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韩贞大声应命。
他知道,这意味着一场席卷整个江湖的彻底清洗,即将开始。
陆九渊的目光最后落在一旁垂手恭立的马空群和吴不明身上。
“马空群,吴不明。”
“属下在!”两人连忙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态度恭敬无比。
“清扫之事,由你二人协助韩贞,积极配合,自有好处,阳奉阴违,死之将近……”
陆九渊没有说下去,但那股冰冷的杀意让两人头皮发麻。
“属下万死不辞!”两人齐声应道,背后已被冷汗浸湿。
陆九渊不再多言,缓步走下高台。
所过之处,所有人无不低头,不敢直视。
阳光照在他天青色的长袍上,纤尘不染,仿佛刚才那场血腥屠杀与他毫无关系。
第197章:赏善罚恶二使,宁见阎王,不见游龙!
但他身上散发出的那股睥睨天下、掌控生死的威压,却比任何血腥味都更令人窒息。
四年光阴,如白驹过隙。
曾经的腥风血雨、震天杀喊,已被时间悄然抚平,沉淀为江湖记忆深处一道不敢轻易触碰的疤痕。
天下会的铁蹄踏遍了江湖的每一个角落,《江湖律》的条文如同冰冷的铁律,刻入了每一个门派、每一个帮会、甚至每一个独行客的行事准则之中。
江湖,还是那个江湖,刀光剑影、恩怨情仇从未真正消失。
但它又不再是那个江湖。
以往的快意恩仇、肆意妄为被套上了枷锁,名门大派仗势欺人、黑道枭雄滥杀无辜的景象几乎绝迹。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在那至高无上的《江湖律》之上,悬着两把利剑,代表着天下会那位人间无敌的意志,巡视四方,执法如山。
赏善使,阿飞。
罚恶使,游龙生。
四年时间,足以让这两个名字响彻寰宇,其威名甚至超越了昔年的任何一位侠客或魔头,成为一种规则的象征,令人闻之肃然,又敬又畏。
阿飞的剑,依然很快。
川南大水,瘟疫横行,当地一个小帮派“二龙帮”倾尽所有存粮,组织人手抗洪救灾,帮主却因劳累过度而亡。
消息传出后的第七日,阿飞的身影出现在二龙帮总堂。
他没有多言,只是将一枚天下会特制的“善”字令牌和十箱足以让二龙帮重振旗鼓的金银,放在了那位帮主的灵位前。
从此,二龙帮虽小,却无人敢欺,因其善行得天下会背书。
阿飞的剑,快得让人看不清。
但他的“赏”,却精准地落在每一个真正践行了侠义、却可能被这残酷江湖所淹没的人头上。
他仿佛是一双冷漠却公正的眼睛,替那个高居总舵的“人间无敌”,注视着江湖中不易察觉的微光烛火。
江湖中人对他,是七分敬畏,三分感激。
阿飞的行踪飘忽不定,可能出现在漠北苦寒之地,也可能出现在江南烟雨之中。
他总是独来独往,沉默寡言,一如当年。
他赏善,却不张扬。
武功,秘籍,丹药,银钱,出他之手,落入江湖之中,善意不断,传承不绝。
他的名声,是杀出来的,也是救出来的。
江湖传言:赏善使之剑,快不过雷霆,却比雷霆更精准。只诛首恶,不伤无辜。
遇之,若心中无鬼,坦荡行事,便无需惧,也是机缘到来。
若罪孽缠身,则见其剑光如见阎罗。
与阿飞的沉默低调不同,游龙生之名,往往伴随着更浓的血腥味和更令人胆寒的强势。
他那柄“夺情残剑”,出鞘必要见血,见血往往阉人。
游龙生执法,铁面无情,动辄株连。
若有门派仗着势力庞大,内部包庇罪犯,欺上瞒下,一旦被他查实,其刑罚之酷烈,足以让整个门派胆寒。
三年前,江南霹雳堂,门中出了一位采花贼,作案十数起,闹出人命,门派包庇。
游龙生亲自前往查办,证据确凿后,不仅将首犯当场格杀,更将包庇隐瞒的堂主、长老等一干上层尽数废去武功,阉割。
霹雳堂声威自此一落千丈,再也无人敢徇私。
两年前,关外万马堂当中有人勾结马贼洗劫村庄,鸡犬不留。
游龙生率天下会精锐千里追袭,将参与行动的马贼尽数诛灭,更直捣其老巢,将其上下屠戮一空,头颅筑成京观,立碑警示塞外绿林。
马空群自断一臂,亲自到总舵请罪。
此举虽酷,却彻底震慑了边陲,数年再无大规模马匪之患。
他的名声,是铁与血铸就的。
江湖传言:罚恶使之剑,邪异夺情,剑出无回。
见其剑光,或死或阉。宁遇阎王,不见游龙。
他若出现,便意味着有人触犯了《江湖律》的底线,绝无转圜余地。
五年时间,从最初的战战兢兢已逐渐习惯。
江湖人在最初的恐惧与不适之后,渐渐发现,这看似冰冷的《江湖律》,竟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秩序”。
其内容愈发细化,不仅约束厮杀仇杀,更对帮派纷争、利益划分、乃至对寻常百姓的态度都有了明确规定。
违律者,天下共诛之,不是一句空话。
这四年来,江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
大规模的帮派火并几乎绝迹,拦路抢劫、灭门惨案的发生率降至百年来的最低点。
以往那些动辄拔刀相向、视人命如草芥的“豪侠”们,要么学会了在《江湖律》的框架内解决问题,要么便已化为冢中枯骨。
小门小派无需再担心被大宗门随意吞并,行商走镖的无需再时刻提心吊胆。
虽然依旧有阴谋、有厮杀、有争夺,但一切都必须在规矩的框架之内。
江湖恩怨江湖了,不得波及无辜,成了最基本的底线。
而支撑这一切的,便是那两位代表天下会意志的巡行使者,
以及他们身后,那位四年未曾出手,却无人敢质疑其权威的人间无敌,陆九渊。
他仿佛已超然物外,隐于天下会总舵深处,不再过问俗务。
但所有人都知道,赏善罚恶二使的权力来源于他,这江湖的规矩由他订立。
他,即是最终的律法。
第198章:沈浪、王怜花、熊猫儿,三侠步入天下会【爆更】
沈浪、王怜花、熊猫儿,这三个名字,任何一个都曾足以在江湖上掀起巨大的风浪。
如今三人联袂而至,悄无声息地潜入天下会总舵,若在四年前,必是震惊天下的大事。
但此刻,他们站在总舵深处,一片依山势而建的园林中,却只感到一种令人心悸的沉寂。
园林精致,小桥流水,竹影婆娑,与外界想象中天下会总舵的肃杀威严截然不同。
果然,穿过一片修竹,便见一座凉亭临水而建。
一个身着天青色长袍的身影,正背对着他们,凭栏而立,望着水中几尾悠然摆动的锦鲤。
他手中随意地撒下一把鱼食,动作闲适得如同任何一个享受午后时光的富家公子。
但一种压力,弥漫开来,却让三位不速之客,完全变了脸色。
三人脚步停下。
即使是沈浪,脸上那惯有的、仿佛对世间万物都了然于胸的淡淡笑容也收敛了几分,变得凝重起来。
王怜花折扇轻摇,看似风流依旧,但眼底深处那抹玩世不恭早已被极致的警惕所取代。
熊猫儿浓眉紧锁,粗犷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震撼与戒备,
他体内磅礴的内力几乎要不受控制地自行运转起来抵抗这股无处不在的压力。
他们看着那个背影。
平平无奇,感受不到丝毫内力波动,更无逼人的气势。
但他就站在那里,却仿佛是整个天地的中心。
亭子,水池,竹林,乃至他们脚下所站的土地,都在无声地围绕他而存在。
一个平和的声音响起,没有转身,似乎早已知道他们的到来。
这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他们耳中,平淡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仿佛不是在
沈浪率先开口,声音依旧温和:“不请自来,冒昧打扰陆帮主清静,还望海涵。”
陆九渊缓缓转过身。
他的面容似乎与四年前并没有什么变化,肤色莹润,不见丝毫岁月风霜。
一双眼睛,深不见底,只是平静地看过来,却让三位当世绝顶的高手同时生出一丝被彻底看透、无所遁形的感觉。
他的目光在三人身上一一掠过,在沈浪脸上微微停顿了一瞬。
“怎么称呼?”
“王怜花!”
“熊猫儿!”
“沈浪……果然是你们。”
陆九渊的语气里听不出惊讶:“当初仁义庄三位庄主死后,我以为你们就可能过来。
只是一直没有等到。
当时不来,现在为什么又选择来了?”
“这世上,守成的人多,开拓的人少。
拥有雄才大略,能够改革的人就更少了。”沈浪说道:
“当时你的改革已经在江湖上开始进行,我们若是阻止,将一切功亏一篑,前面牺牲的人也就全都白死了。
如今五年时间已过,你对江湖的改革,成效也皆以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