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末日前:我的后盾是国家 第72节

  XXX(约15万年前),作物生长受到威胁,自动处置。

  XXX(约1万年前),作物生长不及预期,自动干预。

  XXX(约3500年前),作物生长呈现爆发趋势,长势良好,预估在XXX(约3500年)内可以收获。

  XXX(约1500年前),接到主舰队通讯,急需物资补充。经作物长势研判,决定在XXX(约公元2036年)时收割。

  XXX(公元2036年),决定开启收割。

  收割方式为中微子,转运方式为‘超子’(指某种未知的特殊粒子或者波,此处翻译为超子)传递。”

  ……

  将这一段文字内容尽收眼中,江阳身体微微有些僵硬。

  种植日志?作物?

  末日的真相,竟然是几十万年前某个外星文明在地球上种下了一些作物,然后在此刻开启了收割?

  是哪种作物?!

  踏马的,你们收割便收割,为什么会灭绝掉人类文明?

  嗯?……不对。

  经过多次循环验证,江阳已经完全确定,这中微子仅仅只会对人类产生影响,其余物种,无论动物还是植物,细菌还是病毒,全部不受影响。

  那么……这作物,是人类?

  江阳心中猛地一跳。

  他清楚记得,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类诞生于约30万年前。

  从那时候起,人类才能被真正称之为人类。

  而那处地下通道和浮空城的建造时间也是30万年前,此刻这篇文字的破译结果也指出了30万年前,那么……

  江阳悚然。

  难道外星文明的所谓播种,其实是指他们改造了人类,促使了现代人类的诞生?

  人类,才是他们种下的作物?

  就像人类的农场主春天在土地上种下作物,秋天开启收割那样,30万年前某个外星文明种下了人类,30万年后的现在,作物成熟,开启了收割?!

  同时,这篇破译文件之中还涉及到了其余几个关键节点。

  江阳对此了解不多,便下意识的看向了身边的陆兆明教授。

  陆兆明声音有些干涩:“据现代天文研究,约在15万年前,一颗名为里希特的小行星具备撞击地球的可能性。

  它的半径约为4公里,如果撞上必将引发全球灾难。

  但受其余小行星撞击影响,它最终碎裂且轨道改变,形成了如今天文学上的里希特族小行星……”

  江阳颤声道:“那一万年前呢?”

  “一万年前,人类进入到了新石器时代,生产力大幅发展。”

  “3500年前呢?”

  “人类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出现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江阳默然良久,才喃喃道:“他们的收割到底收割了什么?”

  人们沉默着。

  良久,一位年轻物理学家低声道:“我想,外星文明,尤其是超级外星文明对于资源的需求有可能是和我们不一样的。

  他们需要的资源可能不是金银铜铁等元素或者化合物之类实际存在着的,而是……数据。

  我注意到,这篇文件之中提到的物资转运方式似乎是通过某种通讯方式来传递,而不涉及到实物的转移,这也佐证了我的想法。

  所以,我的想法是,他们所收割的,是我们人类文明所创造出来的文化、艺术,是我们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认知,我们的勇敢、坚韧和不屈,也有我们的狡诈、残忍和暴虐,是我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世界观,等等等等,是我们大脑所创造出来的一切……数据。

  是的,数据。”

  人们再度沉默。

  虽然没有人知道这些数据对那个外星文明来说意味着什么,但除了这个可能性之外,似乎也没有别的可能了。

  江阳喃喃道:“文件中说,这处基地接到舰队通讯,急需物资补充。

  我们的‘数据’,可能对他们很重要。

  那……”

  一抹阴霾悄然爬上了人们心头。

第118章 前进!

  就算己方这一世越过万千险阻,最终解决了此次末日,但对于这个“收割者”文明来说,也无非是等同于坏掉了一辆收割机。

  就像是人类农场主田地之中的小麦,经过无数艰难险阻,最终将一块石头推到了收割机刀头之中,硌坏了刀头那样。

  对于人类来说,收割机坏了无非是再换一个刀头而已。那么此刻,对于收割者文明来说呢?

  孙长河站了起来,声音有些沙哑,但仍旧充满坚定。

  “我们是人类,是有感情、有理智的人类,不是作物。

  我们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我们击败了一个又一个敌人,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我们始终坚定的走在让文明愈发发展、让组成文明的每一个人都能更好生活的道路之上。

  谁敢阻拦我们,我们就灭掉谁。纵然是创造了我们的造物主降临,要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也会毫不犹豫的向他发起冲锋。

  一次冲锋无法击败敌人,那就两次,三次,无数次。

  只要我们人类文明还存在着,还在延续,我们就不惧怕任何挑战。

  更何况,我们现在有了江阳同志,有了更多的尝试机会。

  收割者文明想要收割我们,那就来吧,我们等着。

  我们能第一次硌坏他们的收割机,我们就能做到第二次,第三次,一直到将他们彻底消灭为止!”

  这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控制大厅之中的沉重氛围一扫而空。

  未来的二次收割,三次收割?

  我们等着!

  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

  现在,还是将精力放到这一次末日之上。

  ……

  此刻,月球地下通道入口不远处。

  赵建国穿着的那套机械式航天服上面散发着幽幽的冷光,照亮了一片漆黑的月球地下通道,也照亮了前方那辆“中巴车”的一部分。

  一片死寂之中,那辆中巴车静静的前进着,速度并不快,仅有五公里每小时的样子。

  赵建国知道,依据力学计算,此刻这辆中巴车前进的动力仅有一部分来自重力势能。

  因为自重和摩擦力的缘故,它的前进最主要还是依靠内部航天员们提供的人力。

  12名航天员一同踩踏,便在驱动着这辆中巴车前进的同时,也驱动着遍布全车的那些液氮的流动,将一切热量都带回来,然后通过那条“尾巴”上连接的散热器散发出去。

  中巴车慢慢前进着,赵建国便也跟在后面,不紧不慢的前进着。

  他并不只是固定呆在中巴车之后,而是会不时走到前方去,环绕着整辆车子仔细检查,看有没有冷光透出来。

  当初在建造这辆中巴车的时候,工程师们在车身结构内部添加了一层荧光材料。

  正常情况下这一层荧光是不会透露出来的。但如果外层材料被腐蚀,它便会露出来,被赵建国看到。

  赵建国便可以判断出车身哪里受到了腐蚀,进而做出对应的修补。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着,转眼间便是接近一小时过去。

  看了一眼手臂上的机械表和机械计步器,综合计算一下,赵建国便知道了此刻的深度。

  4000米左右。

  在这个距离之前,车身全部部位都没有出现可以察觉到的腐蚀,也没有丝毫荧光露出来,自己的航天服也没有丝毫破损迹象。

  而按照江阳同志提供的情报,从此刻开始,那种腐蚀便会慢慢出现了。

  他心神愈发紧绷,透过头盔玻璃注视着前方车辆的目光也愈发锐利,如同鹰隼。

  周边仍旧维持着绝对的安静和死寂,让他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咚咚咚,咚咚咚。

  心跳的速度并不算很快,很显然,纵然这是自己第一次进入这神秘未知之地,自己都良好的控制了情绪。

  一抹微弱的荧光从车身左侧上部透露出来。

  此刻的通道之中,除了自身航天服发出的冷光之外不存在任何光源,保持着几乎绝对的漆黑。

  正因如此,赵建国的眼睛便进入到了对光线极度敏感的状态。那一抹荧光虽然微弱,却仍旧未能逃过它的捕捉。

  那种腐蚀果然来了。

  既然来了,便也意味着自己身上的航天服也开始受到腐蚀了。

  轻轻吸了一口气,赵建国并未理会自身受到的那些腐蚀,而是按照之前训练的标准操作流程,几步来到中巴车旁边,保持着与车身同步前行的状态,同时举起手臂,从车身顶部准确的抽出了一张薄薄的金属片。

  它太薄了,此刻看起来不像是金属,而像是某些柔软的纸片。

  小心翼翼将其展开,赵建国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将其贴到了之前出现荧光的地方。

  仔细环视车身四周,看到再无荧光透出来,他一颗心才慢慢放下。

  但仅仅只有不到一分钟而已,他便察觉到再度有荧光出现。

  同时,自己身侧也出现了一抹白雾。

  有气体泄露发生了。

  赵建国心中没有丝毫情绪波动。他的手臂仍旧像是机械一般稳定而准确。

  一条特制胶带很快被抽出来,准确的贴到了航天服的气体泄露点,那条白雾瞬间消失。

  之后,他再度从车身顶部抽出一张金属片,贴到了荧光出现的地点,再度将这一点光明消灭。

  接下来的几分钟时间里,赵建国便如此重复着这些动作。

  航天服出现泄露就贴胶带,中巴车出现荧光就贴金属片,一切都有条不紊。

  但在几分钟之后,情况再度出现变化。

  车身上并未出现荧光,反而是身后的那条“尾巴”,以及尾巴所连接的散热器上冒出了荧光。

  因为温度的缘故,它上面是没有PDYY-6这种超导材料盾牌作为防护的。

  一旦散热器损坏,车身内部的热量无法传导出来,便会导致整辆车身的所有超导材料失超,进而导致这面盾牌失效。

  但面对散热器的损坏,赵建国无能为力。

  不过也没有关系。

首节 上一节 72/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