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未及之处 第57节

  徐凌也借机加强传球策动,一次突破吸引协防后突然分向弱侧,洛瑞命中一记他并不常用的中投。

  而马刺今晚最稳定的得分点吉诺比利再次站了出来,一记三分冷箭,将比分再度扳平。

  这股互不相让的缠斗之势一直持续到比赛的最后一分钟。空气仿佛都已凝固,每一次攻防都如同慢放般清晰而沉重。球员们的喘息声变得粗重,战术执行不容有失。

  89比88

  马刺领先灰熊队1分。

  徐凌在外线从容控球,TNT屏幕适时打出了他今晚的惊人数据:23投14中,36分8篮板7助攻。

  解说席上,道格·柯林斯——这位1973年的NBA状元秀,曾与贾巴尔、张伯伦交手,执教过乔丹,几乎亲历了整个现代NBA的历史——对着数据沉吟数秒,郑重地说道:“这是联盟合并以来最伟大的首秀吗?我不敢断言。但如果伊莱今晚能带领灰熊击败马刺,我绝对投他一票。”

  徐凌的持球让马刺全队高度紧张。他们既忌惮他的挡拆跳投,又害怕他的传球视野,完全无法预测他下一步的意图。

  就在这时,保罗·加索尔提上掩护,马刺教练席传来一声懊恼的“哦,该死!”

  而哈基姆·瓦里克已如幽灵般沿底线悄无声息地切入,直冲篮下!

  徐凌能看到他吗?

  是的,他看到了!

  徐凌手腕一抖,将球抛向篮筐。

  可那球的弧线分明不是抛射,而是划出一道精准的引导线,直飞篮板右侧!

  瓦里克腾空而起,仿佛摆脱地心引力,在众人之上单手抓住来球,狠狠将球砸进篮筐!

  “BANG!!!哈基姆·瓦里克轰进篮筐!!!来自伊莱·徐的空接指引,这记扣篮势如雷霆,几乎要杀死比赛!”

  90比89

  比赛时间仅剩39秒,马刺果断请求暂停。波波维奇面色沉静,笔尖重重敲在战术板的左侧低位,明确要将最后一攻交给蒂姆·邓肯。

  暂停回来,马刺成功边线发球,邓肯在左侧低位稳稳接球。他靠住加索尔,运球背打,整个联邦快递球馆仿佛都屏住了呼吸。

  就在邓肯转身出手的刹那,徐凌果断放掉自己的防守人,疾步冲向内线进行协防!他的协防形成了有效干扰。

  邓肯的投篮磕在前沿,弹框而出!

  “防下来了!孟菲斯防下了关键进攻!”

  凯文·哈兰的声音已经因激动而嘶哑。

  可下一刻,邓肯凭借惊人的篮板嗅觉,在人丛中奋力将球点向三分线外——球正好落向完全被放空的马努·吉诺比利。

  那一瞬,徐凌人还在篮下本该帮他协防的盖伊却在邓肯出手后选择提前下快攻,这导致了一系列的错误。

  “.不!是吉诺比利!他在三分线外完全没人防守!!”

  吉诺比利从容调整,起身出手。

  “唰!!!”

  “马努·吉诺比利!”哈兰声嘶力竭地喊道,“终场前7秒!阿根廷人再次命中三分,这一球简直要刺穿了孟菲斯人的心脏!”

  全场沸腾之中,道格·柯林斯的声音冷静却无比锐利地切入他的视角:“一次灾难性的防守选择。伊莱的协防没有错,但鲁迪·盖伊犯了一个职业球员绝不能犯的错误,在对方出手后连篮板都还未确定的时刻,他竟然只想着快攻,完全放弃了自己的防守职责。他漏掉的,可是马努·吉诺比利,今晚最不该漏掉的对手!”

  灰熊队立刻叫出暂停。

  徐凌看了一眼记分牌,又看了一眼头也不回走向替补席的盖伊,什么也没说,只是快步走向场边。

  在NBA打球的好处是,赛季漫长得令人麻木。无论你今晚赢得多么荡气回肠,抑或输得多么刻骨铭心,那都只是这一个夜晚的事。明天太阳照常升起,还有八十一场比赛在等待着你。

  然而,马克·雅法罗尼此刻完全无法用这种长远视角安慰自己。他快速地咀嚼着口香糖,心跳剧烈得仿佛随时要挣脱胸腔。

  最后7秒,落后2分。新赛季首战,对手是卫冕冠军——若能取胜,本将是一个再完美不过的开局。

  可是,他们还能赢吗?

  雅法罗尼的目光扫过自己的球员,脑海中却不受控制地反复回放着鲁迪·盖伊那记愚蠢的提前快下。当他眼睁睁看着吉诺比利在绝对空位中接球出手时,他一度万念俱灰。

  怎么办?现在到底该怎么办?

  就在雅法罗尼紧张得几乎失语的时刻,他忽然听到一声让人产生救赎感的:“教练。”

  雅法罗尼蓦地转头,看见徐凌站在他面前,手里拿着一个纸杯,里面是半透明的运动饮料。

  徐凌将纸杯递向他。

  “喝杯水,把嘴擦干净。”徐凌镇定自若地说,“我不会让你输掉执教生涯的第一场常规赛。”

  他说得如此理所当然,仿佛这不是他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场常规赛似的。

  在NBA的残酷世界里,主帅一旦失去对比赛的掌控,往往就意味着执教生涯走向终点。而当某一天,球员表现得比教练更加笃定、更像领袖时,无声的权力更迭便已在暗中发生了。

  本该成为全队支柱的主教练,若心安理得地接受球员的“庇护”,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再也回不到纯粹的“执教与被执教”。那种羁绊,终将蜕变成另一种形态的存在。

  那一天,马克·雅法罗尼并未完全意识到这一切对他意味着什么。

  他只知道,我很慌,但伊莱让我感到安心;我可以相信伊莱,我必须为伊莱画一个“所有人都滚开,把球交给他一个人”的战术。

  暂停结束。

  徐凌站在边线,从发球的加索尔手中接过篮球。就在他触球的瞬间,联邦快递论坛球馆内原本躁动不安的氛围骤然改变——一种混合着紧张、期待与绝对信任的寂静,沉沉压了下来。

  所有观众都不自觉地屏息凝神,仿佛连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他们的目光紧紧追随着那个身披灰熊1号球衣的身影。

  鲍文立即紧紧防过来。

  6秒

  徐凌在左侧四十五度角位置急停,交叉变向。

  3秒

  却是在这一刻,鲍文漂浮的重心随着徐凌的一记停顿后的拜佛猛然跃起,当鲍文跳到空中,却看见徐凌还在地面时,他知道一切都完了。

  徐凌冷静收球,向后跳步撤到三分线外两步远,在比赛时间仅剩0.8秒时毅然出手!

  鲍文骇然回头,只见篮球高速旋转飞向篮筐,终场红灯倏然亮起。

  而那一球,如同精确制导的导弹般,径直洞穿网心!

  “唰!!!!”

  “BANG!!!!!!!”

  凯文·哈兰的嘶吼瞬间撕裂响彻球馆。

  “绝杀!绝杀!伊莱投进了压哨绝杀!!!他从三分线外射落了马刺队!一记伟大的投篮!布鲁斯·鲍文和圣安东尼奥整晚的努力在这一刻化为乌有!孟菲斯!向你们的国王脱帽致敬吧!!!”

  鲍文在进球的瞬间爆粗。

  随即便听到身后的徐凌冲他大喊道:“这就是阿迪达斯给我6000万美元的原因!”

  话音未落,徐凌已被疯狂涌来的队友彻底淹没。加索尔、洛瑞、米勒.几乎全队的人都嘶吼着扑了上来,像是要从他身上攫取胜利的魔力般将他推倒在地。

  徐凌陷在人群最底层,在一片摇晃的球衣、汗水和震耳欲聋的呐喊缝隙中,他的目光穿过攒动的肢体,仿佛触到了不远处那张巨大海报上的标语:

  “伊莱——我们的救世主,请拯救这支球队!”

  那一刻,喧嚣骤然远去。

第69章 我主伊莱

  39分8篮板8助攻

  以及压哨绝杀卫冕冠军马刺队。

  徐凌的首秀正如计划之中那般引爆现场。

  联邦速递球馆开始爆发出一股狂热得犹如宗教崇拜般的热情,早在韦斯特当初选择徐凌的时候,就有关注大学篮球的人预言,徐凌将会改变孟菲斯的职业篮球。

  只是,像孟菲斯这样处于最低谷的小市场,他们根本不知道一个未来巨星的加入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球队。

  那些真正关注大学篮球的人,一遍又一遍讲述徐凌在德州理工大学的成就,这种病毒式的宣传在最初的时候引发反效果,有球迷嘲笑说“你说得好像那个中国人就像主一样伟大”。

  这就是徐凌的外号来源,灰熊球迷戏谑地称他为“主”(Lord),或者“我主”(My Lord),更有甚者,就是“我主伊莱”(Lord Eli),但在今晚之前,这些外号还是调侃、玩梗和嘲笑居多的戏谑。

  可是在徐凌打出如此首秀,投进压哨绝杀之后,当他从队友的堆叠中起身,现场的球迷们齐声高呼:“LORD ELI! LORD ELI! LORD ELI!”

  那戏谑的调侃在这一刻被彻底蒸发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神性的顶礼膜拜,仿佛要将“孟菲斯灰熊”的队名都震碎,重新镌刻上“伊莱”的名字。

  徐凌看起来有些不知所措。

  身边的队友同样投来激动和羡慕的目光。

  有多少人能用首秀征服主场球迷?

  保罗·加索尔目光复杂地看着徐凌,他曾预言徐凌会重走他的来时路,现在呢?他不那么确定了。

  “主。”洛瑞说着,好像虔诚的教徒,“不打算对你的信徒说点什么吗?”

  徐凌瞥了一眼不远处正在等待的TNT女记者,回道:“布道的时间还没到,还有正事要做。”

  说罢,他便径直走向场边的TNT采访区,而现场球迷的欢呼声却愈发汹涌,几乎要掀翻球馆顶棚。

  鲁迪·盖伊远远站在球员通道的入口,身体几乎完全被深沉的阴影吞没,若不仔细分辨,很难察觉那里站着一个人。

  他没有加入狂欢的人群。但当徐凌投中那记反绝杀的三分时,他同样情不自禁地从座位上一跃而起——紧接着又迅速压下情绪,恢复冷静。当马刺球员面露绝望、灰熊队友纷纷扑向1号球员疯狂庆祝时,他只是沉默地站在欢呼圈的最边缘。

  然后,盖伊想起了自己那个致命的抉择:在最后时刻提前启动偷下快攻,结果被马努·吉诺比利敏锐地捡到蒂姆·邓肯点出来的前场篮板,轻松命中准绝杀投篮。

  如果他当时没有选择提前下快攻,那个篮板会不会落到他的手中?比赛是否就会结束?为什么?他为什么要做出那样的判断?

  他知道答案。

  他只是太想成为那个一锤定音的英雄。

  徐凌命中的这一记三分,至少让他免于在赛后如战犯般承受媒体与球迷的口诛笔伐。他本应感到庆幸,甚至开心。

  可盖伊却清晰地感觉到,所有他曾渴望与徐凌一争高下的东西——聚光灯的焦点、球队的倚重、乃至球队第一人的地位,此刻都已彻底落入对方手中。他就像一尾被巨浪冲上岸边的鱼,尽管还能挣扎翻腾两下,却又有什么意义?

  就在去年,尤其是保罗·加索尔明确提出交易请求之后,球队几乎倾尽资源培养他,完全是以下一代球队门面的规格予以重任。尽管他当时的发挥并未达到预期,但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他比任何人都更加刻苦。他深信自己已取得长足进步,足以赢回一切。

  而最终,盖伊只能站在原地,眼睁睁看着所有人——包括曾寄望于他的整座城市——都成为了那个中国人阶下最虔诚的信徒。

  一种混合着无力、嫉妒与自我厌恶的情绪猛然缠住了盖伊。

  盖伊不再看向场上沸腾的欢庆人群,猛地转身,一把推开身旁的饮水架,头也不回地提前冲回了球员通道,将所有的喧嚣与灯光狠狠甩在身后。

  更衣室里充满了球员们互相击掌、高声谈笑的喧闹声,徐凌是最后一个走进来的。

  “伊莱,你今晚所做到的,正是当年底特律那些人希望我去做的事。”达科·米利西奇迎上前,半是感慨半是调侃地说道,“成为孟菲斯的主,感觉怎么样?”

  说实话,作为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这种称呼让徐凌感到有些微妙的不自在。

  “那你当初为什么没做到呢?”徐凌笑着反问,试图把话题转向轻松的方向,“难道是因为底特律的夜店比孟菲斯的比尔街更有吸引力?”

  “嘿!说什么呢,菜鸟!”

  迈克·米勒插了进来,举起手臂高声喊道:“都听好了!这件事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去他妈的拉里·布朗!”

  更衣室里顿时响起一片会意的大笑和附和声。

  这时,作为徐凌最坚定的盟友,亦或是“主”最忠实的信徒,贾里乌斯·杰克逊四处张望,问道:“鲁迪呢?”

  听到这话,知道内情的米利西奇几步走到淋浴间外,提高声音朝里面喊道:“嘿,鲁迪!别泡太久了。要我说,你真该出来跟伊莱说声谢谢。你应该很清楚,要不是他投进那记绝杀,明天所有媒体的头条会写着谁的名字?”

  淋浴间内,水声骤然变大,猛烈的水流砸在地面的声音成了唯一的回应。

首节 上一节 57/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