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第199节

  “陛下说不留,所以臣妾就用内力给……”

  “不留啊?”

  “也是,如今虽说是并州平定北戎归汉,但大汉国朝依旧是分崩离析,皇帝这么做也合乎情理。”

  “不过话说回来,还是习武的女子好啊,否则的话,可有你一番罪受的哦。”

  孝懿太妃说笑着,点了一下青忧的琼鼻,眼中尽是溺爱。

  就那么一直紧紧牵着青忧的手,拉到了雕龙画凤的精致茶榻之前,委身坐下,又问道:

  “青忧,哀家听说皇帝让元朗暂任并州刺史一职,他……他现在怎么样了?”

  “你这一去就是七八日,可曾见了莫离和莫别了啊?他们又怎么样?”

  话问出,青忧却陷入了沉默。

  半响之后,才抬脸,绝美的面容还泛着红晕,但眸子平淡无愧,道:

  “太妃,和亲王和莫离都很好,但莫别……死在了臣妾的手上!”

  “他见君不拜,还当着陛下和天子师的面亵渎臣妾,所以……臣妾杀了他!”

  孝懿太妃就那么怔愣住了。

  而后惨然一笑,道:

  “这不怪你,连莫离都救不了他,那他就是真的没救了!”

  言罢,孝懿太妃看着青忧的那单纯而又平静的双目,心底又是一叹,果然人还是简单一点的好啊。

  这时。

  殿外女官叩见:

  “微臣叩见孝懿太妃,淑妃娘娘,皇上有旨,今晚将留宿关雎宫,微臣特来请淑妃娘娘回宫……”

  陛下今晚留宿关雎宫?

  青忧听着之后,顿时娇羞窃喜,而后又不免有些怯怕。

  倒是孝懿太妃一脸的姨母笑啊,起身,握着青忧的手,叹道:

  “能得皇帝如此宠爱,那是你的福分,毕竟,那可是当今的天武帝啊!”

  “嗯,臣妾知道了!”

  青忧欠身。

  这一夜,风吟鸟唱。

  ……

  翌日。

  早朝。

  太极殿上。

  “上朝。”殿前太监一声高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开始朝拜。

  端坐九五之位的赵元开拂袖,道:

  “众爱卿平身。”

  “昨日朕批准了张居正草拟的吏治考成法和清丈田亩均田到户的革新举措,政令国策即日生效,诸位爱卿可不要让朕的失望啊!”

  群臣躬身,在张居正的带领之下,躬身道:“臣等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不至于,只是考成法对尔等同样生效,凡能力不足态度不佳尸位素餐者,该该老还乡的照样得告老还乡!”

  赵元开冷声道。

  未等满朝文武说话,赵元开手一挥,秉笔太监抱出两边书来。

  “国子监祭酒!”赵元开喝道。

  “臣在!”国子监祭酒躬身而出。

  “朕问你,朕有一一项重任要交给你!”

  “此乃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你领取之后,立马召集国子监吏员学习参悟,然后整合大汉之前的造纸工坊,进行技术革新!然后推广中州各郡!”

  赵元开说话间,手一挥,秉笔太监将两本书技术原理书籍移交给了国子监祭酒。

  朝堂文武各个脸色茫然。

  造纸术他们倒是不陌生,但造纸术在大汉是极为奢侈的存在,想要造出一张纸来,代价很大,也十分困难。

  除了顶级的门阀世家和皇室,大汉其他地方的藏书还都是以竹简书为主!

  而活字印刷书,他们就完全听不懂了。

  国子监祭酒也是一样。

  但。

  他接过两本书之后,下意识的翻了一下上面的活字印刷术技术原理,只是看了几张图纸,就顿时大惊无比。

  而后,他又翻了一下造纸术,顿时欣喜若狂啊,呼道:

  “陛下,这……这草木竟然可以用来造纸?还……还有这活字印刷术,天啦,这简直就是神术啊!”

  六部尚书,文武百官,也惊骇茫然,又好奇无比。

  他们下意识的想要凑过去看一眼。

  但这时,天子又是一声高呼:

  “工部尚书!”

  “臣……臣在!”工部尚书踏出。

  “朕这里有曲辕犁、水车、诸多农具……的构造图,你领去之后,让工部吏员好生学习参悟,然后以最短的时间在中州各郡普及开了!”

  赵元开言罢,一摆手,秉笔太监将好几本技术原理书传交给了工部尚书。

  “曲辕犁,水车……”

  “我的天啦,陛……陛下,这书中所解构的农具,可真是鬼斧神工之作,尤其是这水车,竟然有这等奇巧的法子?”

  “陛……陛下,陛下当真是神人下凡啊!”

  工部尚书竟然激动的朝跪下去,不停的叩拜。

  赵元开淡笑,摆手:

  “爱卿莫要激动,记住朕的话,国子监祭酒要最快速的建好造纸工坊和印刷工坊,同时配合农具的普及!”

  “臣等遵命!”两人叩拜,振奋澎湃。

第213章 珠玉在前

  “张居正!”赵元开将目光落在了张居正的身上。

  “臣在!”张居正躬身而出。

  “朕让你从第一批次科考取士的寒门子弟之中甄选出最为优异的二十人,你做了吗?”

  “回陛下,老臣已经吩咐下去,不日之内,他们就会进入长安觐见陛下!”

  赵元开颔首,略作沉思之后,直言道:

  “张居正,众爱卿,你们听好!”

  “朕准备在七部之上,再新设第八部,就是农部!”

  “清丈田亩均分到户之后,朕要来一场跨越式的发展的,要在一年之内让中州四郡的粮食产量翻个十倍!”

  “同时,朕还要大大提高大汉农人的地位,而新设农部,就是统管和发展大汉农业的新部!”

  “这新设的农部就由开科取士甄选的那二十位最优秀的寒门人才构成任职,张居正和礼部尚书负责前期建制!”

  跨越式发展?

  要让中州治下的粮食产量在一年之内翻个十倍?

  门朝文武彻底的震惊了,尽管这个说法太过于骇人,但只要是从当今的天武帝口中说出,没人不信!

  而关于设建新司新部,满朝文武更是期待无比。

  为什么?

  因为珠玉在前啊!

  先是锦衣卫,渗透大汉十三州,侦查军情,典诏狱,在天子师几番大捷和国朝新策推行之中,都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

  而后的兵工部,更不用说了。

  曾经奢侈无比的铁中精金实现了量产,重工司铸就的一百座帝国重器床子弩,更是不损一兵一将便大破北戎二十万大军!

  这新设农部,不知又会带来怎样的巨变啊!

  “臣等领命!”

  “吾皇雄才大略,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朝文武朝拜。

  赵元开微微点头,轻舒了一口气,道:

  “如今科举制和考成法,已经新赋税法等等,朕以批准,编入国策法令,诸位爱卿若是没事启奏的话,就此退朝,各司其职!”

  言罢。

  赵元开起身,俯视一番之后,就此退朝。

  沿着御道回到了宣室殿,龙案之上奏章已经堆积如山了,这是七日御驾亲征所积压下来的。

  “冀州征收粮食五批次,共征收六十万石存粮,赈济并州之后,尚有三十万石充入国仓之中!”

  “这个冀州,看来要远比朕想象的富饶啊!”

  赵元开翻阅一份奏章,看完之后,叹道。

  事实上,现在整个大汉并不缺粮食。

  准确来的说,是赵元开眼下所掌控的中州、并州、凉州、冀州和渝州已经新归汉的北戎等地,不缺粮!

  赵元开在雁门没有过多停留了。

  不过从陈庆之传回来的奏章来看,袁门发贼为了谋国布局了近百年,大肆的搜刮并州粮食。

  而同时在雁门郡西开垦土地万亩,而今都已经养成了熟地。

  天子师灭了袁门之后,这些自然就落入了大汉手中,只要利用起来,完全可以养活并州和北戎两地子民!

  这其中微微差点的,就是西凉了。

  毕竟是地广人稀的荒漠地带,完全依靠国朝的转移扶持!

首节 上一节 199/1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