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衣女修气得柳眉剔竖,娇叱一声:“好个姜老儿,你不说便算了,我自去寻阿娘问!待十年期满,看我还在不在你这马厩分楼里待。”
燕清薇言过之后,冷哼一声,又离开了这座富户庄园。
一阵寒风吹过,姜宏道似是真跟个凡俗老儿一样,被吹得身子一凉,在草垛里缩了缩身子,眯着双眼思忖一阵,轻声念道:
“寻常手段自难拉得过来,但用你这楼主嫡孙女做饵可就未必了。费家血脉虽高贵,但到底费疏荷出身的歙山堂已经没落,已许久未有出过正品金丹。
若不是这一代中出来了费南応两兄弟,非但资质不俗,还各娶了一位望族嫡女入门,说不得歙山堂都已沦为费家疏宗了。我们无畏楼虽小,但也不至于连舍不得下本钱的歙山堂都敌不过。
更何况.关于匡琉亭的消息,楼主可是一个字都不愿意错过。便是楼主的成婴机缘,说不得都要落在这上头。与之相比,你这一个资质尚可的嫡孙女又算得什么?”
冷风过去,老马夫身上的寒意似是仍未消散,他口齿不清的低喃一阵:“啧,这山南道当真是愈来愈有趣了。我老姜却看不得太久了。惜哉,惜哉!”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便是三年时间过去。
重明宗不是第一次的有门人殁于阵上,“习惯”这个词真的很可怕,它能令重明宗的门人弟子迅速的从悲伤中走出来。
蒋青再与贺德工相见的时候,一师一父面对着贺元禀的棺椁,当年那点嫌隙自然是荡然无存。贺德工未能带贺元禀的棺椁回到洪县祖坟,重明宗抢走了他的儿子。
此后本就有些寡言的蒋青变得更不爱说话了,他没有在宗门久留,早早回了唐固县灵石矿脉。期间黑履道人去见过他几次,回来只说重明剑仙的剑法已经愈发精湛,似是已将从明家得来的《青甫子剑经十论》吃透大半。
这一点便是黑履道人也未做成,倒不是说蒋青的剑道天赋已经超出了前者,只可说是这部剑经更与蒋青契合罢了。但纵是不如黑履道人远矣,蒋青的剑道造诣在同侪中也足称一流。
这一点,只从唐固明家那位与蒋青同修《青甫子剑经十论》的新晋筑基明珲与康大掌门的例行书信之中也可看出,这位明家新一代当家人对于蒋青可尽是赞许钦慕之言。
论起来,蒋青迄今为止才不过筑基数年罢了,将来还大有可为;
袁晋在与妻子、独子相处过数月之后便一门心思琢磨起筑基之事。康大掌门在其闭关前,将从匡琉亭处得来的上品筑基丹交给了他。后者无有忸怩推脱,两个相依为命长起来的同门兄弟,自不需要若此;
叶正文再次与康大宝长谈一番过后,闭了死关。后者为其从蒋青手中讨来了那枚筑基丹,但成与不成,还要天定;
裴奕从康大宝手中兑得了乙木青柳心,只靠一阶中品丹师这一重身份,已经有些配不上重明宗传功长老这位置了。可后者却是敏锐地察觉到了,裴奕心中生出的急迫感,显是不止因为此事。只是一想到裴奕的仇人,康大掌门也.
以上三人筑基之事本都不急,可叶正文意志甚坚,不可动摇,闭死关这事情康大宝劝他不下。但裴奕与袁晋二人这些年修为的突飞猛进,却都是受了不少丹药的滋养。
在这番境况下,二者自不可能如康大掌门与蒋青一样,才将练气九层未过多久,便就尝试筑基。他们若要想筑成道基,都还需要些时间,才能将根基堪磨圆满。
康大宝自是乐得于此,毕竟距离下一次灵露生出,已经没有几年了。这物什之珍贵,康大掌门自不能与二人明言,只叫这两兄弟莫要急于求成,先筑稳根基才好;
何晚樱苦修一阵,终于突破了原有的境界,只是要见风莞的要求却是被康大宝食言拒绝了。只是被前者闹得头晕脑胀的康大掌门最后还是没能拗过自家师妹,做了一回“恶王母”,让这对牛郎织女时隔数年相会了短短一日,聊解相思之苦;
段安乐在这半年时间内,经过龙兽师的悉心教导,已经成为了重明宗内继康、靳二人之后第三位百艺造诣突破一阶中品的二代弟子。
其豢养的草鹿、火彘已经形成了规模,可以有序定量地往重明小楼补给货源。甚至还可以勉强御使向来由龙兽师一人执掌的金羽枭群落,进一步地增加重明宗的底蕴。
非止于此,几位师长闭关的闭关,出外的出外,重明宗的大部分担子已经由这掌门二弟子挑了起来;
裴确与明喆又带着商队出行,现今重明宗的生意好做了许多,便是整个云角州内,都难有几家不开眼的人家敢不遵规矩。
左近这三山四水的豪杰们纵是再喜欢灵石资粮,却也要思量思量,是挨得了重明掌门的一双小眼,还是扛得住玉面剑仙的那柄飞剑。
康大掌门这代人经过了许多年的拼搏过后,总算可以令重明宗的后人们总不消再吃某个白胖货郎当年吃过的苦,可以做些本本分分的太平生意;
靳世伦也没有立时返回重明小楼做事,而是留在了宗门,接过了贺元禀重明城镇守的职司,潜心修行。墨儿无有反对的意思,与周昕然在重明坊市重新聘了一位入阶庖师。
加上青菡院中的费家庖师每月也会抽出数日莅临重明小楼做些指导、加之与重明宗绑定更深的缉盗所巡丁队的诸多照顾,是以二女手中的这买卖也难不红火;
康荣泉与周宜修潜心钻研着康大掌门自储嫣然处得来的佛植手札,但此法着实高深,一时未有进展。便是黑履道人将与储嫣然相会时,后者所言那些的真义也都与二人讲了数次,却也难以成功,想来怕是还需要一些时间的打磨。
好在周宜修自经历过诸多事情过后,便又恢复了那个心无旁骛的老稼师做派。这一点,便是翡月单家又嫁了一位嫡女与他做续弦之后,也未有半分改变;
周宜修唯一的徒弟张楽碍于修为资质的缘故,在督导启蒙弟子一职上头已经有心无力,遂在年内就已经辞了职司。
因了前些年周宜修带着康、莫二人已将素雪蕊成功培育为入品灵植过后,重明宗已经具备了豢养灵蜂的基础条件的缘故。
虫师一道,便是被费疏荷打包带回来的那些人才中都无有几个擅长的。张楽除了在康大掌门跟前听过一阵教导之外,还持着后者手信去了采石陆家与陆芸娘求教过数月。
在这之后,张楽在重明坊市购得了一窝灵蜂回来。只是依着康大掌门与陆芸娘两人看来,张楽成功成为一名入品虫师的概率,也不过只在可与不可之间罢了。
但康大宝对此却还是持支持态度,毕竟张楽若是真靠着毅力成功了,不止为其自己寻了一条出路,重明宗也可因此多一条财源出来;
继任张楽督导启蒙弟子职司的是重明宗另一名女弟子野瑶玲,此女在术法上面颇有天赋,对于一些基础的经论有些不俗的见解。是以在这职司上面,却要比张楽适合许多。
尤其在水法一道上头的造诣已经不浅,甚至康大宝都曾考虑过,要不要将那在坟冢中得来的宙阶下品功法,《水月分光决》交给野瑶玲修行。
不过此事还有些遥远,便是野瑶玲当真契合,康大掌门也至少要等到其筑基过后,再将这宗门至宝交由她习练;
师父袁晋闭关不出,野平水便搬去和袁长生这个苦命兄弟同住。比起丹师一道将将入门、修为又停滞不前的后者,野平水的修行则要顺遂许多。非但已经摸到了一阶中品器师的门槛,修为也已突破到了练气六层。
不过他所习练的《蛮牛经》仅是荒阶下品,比起的其他师兄弟虽要快些,但却无半分出彩之处,将来道途,却还难说得很;
数年来,非止这些入门很早的弟子们的进步可称一声日新月异。
因了重明宗威势愈发强盛的缘故,一年一度在小环山举办的升仙典的影响力也愈来愈大。良材尽于于手,古素的“老学”堂内走出来的新人们也愈来愈多、愈来愈强。
与之相对应的是,从费家借来的教习们在百艺楼内愈发繁忙起来、每岁为弟子们发放的常例数字多了起来、平、斤二县被重明宗攥得更紧起来、康大掌门所发出的声音,也令得云角州内越来越多的修士认真听了起来
这个才将兴复的筑基宗门,似是每时每刻都在生出鲜活的新血。对于她而言,一个“平戎第一门”的名头,似是已经稍显寡淡了。
她或许可以在如今的执掌人手中,攀升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个足以令得整个云角州本地势力都要仰其鼻息、闻声颤栗的高度。
这一天或许还很远,亦或许要比想象中来得早。但不论如何,如今的重明宗都是在渐渐向着这个目标靠拢的。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重明宗新一年的升仙大会,就要开始了。
(到月底了读者老爷们的抬举月票很多啊,容老白整理下再开单章进行答谢。
另外,关于三名即将筑基的师兄弟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毕竟不是太爽的文,所以都筑基肯定不现实的。每个人的两种结局老白都有腹稿,所以想听听大家意见,还请有想法的大家拨冗留言,谢谢!)
感谢大家的追读、订阅、投票、评论,谢谢大家!
第320章 升仙大会(二)
大卫仙朝乾丰四百三十九年九月十五,值神司命、宜考宜祭。
“前方就是小环山了,”修明扭头看向身后的两个修家晚辈,目中闪过一丝羡慕。惜得是自己得道太早,修家重归重明门庭的福气,便只能落到了这两名晚辈身上。
不过康大掌门是个厚道性子,便是碍于其自己为重明宗升仙大会所定的规矩所限,使得修明再不能拜入重明宗门墙。
但修明当年在老牛山献出破阵珠的功劳却是实打实的,康大宝自不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那破阵珠在修家手头里都已攒了快二百年了,是从其家开脉老祖、重明宗张祖师的开山大弟子那代人手头传下来的,乃货真价实传家压箱的宝贝。
若是康大宝真敢半点表示都没有,修师叔修为虽低,却也还有跑到重明宗牌楼下头,将康大掌门骂个三天三夜的胆子。
是以自老牛山一役过后,修明就被康大宝引荐到了巧工堡筑基真修墨闻的门下。
毕竟在康大宝看来,修明在炼制傀儡一道上头确有天赋,若能得蒙名师指点,将来这成就未必就比拜入重明宗差上多少。
铁角山巧工堡自上次小吴山之役受了招安过后,便被拆分做两支。
在平戎县过活这支便归墨闻统管,受平戎县令钳制管辖;另一支迁到了呙县布袋山,由巧工堡原堡主,除了墨闻之外唯一的筑基真修统管。
所谓天干饿不死手艺人,有着在山南道内都小有名气的傀儡技艺傍身,巧工堡这两支本都过得颇为兴旺。
但好景不长,就在半年前巧工堡堡主在炼制高阶傀儡时火雷暴起,被爆炸余波炸散了经脉,行不得气。过后耗费了不晓得多少资粮,都难医好,许多丹师都言其寿数难定。
是以墨闻身上的担子就理所当然的重了起来。
就在月前,墨闻已经被提到了副堡主的位置上,想来将来也是统领整个巧工堡、不做二选的人选。亦就是说,假以时日,修明即是堡主弟子、筑基亲传,康大掌门为其安排这前程自不能说是差了。
可修明看着两名同族时目中的那丝羡慕还是难掩,巧工堡虽足能称得上是经年大派了,但毕竟连遭打击,已有了一点日暮西山之象。
而重明宗可就不同了,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
只看看这次重明宗升仙大会来的都是些什么门户就晓得了,非但只是一个个小户人家趋之如骛,便是他州的筑基大族的嫡脉弟子都有人来。
今日重明宗的六星罡炎阵外头,少说也聚集了百来户人家,这些人家至少也带来了一名资质稍好的仙苗,其中还时有三灵根弟子出现。
如此盛况,便是独霸呙县的书剑门招收弟子时都是少有。
这其中,有如陆家、蒯家这般依附重明宗的小族;亦有如单家、明家这些与重明宗相善的姻亲;还有想攀附费家嫡婿、南安伯红人的人家。
但余下的绝大部分人,却都是被康大掌门的仁德名声召来的。
数年之间,平、斤二县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若说康大县尊将二县治理成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地方,自不可能。但这好与不好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平、斤二县虽只才能称得上是清平无事,但只要稍稍与邪修肆意的其他县邑比较一番,那便能称得上是当世桃源了。
早前康大宝与南安伯那番真心吐露,似是并未令得州廷大员们重视分毫。
朱刺史、费司马、铁指挥这些大人物的更多精力,还是放在了土客相争这档子大事上头。
伯爷能不能娶岳家嫡女做正妻、甚至是媵妾,在他们看来,可比州内这些愚氓黔首、升斗小民的生死与否要重要得多。
万千凡人都是会呼气的庄稼、练气小户亦是被庄稼喂肥了的豚犬。这些大人物的心中早已被锦绣乾坤填得太满,难以为这些人腾出来方寸地方。
康大掌门如今在云角州内虽算不得个大人物,但却也与豚犬、庄稼这些词汇划清了界限。
更难得的是,他能把人当人,这便能极大的博取小户人家的好感。
康大宝这些年做了不少大人物眼中的“蠢事情”,用肉食者的嘲弄戏谑换来了今天这副局面,也难是亏是赚。
盖因人心与名声这两样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着实有股子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如今的平、斤二县,早已不是从前不知县尊是何人的模样了。
对于两县内诸多小姓人家而言,康大县尊对于其的这番恩情,几已称得上是恩同再造,不得不感怀在心。
这一点,便是在康大掌门“善欺妇人”的名声进一步远扬各州过后,也未在他们的心头发生一丝改变。
作为重明弟子的后人,修明对于平、斤二县所发生的变化自都看在眼里,也觉与有荣焉。
凭着先前路过重明城时靳世伦所给的令牌,修明也不消挤进拥挤的人群里头,与另一些没有门路人家争个先后,而是从莫苦、张楽二人值守的近道内走了进去。
下头的小家小户们虽看得眼热,但也不敢置喙半个不字,毕竟重明宗可不只有名声好这一桩吸引人的地方。
不收弟子束脩、足发门人年俸的大宗门,便是在整个云角州内也数不出来几个。
若是因了置这一时之气,而误了子弟前程,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可无有人会做这不智之举。
修明通过近道,行到了重明宗新修的校场。此时这里已聚集了不少人家送来的仙苗,还有被段安乐等人提前从重明城的凡人孩童遴选出来的三四个仙苗也在于此。
这些年重明城的人口增长得很快,康大掌门那侄孙要比其祖干得好上太多是原因之一;熟稔俗务、大寨少主出身的靳世伦从旁辅助亦有功劳。
将收拢游民、编练保甲、驱逐邪修、防范妖兽.这种种制度做了下来、做得好了,又哪有不人口殷实的道理?!
过往重明宗在重明城这个基本盘内发现的仙苗,都是一概不论、照单全收的。
但今次却都有了例外。
一位出身蒋家的四灵根仙苗因了资质、心性俱是不佳,被重明宗拒之门外,便只有在重明城内做个散修、庇护凡人血裔这一条路走。
也就是说,如今重明宗所召开的升仙大会,已经进一步的从有教无类的风格往宁缺毋滥上头转变。
修明眼前的这些仙苗便能算得上重明宗初选出来的菁华,只待再通过最后一道考验,便就能正式列入重明门墙。
修明能够一路顺遂地带着两个同族进到这里,便也代表着他们已半只脚迈进了这个筑基宗门的门槛。
毕竟只用将修明引荐到墨闻门下这一件事情,康大宝可难将修师叔那破阵珠的人情还清了。是以修家此次推举来的两名仙苗只要不差得太厉害,康大掌门定是不会拒绝的。
待修明进来,与负责末轮选拔的段安乐见礼过后,后者持着一张黄帛点了点人数,确认清楚过后,便朝着在旁等候的魏古言道:“魏师兄,开始吧。”
段安乐在重明宗弟子内的威望显是不低,他虽言得客气,但魏古却是不敢怠慢分毫。
重明阵师低声应了过后,手诀一掐,校场中心一块翠色阵盘倏地一震,发出毫光。紧接着校场周围八根海碗粗细的阵旗次第亮起,散出赤、橙、黄、绿、青、蓝、靛、紫八色玄光,闪耀场中。
校场中心渐渐现出来一个六叶青莲符文法阵,魏古额上析出来几滴细汗,轻声喝道:“问心阵已开,二三子,速速进去。”
修明纵是在巧工堡里头已待了几年,却都未见过此等阵仗。未及多想,便就在明喆与野平水等人的催促下,赶着两名同族仙苗进了法阵。
直到最后一名仙苗入阵,魏古用眼神征询过段安乐意见过后,灵决一变,法阵中心生出来一道八卦光幕,将所有仙苗尽数笼罩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