员与决策者、各学科各领域领军人物以及军方高级别成员参加的会议再次召开。
仍旧由孙长河做情况通报,且留给了人们一个小时的消化吸收时间之后,会议继续。
这一次,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江阳身上。
“这一次,是我在本次末日的第二次循环。
第一次循环,因为死亡之前我处于冬眠状态的缘故,未能带回任何情报。
这一次循环,我知晓了一些情报。”
他看着众多神色严肃的与会者们:“末日降临的时间,是86天之后,2078年10月14日,早上七点!
至于类型,我无法确定。
当时我处在自己卧室之内,房门被塌陷建筑堵塞,无法离开,屏幕则失去供电,手机、手表失去信号连接,我无法获得任何外界信息。
我唯一能看到的便是震动。”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剧烈的,可以在不足一分钟时间内摧毁整座基地的震动。”
各与会专家们低声交流着。良久,陆兆明似乎和科学家们讨论出了初步意见,按下了发言申请。
“陆教授,请讲。”
“据江阳同志提供的情报,上一世他所在的末日一号基地位置信息如下。
而经过我与地质地震、地球物理方面的专家交流,我们确认,该区域属于地质稳定区,百年内不可能发生大型地震。
同时,末日一号基地的建造标准是可以抵抗9级地震。而依据江阳同志描述,末日降临之时,基地所遭遇的地震级别应当至少在9.5级以上,否则基地不会被摧毁的这么彻底,这么迅速。
地震级别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32倍。以此衡量,以地球的地质条件,所能形成的,理论之中最猛烈的地震也仅有10级左右。
而9.5级的地震,差不多算是现实环境下能在地球上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
也即……一场现实环境下能发生在地球上的最猛烈的地震,发生在了依据地质研究根本不可能发生地震的地方,导致了江阳同志的死亡。
但问题不在于此,更重要的问题是,纵然是9.5级的地震,其影响力也不可能波及全球,更不要说造成世界末日。
那么,其余人是怎么死的?”
……
第142章 大型低剪切波速省
陆兆明教授的话语让会议室内,上千名与会者陷入到了默然之中。
现在己方所掌握的情报并不算多,仅有寥寥两条而已。
一是冬眠基地和上一世末日基地的位置,二是足以导致人类文明灭亡的末日。
综合这两个因素,最终的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一场覆盖了整颗地球,全覆盖无死角的烈性地震。
唯有如此才能解释现有的两个情报。
为什么明明两个选址都在地质稳定点的基地都最终毁灭了?
因为这是一场覆盖全球的烈性地震。
为什么人类文明灭亡了?
同样因为这是一场覆盖全球的烈性地震。
这是综合现有条件,可能性最高的一个推测。
当然,这一场地震就算再剧烈,也不会影响到位于太空和月球之上的人们——现阶段估算,位于这两个地方的人类约在数千的量级。
但这数千人的幸存并不影响人类文明灭绝这个判定,就像第一次末日之时,自己和童正等航天员在月球上暂时幸存,也同样不影响灭绝判定一样。
因为这是不可持续的。失去了地球人类的支撑,己方最终同样死亡的结局便已经注定。
由此,一场遍布全球的极度烈性地震最终灭绝人类文明,从逻辑上来说是合理的。
可是……这样一场地震,从物理层面来说真的合理吗?
江阳大脑急速转动着。过去那一次次循环,一次次冬眠,以及冬眠之前长达十年时间不间断学习所带来的,虽然并不太前沿与严谨,但却具备足够广度的科学知识,让他此刻同样拥有做出一些判断的能力。
他知道,正常情况下地震的成因,是地球岩石板块的应力释放。
就像是一块被固定在桌面上,一侧突出一部分的木板那样。
在这块木板突出桌面的部分不断的放上重物,它便会不断弯曲。一直到重量超出极限,它便会啪的一下断裂。
之前的弯曲,便是应力积累的过程。最后一下断裂,便是应力释放的过程。
放在地球大陆板块上也同样如此。组成大陆板块的岩石也在不断的运动着,或者俯冲到其余板块之下,或者相互挤压。这个过程也会扭曲板块,积累应力。
一直到超过极限,岩石崩裂,地震便发生了。
这是地球上数量占比最多的地震类型。其余的,火山喷发地震、空腔塌陷地震之类不在讨论之列。
但就算以江阳并不算深厚的知识积累,他都知道,一场遍布全球的烈性地震,不可能是因为板块运动这种常规原因造成的。
一块木板被重物压断可以理解,但一块木板自身在短时间内碎成了木屑,这也能是重物造成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遍布全球,连地质学上的地质稳定区都无法避免的烈性地震?
当然,最终的幕后黑手几乎确定要定位到收割者文明之上。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收割者文明是通过哪种方式引发了这场地震?
唯有明确了这一过程,己方才有可能找到最终应对末日的办法。就像是第一次末日之中,己方通过摧毁那处地下浮空城来完成了对抗末日的任务一样。
面对陆兆明教授的问题,所有与会者的目光全部汇聚到了地质学、地球物理、固体物理相关领域的专家们身上。
该领域的领军专家默然片刻,道:“我们需要讨论一下。”
“暂时休会一小时。”
与会者们各自心事重重的离开了网络会议室。
一小时后,人们的身影再度出现。
经过一小时的讨论,那位领军专家心中很显然已经有了一些判断。
“在排除常规大陆板块运动的可能性之后,我们经过讨论,有了两方面的猜测。
其一,地外原因。
依据现有科学层次,我们可以将这一原因分成三种可能性。
首先是第一种,小行星撞击。
一颗足够质量,且具备足够速度的小行星猛然撞击到地球上,确实有可能释放出足够的能量,引发全球性的烈性地震。
据我们简单估算,一场遍布全球的烈性地震,对应总能量释放大约在3*10^24焦耳。
一吨TNT炸药爆炸所释放的能量约为4.184*10^9焦耳,这个能量大约等同于720万亿吨TNT炸药同时爆炸的能量,是我们人类文明当前所拥有核武器总当量的1000倍以上。
而要释放出这么多能量,一颗直径约在30公里,质量约在15万亿吨左右的小行星,以20公里每秒的速度撞击即可。
第二种可能性是,大质量星体的潮汐引力。
假设有一颗大质量星体靠近地球——它的质量不需要太大,仅在木星、土星量级,足够靠近地球的话就足以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物质运动了,完全足以引发此次灭世的全球性地震。
第三种可能性则是基于某些我们未知原理的影响,譬如猜想之中的某种高能辐射、基于暗物质的某些影响之类。
因为基础物理学理论水平不足,在这方面我们无法做出具备足够价值的判断。”
江阳按下了发言按钮。
“我认为地外原因的可能性不大。
上一世,在我带来末日预警之后,我们已经进行过全方位的可能威胁排查,其中便包括地外因素。
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小行星搜索,但直到末日最终降临,都未能发现任何对我们具备足够威胁的小行星靠近。
而,连小行星都不存在,就更不用说大质量星体了,它们比小行星显眼太多,如果靠近的话,我们不可能发现不了。”
那位专家点了点头:“既然地外因素排除,那我们便可以只聚焦在地球本身因素之上了。
据我们讨论,结合现有地球物理、地质学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可能性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超级地幔柱。
地球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地球内部极端高温高压,其散热主要通过地幔对流来实现。
而在对应地表的非洲和太平洋下方的地幔与地核交界处,通过现代地球科学研究,确认那里存在两个巨大的异常高密度高温区域,称之为大型低剪切波速省。
从这两个异常区域的顶部,通过一系列作用机制,有可能会导致多个巨大的高温高压地幔柱升起,直接穿透地幔作用到地壳之上。
简单类比的话,它就像是千斤顶一样,从地球内部升起,直接将大陆板块‘顶碎’,最终形成波及全球的大范围烈性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