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一些亲近的诸侯则是簇拥着鄂崇禹的遗体,浩浩荡荡地朝着大殿外走去,脚步匆忙而沉重。
在撤离的过程中,南方诸侯们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纷纷将矛头指向姬昌与崇候虎。
“姬昌,你这卑鄙小人!为一枚人参果,害死我家侯爷,卑鄙无耻!”
“崇侯虎,你这见利忘义的东西!为了一枚人参果,罔顾多年情谊,与姬昌狼狈为奸,出卖我南方!”
这些充满憎恨的话语如同一把把利刃,划破了大殿内原本凝重的空气。
众人只觉耳边嗡嗡作响,被南方诸侯这激烈的反应所震撼。
姬昌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辩解,却又一时语塞。
崇侯虎也面露尴尬之色,眼神闪烁,不敢直视南方诸侯愤怒的目光。
第47章 平反九黎
一场分人参果,竟然分着分着,让南伯侯分的自杀了。
这一幕,无不惊愕,无不震撼。
殷子煜看着这一幕,自然是明白,从此,南方跟跟北方,西方则结下了大仇。
不久之后,姜恒楚返回,看着大殿的一幕,顿时惊愕万分,甚至不知发生什么。
刚刚不过是跟女儿谈论了一番家事,怎么回来之后,变成了这个样子。
帝辛则是继续掌控局面:“诸位爱卿,刚刚九黎之论,才有南伯侯身死,如今我人族已步入盛世,既然一个诸侯因此而死,那么也将在重新论一论九黎族,对于九黎族,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帝辛目光冷峻地扫视着下方诸侯,抛出的问题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诸侯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满是犹豫与思索。
短暂的寂静后,一阵窃窃私语如潮水般涌起,众人都在斟酌着如何回应帝辛这一敏感且棘手的问题。
那些尚未离去的南方诸侯,因鄂崇禹之死而满心愤懑,此刻更是将一腔怒火转嫁到九黎族身上。
必须要夸大九黎族的危害,来证明南方诸侯的存在价值。
这些人纷纷站出来,言辞激烈地夸大九黎族的危害。
“陛下,那九黎族生性残暴,蛮不讲理。多年来,屡屡侵犯我南疆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到之处,我人族万民流离失所,尸横遍野,其恶行简直罄竹难书,实乃我人族的心腹大患,若不剿除,不足以安天下!”
“陛下,九黎族不信圣皇制定礼仪,不服圣皇制定教化,与我人族正统背道而驰。他们的存在,不仅威胁着南疆的安危,更如同一颗毒瘤,时刻侵蚀着我大商的根基,长此以往,必将危及我人族的繁荣昌盛。”
一时间,南方诸侯们你一言我一语,将九黎族描绘得十恶不赦,仿佛世间所有的邪恶都汇聚于他们一身。
逐鹿之后,黄帝制定了礼仪教化,但是九黎族则是远遁南疆偏僻烟瘴之地,依旧保留其上古习俗。
可以说,这是一群完全没有被教化的人族。
并且还掺杂了巫族的习俗,与如今的人族可谓是差距巨大。
此时的姬昌心中暗叫不妙,一种强烈的不安涌上心头。
方才在人参果归属的争论中,自己为了争取功绩,强调开疆扩土的重要性,间接否定了鄂崇禹防范九黎的功劳。
如今帝辛重提九黎族,却已经让自己没办法反驳,刚逼死鄂崇禹,又开始称赞其功绩,这就太虚伪了。
姬昌张了张嘴,试图发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与挫败感笼罩,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此刻,姬昌震撼与帝辛的手段,好生的可怕。
如今,帝辛要拿着九黎做文章,自己跟北伯侯竟然完全不能出声,若是不然,所有人都会斥责自己虚伪。
这时,一个身形清瘦的文臣从队列中站出,不知是何名。
此人神色恭敬,双手抱拳,向着帝辛躬身行礼后,朗声道:“陛下,臣以为,当下正是解决九黎问题的绝佳时机。如今我大商国事昌隆,人族气运鼎盛,如那喷薄而出的旭日,光芒万丈,海纳百川。九黎族虽曾与轩辕圣皇有过一场决战,但岁月悠悠,时过境迁,往昔的仇恨不应如沉重的枷锁,一直束缚着我人族前行的脚步。”
帝辛听后,顿时神色凝重,示意继续说。
“陛下圣明,当以宽广胸怀,包容四海。九黎族归根结底,亦是我人族血脉分支。此时若派遣得力大臣前去招抚,示之以恩,晓之以理,定能化解多年积怨。招抚九黎,不仅能消弭人族内部纷争,更可让人族版图得以完整,气运圆满归一。如此一来,陛下恩泽广布,四方咸服,方为真正受万民敬仰、当之无愧的人皇!”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议论纷纷。
接着又有臣子附和:“不错,如今陛下虽为人皇,可九黎族也是人族,人皇不能招抚九黎,则人族气运不能圆满,唯有招抚九黎,方才让气运圆满,让人皇尊位圆满!”
“.”
一时间,忽然出现一些臣子开始称呼此决策。
听闻此言,顿时南疆诸侯自然是不同意。
招抚九黎,南疆诸侯也就消失存在价值,人族气运也就不能流到南疆诸侯这边。
“陛下,万万不可!这九黎族怎可教化?多年来,我南疆军民与他们交手无数,对其习性了如指掌。他们生性野蛮,只知武力与掠夺,根本不懂礼仪廉耻,更不会被仁德感化。”
“陛下,我曾亲率士卒与九黎交锋。战场上,他们毫无章法,却凶狠异常,宛如一群饥饿的野兽。面对投降的我方士兵,他们毫不留情,肆意屠戮,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这样的族群,怎可能被招抚?招抚他们,无疑是引狼入室,必将给我大商带来灭顶之灾!”
说罢,此人重重地磕了个头,额头与地面撞击的声音,仿佛也在为他的坚决态度助威。
“陛下,回溯上古逐鹿之战,那九黎族的恶行便已昭然若揭。彼时,他们竟布下那无比恶毒的玄阴大阵,以无数生灵为祭,阵中阴气滚滚,鬼哭狼嚎,所到之处,生机断绝,土地化为焦土,万物皆成齑粉。此等血海深仇,怎能轻易忘却?如今,九黎族本性未改,若再轻信他们,招抚他们,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故技重施,再度祭出这等恶毒大阵,危害我大商,危害我人族?”
帝辛听后,神色未动。
想要推行此策,自然是困难重重,而这些南疆诸侯虽有夸大之嫌,但是也不是说错。
但是,这是大商想要浴火重生,必须借助的力量。
收服九黎,即可让人族气运圆满,并且让上古恩怨在这里画下一个句号,不管轩辕圣皇曾经有多大功德,如今事实上轩辕后人已经成为人族毒瘤。
第48章 人族解释权
如今的轩辕族群,已经将其他各个族群都挤压的不但丧失上进通道,甚至成为奴隶。
并且还在强调自身血脉的优越,纵然是人皇成汤一系都危若累卵,更何况其他族群,不知多少族群在一个元会时间沦为奴隶。
同时,未来的姬家是要彻底出卖人族,自称天子,则其他各系人族也必然完全被淘汰,那么,人族可以在事实上灭亡了。
试问,当整个人族,上层皆轩辕族裔的时候,将完整掌管完整的人族解释权将是何种可怕的场景?
资源是有限的,当轩辕族群掌管资源并且瓜分之后,其他族群,哪怕活着都是奢望。
如今敲开了三家联盟,在平反九黎引入新鲜血液,则是毫无问题了。
面对各方诸侯的抵制,殷子煜知晓,如今已经铺垫的差不多了。
而西伯侯跟北伯侯现在心虚,不敢说话,那么正是自己一举定乾坤之时。
殷子煜身着一袭华服从容不迫地迈步而出。
一时间,各方诸侯全都盯着这位大祭祀。
殷子煜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诸位诸侯,眼神中透着一股沉稳。
随着殷子煜的扫视,众人慢慢开始看向殷子煜,待大殿内渐渐安静下来,殷子煜方才开口,从容不迫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诸位诸侯,且莫急于反对。对于九黎族曾经的残暴行径,本相也有所耳闻。九黎在上古时期的所作所为,的确令人发指,然而,决战之时,你死我活本是常理,这件事暂且不提。而今我们需细细思量,将上古的仇恨与我人族气运圆满这等大事相比较,究竟孰轻孰重?还望诸位能好好思量一番。”
众人听后,全都不由的沉思,唯有姬昌此刻焦急万分。
如今这大殿的一切,已经完全失控了,并且自己已经插不上话了。
而殷子煜更是将问题升级到了人族气运归一上了。
在这个如此的名义之下,姬昌实在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反对。
再者,此刻的姬昌,完全被帝辛的政治手腕吓傻了。
从未想过,这个年轻的人皇,竟然有如此高超的政治手腕。
困守大商历代人皇几万年的事,凭借两个人参果就结局了,这是无法想象的震撼。
此刻,殷子煜微微一顿,环顾四周,观察着诸侯们的反应,见众人都在认真听,便继续说:“如今,九黎族虽曾与我人族有过冲突,但不可否认,他们也是人族的一部分。陛下贵为人皇,掌管着我大商广袤疆土上的人族子民,而九黎族同样属于人族范畴。那么,诸位不妨想一想,他们也是人族,我们能否认他们不属于人族?”
此刻,所有人全都愣住了。
因为不能,当初蚩尤轩辕争的就是人皇之位。
这个时候,你如何能够否定对方不是人族?
而帝辛则是看着皇叔发挥,也是充满了惊叹。
这位皇叔,不亏是七窍玲珑心,任何事,都能找到最巧妙的解决之策。
帝辛点点头:“皇叔所言有理,请皇叔继续说。”
殷子煜继续阐述起来。
“当下我大商如日中天,海纳百川,正处于气运鼎盛之际,这无疑是实现人族归一的绝佳时机。若能借此机会,将九黎族与人族归一,才可让人族鼎盛圆满?莫非诸位要看着洪荒有两个人族?若是归一之后,唯有陛下,作为人皇,方能真正解释到底什么才是人族。”
这个理论,类似于老子化胡的概念。
西方教是佛教,但是不叫佛教,当老子化胡,名称为佛,则出现了两个佛教。
而此时,属于西方教的气运,则是源源不断的被佛教所分化。
同理,大商是人族,但是九黎族如今也是自称人族。
那么,九黎族就会分化人族气运。
“一旦人族气运归一,我人族气运当真正进入鼎盛。而陛下也算是完成三皇五帝以来历代人皇不能做到的夙愿,相比之下,诸位此时所争执的九黎族在上古时期是否残暴,又有何意义?莫非人族气运鼎盛不是更好?”
殷子煜的一番话,阐述了招抚九黎族的重要性。
诸侯们听后,有的低头沉思,似在权衡利弊。
而有个南疆诸侯则是说道:“陛下,亚相,臣认为,宁愿灭九黎一族,也不可招抚!”
殷子煜听后淡淡说道:“灭族?这一个元会,你们南方诸侯可能做到?九黎族不但修元神,且肉身强横无比,你们南疆诸侯可愿意为先锋执行灭族之策?”
“这”
帝辛看向所有诸侯:“亚相所言甚是,招抚九黎,气运合一,乃是大事,若是完成,的确让我人族气运归一,不知还有哪位爱卿有异议?”
在帝辛的人皇之威之下,南方诸侯因为鄂崇禹身死,其他小诸侯无力驳斥。
而姬昌,崇侯虎则是有些心虚。
刚刚说人族开疆扩土重要,现在在反驳殷子煜,这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再说,如今的确是没有合适的理由驳斥殷子煜这个气运合一的大道理。
而此时,在玉虚宫之中,元始天尊正闭目静坐在蒲团之上,周身萦绕着一层淡淡的玉清圣光,仿若与天地融为一体。
忽然,元始天尊双眼猛地睁开,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仿佛能穿透虚空,洞悉朝歌大殿内发生的一切。
这一刻,元始天尊纵然是圣人至尊也是无比的惊愕。
与此同时,一道流光从天边疾射而来,正是南极仙翁。
南极仙翁神色慌张,脚步匆忙,刚踏入玉虚宫,便急切地喊道:“师尊!大事不好!”
元始天尊微微皱眉,目光看向南极仙翁,沉声道:“莫要慌乱,慢慢道来。”
如今朝歌忽然出现的事,元始天尊全都知晓了。
南极仙翁神色凝重:“师尊,那朝歌大殿之中,变故陡生。帝辛拿出两枚人参果,以血脉与功劳为饵,引得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与北伯侯崇黑虎三家诸侯相互争执,最终竟逼得鄂崇禹当场自尽,三家离心离德。”
元始天尊听闻,神色没有多大变化,这些事,元始天尊已经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