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未及之处 第44节

  更确切地说,徐凌厌恶的是丹尼·安吉。这个从球员时代就声名在外的烂人,即便退役后转型为球队高管,也始终如一地保持着令人讨厌的处事方式——而且,他这种人最奇特的地方就在于,除非他是你主队的人,否则你很难对他产生好感。

  “也行。”罗斯笑了笑,“按照目前的预测,只要你在试训中正常发挥,绝无可能掉出前四顺位。”

  签位一确定,所有备战选秀的人也都进入了试训前最后的特训。

  NBA一般会在赛季结束后才开始大面积试训球员。

  对潜在的乐透秀们来说更是如此。

  徐凌为此找了一个训练团队,从此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训练,只等NBA赛季结束。

  却说NBA的分区决赛,随着东部决赛第五场打完,活塞的心气被幼詹给打没了,第六场虽然也把比赛拖进了泥泞,但骑士最终取胜,詹姆斯率队创造历史挺进总决赛,前方迎接他的是命中注定的蒂姆·邓肯。

  如你所知,骑士在老辣的马刺面前没有机会。

  詹姆斯受到了被鲍文盯防,被联防困锁,哪怕真突进去了还有邓肯招呼的全方位针对,这等福气,联盟中没几个人消受得起。

  詹姆斯一旦熄火,骑士也就翻不起什么水花,被马刺4比0横扫,帕克捧起FMVP奖杯。

  就这样,邓肯时隔两年再次成为职业篮球的至高神,有人说,他过去十年的履历,是篮球史上最具含金量的十年:常规赛559胜239负,季后赛82胜49负,四次总冠军。放眼NBA的浩瀚长河,能拿出比这更完美十年结算数据的,不会超过三个人。

  更重要的是,他的荣誉横跨两个时代。上手规则尚未修改的“黑暗防守时代”(1999-2004),他赢下两座冠军;而在联盟推行新规则、鼓励进攻的“新时代”,他又稳稳收获第四冠。邓肯用冷静和坚韧证明:无论环境如何,他都能在风暴中心立于不败。于是,他像所有伟大的运动员一样,开始传递属于自己的哲思。

  你知道的,邓肯是个好人,所以他决定对詹姆斯说一些发自内心的话:“谢谢你,让我们赢下这座总冠军。我希望你知道,未来是你的。”

  脸皮再厚如詹姆斯,也忍不住笑了,随即狠狠抱住了老邓一把。那一刻,他还年轻,不知道邓肯口中的“未来”究竟有多远,有多难。

  PS:因为我还没决定本文的女主,所以我们的运营官在书评区搞了个特别活动,你可以说出你心目中的女主人选,有想法的可以来参与一哈。

  感谢书友20221001131345439964451、snake_、至冬第一深情、哥们开摆了、双子座zmy的打赏。求追读、求收藏、求票票。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50章 山与河流

  2007年6月中旬,波特兰依然笼罩在阴雨之下。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松树和海风的气息,对于习惯了德州炽热阳光的徐凌来说,这座“玫瑰之城”显得格外清冷。他穿着一身简约的运动服,站在开拓者队训练馆——“生命中心”(Practice Facility at Rose Garden)门口,深吸一口气。

  开拓者是徐凌的试训首站,与他同行的只有罗德里克·克雷格。

  莱昂·罗斯认为只要奥登在试训中正常发挥,开拓者的状元签基本不会有第二个人选。首先奥登已经被炒作了整整两年,被誉为不可错过的球员,同时,开拓者还有布兰登·罗伊这位与徐凌同位置的潜力球员,其次,拉马库斯·阿尔德里奇需要一个强势的中锋帮助他守护禁区。

  无论怎么看,奥登都完美地符合开拓者的需求。

  不过,越是这样,越得来试训。

  作为前三顺位的大热门,如果不来开拓者试训,岂不是间接承认自己不如奥登?

  迎接他的是开拓者队的总经理凯文·普里查德,一位身形高大、目光锐利的中年人。随行的还有主教练内特·麦克米兰,以严厉治军著称的他,此刻的表情也同样严肃。

  “欢迎来到波特兰,伊莱。”普里查德伸出手,他的手掌宽厚有力,“准备好了吗?”

  徐凌简练地回答:“我随时准备着,先生。”

  试训从体能测试开始,一切都严格按照NBA选秀联合试训的标准进行。

  首先是身高和臂展。徐凌站上测量台,脱掉鞋子,官方测量结果是裸足身高6英尺5.75英寸(约198CM)。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数字,对于一个主打二三号位的球员而言,这个身高是完美的二号位身高,也达到了NBA三号位的平均水平线。

  接下来是臂展,当测量员报出7英尺(212CM)时,场边传来一阵小声的议论。徐凌的臂展比他198cm的身高长出将近14厘米,这一数据放到NBA里也是精英级别的长臂怪。对外线球员来说,臂展代表着长度,而长度又代表着一名球员的横向防守和纵向防守的影响力。

  徐凌在NCAA(的基本攻防(数据)压制了他遇到的每一个二号位和三号位,靠的就是精英级别的静态天赋。

  “如果放在去年,伊莱可能就是状元的不二人选。”

  凯文·普理查德对左右说。

  之后,徐凌测出了266公分的站立摸高,然后是体脂率、垂直弹跳、冲刺跑等项目。徐凌的体脂率维持在8.9%左右,一些健身人若是看到NBA球员的测试数据肯定会大为光火,但所有参加NBA体测的人,体脂率其实都不高,至于为何,那就无从得知了。随后在原地垂直弹跳测试中,徐凌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轻松跳出37英寸(94CM),助跑跳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1英寸(104CM)。

  最后是3/4场冲刺跑和底线折返跑。徐凌以3.03秒跑完3/4场,在敏捷性测试中,他同样展现出180公分级别的速率。

  徐凌的动态数据让开拓者的高管们惊讶不已。

  因为徐凌在NCAA其实并不是那种经典的乔丹型飞人,他最开始的时候像罗恩·哈珀,然后又是雷·阿伦,但等NCAA打完,球探们一致决定,他就是黄皮肤的科比·布莱恩特。

  就在昨天,奥登在这片场地上演了完美的试训,他的力量惊人,爆发力举世罕见,还拥有着后卫般的速度,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他这几年伤病不断。

  但这完全不影响开拓者选他的决心。

  他们以为徐凌只是来走个过场,可是当徐凌完成静动态的测试,生命中心体育馆里的氛围明显就不一样了。

  因为技术才是徐凌纵横NCAA的根本,然后他用这些刺眼的数据让人发现,这家伙的天赋比想象中的更加出色。

  徐凌在众人的震惊中来到技术测试环节,第一个项目是定点投篮。

  开拓者的训练师杰夫·克拉克(Geoff Clark)向徐凌简单地介绍项目规则,随后就开始了。

  徐凌在底角、侧翼和弧顶五个点位,分别接球投篮。他的投篮姿势如同教科书般标准,出手干脆利落,弧线柔和。球馆里不时传来“唰唰”的空心入网声。在三分线外的定点投篮中,他25投22中。

  这真的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投篮就是徐凌称霸大学的根本。

  接下来的运球后急停跳投,徐凌展现出了成熟的运球和节奏感,无论是交叉步运球,还是背后运球,他都能在行进间迅速调整身体,一次次越过障碍物跳投得分,看起来,他在持球状态下的跳投命中率比接球投篮更高。

  最后一项是运球突破上篮,杰夫·克拉克作势防守,徐凌要根据不同的防守用不同的手段得分。

  徐凌使用各种实用的运球动作结合爆发力轻松地过掉克拉克,不断地表演上篮秀。

  他在对抗下重心平稳,他在干扰中心态不变,疯狂三月已经过去快两个月了,世人已经渐渐淡忘了他曾带来的精彩表现。

  但今天,他用一场堪称伟大的试训动摇了开拓者原本坚定的信念。

  普理查德在90年代时打过NBA,退役后,他先在马刺当了几年球探,然后便因为出色的业务能力而被开拓者挖角,担任这支重建球队的总经理。

  看完徐凌的试训,他发自内心地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试训。”

  他起码有50%的把握。

  “而且,他看起来就像是个未来的全明星球员。”普理查德像狂热的球迷一样说,“他比科比更有可能成为科比!”

  主教练内特·麦克米兰说:“但是我们不能选中他,我们有布兰登·罗伊,而奥登是个不容错过的球员。”

  这句话将普理查德从非理性的狂热中剥离出来。

  他一下子清醒了。

  是啊,就算徐凌真的是下一个科比,那又怎么样呢?

  没有人可以承担在选秀日当天不把奥登选作第一顺位的后果。

  奥登是公认的,而且开拓者有罗伊,开拓者急需从过去的泥潭里爬出来,不可以搞砸这次选秀。

  他们花了几年的时间清理监狱队的罪犯,未来要花更多时间恢复声誉,但重建的框架已经确定,罗伊和阿尔德里奇都是未来的全明星,再加上奥登。就像魔术师当年评价乔丹公牛是90年代的球队一样,开拓者是2010年代的球队,他们所拥有的潜力足以主宰2010年代的西部。

  这甚至不需要奥登完全兑现他的潜力,他不需要成为比尔·拉塞尔二世,他只需要达到所有拥有“比尔·拉塞尔降临”之称的中锋里的最低标准——帕特里克·尤因——的水平就足以定鼎西部。

  试训结束,徐凌喘着粗气,汗水湿透了球衣。普理查德走到他面前,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笑容。

  “你让我看到了最棒的试训。”

  “比奥登更棒吗?”

  徐凌接过训练师递来的毛巾,随意地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眼神却直直地望向普理查德。

  “奥登,”普理查德缓慢地开口,仿佛在说一个古老而沉重的故事,“他是一座山,坚实、宏伟,无人可以撼动。而你,伊莱,你是一条奔腾的河流,灵活、多变,拥有无限的可能。”

  这就是开拓者的现实,他们只需要那座能撑起一切的山。而且别无选择,必须选择那座山,否则整座城堡都会被人质疑。

  “我明白,先生。”

  徐凌完全听出了普理查德的言外之意,这是早已预料到的事情。

  “无论如何,伊莱,你的表现无可挑剔,”普里查德最后说道,试图用官方的话语结束这次交谈,“你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徐凌没有再回应,只是轻轻摆了摆手,和克雷格一起走进了波特兰的雨幕中。

  普理查德站在原地,望着那个逐渐模糊的背影。雨水拍打着玻璃窗,将徐凌的身影扭曲成一道朦胧的剪影,最终完全消失。他忽然想起23年前的那个夏天——1984年,开拓者为了追寻伟大的中锋,放弃了迈克尔·乔丹,选择了萨姆·鲍维。

  23年后,世人会用相同的口吻谈论今年的选秀吗?

  “奥登,奥登!这帮人就知道奥登!那个家伙明明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克雷格愤愤不平地说,“他们一定会后悔的。”

  “向前看吧,罗克。”徐凌淡笑道,“也许十年后,人们会说'当年开拓者本有机会选择伊莱的'——这听起来也不错,不是吗?”

第51章 最后一站

  徐凌的试训第二站是西雅图。

  这一次,莱昂·罗斯亲自陪同他过来。

  罗斯重视这场试训的原因在于,在开拓者已明确表示要选择奥登的情况下,徐凌的顺位其实不难预测。要么是第二顺位,要么是第三顺位。

  不过,今年拥有前五顺位的球队中,对二号位或三号位有刚需的其实就只有手握五号签的凯尔特人。徐凌的球风不会和保罗·皮尔斯产生冲突。而开拓者有布兰登·罗伊、超音速有雷·阿伦、手握四号签的老鹰有乔·约翰逊和约什·史密斯,他们的锋线已然饱和、灰熊去年用巴蒂尔换来了鲁迪·盖伊,正在大力培养。这么看,徐凌对他们来说似乎都不是必选的球员。

  但问题就在这了。上述球队掉进乐透区是有原因的。超音速内忧外患,老板准备把球队搬走,雷·阿伦虽然表了忠心,但这么个已经超过30岁、两条腿都做过手术的全明星二号位对一支时时刻刻准备从西雅图润走的重建队有什么用呢?

  灰熊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抽中了探花签,这让他们处在一个特别的位置。他们前几年还是西部稳定的50胜强队,却在季后赛里难求一胜,保罗·加索尔的领导力受到质疑,老帅胡比·布朗过完执教的瘾就回去当解说员了。球队虽然保留了过去的骨干,但成绩却一落千丈,基本就是要完全推倒重建的架势。因此,他们手握三号签,完全有资本选择他们认为天赋最高的球员,无论是用来和鲁迪·盖伊竞争,还是作为未来核心培养。徐凌都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之一。

  这就是为什么莱昂·罗斯认为西雅图的试训很关键,因为如果超音速不选徐凌,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孟菲斯灰熊队将在第三顺位摘下他。

  萨姆·普雷斯蒂表现得很友好。徐凌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年轻,可能有些太年轻了。但是,作为公认的天才GM,普雷斯蒂在马刺的时候就颇受波波维奇器重。他们一直告诉普雷斯蒂,等过些年,R.C.布福德退休了,GM的位置非你莫属。但就像马刺无数被挖角的人一样,普雷斯蒂在其他地方得到了一把手的机会,他就会毫不留恋地离开圣安东尼奥。

  如今,超音速队已经走到了队史的十字路口。未来前往何处,不是普雷斯蒂应该关心的事,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这届不容有失的选秀大会。今年有三个超级天才,超音速拥有第二顺位,在奥登已经锁定第一顺位的情况下,他们实际上就是在杜兰特和徐凌之间做选择。

  杜兰特昨天在这里完成了一次极其出色的试训,他基本符合预期——凯文·加内特般的身体条件和特雷西·麦克格雷迪的技能组。

  徐凌接受了如同在波特兰那样的试训项目。他的动态素质让人吃惊。最大的区别是,他今天的技术展示表现得更好。他在NBA标准的三分线外百发百中。

  “萨姆,我真的不认为KD比伊莱更好。”罗斯在一旁说,“你们可曾见过有人在试训的时候投出过这样的准度?”

  普雷斯蒂如实说:“没有。”

  “昨天的KD呢?”

  “他很出色,但依然不如今天的伊莱。”普雷斯蒂说,“伊莱就像我在现场看到的一样出色。”

  雷·阿伦成为了一个明显的干扰因素。徐凌给人的感觉极为成熟,技术全面,几乎是一位即插即用的超级新秀。但杜兰特所展现的天赋,却预示着一种可能——他或许会成长为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尽管杜兰特当前的即战力逊色于徐凌,但他未来的上限,却令人难以想象。

  不过,杜兰特的潜力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的身高和臂展所带来的天然优势上;而徐凌所展现出的潜力,同样令人相信他有能力成为下一个科比。如果你足够乐观,甚至可以期待他超越科比。

  然而.在选秀的世界里,天赋依然是唯一通行的货币。

  徐凌完成了第二场满堂彩的试训,却依然没有收到任何明确的选秀承诺。

  “我猜,”徐凌在回酒店的路上说,“他们还是更想要凯文·杜兰特?”

  莱昂·罗斯无奈地说:“也许是,但我觉得雷·阿伦的存在是更关键的因素。”

  不,其实还有一个更明显的原因:杜兰特显然拥有更大的声势。徐凌那辉煌的NCAA冠军光环正在逐渐褪色,所有人似乎都冷静下来了。他们开始用纯粹的天赋做算术题。超音速想要杜兰特,就是因为他的天赋更高——事情就这么简单。

  连续两场表现出色却仍未获得认可,徐凌的情绪已经开始受到影响。

  “下一站是孟菲斯吗?”

  “对。”

  “很好。”徐凌说,“看起来那里才是我该去的地方。”

  莱昂·罗斯沉默地开着车,目光扫过窗外西雅图略显阴郁的天空。他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方向盘,咀嚼着徐凌话语里的不满。他带过很多年轻人,深知这种时刻的敏感。一股保护欲,或者说,一种更务实的职业直觉,在他心中占了上风。

  “你知道吗,伊莱?”罗斯缓缓开口,语气不再是经纪人的圆滑,而更像一个同盟者,“也许我们一直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

  徐凌有些意外地转过头,看着他。

首节 上一节 44/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