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炼化混元葫芦开始 第22节

  康大宝进了里屋,细打量下塌上那人不禁赞了一声,好一个俊美少年。

  康大宝的两个弟子中韩韵道也算俊朗,但一来年岁还小尚未长开,二来相貌相对要硬朗不少,今日倒是被这白衣少年彻底比了下去了。

  康大宝故技重施,使出刚才救治妇人那手清气咒。

  张先生那“醉神散”说出来好大的名头,不过只是些凡人伎俩,清气咒自然轻松解了。

  “要遭!”那少年醒后突地腾身而起,随即发现腰间刀鞘空空如也,心中一凉。

  下一刻却听一旁的纶巾老者出口安慰道:“靳少侠莫慌,匪徒已被这位仙长诛灭了,咱们安全了!”

  “靳世伦多谢仙长援救之恩。”少年愣了一下,再整理下着装后,向着康大宝躬身行礼,心里也感慨道,这位仙长倒是不似之前所见的那般仙风道骨。

  “你运气好而已,”康大宝摆摆手,“年轻人遇事莫要逞强,切记量力而行。”

  康大宝也是唏嘘,要不是他一时兴起打听到这村里有个村妇有手烧肘子的绝活,怎么可能跑到这般穷困的村落来。

  他若是没来,这少年必定要惨遭毒手了。

  “世伦谨记仙长教诲。”靳世伦语气更加恭敬。

  “你后面有何打算?可愿随我修道。”

  康大宝突然发问道,多少年了,宗里一直人丁不旺,好些年没有弟子入门了。诶,不对,最近倒是进了个墨儿.

  康大宝观这少年一身英气,若是身俱灵根,或许能是个不错的苗子,带回宗里好好修道也是一件美事。

  至于一旁纶巾老者口中一直赞誉不止,奉为圭臬的一手刀法,康大宝则并不太在意。

  盖因这个小世界的武者前途实在有限。

  就是穷其一人生历尽艰辛达到被常人敬若神明的武宗境界,也吃不了入门练气修士的一记火球术。

  两者之间存在的是质的区别,不可同日而语。

  “弟子愿意!”靳世伦听得,心中一阵激动。

  他出身也算不俗,如何不得知得到修仙问道的机会是何等的造化。

  大喜之下,却仍是做沉稳模样,强压喜意,在纶巾老者一脸艳羡神色下行礼下拜。

  “好,那便试试你与我道是否有缘。”康大宝面上无喜无悲,一路上遇上看得上眼的少年人和童儿他都会随即测一测。

  算下来怕是都测了近百人了,也是一个漏都没捡着。

  武功秘籍和金叶子可是发出去不少,是以也不报太大希望。

  从储物袋中取出测灵尺,轻轻一点“四灵根。”康大宝唏嘘一声,又喜又惜。

  按常理言这等资质在凡人中已是万中无一了,但康大宝尤抱着一分能偶遇绝世天才的希冀。

  可抽奖的人嘛,总是希望自己能够中头奖的,所谓得陇望蜀,便是如此了罢。

  “为师康大宝,重明宗第七代掌门,你今后就是我的三弟子。我重明宗不列道宗嫡传,只是杂家小派,是以也不传道号度牒,你自继续以俗家姓名修行便是。宗内无门规、无教法、只需谨记四个字做事修行:问心无愧。这是你两位师兄,韩韵道、段安乐,宗里还有你两位师叔,待后面见面后,你再拜见。”

  “恭喜师弟。”韩韵道和段安乐在旁有模有样的,抱着小手出声恭贺。

  靳世伦不知四灵根资质是好是坏,也听不出道家嫡传和杂家小派的区别。

  只明白自己已被康大宝列入门墙,能够拜入仙家门派之下,终是再压抑不住,喜意布满脸上,咧着嘴恭声应道。

  旋即又恭敬地拜见起比他还矮了一头的两位师兄,喜得二小挺胸叉腰,好不神气。

  “山中无岁月,俗家亲人那边,你可要先回去交待一番?”

  康大宝开口又问,他又将这名新弟子细细打量一番,练武的身段配上潘安的相貌,多少有些犯规了。

  好一个丰神俊硕玉郎君!心中不禁赞了一声,更是欣赏。

  “徒弟是家中长子,自当向师父告假回家一趟。”靳世伦又说道。

  “师弟,我等还未入道,还不可称‘师父’,要称‘师尊’。”段安乐在旁纠道。

  见靳世伦面露不解,韩韵道也出言解释:“所谓‘师父’,如师如父。未迈过入道这条坎之前,我们只能称‘师尊’才是。”

  靳世伦方才恍然大悟,当即认错改口。

  却听段安乐又问道:“师弟是哪里人氏?”

  “小弟家在左近百里宫兴寨。”比韩、段二人高出一大截的靳世伦低身回话,没有半点不耐之色。

  “不知师弟家中还有何人?”段安乐接着拿腔起来,师兄的瘾彻底上来了。

  “靳家在宫兴寨中是大族,小弟家中尚有叔祖老父、十几个姨娘、数十个弟妹、近千余同族血亲。”

  小门小户出身的段安乐愣被靳世伦开口那数十个弟妹惊着了。

  他段家仙人老祖子嗣艰难,传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已经是三门守一丁的人间惨剧了,整个段家加起来也没有靳世伦的弟弟妹妹人数多。

  韩韵道没什么反应,韩家在重明宗也是大族。

  他家中的弟妹虽然比不上靳世伦,但姨娘的数量却是远远领先,倒也不觉得有什么稀奇。

  “师尊,左右无事,您看?”韩韵道面露希冀,段安乐也是眼巴巴地看着。

  “既然你都说左右无事了,那便一道去世伦家中看看吧。若是世伦的亲族愿意,也可一并接去重明宗安置。”

  康大宝看出两个徒弟没过够当师兄的瘾,也乐得遂他们的意。可回了宗若是再懈怠修炼,他手里的戒尺也能把他们打出花来。

  至于靳家是否愿意跟着师徒几人迁徙过去,怕是难说。

  观靳世伦的谈吐,也可知靳家多半在宫兴寨也是土霸王一般的存在,不见得愿意跟到重明宗去伏低做小。

  一些大寨大镇里武宗都不少,等闲练气修士也不会前去招惹。

  如不是运气实在太差,似野马庄一般遇上刘家四鬼那类邪修中的狠茬,这种大寨里大族日子不会过得太差。

  听了康大宝的许诺,三个徒弟尽是大喜,纶巾老者也识趣地掩住心中的悲苦,在旁跟着赔笑。

  “我观这寨中残破,青壮殁了小半。这群恶匪的主家想必也不会善罢甘休,凭这寨中残余老弱,怕是再难在此安生,不知老丈是何打算?”康大宝心血来潮,想着索性送佛送到西。

  “是何打算?”纶巾老者摇头苦笑,把这眉间皱纹皱得再深几分。

  “不瞒仙长,这里本就是些无根野民躲避苛政,为求生路,才在此结寨自保,哪还称得上什么打算。就是一阵风不来,我等也不敢再逗留此处,只得再寻他处立寨,且过一天便算一天吧。”

  “此去西进数百里,是我重明宗驻地。老丈若是有意,可收拾好寨中辎重钱粮,带着人先去,我师徒事情办完后即会赶来与你们汇合。”

  如今重明宗辖下还有凡人数万,大都是历代重明宗修士的凡人亲族繁衍而来,当然其中免不了另有些凡人投效。

  这还是前次师父故去后,师叔们各自迁走了不少凡人亲族后的数字,不然数量只会更多。

  毕竟有修士庇护下的凡人,一无课税之虑,二不虞水火之灾,三无盗匪侵扰。生活起来不知有多畅快,自然乐得繁衍子孙。

  所以如今再将眼目前这数百口走投无路的凡人迁至宗门,以宗门下辖凡人的数量,倒是能简单消化,不虞有害。

  当然无根无底的人去了日子也不会太好过,那边也不是桃花源,照样有剥削阶级,土豪劣绅哪里都不缺的。

  但这也是难免的事情,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能够性命无虞地平安的生活下去,便已经足够令人满足了。

  “寇云生拜谢仙长大恩大德!”纶巾老者喜得眼泪鼻涕挂了一脸,当即大礼参拜,叩首不止。

  似他等这类乡中野民可以不消付出半点代价,就能够得到修士庇护存身,不知道是修来了几辈子的福气。

  康大宝也不以为意寇云生的反应,本就是顺嘴一提的事情,成与不成都无所谓。

  随即又掏出三把翠绿小剑递给寇云生道:“那便先收拾好东西吧,这里有三柄符器,收拾等闲凡俗不成问题。使用前只需用童男的舌尖血喷在剑身之上即可,老丈且留作护身,以备不测。若是真遇上了不开眼的贼人,也可报我重明宗名号,以振宵小。”

  这等符器寻常练气修士随手就能制作,所用材料也不甚值钱,凡人用也有几分威力,是以随意就给了。

  当然,对于寇云生这类野寨寨主而言,足以称得上是价比千金了。

  在平戎县内有能耐抗衡这三把符器的势力,至少也应该对重明宗的名声稍稍有些耳闻。

  至于牛李寨的队伍遇上完全不惧重明宗名号的歹人怎么办?

  那还能怎么办?那等人康大宝自己估计都惹不起,遇上了自然是人家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自己怎么想都是没用。

  连康大宝自己都不确定自己会不会明天一出门就碰上哪个沉睡万年的妖族巨孽,迎面打个喷嚏把自家喷死。

  这世道,谁都没法把话说满的,元婴老祖都不行。

  未待后者再拜,招呼三个徒弟坐上驴车,令靳世伦驾着往宫兴寨驶去。

  人在老家,今天发的有些晚了,谢谢大家的推荐票

第27章 宫兴寨

  尤二挑着扁担,埋头走在长长的上山队伍里,今天是给寨子送细菜的日子。

  这宫兴寨庇护了多少村落,尤二的村子一年也轮不上几回。

  便是轮上了,也难得叫上他尤二这类村里的小姓人家,是以他格外珍惜这次的机会,准备得格外用心。

  上好的绿叶菜将两个竹筐装得满满登登,直塞得真塞不下了,才舍得挑出几根败了颜色的叶子留给家里,让老妻幼子尝尝味道。

  村里有识字的老人说了,靳寨主一家是大好人哩。

  用心庇护了大家伙几代人,租子也只收七成。丰年能给家里的添件新衣裳,灾年也没见过哪家卖小子,左近哪还有这样的大善人!

  尤二想起老人的话,心里头热乎乎的,身上了也来了力气,感觉肩头的担子又轻了一些。

  他是个没读过一天书的庄稼汉,扁担倒了不认识是个一,自然觉得老人的话有十成十的道理。

  嘴上又开始不由自主的小声嘀咕起来,念叨起些寨主老爷子孙万代,好继续庇护咱们这些庄户人家安心种地,少受兵灾匪患。

  待得尤二他们长长的队伍行到了山脚,能遥遥望见山上的绿瓦白墙。村正里老等几个村里的头面人物便出声让尤二这些庄稼汉卸下担子。

  再往上就是宫兴寨本寨了,他们这些泥脚汉就不配上去了,自有靳家的家生子会过来接。

  尤二看见一个灰衣老叟一挥手,百来个劲装汉子便冷着脸走过来接过扁担,都很不好相处。

  一个跟尤二一般头回来村汉好声问下什么时候能来领挑具,对面却连话也不回,反伸手就是个嘴巴。

  村正似是压根没听到这声脆响,跟个哈巴狗一样的冲着那位老叟点头哈腰了好一阵。

  才见得那老叟很不耐烦的言语了声应付一下,随即便又摆手叫了村正退了下去。

  村正离了老叟,快步走回村里几个主事人中间,似是又在半路上长回来了骨头。

  明明灰衣老者只跟他言语了没两句话,他却在人群中间抬头挺胸、颐气指使地说了好大一通。

  这还不过瘾,说到兴起时,还寻了个树墩子站上去,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的继续安排事宜。

  待着他说完话,灰衣老叟早带着一群家生子回了寨子,连个背影都看不见了,才将主事人又散了下去。

  见里老细孙笑嘻嘻地从自己身旁走过,想着这旬日里是轮到自己帮里老给村正家里挑水了,心里头又着实有些好奇。

  尤二迟疑了好一阵,才敢壮着胆子,连吞了好几口唾沫,这才怯生生地凑近开口,轻声问了一句。

  “员员哥儿,这么高兴,是山上的老爷说什么了不成?”

  “嘿嘿,你倒是说对了,这次来的老爷可不一般,是靳家一位旁系老爷乳母的亲外甥。他老人家很是青睐咱们村,也全赖村正求了情,这位老爷便开了贵口,今年便许了我们村十个姑娘上山做事的名额。”

  里老细孙这时显是不是一般的高兴,这时候不仅没因为尤二不懂规矩出声发问将他训斥一通,反而听到尤二出声后还特意停下了脚步来跟他回话。

  尤二来不及因为跟里老细孙说话感到欢喜,只是跟周遭众人听完,都是出声惊呼,满心喜悦毫不掩藏地显露脸上。

  “噫,这哪家丫头上了山,岂不是要过天上的日子哩!”

  “全家几十口子人都要跟着享福哩!”

  “我家秀儿.”

首节 上一节 22/4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