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雨郑重道:“苏师弟与晚辈乃是生死之交,口风极严,绝不会外泄此事。”
陈渊神情稍缓,从芥子环中取出十块上品灵石,交给江雨:“这些灵石,你且收下,好生修炼。”
江雨目中闪过一丝喜色,双手接过灵石,恭声道:“多谢前辈赏赐。”
陈渊收起玉简,转身穿过禁制院墙,戴上斗笠,隐去面容。
他缓步走出崇德城外,足足用了一个时辰,然后飞上天空,远遁而去。
在此期间,他时刻散开神识,留意着周围情形,小心戒备。
他只是来崇德城拜访青柳居士,按理说并无凶险。
但青柳居士却如此小心,让一个筑基修士交给他一枚玉简,连亲传弟子都不知道,处处透着蹊跷。
而且此时距离绝灵岛开启,只剩下八个月的时间。
陈渊曾答应青柳居士,助他从绝灵岛中取得三千年清风竹,在这种紧要关头,更要谨慎行事。
此刻陈渊有些懊悔,为何没有早些来崇德城,那样就不会错过青柳居士了。
他走出寂静海后,顺路先去了天机岛,想要和敬舒涵见一面。
但敬舒涵并不在天机岛上,他等了三个月,敬舒涵一直没有返回宗门。
绝灵岛开启之日又越来越近,他只能作罢,离开天机岛,来崇德城拜访青柳居士,竟然也是错过。
陈渊暗叹一声,一路飞遁,来到距离崇德城七百里外的摩云山上,落了下来。
这里荒僻无人,他激发朱厌真血,一头黑发变成雪白之色,双手朱厌真火升腾而起,涌入玉简之中,将青柳居士留下的神识禁制,尽数焚去。
这道神识禁制极为牢固,用寻常手段极难破解。
但青柳居士知道他手中的白色火焰能灼烧神识,显然是特意为他留下的。
神识禁制破去之后,朱厌真火敛去,陈渊神识探入其内,过了一会,才抬起头来,神情略显凝重。
玉简中只有简短的几句话,以及一幅地图,让陈渊去玉清海中的某处岛屿,和青柳居士汇合。
他眉头微皱,将玉简收入芥子环中,遁光一卷,往东边飞去,遁速极快。
青柳居士遮遮掩掩,似乎顾虑极多。
陈渊一路上片刻不停,不到半个月,就离开九仙洲洲陆,来到玉简中记载的那一个岛屿。
这处岛屿很是偏僻,所处海域也平平无奇,只有两个小型的修仙家族,极为贫瘠,其中一个修仙家族的族地,就在这座岛上。
陈渊按照玉简所载,走入岛上的小型坊市,来到一座名为“水月轩”的茶楼,在三楼临窗的一个位置坐下,点了一壶灵茶,低头品茗。
他一坐就是一天,直至日暮西垂,天色昏暗,方才起身离开。
第二天清晨,陈渊继续来到水月轩,在三楼同样的位置,点上一壶灵茶,静坐品茗。
如此七天过去,这一日午后,陈渊正端起茶盏,放到嘴边,忽然一顿,然后微微仰头,将盏中灵茶一饮而尽。
他放下茶盏,屈起食指,轻轻敲了一下桌面。
片刻之后,一名年轻修士快步走上三楼,只有炼气二层的修为。
他来到陈渊身边,抱拳一拜,神情很是恭敬,轻声道:“前辈有何吩咐?”
“再拿一个茶盏过来。”陈渊淡淡道。
“请前辈稍待。”年轻修士应了一声,走下三楼,很快便端着一个托盘,走了上来。
盘中有一个精致的青瓷茶盏,年轻修士轻轻拿起,放在桌上,行了一礼,躬身退去。
陈渊拿起茶壶,倒满自己的茶盏,又移到对面的茶盏上,微微一倾。
一线琥珀落下,颜色清亮,香气弥漫,沁人心脾。
这壶灵茶是水月轩的招牌“水色月影”,一壶就要五块中品灵石,寻常筑基修士都消受不起,在这处海域都颇有名气。
当“水色月影”填满茶盏时,一名修士缓步走上三楼,来到陈渊对面,坐了下来。
此人须发皆白,一身灰色长衫,头戴巾帻,仿佛刚从私塾中走出的教书先生。
陈渊放下茶壶,举起茶盏,微微一笑:“青柳道友,请。”
老者也举起茶盏,嘴角含笑:“陈道友,请。”
第551章 君子之交
陈渊将盏中灵茶一饮而尽,微笑道:“在下费了不少周折,才找到此岛,道友如此遮掩,可是有什么顾虑?”
多年未见,青柳居士变化不大,只是面容又苍老了些许,多了几根银丝,双目略显浑浊。
他收敛了气机,但瞒不过陈渊堪比大修士的神识,还是停留在元婴初期巅峰,只是气机比之前更加凝厚了一些,应是并未放松修炼,一直在凝练真元。
青柳居士放下手中茶盏,端详着陈渊,目中闪过一丝异色。
和以前一样,他还是看不透陈渊的修为,但陈渊的气息,却更加缥缈莫测。
他神情凝重道:“道友有所不知,顾师弟、杨长老已经和鲲鱼一族、镇海宗联手,四处寻找道友踪迹,若是道友行踪暴露,他们立刻就会动手截杀。”
“这些年来,老夫四处打探,但一直没有道友的消息,在崇德城中等了几年,顾师弟对老夫的监视日益严密。”
“两个月前,绝灵岛已经有现世迹象,老夫不敢再等下去,悄悄离开山门,来此地等候等候。”
“但在临行之前,老夫把那枚玉简留给了江雨,若道友去崇德城拜访老夫,就将其转交给道友。”
“顾师弟不知道老夫与江雨的关系,老夫笃定,陈道友生性谨慎,不会毫无防备,贸然显露身份,如此遮掩一番,应该不会被顾师弟察觉。”
陈渊眉头一皱,没有解释自己过去三十多年的行踪,反问道:“道友曾言,顾长老要镇守火狱六十年,应该赶不上绝灵岛开启才对,可是发生了什么变故?”
青柳居士微微颔首:“顾师弟不知用了什么手段,请另一位长老代他镇守火狱十年,多半是拿出了什么宝物。”
“清风竹对老夫和他来说,都至关重要,为了此物,他就算拿出一件高阶法宝,也不足为奇。”
陈渊目中闪过一丝寒光:“三方合力,看来顾长老是一定要置在下于死地了。镇海宗自然是云天老祖出手,道友可知晓,鲲鱼一族是哪位妖王出面?”
青柳居士沉声道:“据老夫所知,鲲鱼一族也派出了一位九级妖王,但具体为谁,却不清楚。”
陈渊点了点头:“昆同死在我手中,鲲鱼一族自然不敢派出八级妖王,其族中的九级妖王只有两位,不是昆弥,就是昆海……三名元婴中期修士,好大的手笔。”
青柳俱是面露忧色:“顾师弟不敢对老夫下手,只能从道友身上做文章,斩去老夫臂助。”
“老夫在此地等候道友,除了避开顾师弟监视之外,也是想劝道友,此次绝灵岛之行太过凶险,道友还是留在绝灵岛外,不要与他们正面对上……”
陈渊心中一动,缓缓道:“青柳道友与顾长老毕竟师出同门,他不会对对道友下手,道友独自一人,反而有机会夺得清风竹。”
青柳居士摇了摇头:“绝灵岛与外界隔绝,百无禁忌,虽说有门规约束,顾师弟不敢同门相残,但也不会手下留情。”
“老夫身上若只是留下一些伤势,而无性命之危,掌门真人也不会穷究到底。”
陈渊面露讶色:“如此说来,道友岂不是没有半分胜算?”
青柳居士又倒了一盏水色月影,轻轻啜饮一口,苦笑道:“清风竹事关老夫道途,岂能让道友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进入绝灵岛中?”
“虽说顾师弟修为高出一层,但老夫也有所准备,并非没有机会得手,道友不必担心。”
陈渊淡淡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在下既然答应了道友,岂有退缩之理。”
“他们欲置在下于死地,在下也正想借此机会,了结这一番恩怨。”
青柳居士皱眉道:“道友不可逞一时意气,三名元婴中期修士,绝非你我能够应对。”
“道友年纪尚轻,寿元充足,待日后修为提升,再找镇海宗、鲲鱼一族的麻烦,也为时不晚,何必急在这一时?”
陈渊微微一笑,也不答话,不再收敛气机,元婴中期的威压,缓缓显露出来。
青柳居士察觉到陈渊的修为气机,端着茶盏的手,停在了半空。
但水月轩三楼的其他修士,却毫无察觉。
青柳居士落座之后,陈渊就已经布下了一层神识屏障,两人的一切举动,都被遮掩了起来。
陈渊显露气机片刻,便重新收敛起来。
又过了许久,青柳居士慢慢放下茶盏,眼神中残留着震惊:“道友已经突破了中期瓶颈?”
陈渊淡淡道:“这些年来在下运气不错,有些机缘,修为有所进益,让道友见笑了。”
青柳居士点了点头,动作却有些僵硬。
二百年结婴的修士他见过,但三十年突破中期的元婴修士,却是闻所未闻。
就是天才辈出的十大宗门,也从未有过这等人物。
但他转念一想,陈渊是体修,瓶颈本就比寻常修士要薄弱许多。
只是需要肉身天赋,淬体灵草又太过罕见,才显得修为提升艰难。
陈渊修炼两百多年,就结婴成功,天赋毋庸置疑,再得到淬体灵草,突破中期瓶颈,虽然还是惊世骇俗,但并非没有可能。
青柳居士重新端起茶盏,轻啜一口,压下心中的震撼:“道友修为突破,可喜可贺,但顾师弟一方,却有三名元婴中期修士,以一敌三,怕是难以抵挡……”
陈渊笑了笑:“绝灵岛中限制重重,我等元婴修士,要通过魔原考验,还不能随意动手,否则就会有雷罚降下,又有诸多空间秘境、空间裂缝,形势复杂。”
“顾长老、云天老祖和鲲鱼一族的妖王联手,望之令人生畏,但并非没有逐个击破的机会。”
“而且就算要以一敌三,在下也并非没有把握应对。”
他平淡的声音中,隐隐透出一丝杀气。
青柳居士瞳孔一缩,沉默了一会,终于开口:“好,既然道友不肯改变主意,就请收下这枚通天令。”
“无论此番能否得到清风竹,老夫都欠道友一个人情。”
“日后道友若有所需,尽管开口,无论何事,老夫必定竭尽所能。”
说着,他从芥子环中取出一枚玉牌,递了过来。
陈渊接过玉牌,一面刻着栩栩如生的仙禽瑞兽,一面刻着古篆“通天”两字,似乎经历了无尽岁月的洗礼,呈暗黄之色,正是他曾经见过的通天令。
陈渊将玉牌收起,微笑道:“青柳道友言重了,当初在下尚未结婴,就承蒙道友相救,后又助我借得灵脉,结婴成功。”
“若说人情,是在下欠道友更多,你我乃是君子之交,不必分得如此清楚。”
青柳居士一怔,旋即笑道:“不错,老夫与道友之间,正是君子之交。”
第552章 现世
陈渊忽然想起一事,问道:“不知张道友现在何处?我在崇德城时,曾问过江雨,但他也不知张道友下落,只说张道友十几年前,就离开宗门,至今未归……”
青柳居士面色一黯:“武山外出游历,至今未归,怕是已经不幸遭难。”
陈渊一怔:“道友此言何意?张道友可是已经身陨?”
青柳居士微微摇头:“老夫也无法确定,武山十几年前离宗,前往南州,寻找结婴灵物。”
“五年之后,他的本命元灯忽然出现异状,看守元灯殿的弟子前来禀报,老夫前去查看,发现武山的本命元灯变得极为黯淡,将熄未熄……”
陈渊惊讶道:“本命元灯蕴含一缕神魂气息,若其主无事,灯火不灭,其主身死,神魂破碎,才会熄灭,怎么会变得极为黯淡,又没有熄灭?”
青柳居士道:“老夫亦是极为疑惑,立即动身前往南州,寻找武山踪迹”
“但南州广大,渺无人迹,妖兽横行,老夫四处打探武山的消息。”
“曾有藏剑宫、太冥宗、少玄门的弟子见过武山,并与他结伴同行,所过之处,老夫重新走了一遍,也没有武山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