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第485节

  是未来可期啊,是蓬勃发展啊,是持续走高啊!

  而今的大汉就走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起点之上,没有比这更加合适的时机了!

  太伟大了!

  朱凌雪对于赵元开的钦佩已经到了近乎于神的地步了啊!

  细数陛下临朝以来的一系列国策,军武层面她不太了解,但内治方向,每一步都堪称教科书般的操作啊!

  新设农部,从生产工具和粮种两个方向着手,只为了一个目的!

  什么目的?

  就是一人种粮能养几十人啊!

  而正是有了这个前提条件,有农部铺路,让更多人力释放出来,这才给大建设创下了完美环境啊!

  大建设需要是什么?就是人啊!

  如此一来,就相当于调动整个国朝千万子民参与其中。

  务农,增产几十倍。

  务工,到处都是岗位,吃苦就能挣钱!

  温饱了,有钱了,就得花钱,商贸彻底盘活……朱凌雪想到这儿,已经无法再想象下去了。

  三年起飞?

  不!

  一年就能翻天覆地!

  “陛下……”

  朱凌雪呆呆的看着九五之位上的天子,是真的痴了。

  张居正毕竟是千古能臣,虽说也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经济嗅觉惊人,瞬间就领悟了赵元开的深意和背后逻辑,当即折服,五体投地啊!

  “陛下,老臣可以保证,不用三年,一年,一年就能腾飞!!”

  张居正激动无比,直接立誓!

第565章 三法司

  最后,赵元开将目光落在了朱凌雪的身上。

  离京这么长时间,有些日子没见着朱凌雪了,眼下看来,确实消瘦了很多!

  不过,对于国子监眼下的国策推行赵元开还是很满意的,这位出身一言难尽的反臣之女所展现的才能让他很是意外!

  “朱凌雪。”赵元开语气一柔。

  “微臣在。”朱凌雪一步上前。

  “你没让朕失望!”

  赵元开首先基给予肯定,而后没再废话,直言道:

  “军武殿和内阁设立之后,制度大改,所以国子监和都察院也得改,从即日起,这两个国朝机构晋升为从一品机构,独立于内阁和军武殿之外,直接对朕负责!”

  国子监就不用说了,打造出四级学级制完全靠这个机构一手主导,战略意义重大。

  至于都察院,那可是相当于大汉的最高纪检存在啊,监察文武百官、各级数十万大汉吏员!

  这必须保证其独立性和特殊性!

  都察院虽然在品级上只是从一品,而且还是在之前的二品之上被赵元开提到了从一品,对标八部,低于内阁和军武殿!

  但,品级低,可地位并不低啊!

  这是直接对帝主负责的监察机构,具备无上的权威性和特殊性,哪怕是再小的一个吏员,怕是也没人敢轻视慢待!

  自从清洗陈国寿整顿朝纲之后,都察院的总都御史一职就一直空缺,最后由资历最老的老太傅孙庆国兼任!

  本来赵元开是想要提振一下都察院的,但看了一下,朝中也没人可用,跳来跳去还是德高望重的孙庆国最为合适不过了。

  而且大发展时期需要相对宽松的国策环境,所以赵元开就一直搁置!

  哪怕是现在将都察院提到了三法司之首的位子,也只是口头说说,明面意思远大于实质意思,更多的还是威慑意义!

  总都御史还是孙庆国,没扩张,也没加强裁决权,说是对天子直接负责,其实说白了还是让赵元开自己来一锤定音!

  老太傅激动的厉害,老眼湿红,匍匐跪地,呼道:

  “陛下英明,陛下英明啊!”

  “都察院检查天下汉吏,早就应该提振权限了,那……那个,陛下,老臣还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赵元开蹙眉。

  临朝初期,尤其是陈国寿刚刚倒台那段时间,孙庆国这位守旧老臣在朝中的地位可谓是一时无二!

  外戚出身,肱骨老臣,与朝纲崩乱之时痛骂国贼,无畏生死!

  随着赵元开的掌权,其子孙心武在东门之变的大功,以及设立锦衣卫之后的重用,老太傅的话语权一度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

  张居正入仕之后,一切都变了!

  满朝文武之中,大半个班底子的屁股其实都是不干净的,老六部尚书都是被抄了家之后才保了一条老命!

  再而后,李河图一夜白头会长安,恩赐乘马佩剑入皇城,天子降阶,封国柱王,让很多事情又发生了不少的微妙变化!

  还有一点便是锦衣卫的地位一直都在降权,孙心武在东门之变之后,几乎没有任何惹眼的功绩,这让太傅一门的地位一将再将!

  然后,赵元开就发现曾经一言不和就国骂的老太傅,话是越来越少了,朝会之时虽然和张居正、李河图并未一列,却几乎很少谏言!

  这一切赵元开都看在眼中!

  老太傅眼中的抑郁寡欢和不得志。

  宣室殿龙案之上时不时的出现几封对于老太傅背后出言不逊的折子。

  甚至三番两次的出现国公府的后辈在长安城里头嚣张跋扈,大言天子能有今天,全是他辅国公府的功劳……诸如等等。

  历尽东门之变和赵元开大刀阔斧的砍除门阀世家之后,长安城内的公侯几乎绝迹,所留存下来的也只是空有爵位,并无实权!

  之前国公爵位只有两人,陈国寿和孙庆年。

  陈国寿被清除之后,就只剩下一个孙庆年,但他没想到的是李河图的回京,直接封王,位居国公之上!

  而事实上,辅国公府孙家在东门之变其实启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确实是首功!

  当初系统没有激活,赵元开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借着孙心武这位忠心耿耿、且是唯一可用的武臣之手,将北丘养马的人字营打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虎狼之师!

  孙心武做的很好,执行力很强,一片忠心更是无可挑剔。

  背着孙庆国将辅国公府的大半个家底儿都偷出来了,这才秘密打造出了大汉地第一支骑兵,虎豹骑!

  功便是功,这点赵元开从不否认!

  只是,孙心武的能力实在是有限,有忠心,有执行力,却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

  就算是担任正二品的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孙心武也是日益吃力,越来越跟不上节奏了。

  再看辅国公府的后辈之中,也实难是挑出翘楚之辈。

  所以赵元开对于辅国公一门一直都是保持着不偏不倚的态度,孙心武能不下就不下,实在不行就平调出去,找个清水衙门,保个正二品底线。

  但……

  孙庆年似乎并不满意天子的这个态度。

  他是忠臣,但,太过于守旧了,不可避免的迂腐了。

  外戚出身和那些已经固化僵化的思维惯性,让他依旧用过往的那一套想法来揣度圣意!

  他很天真的、也很迂腐的以为,东门之变后,辅国公府会伴随着天武帝的临朝掌权而彻底的崛起!

  但,他失落了。

  于是乎……

  女人为官,孙庆年唯一反对的声音!

  朱凌雪入仕国子监,骂的最凶的就是这位老太傅,但,朱凌雪是赵元开钦点,入仕之前一直拜在张居正的府上,算是半个门生!

  有些不太好听的话一直都被张居正有意压住,没传到赵元开的耳中,只是,风评终究是坏了!

  现在整个长安城只要一提到辅国公一门,便是一声叹息,在心中暗道一句是陛下薄待了老太傅一家!

  ……

  赵元开看着眼前老太傅那佝偻苍老的身子,最后还是轻微摇头,选择了搁置不究。

第566章 制衡

  但!

  孙庆年一开口,却让赵元开脸色骤然一边!

  “陛下,老臣斗胆谏言,让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这三法司合并,同时全权兼并锦衣卫,组建出一个全新的、和内阁并肩的国朝独立司法机构,集法典、监察、裁决和典诏狱等……”

  孙庆年的话还没有说完,一边张居正脸色陡然一变,赶紧低声打断道:

  “老太傅,出言且三思啊!!”

  李河图最开始没听出别的意思,被张居正这么一打断,再看天子的脸色,顿时心中一震,暗觉不好。

  朱凌雪和其他八部大员,更是脸色一白,顿时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了。

  三法司合并倒也说得过去,竟然还敢要锦衣卫的绝对指挥权?

  三法司之首是你孙庆国,锦衣卫指挥使是你大儿,集法典、监察、裁决和典诏狱等于一体,那岂不是全姓孙了?

  法典是你孙家修?

  裁决是你孙家定?

  诏狱还是你孙家抓?

  大胆包天啊!!

  还有,陛下从大朝会开始,一直都在强调大发展,强调宽松和包容,你孙庆国竟然糊涂到了跟陛下唱反调??

  陛下将设立军武殿立为首重,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分权吗?

  你倒好,竟然张口就要锦衣卫的指挥权,还是全权!!

  但!

  孙庆年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错在哪里!

  “哼,张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怕老夫动了你的地位吗?”孙庆年冷笑道。

  转过身,再面朝赵元开,这才发现天子的脸色极为难看!

首节 上一节 485/1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