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未及之处 第56节

  就这样,仅仅休息了三分半钟,徐凌便不得不再次上阵。

  这次,他换下的是鲁迪盖伊。

  盖伊一脸郁闷,其实他今晚表现尚可,只是徐凌下场后球队突然没了节奏,他被迫重新操刀起最喜欢的单挑,但是像他这种单纯爱单挑的选手大都有一个问题,就是低效。

  在布鲁斯鲍文面前,盖伊就像是被送到北条麻妃房间里自愿献身的素人,根本不值一提。

  比赛的节奏,有时就是如此难以捉摸。灰熊队在开局阶段攻势如潮,全队上下手感火热,即便波波维奇祭出吉诺比利这把妖刀,也一度难以阻挡。

  彼时,哪怕是波波维奇这样的名帅绞尽脑汁,似乎也比不上雅法罗尼这位菜鸟教练的“灵机一动”——他选择让加索尔苦苦支撑,只为给徐凌争取宝贵的休息时间。

  或许下一次,他会明白让核心球员打满首节并非明智之举,但今晚已然失去的比赛节奏,还能轻易找回吗?

  至少,在第二节是完全找不回来了。

  徐凌重新登场后的第一次三分尝试弹筐而出,马刺队毫不犹豫地抓住机会打出反击,进一步将分差扩大。

  好在,老将迈克米勒随后切出接球,跳投得分。

  灰熊的得分荒就此结束,他们喘了一口气,可是马刺依然占据绝对领先。

  状态火热的吉诺比利毫不客气地对徐凌发动猛攻,一记标志性的蛇形欧洲步将徐凌晃过,冲入篮下上篮得分。

  这是徐凌在大学遇不到的对手。

  吉诺比利拥有世界顶级球员所具备的一切:细腻的技术、冷静的心态与丰富的大赛经验。一旦他进入状态,即便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防守者,也难以阻挡他的攻势。

  徐凌自然无意落于人后。

  当联邦快递球馆的球迷再次看到他在外线张手要球时,看台上瞬间爆发出激动的尖叫。然而他一如既往地沉浸在自己的节奏中,外界的喧哗于他而言,不过是另一个维度的背景音。

  吉诺比利早在首节就领教过徐凌的能耐,此刻更不敢有丝毫怠慢。

  徐凌猛然向右路强突,那一瞬间爆发出的速度,甚至让场边的联络员罗德里克·克雷格都觉得:伊莱的启动,似乎比大学时期还要快上几分。

  吉诺比利虽拥有远胜徐凌的比赛经验,但这电光石火的第一步,比拼的纯粹是天赋。

  徐凌不是鲁迪·盖伊,他丝毫没有因运球衔接的卡顿而削弱爆发力的释放。只见他一步甩开吉诺比利,在三分线内两步迅疾合球、拔起跳投,整个动作流畅而舒展。

  “唰!”

  吉诺比利看得几乎愣在原地。徐凌在回防途中轻轻晃了晃自己的投篮手,看似是在放松手腕,可他的目光却始终锁定在吉诺比利身上。

  那眼神仿佛在问:还来吗?

  吉诺比利只能无奈地耸了耸肩。他和徐凌不同,马刺的战术纪律和波波维奇的威严,可不会允许他如对方那般随心所欲地要球单打。

  倘若他敢像徐凌这样动辄拉开单挑,波波维奇的口水恐怕足以将他的头发洗一百遍。

  吉诺比利无需和徐凌分出胜负。

  作为整体实力更占优的一方,马刺一旦掌握比赛主动权,便逐步而稳定地扩大着领先优势。

  整个第二节,他们成功将灰熊拖入了自己最擅长的节奏:缓慢、激烈、充满身体对抗的磨砺战。马刺得分并不爆炸,但他们总能确保,在这样的节奏下,对手的得分比他们更困难。

  灰熊完全无法适应这样的比赛节奏,尤其是徐凌,他习惯来去如风的比赛,但马刺偏偏是一支不让任何一阵风随意吹过的队伍。

  马克·雅法罗尼接连调兵遣将,先后换上洛瑞和贾里乌斯·杰克逊,试图重新点燃“SSOL”体系的火力,却始终收效甚微。马刺成功反客为主,牢牢掌控局势。

  半场结束,马刺以54比47领先灰熊7分。

  徐凌个人半场攻下18分6篮板5助攻。对于一名面对卫冕冠军的新秀而言,这无疑是现象级的发挥。然而,如此亮眼的数据却未能为球队延续首节的领先势头。

  更值得注意的是,徐凌的数据分布恰恰反映出马刺的战术调整何等奏效:他在第一节送出4次助攻,球队顺风顺水;而第二节他仅有1次助攻,马刺便一举逆转并拉开比分。

  “马克·雅法罗尼教练想将灰熊打造成另一支太阳队,”凯文·哈兰那富有磁性的声音通过TNT的转播传向全球,“但孟菲斯没有史蒂夫·纳什。你不能指望凯尔·洛瑞突然变成纳什,但他们有伊莱·徐。首节的领先正源于伊莱全面的发挥。雅法罗尼教练必须找到办法,让伊莱重新打出第一节的篮球!”

  此时,他的搭档道格·柯林斯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如果是我,我会考虑让伊莱直接担任控卫。就像他们在季前赛所做的一样——在我看来,这总比指望洛瑞或杰克逊突然‘基因突变’成另一个纳什更具想象空间嘛。”

  道格·柯林斯作为一名篮球专家,最清醒的时刻往往来自于他不再执教的时候。

  让徐凌担任一号位,确实是灰熊队一个值得考虑的变阵选择。雅法罗尼上半场未做此安排,主要是考虑到徐凌今晚进攻手感火热,不愿让控卫的组织重任干扰他的进攻节奏。

  然而,马刺已用整个第二节证明,试图依靠单打独斗击败他们是徒劳的。

  于是,雅法罗尼不再犹豫。

  “伊莱,”他高声宣布,“下半场由你来打控球后卫!我们要把节奏抢回来!”

  “真的吗?”达科·米利西奇略带轻佻地插话,“真的能抢得回来吗?”

  鲁迪·盖伊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给徐凌泼冷水的机会。

  “达科,你什么意思?”盖伊立刻接话,语带讥讽,“你不相信我们的六千万先生吗?”

  米利西奇耸了耸肩,看似随意却字字清晰地说道:

  “我当然相信他。我只是不太相信你,鲁迪。毕竟球在他手里,可比在你手里让人放心多了。”

  作为徐凌的铁杆支持者,杰克逊和洛瑞笑出了声。

  明明是一句很伤和气的话,却意外地缓和了更衣室的氛围。

  盖伊死死地瞪着米利西奇,脑海中闪过无数的冲动念头,但最终,米利西奇大白熊般的魁梧体格,成了所有冲动面前最现实的阻碍。

  徐凌并没有跟着其他人一起取笑盖伊,当然,他也没有丝毫要替对方解围的意思。

  辱人者人恒辱之。

  人家六千万先生好端端的又没招惹他,嘴贱什么呢?

  灰熊队握有下半场开局的球权。

  当解说席上的柯林斯看到灰熊下半场的首发阵容中没有传统控卫,并且将迈克·米勒提上首发时,他兴奋地高声道:“来了!这就是我们等待已久的时刻!伊莱·徐即将作为一号位,真正主导跑轰体系!”

  开球之前,徐凌轻轻用脚下那双红黑配色的“终结者一代”蹭了蹭地板,罕见地抬头望向观众席——迎接他目光的,是瞬间爆发的疯狂欢呼。

  他的视线掠过看台,停留在一张巨大的海报上:那上面正是他在全国冠军赛上半场绝杀佛罗里达大学的瞬间,底下写着一行字:“伊莱,我的主!”

  这样的海报他见过太多。那些肉麻到极致的恭维,足以让任何年轻球员飘飘然,但于他而言,却更像一种无形的负担。他不愿去想,如果自己搞砸了一场比赛,会有多少球迷因此心碎。

  随后,他将所有注意力拉回赛场。

  一直以来,徐凌复盘比赛的频率甚至比教练组还高,他习惯于用这种方式总结得失。而他逐渐意识到,如果他执着于扮演史蒂夫·纳什的角色,或许终有一天能开窍成为真正的双能卫——但代价很可能是灰熊本赛季的战绩彻底崩盘。

  他无意拖着整支球队陪自己练级。

  既然如此,就只剩下另一种方式。

  保罗·加索尔发出边线球,却听到徐凌说道:“不用急着推进。”

  说完,徐凌留下了一脸困惑的加索尔,独自提速奔向前场。

  刚到前场,他抬手一招,哈基姆·瓦里克迅速上前挡拆。

  邓肯和奥博托都选择沉退防守、严防突破,这是大球时代内线最本能的决策。而徐凌毫不犹豫,瞬间撤步创造出投篮空间,直接在邓肯面前拔起三分。

  “唰!”

  旋即,托尼·帕克如旋风般切入篮下,轻盈转身完成上篮,迅速为马刺还以颜色。

  然而还未等法国人来得及得意,徐凌已再度发起攻势——这一次,他呼叫迈克·米勒上前挡拆。

  战术生效,帕克被迫换防到徐凌面前。只见徐凌毫不迟疑,迎着帕克的防守猛地收球、拔起,干脆利落地中投出手,再中!

  专家席上一片寂静,众人几乎目瞪口呆。

  这位灰熊队的六千万先生似乎并不执着于成为下一个纳什,他更像是在向所有人证明:他的模板从未选错。那一刻,他仿佛真的决心要走上科比的道路。

  徐凌第三次运球推进,依然冷静地呼叫挡拆。马刺这一次反应果断,布鲁斯·鲍文毫不犹豫地上前夹击。

  而这,正是徐凌一直在等待的时刻。

  他毫不犹豫地用自己吸引防守,随即手腕一抖,将球精准分向侧翼完全被放空的鲁迪·盖伊。后者接球、起跳、出手,空位跳投稳稳命中。

  这一记传球,依稀可见他在大学时期就展现出的宽阔视野与无私球风。

  “看呐!”解说席上的凯文·哈兰笑着说道,“他居然传给了鲁迪!”

  他的搭档道格·柯林斯立刻接梗,幽默地回应:“毕竟太阳升起之后,伊莱就把昨天的不愉快全忘了~”

  场边,马克·雅法罗尼的表情却从兴奋逐渐转为一丝恍惚。

  他开始隐约意识到,徐凌所执行的,似乎并非他从菲尼克斯带来的SSOL体系

  但是,它很有效。

  不仅如此,这或许正是将徐凌放在一号位上最高效的使用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把球交给他,让他以自己的节奏掌控比赛。

  这套打法之所以奏效,关键在于徐凌在挡拆后所具备的全面威胁和无差别的“点名”能力。这既是他穿越之前便已打磨成型的核心技能,也是最令他感到舒适的比赛方式。

  三个回合下来,一个事实愈发清晰:阿迪达斯的六千万美元绝非白费。徐凌永远不可能成为史蒂夫·纳什那样的球员——因为他只是表面无私,骨子里对球权有着绝对的迷恋。若有需要,他甚至可以让队友整节比赛都不触球。

  眼看比赛势头逐渐倒向灰熊,波波维奇果断请求暂停并迅速换人,用迈克尔·芬利换下托尼·帕克,改由马努·吉诺比利担任主控。

  这一手换人不仅弥补了马刺在场上的体型劣势,随后的对位调整更体现出波波维奇对对手最大的尊重——他派出布鲁斯·鲍文,直接对位徐凌。

  暂停回来,邓肯低位单打不中。

  当徐凌再次呼叫挡拆,试图摆脱时,鲍文隐蔽的小动作开始频频出现。

  徐凌自然懂得如何利用主场优势。就在鲍文又一次伸手干扰的刹那,他迅速做出一个略显夸张的反应向后跃开。

  裁判的哨声随即响起,判罚鲍文防守犯规。

  鲍文顿时气恼不已,自己捕了一辈子鹰,今天竟被一只初出茅庐的雏鸟啄了眼。更让他窝火的是,首节就因防守徐凌不利被波波维奇怒吼,现在又被对方演了一次,不由怒上心头,冷笑着讥讽道:“阿迪达斯给你的那六千万里,有多少是付给你这份演技的?”

  “这招是跟马努学的。”徐凌语气透着无奈,“你要怪就怪他吧。”

  鲍文脸色霎时间变得阴郁。

  一旁的迈克·米勒看得心头一紧。

  “菜鸟,”发球间隙,米勒低声提醒,“我欣赏你的胆量,但真没必要惹怒那个混蛋。”

  徐凌反问:“如果我就是故意惹他生气呢?”

  米勒笑了,却仍皱着眉:“那你真的很勇敢。”

  徐凌不会给鲍文太多一对一防自己的机会,他要的,是鲍文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一旦他专注于自己,便有可能会在其他的防守选择上出错。

  这种情况下,除非鲍文不当人了,趁徐凌不备上演当初斯泽比亚克领教过的天外飞踢,否则还是很安全的。

  边线球发出,徐凌没有叫挡拆,突然一步猛突鲍文右侧!这一步快得超出预料,就连邓肯也只能迅速回到篮下护筐,勉强阻止了徐凌的直接得分,却赔上了个人第四次犯规。

  站上罚球线时,徐凌面色平静,稳稳地两罚全中。

  可以说,第三节的一切就像一场猝不及防的突袭。

  马刺并未对灰熊做太深入的赛前研究,自然也没有针对徐凌的习惯做出专门布置。他们被迫打了一场遭遇战,不仅丢掉了7分的领先优势,更在第四节一开始就被徐凌迎面重击。

  徐凌在弧顶一对一单挑鲍文,连续快速的体前变向晃出半个身位,随即加速杀入禁区,迎着邓肯的协防高抛打板命中。

  马刺紧急暂停。波波维奇换回帕克,等于默认了他们今晚的防守拿徐凌毫无办法。另一边,雅法罗尼也换上洛瑞,意味着以徐凌为核心的SSOL实验暂告失败。现在唯一清晰的战术,就是把球交给徐凌,让他自由发挥。

  随后,吉诺比利突破打出2+1。

  帕克抓住盖伊单打不中的机会推动反击,而灰熊很快便做出回应,徐凌吸引包夹后冷静分球,传球给瓦里克强攻篮下,并造成邓肯个人第五次犯规。

  邓肯身背五犯,马刺内线防守明显收敛,加索尔看准时机强打邓肯,扛开空间后暴力灌篮,这正是球迷一直期待他展现的强硬。

  防守端受限,邓肯却在进攻端予以回应,一记招牌的四十五度角打板投篮稳稳命中。

首节 上一节 56/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