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诺阿的暴脾气,如果不是今天的场合特殊,肯定要和徐凌来一场线下PK,但现在,也只能在自取其辱后咽下苦果。
然后,奥登开始整理衣领。
斯特恩在主席台上宣布:“2007年NBA选秀大会,波特兰开拓者队选择了.格雷格·奥登,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
奥登起身,周围的同级生向他表示祝贺。
奥登与他们逐一击掌。
最后一个与奥登击掌的人是徐凌。
“恭喜。”徐凌说,“照顾好自己。”
“谢了!”奥登回应,“NBA见。”
当奥登在全场的欢呼声中走向斯特恩时,开拓者队总经理凯文·普理查德在现场采访中郑重说道:“我们寻找的并非常规赛MVP,也不是年度最佳新秀。我们最看重的,是那个能带领我们走向总冠军的球员。我指的不是未来十个月就能夺冠,我不是那个意思。而是终将带领我们登顶的那个人。”
他描绘出一条通往荣耀的漫长征途。只可惜,后来真正引领这支球队走向终点的人不是奥登,也不是利拉德,更不是迄今为止的任何一位。这条路很长,而奥登,终究未能成为走在这条路上的那个命中注定的人。
就在开拓者队毫无悬念地选中格雷格·奥登之后,大卫·斯特恩再次回到台前,宣布手握二号签的西雅图超音速队拥有五分钟的决定时间。
所有人都清楚,下一个被念出的名字,必将属于凯文·杜兰特。
与此同时,孟菲斯灰熊队的选秀作战室内却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紧张。从执掌大局的杰里·韦斯特,到角落里屏息凝神的助理,每一个人都绷紧了神经。
他们手握探花签,理论上早已将徐凌视为唯一的目标。但选秀夜风云突变,谁又能保证不会有意外?若是亚特兰大老鹰队不甘于四号签、试图向上交易到他们前面的某个顺位,又或是波特兰/西雅图发生惊天交易,又该如何应对?
就在韦斯特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之际,作战室内的电话突然尖锐地响起。来电显示上的名字,更是让空气骤然凝固——正是老鹰队总经理,比利·奈特。
“杰里,一切顺利吗?今天心情可好?”
韦斯特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语气维持着一贯的冷静:“比利,选秀夜可不适合闲聊。”
电话那头的奈特却笑声轻松,仿佛只是老友寒暄:“放轻松,杰里,只是忽然想到你也许有兴趣做笔交易,我们愿意用四号签和未来的两个首轮选秀权换取你们的三号签。”
韦斯特的反应快如闪电,没有任何犹豫,声音冷硬如铁:“不。绝无可能。再见,比利。”
“咔哒”一声,韦斯特干脆利落地挂断了电话,那声决绝的“不”还在房间里回荡,仿佛抽了无声的奈特一记耳光。
还没等众人从这干脆利落的拒绝中缓过神,另一条线路的电话又响了。助理接起后,表情变得极其精彩,捂住话筒对韦斯特说:“先生,是纽约尼克斯的伊赛亚·托马斯.”
韦斯特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厌烦,但还是示意接了进来。
“杰里!我伟大的、传奇的、点石成金的‘Logo Man’!”伊赛亚·托马斯的声音如同失控的喇叭,充满了疯狂的激情和过分的赞美,“杰里,你是我最敬仰的前辈,我永远以你为荣,我想和你谈一笔交易,我保证我会提供让你满意的筹码!”
微笑刺客甚至不等韦斯特回应,就像吟游诗人般继续他的咏叹调:“相信我,为了这个!纽约尼克斯愿意付出一切!听好了,杰里,一切!贾马尔·克劳福德!内特·罗宾逊!大卫·李!还有钱宁·弗莱!再加上我们明年的首轮签!后年的首轮签互换权!2010年的首轮签!所有的这一切!杰里!所有!我们只求换你手上的三号签!我们要伊莱·徐!你知道吗?杰里!你看到了他体内蕴藏的神性吗?那不仅仅是篮球,是艺术!是通往东方的神秘钥匙!是麦迪逊花园苦苦等待了三十年的救世主!”
说实话,托马斯这德行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是磕大了。
但韦斯特多少可以理解托马斯的心情。
他可能是NBA各队总经理里最早意识到徐凌价值所在的人,早在几个月前,他就在张罗着交易,但却始终没有人肯和他打交道,因为尼克斯真的没有一个可以换今年前五顺位的筹码。
直到选秀日,托马斯终究还是彻底疯狂了。
“伊赛亚,”韦斯特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你提到的这些球员,没有一个是我想要的。你口中的三号签,是孟菲斯永远不会出手的非卖品。再见。”
没等托马斯那头的狂热气氛冷却,韦斯特再次挂断了电话,仿佛只是掸掉了一粒灰尘。
他环顾四周,作战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着他,脸上写着轻松甚至是一丝笑意——在他们看来,LOGO男刚刚轻而易举地打发了两桩荒谬的提议,拒绝了两个“小丑”,坚定了选择徐凌的道路。
托马斯那番将徐凌奉若神明的癫狂赞美,此刻像魔咒般在韦斯特耳边回响。
“通往东方的神秘钥匙.救世主.王的降临”
这些夸张的词语,非但没有让韦斯特感到得意,反而像刺眼的聚光灯,照亮了他内心最深处的黑暗。
如果托马斯是对的,如果徐凌真的承载着如此巨大的、近乎神圣的潜力与市场价值,那么,孟菲斯,这座屡遭命运嘲弄的破旧小城市,确实配不上他。
几年前,韦斯特正是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拒绝了彻底改变灰熊队历史的机会。
那是2004年夏天,F4湖人在总决赛上兵败活塞,OK矛盾已然不可调和,科比决意出走,他的首选就是孟菲斯灰熊队,当时的灰熊队常规赛拿下50胜,但却在季后赛完全崩溃,科比相信自己可以让这支球队立即步入争冠行列,也相信韦斯特可以围绕他打造出一支伟大的球队。
当时,距离科比加盟灰熊队,只差韦斯特的一句承诺⑴。
结果,作为灰熊队的总裁,韦斯特对科比说:“这里不是一个打球的地方,灰熊队配不上你,你永远属于洛杉矶。”
韦斯特亲手推开了唾手可得的超级巨星,只因为他深信这座小城不配拥有科比那样的球员。
更早一年,2003年选秀抽签前,整个孟菲斯的希望都系于那微乎其微的概率上。他们必须抽中状元签,只因一笔可以追溯到90年代的历史交易所产生的遗留问题:如果拿不到第一顺位,即便抽到榜眼签,也要拱手送给底特律活塞。
结果呢?
他们抽中了二号签。
一步之遥,便与勒布朗·詹姆斯失之交臂,还白白送走了榜眼签。
那一刻的无力与荒谬,如同命运的当头棒喝,至今仍让韦斯特脊背发凉。
此刻,历史的阴影再次笼罩在韦斯特面前。他们与徐凌之间,没有障碍。他坚信那个中国人拥有成就伟大的所有特质,却更深切地怀疑着——孟菲斯这片土地,是否真的拥有孕育伟大运动员的养分?正如他怀疑平庸如自己,是否真的配得上这远比儿时所梦想的更为荒诞、更显辉煌的人生。
与此同时,选秀大会现场,凯文·杜兰特正接受着场边记者克雷格·赛格的采访,笑容青涩却难掩光芒。
大卫·斯特恩再次步向主讲台,拆开手中已然不同的信封,朗声宣布:“2007年NBA选秀大会,孟菲斯灰熊队以首轮第三顺位选择了——徐凌,来自德州理工大学!”
小绿屋内,徐凌应声起身。
他与身旁的罗德里克·克雷格击掌拥抱,再和莱昂·罗斯紧紧拥抱,随后向周围其他新秀点头致意,步伐沉稳地走向主讲台,去迎接那个只属于他的时刻。
余下的,只有噪音。
⑴韦斯特在2022年在播客里分享了这个故事,他也因此失去了灰熊球迷的全部尊重。
第56章 他将改写灰熊队的历史
徐凌在万众瞩目下走到台前,大卫斯特恩看起来极其友好:“祝贺你,孩子。”
“谢谢。”
徐凌礼貌回应,随后走向场边,站在了以色彩鲜艳的西装和幽默采访风格著称的资深记者格雷格·赛格面前。
“恭喜你,伊莱!”赛格首先送上了祝贺,随即抛出了第一个问题:“成为今年的三号秀之后,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徐凌接过话筒,脸上露出一丝轻松的笑意:“感觉不错,至少证明了我过去几个月没白忙活。当然,最重要的是,我终于不用再回答‘如果没进选秀前三你会不会失望’这种问题了。”
“耐克与阿迪达斯围绕你展开的竞价在外界引起了许多讨论.”赛格抛出了第二个问题,“促使你最终选择阿迪达斯的原因是什么?”
竞价?徐凌心中不由一笑。
“其实没什么特别复杂的原因,”他面对镜头坦然说道,“只是阿迪达斯给出的合同看起来更棒一些。”
赛格会意一笑,随即问出了第三个稍显尖锐却备受关注的问题:“众所周知,灰熊队上赛季战绩并不理想,球队老板迈克尔·海斯利先生去年就曾尝试出售球队,但未能成功。面对这样一个处于低谷和不确定环境中的球队,你如何看待即将开启的职业生涯起点?”
这个问题非常现实,徐凌的经纪人莱昂·罗斯也曾对此表示担忧。但选秀本就是一场被动的博弈——开拓者和超音速偏爱天赋更高的球员,灰熊队则选择三巨头里剩下的那个。
“我就是来打球的。”徐凌的回答简洁而坚定。
“这就是你的全部答案吗?”赛格追问。
“没错,”徐凌点了点头,“这是我在孟菲斯唯一要关心的事。”
选秀大会继续进行。
老鹰队按部就班地选择了早已锁定的目标——佛罗里达大学的冠军内线艾尔·霍福德。
然而,从第五顺位开始,混乱如期而至。
原本计划向上交易争夺徐凌,或指望其意外滑落的波士顿凯尔特人,在计划落空后迅速启动B方案,用五号签截走了迈克·康利。
这一意外打乱了密尔沃基雄鹿队的部署,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原定人选,转而摘下前锋杰夫·格林。
而计划选中格林却扑了空的明尼苏达森林狼,在权衡之后出人意料地用七号签选中了来自中国的长人太空易。
面对这一连串的意外,夏洛特山猫队则乐见其成,毫不犹豫地拿下了他们心仪已久的全能锋线科里·布鲁尔。
这便是灰熊拿下徐凌后所引发的混乱。
乐透区有一半的球队没有选中自己最初定下的人选。
在结束了国内媒体的采访后,徐凌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一台无情的回答机器。
NBA的全球化之所以如此成功,不仅在于其人才选拔范围从美国扩展到了全世界所有适龄球员,更在于它背后那张无孔不入的媒体网络。时至今日,几乎每一个主要国家都拥有常驻NBA的媒体记者。
美国的媒体对徐凌来说还算好应付,毕竟他已经逐渐习惯了他们的提问方式和关注点。真正让他感到有些难以招架的,是来自欧洲和日韩的媒体。有时候,他甚至不太能理解对方问题的意图,只能依靠礼貌和直觉勉强应对。
例如,一位日本记者曾认真地问:“徐桑,听说您拥有‘绝对味觉’,能够品尝出不同运动饮料的细微差别,这是否是您选择与阿迪达斯合作的重要原因?您认为这种超凡的感知能力对您在NBA的防守判断有帮助吗?”
面对这种充满想象力的提问,徐凌往往只能强忍内心的错愕,努力保持脸上的平静,给出一些诸如“我会专注于篮球本身”之类滴水不漏的回答。
负责引导新秀的NBA工作人员察觉到了徐凌眉宇间的不耐,走上前来,用一种见怪不怪的语气说道:“伊莱,这些都是你必须适应的环节,”他说道,“这就是NBA的日常。”
徐凌内心并不完全认同。他并不认为每一支NBA球队平日都能获得如此规模的媒体聚焦。此刻的举世瞩目,只因这是被炒作了一整年的2007年选秀大会,更因为这里是纽约。
几个小时连轴转的采访终于结束,流程进入拍照环节。徐凌戴着灰熊队的帽子来到拍摄区,其他首轮新秀也大多在此。
他环顾四周,一眼注意到太空易独自坐在角落,神情有些木然,显得与周围热闹的气氛格格不入。
他无疑是现场最沉默封闭的一个。
但这完全情有可原。
徐凌知道,易的团队一直希望他能被一支坐落在华人众多的大城市球队选中,然而事与愿违,他最终被明尼苏达森林狼拿下。这不仅顺位低于预期,更棘手的是,他要加盟的是一支在同位置上已然拥有超级巨星凯文·加内特的球队。
任何人面临这样的处境,恐怕都难免会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担忧。
不过,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办呢?很少有人能处于完美的境地,也很少有人能获得完美的时机,这就像你曾见过扮演极道妻的牧本千辛,那是她的全盛时期,每个在2000年代钻研日本动作戏的纯爷们都会对她留下深刻印象,但当她在2025年顶着美魔女的身份复出时,时间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沧桑的痕迹,但失败医美手术却毁掉了所有的美好回忆。
有时候,最好的时刻已经到来,只是你还没意识到。
徐凌走了过去问道:“现在感觉怎么样?”
易抬起头,见是徐凌,脸上挤出一丝笑容,用带着粤语口音的普通话说道:“恭喜你啊,第三顺位,实至名归。”
他的祝贺很真诚,但眉宇间的阴霾并未散去。
“谢谢,”徐凌笑了笑,试图让气氛轻松一点,“孟菲斯确实不错,那里有一套稳定的班底,我至少不用像奥登那样,还没打球就被当成救世主了,压力太大。”
易闻言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声音压低了些:“我就没那么走运了,明尼苏达太冷了,也没几个亚洲人。”
徐凌立刻明白了他暗示的是申请交易。他沉默了片刻,没有直接回应,而是指了指周围忙碌的摄影灯和背景板:“你看这里,乱糟糟的,每个人都急着把自己塞进最光鲜的模板里,盼着能一拍就红。”
他看着易,意有所指地说:“但有时候,闪光灯最亮的地方,未必是最适合生长的地方。相反,那些看起来偏僻的角落,土壤或许反而更扎实,能让人安静地扎下根,按自己的节奏长大。”
易自然听出了徐凌话语中的宽慰,轻轻点了点头,转而问道:“也许吧那你听歌吗?”
“偶尔听听,”徐凌顺势反问,“有什么推荐吗?”
易笑了笑,说出一个颇具意味的歌名:“《下一站天后》。挺好听的。”
徐凌闻言微微一怔,随即也笑了起来。这歌名在此情此景下,竟像一个无声的预言。
“好,”他点头应道,“我会去听的。”
乐透秀合照环节的最后,所有年轻天才在指引下站定。格雷格·奥登作为万众瞩目的状元,当之无愧地立于中央,凯文·杜兰特与徐凌则分列左右,如同拱卫,亦如挑战。随后,迈克·康利、乔金·诺阿、艾尔·霍福德、科里·布鲁尔、易建联这一张张青春面孔,自一年前便开始被媒体持续炒作,承载着无数球队的希望与幻想。奥登与杜兰特这对绝代双骄恐怕从未料到,大学赛季结束后,会有一匹来自中国的黑马横空出世,强势杀入前二顺位的讨论,几乎改写剧本。
然而NBA终究遵循它奉行数十年的铁律:天赋至上,天赋是一切,天赋是唯一。
这是一届被球探公认天赋溢出的选秀班,让参与其中的球队如同坠入一场大梦。有些球队的梦或许能绵延至2016年甚至更远,而有些球队的梦,或许很快便将破碎——一切,都将从正中央的奥登开始。
“先生们,请看这里——”摄像师高声引导道,“和我一起说:‘芝士’!”
灯光骤亮,瞬间定格。一张注定载入史册的2007届乐透秀合照,于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