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羊驼启点、柔风细雨、书友130217162147324几位老哥的两张月票
感谢书友20181026134329403、20220826113903822、书友20181002232137336、蔻芤几位老哥的月票
感谢大家的追读、订阅、投票、评论
谢谢大家!
第136章 风波过后,砥砺前行
“是是是,道兄慢走,务必放心。只待师叔召见,愚弟一定替道兄把话带到。”康大宝立在重明宗牌楼下面,一脸堆笑地将特意来请黑履道人回山门的禾木道弟子送走。
大卫仙朝乾丰四百二十四年,九月初六,重明宗康大掌门正寿,正官正财,百无禁忌。
这年康大掌门三十七岁,练气六层,关起门来也可以厚着脸皮自称一句筑基有望。
禾木道的弟子来前没算好日子,不仅没能请回自家师叔,还赶上了康大宝过寿,不得不捏着鼻子掏了瓶修行丹药做礼。
奈何黑履道人正在闭关,见不得他,遂也只能浅浅吃了几杯酒,接着便推脱有事,即闷闷不乐的无功而返了。
康大掌门却未因他人的不幸而影响心情。今日重明宗难得的齐聚一堂,连周昕然都难得的离了重明小楼,把野家三个小修也邀来吃酒,把个依旧保存原样的掌门小院弄得好生热闹。
在这样的好日子里,他才没心思替禾木道劝黑履道人回去呢。后者在重明宗的这些日子教导门人从来都是倾囊相授,非止裴奕成功突破到了练气七层,连袁晋也破开瓶颈,到了练气六层,又与康大掌门站回了同一起跑线。
受益最多的自然不是康大宝,蒋青才真的是突飞猛进,不止修为将要突破到练气九层,连剑道造诣都是日新月异。
照着这么下去,按黑履道人的话说,蒋青在四十岁前便有望筑基了!
眼见自己离把屁股放上中兴之祖的位子又近了一歩,康大宝正恨不得再给黑履道人修个金身把他供在祖师堂里头,每日早晚带着门人们磕上几个,又哪会愿意帮禾木道那些旧相识做说客。
不过待黑履道人出关,这该带的话肯定是会带到的。
但黑履道人在禾木道中并未收徒,现在看他对康大宝几个师兄弟的态度,禾木道的那些师侄好似还没这边的亲,听了消息,也未必会走。
今日来送礼的不止黑履道人的倒霉师侄。
闻讯康大掌门今日过寿,对面青菡院那位也送了贺礼,是一个梳着双平髻的小丫头送来的。
小姑娘似是叫萍儿,清丽乖巧,礼数周到。
费疏荷送来的东西倒不贵重,只是一个精致的食盒,里面盛着七八样各色灵食点心。
富含灵力,练气小修食之不无小补,算是在平戎县这类乡下地方颇为鲜见的稀罕东西。
康大宝朝小丫头道了谢,掏出几枚灵石打赏,后者倒也不嫌弃,笑嘻嘻地接了,便又一路蹦蹦跳跳的回了青菡院。
费疏荷自上次搬进被抬来的青菡院之后便一直深居简出,说来已经有近半年之久了,康大掌门都未见过自己这位夫人了。
青菡院的护院弟子们倒是常有告假之后出来在左近活动的,大多行事放荡,颇为桀骜,风评不好。
院中的那位陪嫁来的管事嬷嬷应是姓孙,也是位筑基。但好似旧伤未好,这几个月内的大多时间大多时候也在养伤。
康大宝未曾见过这位孙嬷嬷,黑履道人倒是提过一嘴,言她不是寻常筑基,要前者见面时候当恭敬以对。
这一条倒不消黑履道人提醒,康大掌门是个小心惯了的,只要是个筑基,管他寻不寻常,自然都会恭敬以对。
数月时间内,不止是费疏荷深居简出,康大宝也未出门,专心在屋中修行了小半年。
将宗内庶务都交由四个师弟分管,因了之前将各项事务都梳理清楚的关系,重明宗的各项产业尽都有序发展。
陆巽在得知康大掌门娶了费家嫡女之后,心气瞬间落了下去,好似也没了跟后者较劲的勇气。
还特意请了蒋青与段安乐带着重明宗的驮兽也跟着走了一回商路,只待商队彻底成型,便可从贺家商队中脱手,成立一支诸家共管(重明宗)的商队了。
裴奕修行更近一步之后,把这心中郁结之气也尽都除去,连带他的丹道造诣都更近一步,眼见已有晋升一阶中品丹师的迹象。
同时因为价格不高、手艺尚好的关系,重明小楼中的委托炼丹的生意也好了许多。
这不仅是门赚灵石的好买卖,更为关键的是,在炼丹的过程中,也可以接触到一些未见过的丹方并借机收纳宗门,积攒底蕴。
袁晋受过康大宝被强征上阵的刺激过后,心中的戾气似是散了许多,早晚诵经也都不再是做样子。
除了还是舍不得放弃《白猿经》散功重修之外,康大掌门的交待他也尽都听了。
在这近半年时间内,袁晋在修行之余便是花费了心思,为康大宝重铸了一面戍土青元盾。
虽然依旧只是一阶中品,不过相较之前被毁的那面戍土青元盾,袁晋在此次重铸的过程中,不仅用的材料更佳,使得御使起来的灵力消耗更少,盾牌的防御能力也有了显著提升。
即使如今的蒋青比起从前试盾之时实力已进步了一大截,但其这次的全力一剑在新铸的戍土青元盾上留下的剑痕,也要比上一次还浅上一些。
的确如戚师傅所想一样,他的这个授艺徒弟袁晋在炼器一道上的资质不差,其欠缺的的确只是一些独家秘诀和炼器经验。前者袁晋可从宗门前辈留下的修行手札中汲取养分,后者在日常积累中也初见成效,这使得袁晋如今勉强坐上了一阶中品器师的位置。
得益于康大掌门做了费家嫡婿的关系,重明墟市的生意还真旺了不少。而周宜修这个稼师除了要时不时地帮着周昕然打理重明小楼的生意之外,还在把旧有的灵田与大槐树都照料很好的前提下,认真探灵检索了地脉,带着康荣泉一起又开辟出了二亩一阶下品灵田,积累了一波不菲的善功。
对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康大掌门潜心修行这小半年内。
除了向来不理事的蒋青之外,其余三个师弟聚在一起,花了不少时间心力将重明宗之前废弛的善功体系也恢复、完善了,算是进一步告别了过去重明宗内公私不分的不良风气。
宗门自此便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用善功代替灵石给门人们发放年俸。
这项举措不仅可以极大地缓解重明宗长期以来存在的灵石短缺问题,待弟子们有了善功之后,也可以按制兑换、申领一些之前被康大掌门收纳其中,又不好直接发放的珍贵物什,以进一步激励门人完成宗门派发任务、认真修行。
宗门公帑、宗门大库和康大宝的掌门储物袋自此彻底分开,总算有了一点正常宗门该有的模样。
而在康大掌门的寿宴过去之后,重明宗又要紧锣密鼓地准备起一年一度的升仙大会了。
感谢大家的追读、订阅、投票、评论
谢谢大家!
第137章 升仙大会
转眼又是数月过去,每年的九月十五是开派的张祖师定下的给重明宗治下年满六岁的幼童测灵根的日子。
这是个大日子,除了留了裴奕留守宗门、周昕然继续主理重明小楼外,其余的重明门人也尽都来到了重明城,分成数组测验灵根。
“袁长生。”排在第一位的袁长生走过唱名的裴确,来到手拿测灵尺的韩韵道跟前,笑着问了声韩家哥哥好。
后者也露出笑来,只是伸出测灵尺的同时心中也生出一丝忐忑,重明宗上下倒也不止他一人如此,尽都关心着这个大家从小看着长起来的娃娃。
袁晋作为父亲,更是直接要求把袁长生安排在第一个,省得提心吊胆太久。
“五灵根。”韩韵道看着测灵尺上的灵光,脸上的表情复杂。他收过测灵尺,摸摸袁长生的脑袋,轻声叫他去寻长辈了。
在场的重明宗门人听完这个结果,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最次的五灵根自然比没有灵根好得多,可真要求仙修行,那便看看如今的墨儿便是。
入门四年了,康大宝也没有像别家一样短她修行资粮,可就是连引灵入体的门槛都未摸到。
“好孩子。”众人中只康大宝露出浑不在意的表情。
此时他面容和煦地看着小脸慌张的袁长生,作为修行人的儿子,哪怕他只是个六岁的娃娃,却已经知晓好多事了。
康大宝温言宽慰一声,“快去告诉你两个阿娘,莫要让她们担心了,是好事。”
袁晋也做出笑脸来跟长子说过几句,打发他去寻二董,才凑到康大宝身前,开口道:“大师兄”说到一半又顿住,也不知要说些什么。
康大宝独坐在掌门太师椅上,也不答话,两兄弟便一时没有说话,台下台上陆续有测验的声音传入两人的耳里来。
“康荣平,无。”
“张二牛,无。”
“贾木生,无。”
“何袅袅,无。”
一连听了小一炷香的工夫,也未曾再有一个仙苗的声音传来。
康大宝这才开口,算是宽慰。
“多少筑基真修都没有仙苗子嗣,已经很好了不是么?怕什么的,大卫仙朝的开国太祖不也才是五灵根么。”
“大师兄说的是哩。”袁晋心情稍好了一些,面上表情稍霁,跟着附和一声。
“养儿方知父母恩、父母恩情似海深”,袁晋的担忧再正常不过,天下有几个正常的父母不为子女发愁的?
“我们两个都未必能成筑基,你操心那么远的事情作甚?”康大宝又发一言,袁晋嗯了一声,心中开朗了不少,但也无心情再说话了。
一旁的蒋青和周宜修见他这番模样,也不好上来开解,也跟着不说话了。
几个小字辈测灵尺用得不熟,仅两千多名适龄幼童一直验到日昳时分才好。
今次除了袁长生外,和一个叫宋晖的男童与一个董柳儿的小女孩儿验出来是四灵根。后者说来也是二董家里的远亲,如此一来,今年的三个仙苗中有两个竟都是袁晋一家的。
治下凡人数量太少便有这点不好,便是当年张祖师在时,他贵为筑基真修,可重明城凡人比今时还少,每次登仙会也一样就是发现两三个仙苗。
不过要想充实门派,也不仅止从治下凡人中检验仙苗这一个办法,大致有这么几条路。
多派些门人弟子外出云游历练是一,让他们身上带着测灵尺,想起来了便随机找几个童儿验验撞撞运气。
只是现今重明宗抽不出来人手,就是找到了好的仙苗,若是在别的势力的地盘上,多少还要起些争执。
招收低阶散修入门也是个法子,好些小势力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可这类门人往往最是自私,又不知根底,好些都是把宗门当成跳板的独狼个性,就是你拿真心待他,也未必会养得熟。
更何况,宗门一方又怎不会在心中对这些散修带有几分提防呢?
只有从童儿开始教养长大的门人,才是最值得宗门信任的栋梁。
康大宝自老掌门身殁过后主持宗门这么些年,也只纳过一个年过耄耋的几戊悟入门。还有就是前不久陆巽商队那里缺人手,把那个叙坪县的杜姓散修,唤作杜青的塞进去了。
满打满算其实也就两个,还都是些没有本事、根脚的,胜在安全,方便驱使。
即便是如此,二人的近支亲族也都得搬到重明城来“享福”。莫看几戊悟年纪不小了,照样给他安排了一对娇娃,在这几年很生了些娃娃出来。
康大宝拒绝过康大厚来请的宴饮,他这位族兄身上死气愈发重了。前者之前送过他一些强身健体的丹丸,但耐不住后者虎狼药一直不停,看来见效不大。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康大宝并未把这件事情太过放在心上。
重明城这些年里收拢流民、新生儿降生这两件事都做得不好,固然有外界变天,纷乱不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与康大厚的能力不足也不无关系。
奈何在如今的重明康家里头,论起主持一方的能力康大厚已经能算是最为出挑的那个了。
若是狠下心把他撸下来,贸然换了别家人上来,坏了重明宗近二百年来由掌门亲族担任凡人领主的规矩,对于重明城的发展也未必会是件好事。
转头在回程路上对着袁晋讲道:“让长生拜在裴师弟门下吧,若能有些炼丹的天份,往后修行也是不缺资粮了。”
袁晋干脆地答应了,自己三个师兄弟同气连枝,拜不拜蒋青跟康大宝也无什么区别。
至于周宜修,他虽也是入了名册的正经师兄弟,但修为不高,岁数却不小。
一阶上品的稼师固然鲜见,也很不错,但若让袁晋给自己儿子选个师父,还是觉得裴奕这个有望筑基、年岁又轻的一阶丹师更好。
修行人很少让后人拜在自己门下修行便是这个道理,你自己教给徒弟的东西,难道会不舍得交给自己的血裔亲族么?
所谓姻亲、师承这些,其实也是拉近巩固双方关系的一种良好手段。
“那师弟我回去了还得给裴师兄准备一份束脩才是。大师兄,你说送个什么好?”袁晋有些苦恼,裴奕如今身家颇丰,送他自己炼制的法器可拿不出手。
“那是你这当爹的该想的事情,问我作甚。”康大宝懒懒答道,骑着乌血驹快走几步离了袁晋,盘算起来破妄金眸的事情。
有了黑履道人的解惑,他现今离突破练气七层只待灵气积累,并不存在瓶颈可言。
而破妄金眸这门傍身的手段想要得到突破便要更难许多,不提这门宙阶道法有多难习,小成境满后若想要更进一步,便要寻到月蕨这二阶灵草才行。
偏偏康大掌门将宗内典籍阅遍了,还托了贺德宗让他家商队帮忙寻访。
无奈许多日子过去了,到现在也没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