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第484节

  三来,当今的帝主是谁?是赵元开啊!是南苍域独一档的第一高手,是整个大汉盛世复兴的千古一帝啊!

  积威直逼太祖的赵元开就算是把帝位一扔,看看谁敢放肆?谁敢??

  不过,话不能这么直说。

  “国柱王,军武殿成立之后,军政分家,还有宗武殿制衡,一切都在朕的掌控之中!”赵元开笑道。

  李河图闻声之后,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了陛下新策的高明所在啊!

  “罢了,今日朝会到此为止,三品以上吏员留下,剩余人等,退朝!”

  赵元开拂袖,毫不废话。

  三品以下的吏员退朝离开,剩下便是八部侍郎,五寺,国子监,督察院的正副职吏员留下!

  这是单独议事,是对于军武殿和内阁的进一步敲定和规划!

  赵元开先是将目光落在了李河图的身上,面带微笑,道:

  “国柱王,朕的军武殿还是由你这位老国柱来掌印主持啊!”

  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却是落权实处,直接将之前从西凉归来空有爵位却无实权的李河图拔高到了和张居正比肩的地位!

  满头斑白的李河图老身一震,直接匍匐跪地,连呼:

  “陛下,老臣何等何能啊?”

  “朕说你行,你就行!”

  赵元开大袖一挥,而后看着兵部尚书徐俊泽和兵工部侍郎黄轩和,又道:

  “军武殿乃是国朝军武一等幕府机构,位居六部之上,比肩内阁,第一任军武殿首司便由国柱王李河图担任!”

  “此外,兵部和兵工部与其他六部切割,归入军武殿直辖之下,授镇将军衔!”

  “同时,四境司帅入军武殿司列!”

  军武殿是对等内阁的,以司列为最高桌台,人不求多,只有司帅一级的才能入列!

  而司帅,是具备军武票拟权的!

  “朕之前说过,军武殿的设立,伴随着军武制度的革新,摒弃以往的封号将军,统一六级军衔制!”

  “最高级为司帅,官居一品,二级为战将和镇将,位居二品,三级为参校,位居从三品,后三级不做比对!”

  “就目前来说,朕钦点授予司帅军衔者,有以下诸人,国柱王李河图为军武首帅,掌军武殿大印!玄甲军霍去病为汉西司帅,掌玄甲军虎符金印紫绶!背嵬军岳飞为汉南司帅,掌背嵬军虎符金印紫绶!白袍军陈庆之为御林司帅,掌白袍军虎符金印紫绶!”

  “此外,黄轩和!”

  讲到这儿,赵元开将目光落在了黄轩和的身上。

  “臣在!”黄轩和叩跪在地。

  “朕册封你为兵工部尚书,张居正不再兼任尚书一职,授你镇将衔位!”

  “臣,叩谢陛下天恩!”

  黄轩和匍匐叩首,振奋高呼!

  赵元开颔首,最后还是将目光落在了李河图的身上,语重心长道:

  “国柱王,军武殿事关国朝千秋大计,亦是开创大汉之前所未有,你可不要让朕失望啊!”

  “自今日之后,未央宫北天机殿便是军武殿的特许幕府重地,你需要统筹兵部、兵工部,还有三位掌符司帅的协同配合,以最快的速度将国朝军武制推上正轨!”

  “老臣绝不辱陛下圣命!”李河图叩跪在地,激动彭拜。

  “朕相信你!不过朕也知道,这对于老王爷你来说,有太多陌生的理念了。这样吧,朕给你提几个框架方向,你记好!”

  “请陛下明示!”

  李河图听了这话,顿时长舒了一口气。

  确实,这些概念对于他来说太过于陌生了,就算是这满朝文武,也没几个人能彻底理解赵元开的伟大构想和立意!

  “第一,确定军武殿的幕府首脑地位,司帅由朕钦点,但战将镇将以下,由军武殿考核,经朕批准,方可授予!”

  “考核标准依旧是过去军功和才能那一套,天子师随朕征战至此,奠定盛世根基,出了不少将才,论功授衔迫在眉睫,这是首重!”

  “第二,确立四境司帅府的镇守区位,参校以上的兵团设独立的军武禁区,要在最短时间之内建造军府、沙场和兵区!”

  “第三,这一点倒是不着急,那便是全力推行募兵制,设服役期,同时融合宗武殿,以武道强兵!”

  赵元开初步只提了三点。

  这三点概括起来,就是队伍建设、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

  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是一件极为系统化的庞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李河图听到这儿,顿时豁然开朗。

  他戎马一生,对于带兵治军的理解可谓是远超常人,但面对陛下的这番构想和指引,依旧是推崇备至大开眼界啊!

第564章 腾飞

  不过就在这时,李河图突然有了一个疑问,赶紧问道:

  “陛下,四境司帅只设汉南和汉西,那汉东和北域呢?天子师麾下名将如云,比如赵云将军,比如武及大宗师的李存孝将军……”

  “国柱王,授命司帅朕自有定夺,且,宁缺毋庸!”赵元开笑着打断。

  “老臣明白。”李河图赶紧躬身。

  “嗯,军武殿设立到此为止,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异议?”赵元开一锤定音,最后象征性的看了张居正一眼。

  殿内二十多位大员皆是躬身,呼道:

  “陛下英明,臣等没有异议!”

  “很好!”

  “接下来,便是内阁的组建,张居正!”

  “老臣在!”

  张居正一步踏出。

  “张爱卿,你,辛苦了!”赵元开没急着说事,而是一声感叹。

  御驾亲征的这段时间,张居正代为监国,可谓是忠心可鉴鞠躬尽瘁,让赵元开甚是欣慰!

  这番改制,其实对于张居正来说是一种降权和削弱,所以赵元开多少还是顾忌一下他的心态的。

  没曾想,一句辛苦,竟让这位骨瘦嶙峋佝偻着身子的肱骨老臣激动落泪,匍匐跪地,连谢天恩:

  “老臣叩谢陛下恩宠,能为大汉效力,老臣荣傲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辛苦啊!”

  “起来吧,朕都知道,朕也信你!”

  “组建内阁不用朕多说了吧?户、吏、农、工、刑、礼部等六部纳入内阁之中,六位尚书入为辅政大臣,官居从一品。你张居正即为宰相,也未内阁首辅!”

  “此外,朕赐未央宫南文渊殿为内阁机地,保留你对于锦衣卫的指挥权!”

  赵元开丝毫不含糊,直接道。

  之前的八部分出六部,内阁六部入为辅政大臣,从正二品晋升为从一品,是升职!

  而并入军武殿的兵部和兵工部,虽然依旧是正二品,但兼授镇将衔位,也是晋升!

  这是两套班子,互不打扰!

  “老臣叩谢陛下天恩!”

  “臣等叩谢陛下天恩!”

  张居正领衔六部,叩跪在地,受命长呼。

  赵元开点头,很是满意。

  关于内阁,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因为没人比张居正更熟悉这个了。

  一旦机制成熟,赵元开基本上不需要怎么去过问国朝内政,担子会轻了很多。

  不过,有一点要明确指示!

  “张居正,别的朕不多说,按照既定国策往下走就是了,但有一点,朕必须着重强调!”

  “请陛下明示!”

  “这一点,便是国朝铸币权!”

  赵元开目色凝重,因为这一点实在是太重要了,是国朝经济命脉的根基所在!

  而今的大汉虽然是修真世界的,但根本还是小农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之下很难出现经济学家!

  但,国朝大发展,对内而言经济就是一切!

  “朕之前说出,接下来的五到十年国策宽松包容,促进商贸,万般皆上品。但具体怎么做,这是难点!”

  “朕要求内阁严守铸币权,在铜、银、金的货币基础之上,增加银票金票,然后以国朝信用背书,增发钱票!”

  “这一点不难,以各级州府和府衙为主导,启动大基建!路、桥、屋舍城池,对了,还有当下首重的各级军府战区兵营等建设,和建设大头的国子监下辖的各级学府基础建设!”

  “钱,由国朝铸就,信用担保,以各级州府的名义流通出去,国强民富!只要做好预算和宏观调控,不出三年,大汉的经济将直接起飞!!”

  赵元开信心满满!

  前世的亲身经历告诉他,这是绝对伟大的经济创举!

  增发货币,启动大建设,促进流动性,是彻底盘活经济的最优解,是弯道超越的最高效工具手段!

  当然了,当下的大汉应该没几个人能理解这些。

  因为就算是在前世的地球,经济学的启蒙也只是近现代的事情。

  但!

  站在一策的国子监司业朱凌雪,在这一刻,震惊的双目圆睁,就那么呆呆看着九五之上的那位帝主!

  天啦!

  那……那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啊?

  这段时间朱凌雪一直有个困扰,那就是经学普及这个庞大工程的费用支出问题!

  建造学堂的钱哪里来?

  给幼堂、平校的授学先生兜底的财政从哪里挤?

  尽管国朝在这几番大战之中彻底奠定了资源配置的绝对权,也从北戎、蛮族和天启州搬来大批的财富资源!

  但,这一战也消耗了太多太多了。

  而接下的大建设,种种大工程,根本就是一个无底洞一样的存在!

  朱凌雪想了很久很久,就像是想不明白这钱从哪里来?

  但现在,一切迎刃而解!

  增发货币,以国朝信用背书,启动大建设,用未来的钱做今天的事!

  信用背书的根本是什么?

首节 上一节 484/1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