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末日前:我的后盾是国家 第48节

  据江阳同志所说,月球上那处特殊区域似乎无法使用电子设备。那,宇航服便也需要排除这些设施,使用纯机械化设计。”

  “一天之内,我要看到设计图纸。三天之内要造出实物,供航天员们穿着训练,五天之内完成最终制造。”

  “是,保,保证完成任务。”

  孙长河的目光看向了站在江阳身后的顾常山:“你负责提供后勤支撑。

  从此刻开始,我们国家进入战时动员状态。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一切资源,你都可以调用。

  如果你无法调用,就向我汇报,由国家出面进行协调!”

  “是!”

  顾常山挺直身体敬了一礼,声音冷厉,没有丝毫情绪波动。

  孙长河看向江阳,视线柔和了几分:“江阳同志,虽然前几世我应该已经多次感谢过你,但这一世,我仍旧要说出同样的话。

  江阳同志,感谢你对国家的信任。

  这一世,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我们能走到哪一步吧。”

  ……

第78章 重力

  直升机轰鸣着降落在末日七号基地之上,那熟悉的、连绵不绝的群山之中。

  站在入口之前,江阳遥望着夕阳之下远方已经灯火辉煌的城市,心中满是难言的滋味。

  周玉站在旁边默默陪伴着他。

  此刻她已经知晓了事情真相,但在那种理智上知道熟悉,情绪上却分明感觉陌生的复杂思绪之下,仍旧有些拘谨。

  江阳没有理会她的情绪,只是看着远方那座城市。

  此时此刻,国家级战时动员应该已经开始了。

  宁静祥和、灯火辉煌,与以往每一天都相同的表面之下,在普通人察觉不到的地方,一定已经有许多人在忙碌奔走了吧……

  只希望我带来的情报,能让这一世的火箭成功率高一点,不要再让那么多优秀的航天员毫无意义的死去了。

  轻叹一声,江阳转身进入到基地通道之中。

  继续学习,增加知识,能让我对末日这件事情做出更准确的整体判断,能让我察觉到更多细节,在与陆教授等专家交流之时,也能受到他们更多的启发,对末日产生更深的了解。

  此刻已经有无数人在为末日而奋斗,而继续学习,便是属于我的奋斗方式。

  ……

  夜色已深,一座大楼仍旧灯火通明。

  剧场样式的会议厅之中,望着短短几小时内便从全国各地赶来参会的各领域专家,李佳明教授缓缓开口。

  “……基于任务要求,我们需要使用纯机械方式,实现宇航服的抗寒保温、隔热散热、空气循环、内部加压、进食饮水、粪便收集等功能。

  我将这些功能分成了以下几大模块,分别是……

  在座各位都是各领域专家,具备我国范围内,甚至是世界范围内最顶尖的专业技能。

  而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将大家集中起来,让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并且敞开一切后勤资源供应,这需要的组织度更是我国独有。

  综合以上条件,我可以负责任的做出判断,如果连我们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这颗地球上更不可能有其余人解决这个问题!

  时间紧任务重,其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现在,大家要立刻按照所属领域集合,在14个小时内将自身所负责领域的,纯机械化宇航服模块的设计图纸交给我,由我组织团队进行复核和后续的组合协调。

  21个小时后,整体设计图纸要交付工厂进行第一批生产,时间节点已经定死,不能更改,我们的任务必须要如期完成。现在,散会!”

  一声令下,人群立刻涌动,分别涌入到了不同的实验室之中。

  在面对这一群专家时,李佳明教授说了谎。

  因为他知道,类似这里的情况也同时发生在国内其余16个精密机械、航天设备、实验室或研究所等地方。

  有总计17个团队参与到了纯机械化宇航服的开发与设计工作之中,而不仅仅只是自己这里的一个。

  17个团队将各自独立提交设计方案并进行试生产,后续将看情况选择是择优录用,还是综合17个不同方案的优点融合出一套全新的方案。

  ……

  航天员基地,现役、未执行航天任务的总计64名航天员排着整齐的队列,各自神色严肃。

  繁星密布的天空之下,灯光照耀之中,64架大型飞机静静停放。

  教官的视线从64名航天员脸上一一扫过,高声道:“第一次适应性训练,现在开始!”

  “是!”

  64人同时跑步前进,有序坐上摆渡车,分别进入到了64架大型飞机之中。

  这些飞机内部所有的座位都被拆空,经过改装后,变成了一小块平地的样子,上面固定着一些灰黑色岩石模样的东西,地上则铺着厚厚一层尘土。

  就像是真正的月球地表一样。

  但环境可以模仿,重力却无法改变。

  地球的重力始终恒定在1G,人类的躯体也在这种环境之中适应了数百万年。

  不改变重力,就算环境模拟的再逼真,航天员也不可能知道真正行走在月球表面究竟会是什么感觉。

  64位航天员各自就位,64架大型飞机随之有了动作。

  他们分别排在了基地的那两条跑道末端。

  航空煤油的疯狂燃烧之下,发动机涡扇开始快速旋转。一股强大的气流吹向后方,反作用力推动着庞大的机身缓缓加速。

  在来到跑道约三分之二长度的时候,大型飞机轰鸣着起飞,直冲天空。

  它的机头缓缓抬高,以45度角指向苍穹。澎湃的动力加成之下,它像是一只飞鸟直冲云霄。

  机舱之内的驾驶员、教练员、航天员等人立刻感受到有一股庞大的压力向自己袭来,将自己死死压在座位上。

  自己的体重在这一刻似乎瞬间增加了约80%。

  那是因为加速飞行所带来的过载压力。

  这压力一直持续了20多秒钟,骤然消失。

  此刻,飞机之外,大地之上的高楼大厦已经渺小到无法看见,起伏的山峦也如同孩童堆积的沙堡一般矮小。

  但船舱之内的人们对此毫无所觉。因为飞机所有窗口都已经完全封闭。

  机舱内部此刻如同一个独立的世界。

  “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倒计时十秒!10……”

  这架飞机之中的宇航员已经穿戴好配重,站在了那模仿月球表面的,总面积约有100平米的平地之前,做好了准备。

  这一刻,飞机骤然从平飞改为了俯冲。

  在8.2米每平方秒的加速下坠之下,机舱之内的一切物体似乎全都凭空损失了六分之五的重量。

  等同于月球的重力,这一刻在这如同独立世界一般的机舱内部营造了出来。

  这位参与训练的宇航员一条腿轻轻蹬地,然后迈出自己另一条腿,如同正常走路那样跨出了一步。

  但下一刻,在预定的那腿即将触地的时间,它却并未如同预料之中接触到地面。

  因为他的身体整个儿“飞”了起来,在空中划过一道抛物线,延迟了一段时间才接触到地面。

  这一下立刻导致身体不协调,整个人摔在了地上。

第79章拟真

  在摔倒的这一刻,这位航天员几乎是下意识的便做出了那经过无数次训练,早就镌刻在骨子里的自我保护动作。

  低头、抱胸,尽量蜷缩。

  那些模仿月球岩石塑造的障碍物可是具备一定硬度的。

  下一刻,他的身体便撞在了那些“月岩”上。但出乎预料的是,他并未感觉到疼痛。

  怔了一瞬间,他终于将自己的思绪从“地球思维”切换到了“月球思维”。

  月球上重力太低,就算摔倒,其速度也要比地球慢上许多,这一下碰撞便也不会带来多大的撞击力。

  便在这一刻,那轻飘飘的重力骤然增加,熟悉的感觉回到了机舱之中。

  在他看不到的外界,夜色覆盖之下,这架庞大的飞机在经历了数千米高度的速降之后,在离地约1000米的地方,那进入了低速运转状态的发动机再度骤然加速。

  轰鸣声之中,每秒钟便有一吨多的气体被喷射出去。在这澎湃的反推力之下,重达几十吨的庞大机身快速从加速下坠改成了平飞状态。

  片刻停顿,这架飞机再度拉高机头,以45度左右的角度,向着苍穹迅猛攀爬,到达一定高度后,加速下坠再次开始。

  这一次,这位航天员终于平稳迈出了自己在“月球”上的第一步。

  每一次拉高、平飞、下坠、平飞、拉高的循环,都意味着巨量经费的燃烧。

  并且,此刻正在燃烧经费的并不只有这一架飞机,而是有足足64架。

  但每一位参与人员心中都清楚,就算经费燃烧速度再提升100倍,他们仍旧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这样做。

  原因很简单,想要真正知晓和适应月球环境,除了亲身经历之外,就算学习再多理论、进行再多想象都没有用处。

  晚上10点,64架大型飞机逐一降落,64位航天员乘坐摆渡车回到了食堂。

  该进行今天的加餐了。

  航天员进行晚上加餐本来就是惯例。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加餐竟然不是注重营养搭配的营养餐,而是多了一些看起来就油乎乎的肘子、肥肉等,以往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含糖碳酸饮料和果汁竟然也出现在了这里。

  并且……这一次是不限制食量的。只要能吃得下,想吃多少吃多少。

  纵然以航天员的心理素质,此刻看着这些油腻但美味的食物,也忍不住开始分泌口水。

  教官威严的看着航天员们,高声道:“一定要多吃!吃撑为止!”

  “是!”

  一条条大肘子、五花肉等放进餐盘,航天员们大快朵颐起来,吃的满嘴油光。

  看着兴致高昂,甚至还有心情说笑的航天员们,教官眼中闪过了一抹微不可查的黯然。

  他知道,基地之所以做出不限制饮食,甚至鼓励多吃的政策,是想要为航天员们增加脂肪储备。

  增加脂肪储备的原因则很简单,为后续挨饿做准备。

  火箭发射之后,限于载荷有限,飞船之中只能携带很少量的一些食物,且大部分都是水。

  而飞船从地球飞向月球,需要至少四天时间。

  从地球向月球发射物资载荷的过程也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有可能出现一件物资都到不了月球的极端情况。

  这种情况下能支撑航天员们生命的,就只剩下了自己身上的脂肪。

  因为相比起任意一种食物,人体对于自身脂肪的利用效率才是最高的。也即,相同的重量,运宇航员自身脂肪到月球上才最划算。

  这看起来太过残酷和冷漠,但没有办法,火箭运力有限,每一公斤的载荷都要精打细算才行。

  大快朵颐之后,航天员们进行了一番平缓运动,便进入到了睡眠之中。

  在航天基地之外,有更多的人在忙碌之中,彻夜不休。

首节 上一节 48/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