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第200节

  “镇西王,西凉军……朕确实是亏欠了他们啊!”

  赵元开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拟了一道圣旨下去。

  由国仓转移粮草十万,布匹五万,即刻运送到去西凉边关,告慰镇守大汉正西国门的十万西凉铁军!

  此外。

  赵元开还批阅了由工部和兵部联合启奏的关于在岐山帝陵之后修建埋骨大汉烈卒的忠勇陵!

  之前在亲征之时许下的关于厚待大汉烈卒的相关条例也在草拟成了法令,盖上了国玺,正式颁发!

  但凡烈卒之家,封忠勇户,免三代赋役!

  忙!

  是真的很忙!

  穿越至今,赵元开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帝王的日理万机!

  如今他的基本盘还不算太大,但单单批阅奏章,就让他忙的一刻都不能停歇!

  好在青忧一直在伴在君侧,研磨掌灯,赏心悦目!

  这一连三日。

  赵元开基本上就是太极殿和宣室殿两点一线的跑着。

  法令是一条接着一条,革新是一举跟着一举!

  整个国朝文武,大汉的所有吏员体系,被赵元开全面统筹盘活了起来,各级官吏人人都有任在身!

  而赵元开初步战略之中的先乱国再定国的战略优越性也彻底的显露出来了。

  他以乱开局,以国朝武力平定战乱,但凡跟长安唱反调的地方贵族诸侯一并镇压,这让后续的法令推广变得无比的顺畅!

  再加上初步规划是以中州为试点,天子脚下,政令同达,效果更是高的出奇!

  而最重要的一点。

  法令,就是制度!

  作为华夏二十一世界的精英高知和顶级高管,赵元开无比清楚建立一套完整的、高效的、体系化的制度是多么重要!

  ……

  ……

  中州。

  河内郡,太守府。

  曾经潦倒穷困半辈子的徐玄安,如今授任一郡太守,治理一方。

  尽管已经穿上了大汉太守吏服,但徐玄安里衬之中的那一件布满了百家布补丁的书生长衫,却依旧穿在身上。

  此时的他站在太守府前,笔直屹立,面朝长安。

  那位为了支持相公苦读不放初心、从富贾千金委身务农苦妇的胡小翠,而今终于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衣服。

  青丝盘起,面容干净,但被穷苦生活摧残所留下的岁月痕迹,却永远的留在了她的脸上。

  “相公,而今都当了太守了,怎么还穿着这件衣服啊?”胡小翠问道。

  抬眼之间,尽是满意和迷恋。

  这个男人,她没有看错。

  终于出人头地了。

  徐玄安转过身来,将早已不见往日美貌的糟糠之妻揽入怀中,而后理了理太守服之内的那件长衫,道:

  “这衣服是娘子从徐家村的几十户平民家中讨来的数百块布料拼接做出来的,是百家衣,穿在身上就如同将这河内的数十万百姓肩负在身上!”

  “娘子,这衣服相公是永远都不会脱下的!”

  “当今天武帝励精图治,仁政爱民,是国朝八百年来前所未有的明君,我更是不能辜负了陛下的厚爱啊!”

第214章 盛世

  胡小翠听到这儿,将头依偎在徐玄安的怀里,诚然点头,道:

  “天武帝确是前所未有的明君雄主啊!”

  “开科取士,不拘一格降人才,清丈田亩均田到户减轻赋役……大汉子民生生世世都在这一片土地之上,何曾受过此等优待啊!”

  “是啊,并州又是大捷,袁门覆灭,北戎归汉,这天武治下的大汉是注定重振太祖辉煌,不!是要超越太祖!”

  “你看如今的河内郡子民们,各个精神饱满,一片欣欣向荣,我大汉就是想不富强也不容易啊!”

  徐玄安跟着叹道。

  这些日子,捷报不断,从长安颁发的法令更是不断,每一项都是造福万民的仁政之举,深得民心!

  这时。

  府外有人前来禀报:

  “启禀大人,国相来令,让大人即刻启程,前往长安觐见天子!”

  “觐见天子?”

  “娘子你听到了,为夫要却去长安面见当今的天武帝了!”

  徐玄安大喜,激动之中,竟是热泪盈眶。

  君臣一心,万民一心。

  如今徐玄安只是一个代表一个缩影,对于当今的天武帝是发自内心的尊崇和拥戴啊!

  “嗯,相公,你……你快快收拾行李!”胡小翠亦是激动无比。

  ……

  ……

  长安。

  国子监。

  朱凌雪在相府待了数日之后,便被张居正推举到了国子监,担任了国子监太学博士一职,官正六品。

  毕竟是天子钦点,而朱凌雪本人又是饱读四书五经,国子监也确实是她最适合的地方。

  事实上。

  来了长安之后的朱凌雪并不开心。

  身为反贼之女,又是背弃家族之人,她的心里负担很大。

  尽管她想为父亲赎罪,还有一肚子的疑惑与不解想要询问天子。

  但如今。

  她变了,想开了。

  天子师平定冀州,天武帝归朝,一连三日法令频出。

  革旧制,改税法,设农部。

  而国子监更是担当重任,于工部联合开发新型造纸术和或者印刷术,要广传经书,普及教育!

  朱凌雪这两日一直跟在国子监祭酒的身后。

  她眼睁睁的目睹着新工坊将一堆的木头变成了一张张的白纸,材质比玉帛要好,代价更是低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而后便是活字印刷术。

  印版一出,朱凌雪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而最让她触动震惊的一点是。

  国子监祭酒透露,当今天武帝准备特赦那些归顺大汉的贵族门阀,让他们成为老师,授业传道于一方!

  是夜。

  月明星稀。

  走在长安街头的朱凌雪看着这夜不闭户灯火绚烂的国都盛况,不禁轻叹。

  “父亲,如果你还活着,看见了天武帝的这些作为,你应该不会再生谋逆之心了吧?”

  “自古以来,没有一位帝王敢普及教育,因为……读书会让人变得聪明,聪明的人是不容易被欺凌的。”

  “可当今的天武帝就敢!”

  “天武帝临朝不过数日,法令频出,环环相扣,他雄才大略和高瞻远瞩,是女儿翻阅史书也找不出第二人来!”

  “父亲,大汉盛世真的要来了,可你……”

  朱凌雪面色戚戚,心思复杂。

  但须臾之后。

  她抬起了,释然一笑。

  长安的灯火映衬着她那张温婉动人的倾城面容,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朝气,而后,攥起粉拳,暗暗道:

  “父亲,无论你乖不乖女儿,女儿都会好好的活下去的!”

  “因为……天武治下的大汉将会盛世如我所愿!”

  ……

  ……

  朱雀大道。

  郡主府。

  已是子时了。

  李不悔依旧没有入睡,而是一个拖着精致下巴坐在园林之中,看着池中的水月发着呆。

  恭尚走了过来,微微摇头一叹,道:

  “郡主,该休息了,明日一早我们还得负责押运陛下分拨的冬粮回西凉呢?”

  “额……”

  “恭叔,你先睡吧,我等会儿就去睡了。”

  李不悔道,声音有些失落。

  当今天子确实兑现他的诺言,在弥补十万西凉军。

  明日运送的除了十万粮草之外,还有布匹,还有两千柄环首刀,和三千副马鞍与马镫!

  比之这些更珍贵的,是从兵工部遣派了一支百位帝国工程师组成的技术小组。

  这支百人组成的技术小组,带着兵工部最为先进的兵器制造技术,应天子的指示,要在西凉打造第二个兵工部!

  恭尚只是摇头一叹,没再说话。

首节 上一节 200/1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