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烟雨 第33节

  然后陈宣留意道高景明和很多小孩在内都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感情将玉山先生念的那些当催眠曲了。

  算是仪式结束后,玉山先生轻咳一声道:“新一学段开始,诸位学子也该收收心,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接下来我有几点要简单说一下,首先,上个学段有几个学级,个别堂班,一些学子闹出了不少事端,在这里我要点名批评一下,分别是……,下去这些堂班的先生严加管教,再不许发生这样的事情,其次,昨日入学之时,有极个别学子带了不该带的东西,这里我就不点名了,下次再犯定要严惩……”

  听着玉山先生在前面侃侃而谈,陈宣心头那叫一个无语,好家伙,都换了个世界,咋还逃不了这一套?

  你玉山先生说好的简单说几句呢,简直没完没了啊。

  得,忍着吧,没见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在听吗……

  在玉山先生好不容易说完后,又一个白胡子老头上去说话了,主要说了安全以及规章制度问题,估摸着老生常谈了。

  接着另一个身材魁梧的先生上去……

  好吧,继续忍。

  眼看天边大亮,太阳快要升起,最后一个清瘦的老先生这才意犹未尽的走开。

  原本陈宣以为这就结束了,结果各堂班皆有先生去往队伍最前方开口道:“接下来领队来到最前面,带领大家一起做早课,注意秩序,谁要是敢捣蛋就去刷厕所!”

  还有早课?啥早课?

  陈宣不明所以,小彩她们也没介绍过,倒是带着点好奇。

  接着就见高景明他们这个堂班的邓凌峰有些嘚瑟的走到了最前面,远方天边隐有朝霞升腾。

  这个时候陈宣才意识道,所谓的早课大概就是早操了,古代学校还有这调调?

  随即就听到一个洪亮的声音道:“所有人集中注意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再说一遍,这套静气养生功,乃朝廷宗师武道高人与多位学问大家探讨,历经多年完善而来,任何人都可以练习,有益无害,尤其是你们这个年纪,勤加练习,于内能活血养气,乃至提神醒脑清心明目,于外,能活动筋骨淬炼体魄,为君子六艺武学一道打下根基,年长者持之以恒能强身健体,年老者每日晨间练习能延年益寿,切莫不当回事……”

  “所有人,开始!第一个动作,左跨步,双臂徐徐前伸,用力推,呼气,身体下沉,上肢左倾,右侧身,吸气,收手于腰间握拳,挥……”

  听着那不知道哪里传来的声音,陈宣心头嘀咕,这还真是做早操啊?

  居然还整出了什么静气养生功,属实‘与时俱进’了,而且是武道宗师高人与学问大家完善而来,听着挺牛啊。

  那个声音讲解得清楚明了,每个动作乃至吸气呼气都说得明明白白,加上周围的人都跟着那个声音在做,陈宣也跟着依样画葫芦,动作不快,倒是没什么难度。

  不过这会儿陈宣身边的高景明有气无力的糊弄着,不以为意的小声嘀咕道:“什么玩意啊,每天早上只要不是下雨都会来这么一次,每次都说再说一遍,耳朵都起茧子啦,狗屁静气养生功,蒙鬼呢,还没凌峰家武馆随便一套拳法有用,练这个屁用没有,即使要学武我要什么上乘武学丹药秘籍没有,谁稀罕你这个……”

  这家伙嘀嘀咕咕个没完没了,怨气就差些脸上了,简直比鬼还大,直到他们这个堂班的先生来到边上瞪了他一眼才闭嘴。

  陈宣心头好笑,这个时候不宜接话,闷头跟着别人比划动作,按照那个声音的提醒呼气吸气。

  跟着别人做倒是简单,但要彻底掌握估计得一段时间,毕竟哪怕学个课间操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在缓缓升起的朝阳下练劳什子静气养身功,绝大多数都是敷衍了事,压根没放在心上,活像陈宣上学那会儿做操摸鱼的同学,唯有各堂班领队的颇为认真。

  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武学,应该是沾边的,但最多也就打基础可有可无那种,带着些许好奇,大家都这么做,陈宣就跟着做呗。

  算不上敷衍,也谈不上认真,渐渐的陈宣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感觉浑身隐隐发热,像是泡在无形的温泉里一样,就连晨间清凉的空气呼吸起来仿佛都带着沁人心脾的味道。

  ‘有点意思,看来这在学生中推广的静气养生功是有真东西在里面的,当然,也有可能是我跟着练习,手脚活动开了导致的身体自然发热现象,毕竟物质运动就会产生热量嘛,没毛病……’

  心头诧异,见其他人也没特别的反应,习以为常的样子,而且大多都在敷衍了事,陈宣估摸着大家都一样,也不想那么多,继续和大家一起按部就班,反正蛮舒服的,不觉间陈宣有点喜欢上这种感觉了……

第64章 别当真

  大概过了十来分钟,一套名为静气养生功的‘早操’便结束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弄出这套‘早操’的人特意卡点,反正结束的时候,天边的朝阳恰好跃出地平线,散发无量光照耀世间。

  全套下来,发‘口令’的先生已经在过程中说得很清楚了,一共十二套动作,每套动作什么地方呼气吸气都说得明明白白,没什么夸张的肢体动作,自然也就没什么难度了,正常人都能做到,况且小孩子骨头软,更加轻松。

  结束之后陈宣还有点意犹未尽,过程中浑身放松,身体隐隐发热,驱散了早间的清寒,由内而外的感到舒坦。

  可惜他记忆力也就正常人平均水平,初次尝试一遍下来,全部动作他也就记住了寥寥无几,更别说关键之处还需配合呼吸节奏了。

  要是能全部记住的话,他都想没事儿的时候自己练练,毕竟那种浑身暖洋洋的感觉简直享受,想来疲累的时候来一套能够放松身心。

  但没关系,又不是一次之后就没后续了,每天只要天气好,早上都会来一次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全部能记得,就跟小学的时候学做早操一样,不也得花一段时间才能全部记得。

  “好了,到此为止,解散吧,去吃早餐,别耽误了等下上课”

  所有人停下后,那发号施令的先生朗声道,语气略带无奈,他哪儿能看不出没几个人将其当回事,都在敷衍。

  但也正常,小孩子嘛,能动起来就不错了,还能有什么要求,总不能拎着棍子逼他们认真吧。

  左右不过只是朝廷为了蒙童早间活动筋骨外带醒瞌睡弄出的玩意罢了,哪怕蕴含一些武学方面的东西在里面,但这连庄稼把式的武功都算不上,爱咋咋地吧。

  他说那些什么提神醒脑淬炼体魄延年益寿的话都是哄人的,目的只在让孩子们认真点,可一个个都聪明着呢,这世道武功又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大户人家几乎都有会武功的护院,谁会当回事儿?

  有条件的要学武也不稀罕这破玩意,没条件的想学武,干脆去拜师武馆亦或者门派好了,谁还跑来读书浪费光阴啊……

  一声解散,原本还算规矩的孩子们当即一哄而散,估摸着早就受不了了,天天早上都如此,搁谁谁烦啊,但规矩如此又不得不忍着,对孩子们来说根本就是折磨。

  “阿宣,走啦,我先去睡个回笼觉,你帮我把早餐弄来,咸鸭蛋豆浆和油条就成,早上吃清淡点,弄回来了叫我”,高景明招呼陈宣道。

  他是少爷,陈宣本就是为他服务的,理所当然的事情。

  “好的少爷,但你别睡太死啊,否则叫不醒你”,陈宣嘱咐道,回笼觉这种东西他有经验,没人叫的情况下,眼一闭一睁搞不好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高景明敷衍道:“嗯,哎~好困啊”,说着还打了个哈欠。

  陈宣心说有那么困吗,这会儿我反倒是神清气爽,精神得不得了,就是很饿,但也正常,小孩子体格,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走着走着,高景明突然看向陈宣嘲笑道:“阿宣,我刚才见你早课挺认真的,哈哈,没必要啦,意思意思得了”

  “有吗?我也就跟着大家依样画葫芦罢了,动作几乎全走样,就当醒瞌睡”,陈宣笑了笑道,没像高景明那样不以为意,但也谈不上太过上心。

  摇摇头,高景明说:“别听先生瞎胡吹,都是蒙人的,虽然我姐也说过,这静气养生功练练没坏处,但你也别指望真有先生说的那些功效,将来等我们接触君子六艺武学方面的东西,有的是上乘秘籍给我们修炼,就这玩意,练一辈子也比不上上乘秘籍修炼个把月的”

  高家还真能搞到上乘秘籍啊?但考虑到高小姐都是王妃了,背靠皇室,要啥秘籍没有?

  那是以后的事情,陈宣暂时不考虑那么多,急也没用,笑道:“既然没坏处,那就跟着大家练练也无妨”

  话是这么说,但陈宣感觉挺好的,估计是自己没接触过带有玄幻色彩的武学吧,别人眼中看都不看一眼的东西,自己就觉得神奇,都是比较出来的。

  “随你吧”,高景明不以为意道。

  这会儿邓凌峰也凑过来说道:“阿宣,景明说得对,那玩意你应付应付得了,别听先生瞎吹,你若对武学感兴趣,抽空我教你两手,比那狗都不看的静气养生功不知强多少”

  管他是不是临时起意,陈宣还是先行谢过了。

  不过邓凌峰这武馆出身的人都对静气养生功嫌弃无比,看来那真的没啥用的,况且他还是领队呢。

  说话间他们已经回到了寝房各自散去,刚一回来高景明就踢飞鞋子扑床上去了。

  暗自摇头,陈宣嘱咐他盖好被子,自己则取出饭票去饭堂弄早餐。

  越是靠近饭堂,闻着早餐的味道陈宣就感觉越饿,想了想用饭票给自己多买了平时一半的饭量。

  回到寝房,高景明睡得跟猪一样,把他摇醒,他胡乱对付几下又抓紧时间去睡。

  陈宣差点翻白眼,自顾自把东西吃完,居然还感觉没饱,本着不浪费,他把高景明剩下的也吃了,这才吃饱舒坦起来。

  对于吃高景明剩下的陈宣没有半点心理膈应,都是细粮呢,还有蛋和豆浆,想想在狗笼子里那段日子,只要不是毒药,陈宣感觉自己没什么不能吃下去的,嗯,吃亏不行。

  把餐具洗好存放,陈宣又开始准备接下来上课需要用到的东西。

  笔墨纸砚是必备的,这些东西寝房里不少,还有作业也得带上,此外就是需要用到的书籍了,拢共三本,分别是《初蒙》《四季》以及《算计》。

  小彩她们介绍过,初蒙是启蒙识字的书籍,四季也算是识字书籍,但却是通过以四季为核心,讲解春夏秋冬节气变化乃至星象等等,以此来让学生认识自然万物。

  算计就相当于数学了,读书人不识数可不行,其中要用到算筹这种辅助工具,深入一些就要借助算盘了,但那不是丁级该接触的。

  这三种是每天早上要学的,反正早上三节课,每天轮着来,下午还有两节课,但下午的就属于文化艺术课了,丁级还不适合君子六艺中的骑射,但琴棋书画却是要从小培养的,琴棋书画四种课程每天下午两样轮着来,没有文化课那么重要。

  早操过后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进餐休息时间,待到预备钟声响起的时候,陈宣不得不把癞皮狗一样的高景明从床上催起来,然后带着学习用品前往教室。

  “我讨厌读书,阿宣,干脆你帮我读吧,我负责玩儿”,去教室的路上高景明异想天开道。

  点点头,陈宣笑道:“好啊,只要少爷回去之后不怕被夫人打死,我都没问题”

  “算了,我还是学吧,不过阿宣你真扫兴,就不能让我做做美梦啊……”

第65章 第一课

  陈宣他们到来的时候,丁级二堂已经有三十四个六七八岁的小孩了,三三两两扎堆,要么分享前几天回家后的趣事,要么聊着昨天的蹴鞠比赛,要么传阅话本玩具……

  对于高景明的到来并未引起太大关注,似乎他这个庆王小舅子的身份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或许这些小孩并不知道他这样的身份,亦或者知道了以如今的年纪也意味不了那代表什么。

  反倒是陈宣的到来让一些人多看了两眼,毕竟是陌生面孔,但不认识,快上课了,倒也没有人主动打招呼。

  不知道位置在哪儿,陈宣只能抱着书篓跟在高景明身后。

  书篓有点大,陈宣如今的胳膊有些抱不住,倒是不重。

  与同窗打着招呼,来到位置后,高景明指了指右边对陈宣说:“阿宣,我们坐这里,以后你就在我边上陪我读书”

  点点头表示明白,陈宣放下书篓开始准备上课的用具,第一节课是初蒙,他们这个年纪主要以识字为主,笔墨纸砚是要提前准备好的。

  位置处于教室的中部,视野很好,也不知道是不是特殊照顾的原因。

  桌子是一张两尺左右高的案几,五尺左右长,坐的则是一尺高小凳,没有靠背,陈宣两人倒是不显拥挤。

  这样的课桌,陈宣猜测是为了方便写字的时候悬腕?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陈宣还没有完整的教材,只能蹭高景明的,倒不是高家吝啬这点,而是还没来得及准备,需要在学堂这边购买,小彩她们已经安排了,得过两天才会下发,笔墨纸砚之类的学习用品倒是不缺的。

  刚把书籍等物放案几上,一回头陈宣发现高景明跑别处跟人聊天去了,不时冲陈宣指指点点,明显在给同窗介绍他……

  吵吵闹闹中,学堂内钟声再响,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便各自归位安静了下来。

  稍微打量了一下,这个教室内拢共也就四十来人,其中还有十来个一看就是伴读身份。

  然后各自的学习用品也是有明显差距的,衣着光鲜之人,比如高景明这样的,案几上摆放的是笔墨纸砚,身边还有伴读,稍差一些的,案几上摆放的则是毛笔清水石板,最次的就只有棋盘大小的沙盘和木棍了。

  很显然,家境不同,能享受的教学资源也是有差距的,学堂也没法抹平这样的差距。

  但这并不能完全左右如今这些孩子的未来,只能说是下限的高度不一样,未来的上限就不好说了,通过努力是有机会持平乃至超越的。

  这可不是陈宣生活的地球,讲究一个人的努力敌不过别人三代积累,是金子会发光体现得更加具体。

  虽然不可避免家境好的比家境差的要顺利太多,但家境差的出人头地的机会总是要高过陈宣生活的地球……

  钟声停下,玉山先生几乎是卡着点转着轮椅进入教室,顿时变得落针可闻。

  “全体见礼”

  一个略显中气不足的童音响起,旋即所有人站起朝着玉山先生拱手齐声道:“见过先生,先生晨安”

  目光扫视,玉山先生点点头温和道:“嗯,诸位晨安,坐”

  “谢先生”

  见礼完毕,相继落座后,玉山先生取出一个小册子道:“下面开始点名,念到的应一声,何元庆”

  “到”

  “夏云”

  “到”

  “……”

  念了十来个名字,于是先生明显顿了一下,继续道:“周林”

  “到”

  一共点了二十八个名字,其中就有高景明的,伴读书童却不再此列,不是正式学子名字皆不在名册上面。

首节 上一节 33/2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