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灵九转 第559节

  “道友实力虽强,但想要找敖厉报仇,怕是也力有未逮。”

  陈渊微微颔首:“蟾灵岛……此事确实有些棘手,看来还需从长计议。”

  凝素真人见陈渊并未因怒火而失去理智,心中一松,宽慰道:“道友勿急,那敖厉好色如命,不时就会离开蟾灵岛,四处物色貌美姬妾。”

  “道友实力非凡,连昆海都不是对手,日后寻机将他杀了便是。”

  陈渊笑了笑:“道友所言极是。”

  ……

  两人在敬舒涵的修炼室外等了七天,陈渊在打坐之时,不忘散开神识,关注着修炼室中,敬舒涵的一举一动。

  她服下芝元丹后,脸色好看了许多,皮肤也不再似寒冰那般苍白,透出一种死寂的味道。

  她的修为气机,也从之前的起伏不定,逐渐稳定下来,这说明她的境界不再有跌落之危。

  虽然陈渊无法将神识探入敬舒涵体内,但她经脉之中的寒煞灵气,应该也被芝元丹的药力慢慢化解。

  第八天正午,一日中阳气最盛之时,敬舒涵终于睁开了眼睛。

  两点漆黑的眸子里,依旧透出些许虚弱,但与此前相比,终于不再黯淡无光。

  石厅之中,正在打坐的陈渊和凝素真人,也同时睁开双眼,站起身来。

  修炼室的石门缓缓打开,敬舒涵缓步走出,来到凝素真人身前,深施一礼:“弟子伤势已经无碍,有劳师父为弟子护法。”

  凝素真人叹了口气:“是为师无能,那敖厉当着为师的面,还敢强行动手,想要将你掳去,为师甚至连报仇也做不到。”

  “为师能做的,也只有从门中换来两株芝元草,为你疗伤。”

  她顿了一下,看向身旁的陈渊:“不过陈道友修为犹在为师之上,此事还是要着落在他身上。”

  陈渊笑了笑,右手一抬,轻轻握住敬舒涵的左手,神识探入她的体内,转了一圈。

  敬舒涵经脉中的寒冰尖刺,已经消失不见,千疮百孔的经脉,也已全部愈合。

  只是新生的经脉壁障还是单薄了一些,依旧残留着点点微不可见的白霜。

  敖厉在她体内留下的寒煞,竟然如此顽固。

  陈渊双目微眯,收回右手:“芝元丹果然不凡。”

  敬舒涵见陈渊当着凝素真人的面,举止依旧如此亲密,不由面色绯红,神情很是尴尬。

  她偷眼看向凝素真人,却发现她神色如常,只是略微有些不适。

  敬舒涵念头一转,想起陈渊元婴中期的修为,不由心中暗笑。

  凝素真人平日里最是看重女子名节,得知他和陈渊私定终身后,曾经大发雷霆,扬言要重重惩处陈渊。

  她和流夜私下都认为,凝素真人早年间应该为情所伤,才会在男女之事上,有如此激烈的反应。

  但陈渊屡次三番在她面前,与自己执手相拥,她却只是静静旁观。

  看来在元婴中期修士面前,凝素真人对女子名节的看重,也只能放在一旁。

  不仅如此,陈渊还转过头,对凝素真人拱手一礼:“陈某有些话,想和舒涵私下一叙,还望道友成全。”

  凝素真人眼睛深处闪过一丝不悦,但面上却是微笑道:“妾身这就依先前所言,将道友来到天机岛,且修为突破元婴中期之事,暗中传达给镇海宗修士。”

  说罢,她又看向敬舒涵:“你好好养伤,切勿……切勿动了欲念,伤了元气。”

  敬舒涵脸上一红,连忙拜下:“弟子明白。”

  陈渊一怔,神情也有些不自然,微微低下头去。

  待凝素真人离开后,敬舒涵脸上的绯红方才慢慢褪去。

  她转头看向陈渊,秀眉紧蹙,美眸中透出担忧之色:“师父刚才说,要把你来到天机岛之事散布出去,这是为何?你就不怕镇海宗找上门来么?”

  陈渊微微一笑:“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分寸,正是要镇海宗找上门来。”

  敬舒涵凝望着他,眼睛里的担忧渐渐消失,忽然一笑:“也是,除非逼不得已,否则你从不做没有把握之事。”

  “此举看似荒唐,但你既然敢这么做,定然不会有事。”

  陈渊笑道:“不错,此事关系到我日后修炼,而且要斩了那敖厉,为你报仇,这一步也是必不可少。”

第590章 出手

  敬舒涵叹了口气:“人们都说红颜祸水,我修为低微,不仅帮不上你,还为你惹来了一个大敌……”

  陈渊握住她的手,轻声安慰道:“你无需自责,是那敖厉欺人太甚,而且即便没有此事,日后我也要对敖厉下手。”

  敬舒涵疑惑道:“你和敖厉也有仇怨?”

  陈渊微微摇头:“我和他并无仇怨,但他是九级妖王,这就够了。”

  “九级妖王……”敬舒涵还是有些不解,但并没有再问下去。

  虽然她和陈渊情投意合,但她一直极为分寸,从不打探陈渊修炼之事。

  陈渊也没有过多解释,话锋一转:“这次你身受重伤,幸而我及时回到洞府,才没让流夜道友扑了个空。”

  “若是以后你再受伤,未能及时服下掺入我精血的丹药,境界跌落,如之奈何?”

  敬舒涵看着陈渊目中透出的关切之色,轻轻一笑:“你不用担心,我的清灵之体只在结婴之前,才会有这种弊端。”

  “结婴之时,历经三大灾劫,洗炼肉身神魂,我便会与其他修士无异。”

  “即便受伤,也不需要你的精血疗伤。”

  陈渊轻舒一口气,得知敬舒涵受伤后,他便一直在思索此事。

  他不可能一直待在敬舒涵身边,若是敬舒涵每次受伤,都需要他的精血疗伤,终有一日,会酿成惨事。

  敬舒涵身躯忽然往前一倾,整个人倒在陈渊怀里,贴着他的胸膛,轻声道:“不说这些了,当初你去万妖海之前,明明说过,多则几年就会回返。”

  “为何离开了这么长时间,杳无音讯,让我好生担心……”

  陈渊轻轻揽住她纤细的腰肢,隔着一层单薄的纱衣,温软滑腻。

  鼻端紧挨着她的一头乌发,淡淡清香萦绕鼻端,不断撩拨着他的心弦。

  陈渊的右手不自觉紧了一紧,微微把头偏开,心中默念清心咒。

  他本以为自己前世早已看惯了风花雪月、莺歌燕舞,对男女之事早已无动于衷。

  但现在他才明白,他只是厌倦了风尘女子。

  修仙者与凡人,终究不同。

  两人静静依偎在一起,过了一会,陈渊才缓缓开口:“此事有些复杂,一时难以解释清楚,待日后时机到了,你自然会知晓。”

  敬舒涵轻轻点头,并没有追问下去。

  哪个修士没有自己的隐秘,即便是道侣之间,也不可能事事坦诚。

  陈渊心下一松,现在还不是将上古传送阵之事,告诉敬舒涵的时候。

  东华洲是他最后的退路,绝不能让第二个人知晓。

  敬舒涵忽然一笑:“虽然我被敖厉所伤,但也在万妖海深处,找到了一颗魂贝珠,将来渡心魔劫时,能够轻松不少。”

  “此前你送给我的那几粒昆玉丹,我已经全部服下,肉身增强了许多,扛过阴火劫,应该不成问题……”

  陈渊眉头微皱:“你没有找到应对天雷劫的灵物?”

  敬舒涵摇了摇头:“能削弱天雷劫威力的宝物太过罕见,这些年来我几乎走遍了玉清海,也没有找到。”

  “这次师父带我进入万妖海,就是为了寻找应对天雷劫的灵物,只是没想到,竟然撞见了敖厉这个淫贼……”

  陈渊右手微微抬起,轻抚着敬舒涵的背,若有所思道:“能抵御天雷劫之物确实罕见,不过妖族化形时,也与我等人修一般,要渡天雷劫。”

  “三大王族统领万妖海数万年,传承久远,底蕴深厚,应该不缺此等宝物。”

  “你伤势初愈,虽然境界没有跌落,但也是元气大伤,结婴不必急在这一时,不妨往后推迟一段时日。”

  敬舒涵一怔,仰起脸来:“你莫要因为我,仓促对敖厉下手……”

  陈渊低下头,微微一笑:“你放心,我自有分寸。”

  敬舒涵低下头,贴在陈渊胸口,两人不再言语。

  ……

  第二天,陈渊悄然离开了天机山脉。

  敬舒涵的伤势虽然大体已经恢复,但经脉之中依旧残留着些许寒煞,需要打坐调息。

  陈渊还是回到为敬舒涵炼制丹药的庭院中,暂时住了下来。

  又过了三天,凝素真人来到院中,拜访陈渊。

  两人分宾主落座,陈渊奉上灵茶,寒暄了几句。

  凝素真人方才切入正题:“妾身幸不辱命,已将道友现身天机岛的消息,暗中告知了镇海宗修士。”

  陈渊微微颔首:“有劳了。”

  但凝素真人随即话锋一转:“只是妾身碍于身份,只能匿名相告,否则镇海宗定会怀疑妾身的真正目的。”

  “而这些年来,镇海宗一直在四处打探道友踪迹,悬赏极高,不时有人以假消息骗取悬赏。”

  “妾身没有表明身份,镇海宗之人似是有些怀疑,道友是否真的身处天机岛。”

  陈渊眉头微皱,沉吟片刻,忽然一笑:“此事简单,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既然镇海宗不信,还请道友帮陈某另寻一处庭院,再透露给镇海宗之人,让他们亲眼看到在下,自然就会相信了。”

  ……

  镇海岛,青罡峰。

  玉海真人的洞府中,青玉案上的冰魄香炉吞吐寒雾,异香缭绕,宛如仙境一般。

  玉海真人将手中玉简轻轻搁在案上,洞府穹顶镶嵌的夜明珠,忽然闪烁了几下。

  他抬眼看向对面垂手而立的年轻修士,冷冷道:“你能否确定,陈渊就在天机岛?”

  年轻修士身着靛青道袍,相貌俊朗,看上去三十岁年纪,袖口绣着镇海宗独有的踏浪纹。

  此人名为韩牧,是玉海真人的亲传弟子,已经修炼三百多载,进入假婴境界,也有八十多年,只是驻颜有术,才看起来如此年轻。

  虽然他始终未能结婴,不及玉海真人另外一名亲传弟子,但却处事得力,一向为玉海真人所倚重。

  他负责处理门中诸多杂务,并掌控镇海宗遍布玉清海的暗子,在宗门中的地位,仅次于诸位元婴长老。

  甚至因为他是掌门真人的亲传弟子,寻常元婴初期长老都不愿轻易得罪他。

  但在玉海真人面前,韩牧永远是毕恭毕敬,从无半分逾礼之处。

  他抱拳一拜,恭声开口:“禀师尊,昨日皇甫师弟回宗,将此事密告弟子。“

  “但这个消息来源不明,是一位蒙面修士,先后将两枚玉简,送入本宗在鬼市中开设的店铺。”

  “其中第二枚玉简中,甚至有陈渊在天机坊市中的居所。”

  “弟子收到消息后,不敢怠慢,立刻前往天机岛,在那处庭院外守候八九日,果然见到了陈渊出入其中……“

  玉海真人微微低下头,看着青玉案上的两枚玉简,目中寒光一闪。

首节 上一节 559/6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