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啥祖宗,都是我编的 第10节

  他将心神沉入梦中身的记忆深处,不管闲散记忆,只专心梳理这些年的修行所得,当触及《海岳残卷》的感悟时,却是心头一震!

  原本残缺的第一境修行要诀,竟被补全了大半,残卷上原本模糊不清的关窍、语焉不详的注释,竟变得清晰明了!

  比如“气血如溪,需温养经脉”之后,原本只一句“以意导之”,如今却多了详细注解——

  “初辟黄庭时,气血奔涌,需以观想之法引导,先观山势之稳,再感海潮之涌,使气血如山岳沉稳,似海浪绵长,方可稳固根基。”

  再如“骨生玉纹,杂质化斑”这一关键处,原本只有警示,如今补上了解决之法——

  “若骨生石斑,可寻地脉玉髓淬炼,辅以洗髓草熬制药浴,连浸七日,可消斑驳,复归玉质。”

  ……

  如此这般,比比皆是!

  陈清越回忆越是心惊!

  “《海岳残卷》虽比太初仙朝的功法完善,可终究是残本,有许多细节缺失,修行时全凭师父口述和自己摸索。如今竟被‘陈虚’补全了大半!”他转念一想,“也对,此人天赋见识俱佳,又得清净参悟,自然事半功倍。”

  再观那近乎补全的第一境要点,更是欢欣。

  “这些补全的要诀,正好可教大螯小鳐入门,更可作为隐星门镇派根基!”

  再看《太岳通天诀》,更是惊喜。

  此功的第一境的修行要诀,虽仍显粗陋,却已融入《海岳残卷》精华:

  原本只强调“山势厚重,需以刚猛之气冲关”,如今却多了“刚不可久,需辅以绵长之息”,融入了“刚柔并济”之意。

  “假以时日,若能将《太岳通天诀》彻底完善,传于现世,我隐星门岂非又多了一部镇派功法?更能如大宗一般,分化出专修支脉!”

  不过陈清在振奋之余,很快又冷静下来。

  “终是梦中所得,需验证后,再传门人。”

  想着想着,一段陌生经文忽然自心底浮现:

  “海纳百川,浩渺无垠;云蒸霞蔚,气化万千……”

  “水行至柔,却可穿石;云雾无形,却能遮天……”

  “修行此法,当如沧海浩渺,包容万物;又如云霞变幻,无拘无束,因此此功可称《浩渺经》。”

  “浩渺经?!”陈清猛然回过神来,“这不是徐昭缨所修功法吗?梦中身从何处记来的?”

  正思索间,忽听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陈道友,可在静修?”

  一道女声响起,赫然是徐昭缨。

  陈清收敛心神,起身开门。

  门外徐昭缨一袭白衣,手持长剑,眉目如画,却透着一股凌厉之气。她的目光在陈清身上一扫,微微讶异:“道友修为又有精进?”

  “略有所悟。”陈清含糊应答,暗中梳理记忆,随即暗惊。

  距上次入梦竟已过去了一年半,在这期间,因徐昭缨时常来访论道,交流间,使他记下了《浩渺经》部分要诀。

  “不愧是你。”徐昭缨笑道:“吕老说得没错,你果然是个修行痴人,连公主归来这等大事都不关心。”

  唉,新人凄惨……

第12章 山崩海啸,扑朔迷离

  “公主何时回的城?”

  曦瑶公主归来的消息让陈清心头一凛。

  “三日前。”徐昭缨眉间掠过一丝阴翳,“此番外出颇不顺利,折损了几位供奉。”

  陈清察觉到她说话时语含遗憾,眉宇间似有愁容,往日的洒脱竟消减了几分。

  “不说这个了,”徐昭缨忽的话锋一转,“明日辰时,公主会在府邸召见考评优异者,你那将黄庭境分成四阶的见解若已完善,这次正是机遇,可呈上去,只要得了赏识,便不再有被送回玄狱的隐忧。”

  陈清眸光微动。

  梦中修行本就有诸多便利,但自己求的不是修为,而是经验、见识、观想图等,若得公主赏识,或许能接触到更多的高阶功法与资源。

  可以干。

  那就认真干。

  “有劳徐道友传讯。”他拱手致谢,“不知公主喜好何种话题?我好早做准备。”

  徐昭缨笑容消失,微微挑眉:“怎么?灵骨被废的陈将军也学会讨好人了?我与你交谈时,可不见你有半点客气,每每指出错漏,都是直来直去,毫不容情。”

  陈清一愣,回忆片刻,才道:“指出错漏如果还拐弯抹角,便不能起到警醒之效。”

  “别紧张,”徐昭缨复又正色道:“公主最厌谄媚之徒,你有真才实学,直言便是。”说罢,她转身欲走,临到门前,又驻足道:“骨生石斑的解法,确已见效,这份人情,我记下了。”

  在徐昭缨离开后,陈清当即盘膝入定,既为明日面见公主调整状态,亦为熟悉梦中身的变化。

  太和之气流转经脉,如清泉涤荡。

  与现世修行时的滞涩感不同,梦中世界灵气充沛得近乎奢侈,每一次吐纳都有灵气自发涌入,周天运转间修为便见增长。

  “难怪梦中身进境神速。”他暗自感叹,“纵有天赋根基,若无这般天地灵气怕也难有这等进境。”

  但他很快甩开杂念,当务之急是借这梦中机缘提升实力,以应对梦外危机,想多了也无用。

  夜幕降临,陈清依旧静坐调息,既作休憩,亦在梳理这一年半的经历。

  先前梦中醒来,他只顾修行记忆,又因徐昭缨来访而草草带过,明日面见公主,若被问及过往细节,必须能对答如流才行,省得节外生枝。

  记忆如潮,纷至沓来——

  自上次意识抽离后,梦中身便在这僻静院落苦修不辍,渐得“修行痴人”之名。

  半载前的一个雨夜,此身忽有所感,将《海岳残卷》“刚柔并济”之要融入《太岳诀》,引地脉灵气与太和之气相融,这融合之气自行勃发,在那十二经轮转九回,洗髓引炁,竟一举破入第二境中期。

  当时,灵气化雨,笼罩庭院,异象惊动众人。

  吕涵亲临查看后,叹曰:“当真天纵奇才!灵骨被废还有如此进境,老夫活了三百年,也是首见。”

  从那以后,徐昭缨来访次数明显增多了。

  从初时讨教疑难,渐成定期论道,因此女襟怀坦荡,谈起《浩渺经》毫不藏私,倒让陈清获益良多,记下关键,二人的关系也亲近了不少。

  “不曾想,梦中身竟也曾人前显圣,还遇红颜论道……”陈清哑然,转念又想,既是梦境,梦中身弄出点动静,倒也无碍,只要有了感悟、参了功法,便是真收获。

  “不过,若在梦外的真实世界,想从第二境初期破入中期,需以雷击桃木心导引地脉灵气,在十二正经中轮转九遍,再辅之洗髓草,舒缓经脉,方有一定成功可能。而这梦中界仅凭灵气之盛便水到渠成了!”

  他在入梦前,其实有打算借现世辅佐进阶的药方为筹码,在此世交换机缘,此刻顿觉索然,没了凝神的定心,索性来到书架上,取出了一本手札,诵读静心。

  这手札里画着简易的经络运行图,标注着各个关窍的淬炼要诀,正是与徐昭缨论道后所记《浩渺经》残篇,其中水行变化之论,恰好可融入《海岳残卷》的海韵之意中。

  “百川归海,万流归宗,水性至柔,然滴水可穿石……”

  陈清低诵真言,体内太和真气随声流转,肌肤表面凝结的晶莹水珠,沿着玄妙轨迹游走,最终汇入黄庭。霎时间,其人体内气机如江河奔涌,周身一尺内泛着朦胧水雾,宛如氤氲。

  “这浩渺经为水,归于海,太岳诀为岳,乃是山,能否共同融入海岳残卷,补全此功?”

  意念一动,《太岳通天诀》的山岳真意亦在他经脉中沉浮,厚重如山,巍然不动。

  两种功法,一柔一刚,一海一山,本应相生相济,可此刻却因运转方式尚未完全调和,竟隐隐相冲!

  “唔——”

  经脉突如针刺!

  水波激浪与巍峨山势轰然相撞,竟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令陈清体表灵光乍现,山石纹路与水雾交织,气息暴涨!

  轰!

  陈清脚边,水光绽放,地面龟裂!

  狂暴气浪一转,将整个屋子里的东西都吹得东倒西歪,四分五裂!

  “好强的爆发力!这样下去,经脉会受损!”

  陈清心头一震,旋即警醒,这无意中产生的山海对撞虽能短暂提升战力,甚至爆发出恐怖一击,却伤及经脉根本。

  他当即敛神分导,将两股力量缓缓归元。

  调息毕,他拭去额间细汗,细细体悟刚才的变化,眼中闪过兴奋之色。

  “山势厚重,海潮汹涌,二者相冲,如怒涛翻卷,虽不能持久,却可在一瞬间爆发出远超自身境界的力量!”他轻抚胸口,“若在危急关头,这一招‘山崩海啸’,虽只一瞬,却可爆发潜能,越境而战,倒也不失为一张底牌。”

  但跟着陈清又一想。

  “此招只宜梦中身施展,现世肉身羸弱,强行为之恐伤根基。”

  修行之道,讲究循序渐进,尤其是现实中的肉身,还需为长生久视打基础,不能轻易损耗。

  想着想着,他重新入定,这次不再强求融合,而是细细揣摩两经玄奥,寻求那刚柔相济的平衡之道。

  “《海岳残卷》本就讲究‘山势藏海韵’,以此为桥梁,或能让两门功法真正相融……”

  东方泛白时,陈清已更衣完毕。

  他选了件靛青长袍,既不失礼,也不显刻意。

  “陈道友,可准备好了?”徐昭缨的声音自门外传来。

  “来了。”

  临行前,陈清将几部功法、连同手札藏入贴身的储物锦囊,此乃吕涵所赠,内有三尺见方的空间。

  推门相见,这位女修依旧素装简束。

  陈清执礼道:“有劳道友引路。”

  徐昭缨从上到下打量了他一眼,笑道:“走吧,莫让公主久等。”

  二人穿行街巷,陈清忽觉城中异样,城门戍卫比记忆碎片中所见多了一倍,街巷间行人稀少,空气中飘着若有若无的腥锈味,似海风混着血气。

  “徐道友,城中可是出了什么事?”他压低声音问道。

  “三日前,公主回城时遇袭。”徐昭缨脚步不停,声音微不可察,“城中在搜捕余党。”

  陈清眉头微皱。

  在自家封邑遇刺,看来这位公主的处境比想象中更为微妙,而这仙朝的局势更显扑朔迷离了。

  转过长街,一座青黑府邸巍然矗立,形如伏兽。

  十二尊磐猊踞于檐角,乍看像是装饰,细看却能发现它们眼珠会随行人转动。

  “此为御赐的磐猊。”徐昭缨注意到陈清的目光,“乃以狻猊精血为核心炼制而成,每一尊都有第三境的修为!关键时刻,燃烧精血,还可提升战力!”

  陈清暗自凛然。

  这府外就立着十二个相当于第三境的守卫,仙朝公主的底蕴,果然深不可测!

  府门前,银纹黑袍的老者负手而立,衣袂无风自动,正是当年在玄狱中挑选陈清的定波君。

  “陈虚,别来无恙。”老者眼角笑纹舒展,与狱中判若两人,“你那第一境心得,老夫可是反复研读了七遍,很是不错。你这一年多潜修,心得中的细节可曾补全?”

  陈清执礼间目光微动,阳光照出老者耳后若隐若现的鳞纹。

  百族混血!

首节 上一节 10/1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