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足够小心,屠杀山村之后好几天都没被发现。
只可惜,他们遇到了陈业。
只是听到陈业所说,余慎行反倒是露出疑惑的表情,让陈业有些惊讶。
“虎伥乃是魔门十八位尊主之一,返虚境修士,兄长你难道不知道虎伥的名号?”
余慎行皱眉,疑惑道:“我知道瘟疫一定出自魔门修士之手,至于地底的十八位尊主,我云麓仙宗也只是听说过,但具体名号只有些捕风捉影的推测,一直不能完全确定。”
云麓仙宗并非没有自己的情报来源,这千年来也知晓地底魔门的存在。
只是抓到的都是小喽啰,大不了就是个通玄境。
毕竟化神修士都是小长生境,只要有个保命的手段,想完全杀死或者困住是极其困难。
魔门跟正道不一样,他们可以有几十种恶毒手段来留下保命的退路。
陈业在地底打了好几场,赢倒是都赢了,但最终没留下对方神魂。
所以云麓仙宗多年来,对地底魔门知道的不多,十八位尊主这个说法他们是知道的,但具体到哪一位有什么本事,那就没办法一一对应了。
就算抓了那些小喽啰回来审问,他们能提供的情报也是真假参杂,在小人物眼里大人物往往是失真,更别说从他们嘴里挖出什么有价值的秘密。
关于地底魔门的情报,陈业只跟清河剑派详细分享过。
至于其他正道门派,陈业总是有些隔阂。
毕竟焚香门和蜃楼派的问题摆在眼前,陈业打心里不太相信其他门派的操守。
不过余慎行值得信任,陈业便跟他分享一些情报。
陈业对余慎行说:“兄长应该听说过一些风言风语,说我黄泉宗与赤练魔宗有些渊源。”
余慎行摇头说:“我相信贤弟的为人,不过是些捕风捉影……”
“是真的。”
余慎行再一次愣住,他都记不得今日是受了多少惊吓。看陈业的表情,一点也不像是开玩笑,他怎么敢将这种事情拿出来说?
陈业笑道:“兄长无需担心,此事其实有不少人知晓。早在黄泉宗开宗立派之前,我便与清河剑派的张真人坦白。我虽然习得一些赤练魔宗的秘法,但我黄泉宗上下不曾做过伤天害理之事。不仅如此,在除魔卫道方面,我黄泉宗也算不落人后。”
余慎行稍稍松了口气,原来如此,怪不得陈业跟清河剑派的关系这么好,连这种秘密都和盘托出,以清河剑派的作风,确实很愿意接受陈业这种回头的“浪子”。
这秘密都快不是秘密了,加上黄泉宗已经开宗立派,陈业也不介意告诉余慎行。
“不过魔门出身倒也给我不少好处,我打听了许多关于地底魔门的情报,地底魔门十八位尊主,其中只有五位是返虚境,其他也就是化神,只能算是凑数。”
余慎行略显尴尬,陈业将化神境说得好像不值钱一样,余慎行却只是通玄境。短短时间不见,陈业的眼光便已经高到这个程度了,真不愧是一宗之主。
不过,魔门竟然有五位返虚境。
云麓仙宗只有两位返虚,正道五门之中,清河剑派如今只有一位返虚境,蜃楼派两位,天心岛一位,焚香门原本有两位,但现在已经不知所终。
失去合道境的修士压制,正道的高阶修士竟然与魔门差不多。
看余慎行露出愁容,陈业安慰说:“放宽心,所谓的尊主也没什么本事,其中一位青蛟已死,魂尊在焚香门一战身受重创。而剩下几个还在勾心斗角,倒是不用担心他们联合起来。”
余慎行诧异地问道:“其中一位已经死了,怎么死的?”
陈业笑道:“魔门内斗呗,千年之前不就是如此。”
这倒是很符合魔门的作风,余慎行感慨道:“这位青蛟尊主,应该就是裂天山大会时出现的那个魔头。当时他以一敌三,倒是威风凛凛,不曾想这这么快就丢了性命。不过,贤弟你说这瘟疫源头是那位虎伥尊主,此事当真?”
陈业肯定道:“千真万确,酆都城也有人感染了瘟疫,根据我的调查,幕后黑手就是虎伥。他的本事传承自寅山魔尊,擅长炼制伥鬼。我不太清楚千年之前的伥鬼是如何炼制,但这瘟疫一定与伥鬼有关,不知道云麓仙宗可有相关记载?”
余慎行沉吟道:“我会去查一查,或许会有相关记载。只可惜,云麓仙宗如今已经没有经历过正魔大战的前辈了。”
云麓仙宗当年在大战中损失惨重,连掌门都因此身死道消,合道境也不能飞升。千年以来,那些受创的老一辈因为全部逝去,虽然还有返虚境修士,但都是正魔大战之后的新一代了。
“此事不急,我会将虎伥尊主的情报整理出来,再由兄长你送给云麓仙宗的师门长辈。哦,还有去抓住的几个小魔头,我将他们生擒了,口供也已经逼问出来,到时候会一起交给你。”
陈业神秘地笑了笑,余慎行顿时心领神会。
云麓仙宗如今恨不得将那散播瘟疫的魔头生吞活剥,陈业这份情报若是由余慎行上交,宗门对余慎行自然会另眼相看。
余慎行顿时觉得自己气运加身。
当初不过是向陈业表示了一点善意,为他说了几句公道话,这份友谊换来的好处实在太大,大得让余慎行都感觉不好意思。
两人又仔细聊了些关于魔门的情报,等到一壶茶喝完了,余慎行才问起那不受待见的喻行。
余慎行谨慎地问:“贤弟将他救了,怎么又……”
虽然喻行这人分外惹人嫌,但余慎行也做不出救人之后又将他折磨一番的事情,还不如当初就不救。
陈业厌烦地说:“他学不会闭嘴。”
本来陈业救了人就准备让他滚了,结果喻行非要前来道谢,陈业没想到这人还会感恩,又看他孤零零一人赶路,便准备捎他一程。
结果这一路上喻行就学不会闭嘴,像是恨不得马上还了陈业这个人情,不断琢磨各种报恩的方案。恩怨分明这事说一次就行了,不用一直反复强调,陈业差点要被他烦死了,就让他换个位置。
“说来奇怪,喻行为何会独行于荒野,蜃楼派来云麓仙宗,难道只有他一人?”
陈业对此很好奇,按道理说宗门出行应该是统一行动才对,喻行却是一人独行,难道他已经神憎鬼厌到同门都不想与他同行?
余慎行解释道:“蜃楼派一行早就到了,至于喻行为何被排除在外,我倒是听到一些消息。”
看余慎行这表情,陈业好奇地问:“难道这喻行已经到了连同门都嫌弃的地步?”
余慎行苦笑道:“这么说倒也没什么不对,喻行本是跟随紫烟真人一行赶来西境,只是半路上被赶下去了。不过原因倒是有些意外,我听说,在蜃妖之事上,他站在黄泉宗立场说了几句公道话,惹怒了紫烟真人,便被赶下飞舟,让他自己走路回蜃楼派。”
第357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他站在黄泉宗立场上说公道话?”
陈业表情十分微妙,这喻行实在有点拧不清,只能说那周朗终究还是要点脸面,换了别人怕是直接清理门户了。
但喻行这人简直……陈业完全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人嘴巴虽然贱,智商也有点欠缺,但他还真是言行合一。
余慎行也感慨道:“喻行此人虽然总是纠缠不清惹人厌烦,但他算不上什么恶人,也有些优点,例如……例如……想到什么便说什么,至少不撒谎。”
例如了半天,余慎行就只想到这个优点了。
陈业也忍不住想笑,不过喻行无关重要,陈业更在意的是这场大会。
“兄长,云麓仙宗已经准备好对魔门以牙还牙了吧,可有什么安排?”
本来这算是门派机密,但等两天就会在大会上宣布,余慎行倒也不介意提前给陈业透点风声。
“我们也已经抓到几个散布瘟疫之人,只是他们有些诡异,问心之术问不出什么情报来。魔门已经研究出手段来隔绝这种审讯手段,我们无法确认他们说的是真是假。不过不管真假,到时候都是杀了这几个魔头,然后对整个西境开始清洗。”
“整个西境?”
余慎行骄傲地说:“宗主与诸位长老花费两百年时光布置的大阵,可以检测西境的灵气变化,包括地底深处也能探查。”
陈业不知道西境具体的大小,但比北疆要大不少,人口也更多。
之前大一统的中原皇朝被推翻,西境就变成了诸多小国的聚合体,其中关系乱七八糟,时有征战。本来地脉灵气就无比复杂,几乎是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之中,光是这些变化干扰就能让人眼花缭乱。
若是加上凡人的干扰,那就等于是亿万个蝌蚪在长满浮萍的池塘里面乱窜。那些魔头就等于其中几只稍微大一点的蝌蚪,而你需要靠肉眼将其找出来。
就算你能一眼看到整个池塘,你又要如何找到那些大一点的蝌蚪?
这阵法肯定还有其他妙用。
黄泉宗的阵法也只能检测酆都城外百里,而且还不是那么精准。而云麓仙宗要检测的范围大了千倍万倍,真不愧是如今的天下第一宗门。
“正好,我这里也有几个地址,根据我的情报,这里已经被虎伥麾下的魔头占据,你们可以参考一番。”
陈业将幽罗子提供的地址交给余慎行,让他更加感激。
余慎行很清楚这些情报分量有多重,今天欠下这份人情有点太大了。
“贤弟,这些情报极其重要,我需要先向师门汇报,我会派人送诸位到厢房休息,诸位先休息一晚,明日我再带诸位游览一番。”
虽然这样做有些失礼,但余慎行实在等不下去,只能带着陈业给的情报匆匆告辞。
等到余慎行离开,方浩才开口问道:“师父,这些情报极为珍贵,是否交给云麓仙宗的长老或者是宗主会更适合一些?”
陈业望向自己的大弟子,微笑道:“方浩,你说的适合,是想说给云麓仙宗的高层人士,得到的好处更多吧?”
方浩呼吸一滞,原本还以为陈业没想到这一层,准备旁敲侧击地提醒一下,没想到陈业一听就知道他的意思。
余慎行只是通玄境的弟子,在云麓仙宗最多算一个后起之秀。
陈业也不需要余慎行帮忙牵线搭桥,只要在大会上提上这么一句,自然有云麓仙宗的诸位长老,甚至是宗主亲自接见,这份人情直接落在宗主头上那不比余慎行要好得多么?
这是方浩在焚香门学到的东西,利益最大化和平衡各方势力,这些都是作为未来掌门必须要的手段。
被陈业点破心中所想,方浩也不隐瞒,回答道:“徒儿只是为黄泉宗着想。”
只是坦白之后方浩又有些忐忑,根据他对陈业的了解,这位师父堪称圣人,所言所行比清河剑派还要光明正大。
也正因如此,方浩担心自己这种算计会被陈业所鄙视。
没想到陈业没有怪罪的意思,只是平淡地说:“你的说法倒也没错,我这位兄长在云麓仙宗地位确实不高,确实拿不出什么东西来还人情。”
方浩疑惑地看着陈业,不曾想他会同意自己的想法。
但若陈业也知道这买卖不划算,为何还要选择余慎行呢?
陈业看出方浩的疑惑,解释道:“魔门复苏,屠杀百姓,本就是天大的坏事,需要正道联合起来才能对付。这情报哪怕是无偿,我也会送到云麓仙宗手上。至于送给谁,那我自然是选自己的朋友,做个顺水人情。”
方浩连忙说:“徒儿受教。”
陈业笑道:“受什么教,你的想法也没错。人心难测,世事难料,谁说得清楚计较得失好还是洒脱而为好,只要将来不后悔便好了。”
陈业上辈子为了往上爬不知道花了多少力气,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心思,自问能做的已经是极致。只是努力不代表有收获,工作多年见到提拔最快的都是关系户,旁人想要往上爬只能等机会,等一场运气。
陈业等啊等,最后就等得泄了气。
这辈子,陈业便不想再计较这许多利益得失,不如洒脱一些。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这便是陈业如今的座右铭。
余慎行当初仗义执言,为陈业主持公道,陈业便还他一个人情,助他在云麓仙宗扶摇直上。
方浩悄悄看了一眼陈业的表情,发现他并非虚言,心里顿时有种古怪的感觉。
陈业年纪可比他小多了,却给他一种比陆行舟还稳重的感觉。
当初在焚香门,方浩常常听见陆行舟叹气,焚香门的担子似乎让这位合道境也心力交瘁。反观陈业,黄泉宗的基业也算得上泰山之重,但他却表现得十分轻松,常常去做甩手掌柜。
偏偏黄泉宗发展得极好,远比当初的焚香门要生机勃勃。
方浩看不懂,也想不明白,但想来自己拜师是拜对了,这位师父虽然修为不如自己,但确实有许多东西值得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