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参与发动机制造和测试的工程师们心中都清楚,纵然此刻它通过了测试,拿到了合格标签,但实质上,它内部必定还存在着不知道多少隐患。
一台发动机而已,其内部的零部件总数便高达十几万个。这其中只要有任意一个零部件出故障,便有可能导致整台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导致整枚火箭发射失败。
它现在看起来没有故障,但谁知道下一次启动会不会故障?会不会温度、湿度一变化,原本没有的故障便忽然出现?
这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但现在……顾不得了。
哪儿有那么多时间去一一排查。
这台已经建造完成的液氢液氧发动机被吊装到了转运箱之中,直升机立刻轰鸣着起飞,向一级总装工厂飞去,身后,第二台发动机已经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制造。
数百公里之外,东南航天产业园,一项巨大的工程已经接近尾声。
原本已经足够巨大,足以承担天狼-4号火箭整体组装工作,高有十几米,宽有几十米,长度一百多米的厂房,此刻被再度扩大。
它的高度增加到了20多米,宽度提升到了100米,长度则直接暴涨到了200米。
它内部的总面积便一举达到了两万余平米。
没有办法,巨灵神二号重型运载火箭的长度高达62米,自身直径5.8米,算上四台助推器,直径便达到了12.2米,比只承担近地轨道发射任务的天狼-4号火箭大出了太多太多,原本的总装厂房根本就放不下,必须要改造扩大才行。
这样一座巨大的厂房,算上各种各样的设备安装与调试,原本的建造周期至少长达一年。但此刻,通过在原有框架之下改装扩大,增加大量辅助性设施,又投入了足足数千名工人日夜奋战后,它的工期便缩短到了仅有三天。
负责此处一级总装厂房的工程师看着面前正在有条不紊收尾的工人们,心中百味杂陈。
他知道,等此次紧急任务完成之后,所有临时辅助设施都将拆除。届时……这座厂房也将完全废掉。
连修复还原的价值都没有。
这完完全全是在以透支这座综合性厂房未来所有生命为代价,让其将所有生命全部爆发在这短短两三天时间内,它才能承担起现在这些任务。
“听说不仅是我们,更上游的产业,火箭外壳加工厂、发动机制造、大型试验台等等,所有工厂都进行了这种透支性的改造。
这次任务结束后,未来至少二十年时间内,国家的航天产业都恢复不了元气。
我们有可能连一颗小小的近地商业卫星都没有发射能力了……”
这位工程师深深的叹了口气,心中满是对未来的茫然。
“报告刘工,培训工作已经完成。”
一名下属匆匆冲来向他做出了报告。
“好。”
来到会议室,他看到抽调自全国范围内数百家工厂、研究所、实验室、高校,总计2000余名高级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正襟危坐。
“大家以往虽然只进行过中小型的,天狼系列火箭的焊接、安装、材料铺设等工作,从来没有接触过像是巨灵神二号这种巨型运载火箭,但通过这几天的紧急培训,大家应该也心中有数了。
技术工艺都是一致的,无非是巨灵神二号火箭的要求更严格而已。
大家不必太过紧张,只要按照培训要点去做,严肃认真,就一定可以顺利完成此次任务。
第一批配件将在三个小时后到达工厂,好了,现在大家抓紧时间去休息。”
……
一架又一架直升机,一辆又一辆大货车轰鸣着汇聚到了厂区之中。
一台台发动机、一捆捆线束、管道、一枚枚芯片和传感器、巨大的火箭外壳等等部件按照种类堆放在库房之中,如同一座小山。
经过培训的技术工人与工程师们穿着防尘服,在严格无尘的巨大厂房之内,在众多机械臂的辅助之下,开始了第一枚巨灵神二号火箭的组装工作。
仅仅只是一枚火箭而已,其中四枚助推器之中的每一枚都需要两台发动机,火箭主体之中的一级和二级也各自需要一台发动机,加起来便是十台。
这还没有计算火箭第三级,载荷舱之中的小型姿态发动机和反推发动机等。
除了发动机这火箭的心脏之外,还有火箭的大脑。
承担这项任务的,是分布在火箭各处的总计上万枚大大小小的芯片。
一台传感器,一个控制电路,一个分流器,几乎每一个基础部位都需要一枚芯片来控制,更不要说导航、通信、电控等核心部件了,用到的芯片更是天量。
同时,火箭工作之时,这些芯片所在的工作环境会极端恶劣。
猛烈的震动,极端的高温,极高的过载,等等等等。以及最为重要的一点,高空辐射。
距离地表越远,来自于宇宙深空和太阳的辐射便越大。
商业级的芯片通常无需考虑这种辐射的影响。但火箭,尤其是载荷舱之中的精密设备却必须要考虑。
因为高能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芯片的位数翻转。
芯片的底层运转逻辑是对基于二进制的大量0和1的操纵,而0和1则用芯片电路的开和关来表示。
高能宇宙射线则有可能将关闭的电路“撞开”,将开着的电路“撞关”,造成位数翻转。
放在家用芯片上,这几乎必然会导致程序崩溃,电脑死机。对于火箭芯片来说,一枚芯片出错,则有可能导致整枚火箭失败。
这些芯片需要在极端恶劣的工况之下,拥有足够高的可靠性,以杜绝宇宙辐射对自己所造成的影响。
正因如此,这些芯片同样是特制的,其造价高达家用级芯片的数百甚至上千倍。
与其余部件一样,这些芯片也没有如同以往那样接受严苛的测试,而仅仅只是“优中选优”,然后简单测试一下便供应到了这里。
巨大的厂房之中,在数千名抽调自全国各地的尖端技术人才忙碌之下,建设工作已经正式开始。
第58章 盖棺定论
按照技术手册和培训要求,首先进行安装的是一部分火箭外壳。
巨大的特种铝锂合金外壳吊装进来,人们立刻开始了焊接。
这是一种名为“搅拌摩擦焊”的特种焊接技术,可以在保证足够强度的同时,确保密封性等一系列指标。
前边焊接,后边,其余安装工人们或者站在塔台上,或者直接吊着绳子,开始了后续设备的安装任务。
原本这些任务是串行的,也即完成一项才会进行下一项,中间还会进行大量的测试和检查,以确保火箭整体的可靠性。
但现在时间紧急,顾不得那许多了,便直接采取了并行建造的模式。
以火箭一级和二级总长50米,呈半圆形计算,它内部便有高达900多平米的作业面积。调度的好,足以供400多名工人同时在火箭内部展开建设了。
除了这些工人之外,在厂房的其余地方,更多工程师与工人们已经提前开始了对一些预安装设备的组装和调试工作。
将这些设备在火箭之外完成,需要安装的时候便可以直接将这些模块整体安装到火箭内部,如此便可以再度节省大量的时间。
两千多名工人,一千多名后勤辅助人员彻夜不息的工作之下,这枚巨型火箭的建造进度快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
仅仅几个小时而已,火箭的一半箭体便已经初现雏形。又过几个小时,它内部便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管道、线缆和设备。
16个小时后,内部所有设备安装完毕。这时候,这枚火箭作为一个整体,终于开始接受第一次整体性测试。
这也会是它生命周期之中唯一一次深度测试。
工程师们会在两个小时的测试时间内,完整、细致的排查它内部可能存在的任何故障和隐患,并在接下来6个小时之内完成故障排除。
在此之后,它会“封顶”,也即将另一半外壳焊接上去。
总计八个小时,仅有一次的测试和排障时间很显然是不够的。
正常情况下,这种测试和排查会进行数百次之多,持续几个月时间。而现在足足压缩到了原来的几百分之一。
这会导致有大量隐蔽故障无法暴露出来,更无法排除。
但没有办法,此刻已经是人们能做到的极限。
庞大的工业园区内,每一个人都神色凝重,脚步匆匆。
八个小时时间快速流逝。看着已经开始执行“封顶”作业的工人们,每一名工程师俱都神色复杂。
无论前期工作做的是好是坏,此刻都已经“盖棺定论”。
所有的心血和努力,同时也包含可能存在的所有隐患和故障,此刻都伴随着火箭外壳的焊接,被封锁到了这枚长达62米,直径5.8米,就算还未加注燃料,总质量也达到了200多吨的庞然大物内部。
一辆巨型特种货车已经等在了外面。
这辆货车的长度足足有80多米,宽有七米,比一辆小车横着停放还要长出一米多,轮子足足有100多个。它停放在那里,就像是一座漂浮在大地上的岛屿。
数台巨大的塔吊联合吊装之下,这枚巨型火箭被吊装到了货车车板的减震装置之上。
火箭太过复杂,太过精密,就算是运输之中的震动也有可能导致它内部故障,必须要尽可能排除才是。
安装完毕,盖上篷布,货车轰鸣着向厂区之外驶去,而厂房内部,第二枚巨灵神二号火箭已经开始了组装。
在这辆货车出发之前,还有一辆相同规格大小,连载重也完全相同的“探路车”已经提前出发。
前方道路上,十几辆工程车,和探路车的探路车已经提前出发。
那一条宽阔的公路此刻已经完全封锁,中间的隔离带则被完全拆除。
探路车维持着80公里每小时左右的时速,平稳行驶着,安装在车辆各处的震动传感器则将车身的每一处震动记录下来。
“1152路段震动幅度过大,需要平整。”
“是。”
一辆工程车在几辆辅助车辆的陪同下立刻出发。大量的沥青、沙石等建筑材料立刻铺在了原本就已经十分平整的路面上,然后又细细的来回碾压,让它更加平整;
探路车的探路车行驶到了一座桥梁之上。
这座桥梁是前往发射场的必经路段。
“54号桥存在风险,临时加固。”
“是。”
数辆货船快速驶来,大型千斤顶一端顶在船板上,另一端顶在了桥梁底部,为它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力道;
“1169路段转弯半径太小。”
“是。”
爆破车呼啸而来,在已经拆除了护栏的山石之前迅速打孔,迅速起爆。
轰鸣和硝烟之中,坚硬的山石被炸碎,然后在不到半小时内被完全清理;
“前方有收费站。”
“是。”
巨大的挖掘机、推土机、吊机立刻出发,不到半小时时间,不仅收费站,便连分隔不同车道的水泥台阶都被清理的干干净净,然后铺上了平整的沥青和砂石。
在不知道的多少名工人的忙碌之下,尺寸和质量与火箭运输车完全保持一致的探路车,前方始终维持着一片坦途。
它能平稳驶过,后续的火箭运输车便也一定能安稳驶过。
8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下,两辆巨型特种货车飞速前进。
同一时刻,广袤的国土之中,至少有一百多辆相同的巨型货车在不同的道路上,沿着不同的路径,向不同的发射场前进。
也有一些总装厂位置靠近海边,于是便选择了海运。
停靠在港口之中的二十万吨级货船已经清空了自己的所有货物,将长度达到了两百多米的巨大甲板完全清空,一次性便装载了六枚火箭,在波光嶙峋的海面之上全速向发射场前进。
此刻已经有高达146枚巨灵神二号火箭被制造出来正运向发射场,但这并不是此次建设的终结。
按照之前安排,诸多经过透支性改造的总装厂,在截止时间到来之前还能完成一轮建设。
如此,五天时间,总计建造的巨灵神二号火箭总数便达到了292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