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第486节

  可他依旧是执迷不悟!

  赵元开将提振都察院,晋升从一品,位居三法司之首,让他以为是以重典治国!

  而点到了他孙家父子二人,以为记当初东门之变的功绩!

  孙庆年从一开始就没有揣度过赵元开的意思,根本没有吃透的赵元开的国策路线!

  他一直都想着一件事,就是如何振兴辅国公一门!

  他想当大汉首公。

  想要让辅国公府重现当年先皇在位之时的国朝首官的辉煌,让满朝文武敬畏推崇他!

  这不是谋逆之心。

  孙庆国骨子里头还是忠心耿耿的!

  只是他的观念还是老一套,入朝文官封侯拜相,穷尽一生的最终追求便是位极人臣,在汉室朝堂之上显赫国朝!

  “陛下,三法司乃是国朝首重,以法典立天下之规矩……”孙庆年继而又道。

  但!

  这一次,赵元开怒了!

  “老太傅,你让朕,很是失望!”声音冰冷,帝威浩荡!

  挽天倾开盛世,虽然历时不久,但积威极重,赵元开这一变脸,直接吓得孙庆国当即匍匐跪地,魂都快没了!

  “陛……陛下,老臣不知错在何处,不不,老臣该死!老臣该死!请陛下息怒!”孙庆国连声道。

  赵元开俯视,摇头,最后还是一声长叹。

  他没有点破。

  也没有撤孙庆国的职,治他的罪!

  其实他提的那个构想没什么大错,只是时机不对,只是话不应该从他的口中出来!

  现阶段,赵元开对于都察院的定性只是一个爱打小报告的监察机构,让愤懑不遇的孙庆年来担任是最合适不过的!

  愤懑不遇就会刻薄严厉,不通人情!

  但,裁决权和诏狱权决不能归于都察院。

  赵元开只要监察,不要定罪,他希望在现阶段达到一个相对和谐的平衡态,那就是朕知道你有过,但就是搁置不论,而你也知道朕深知你的一切功过,是何定夺全看你的表现!

  另外,都察院严厉刻薄就爱抓小辫子,但天子仁慈知而不论,这其实更是一种驭臣手段!

  没人不会犯错!

  但,因典轻无视之恶小,或者因典重而谨小慎微不敢做事,这都是极端,都不好,得谋求平衡,考验的便是帝王水平!

  都御史不是个好差事,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担任的。

  而眼下看来,孙庆年是最合适不过的,辅国公之身不怕得罪人,愤懑不遇之心不会偏袒人!

  “罢了,都察院之事到此为止!”

  “老太傅,锦衣卫指挥使孙习武虽是孙门大儿,但,锦衣卫隶属内阁,除了朕和张居正之外,其他人没有任何的调配权,你可记住了?”

  赵元开不点破,只是施威敲打!

  孙庆国胆子是不小,但在天子面前,却不敢有半点的异心,连连磕头叩拜。

  “行了,你先下去吧。”赵元开直接拂袖。

  “陛下,老臣……”

  “退下!”

  “老臣遵命!”

  孙庆年退出太极殿。

  在承天门,这位当朝唯一的国公老臣是怎么也没想通自己到底哪里触犯了龙颜,怎么就惹陛下不高兴了吗?

  “我明白了,一定是我儿担任锦衣卫指挥使,而我又想要兼并锦衣卫,触了大忌!”

  “陛下没有治我的罪,实在是英明仁慈啊!”

  “哼,张居正,你让老夫三思,不就是怕老夫动你的地位吗?内阁首辅是吧?还有那八部尚书满朝文武……老臣一定会好好的监察你们的!”

  这位老太傅先是拍着胸脯心有余悸,对陛下感激涕零,转而脸一沉,恨恨的编排了张居正一顿!

  他并不知道,这正是赵元开想要看到的制衡。

  太极殿内。

  张居正一步踏出,正要说什么,却被赵元开拂袖止住。

  “老太傅的事到此为止!”

  “张居正,内阁组建之后,大发展是国策路线,但具体要做的事情还有太多了!”

  “首先,汉南四州和新并吞的天启州都是吏治崩乱状态,朕需要你马上选拔五位能臣文吏,空降五州重振吏治!”

  “你,挑几个人出来吧!”

  赵元开直接道。

  兵权和治权分家之后,完全是两个体系的事情。

  汉南有岳飞镇守的司帅府,天启州归于霍去病的安西司帅府,兵权以定。

  “回陛下,老臣不日前就在思考汉南和天启州的吏治恢复问题,认为各州首府刺史决不能从当地选拔,必须由京官、或者至少也是中州的能吏遣派空降!”张居正回道。

  这就是张居正,内政之事无需赵元开多言,总是思考在先。

  “嗯,朕也是此意。继续说!”赵元开颔首。

第567章 雨化田

  “老臣初步考虑,是让中州四郡太守和长安京兆尹等五人空降汉南四州和天启州的,应是周全之策!”

  张居正说道。

  这话算是说到了赵元开的心坎里头去了。

  中州四郡太守,包括长安京兆伊,那可是天子脚下的官,在各项吏治革新之中都是先锋者,是郡一级的带头人!

  他们对于国策的领悟是最强的,由他们空降汉南是最合适不过了。

  此外,这个四郡太守基本上都是本地的名门望族,生在本地,长在本地,治在本地,长此已久,并不是什么好事。

  就像是洛阳的李家,本身就是洛阳最大的门阀,只是因为忠心耿耿,所以赵元开才不好动他。

  但要是空降去了天启州,看似晋升,从郡级太守升到了州级刺史,但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削弱。

  然后家族宗庙有留在了中州的天子脚下,哪怕是去了再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也不敢轻易的起异心祸心!

  什么是驭臣心术啊?这就是!

  “嗯,就依阁老所言!”

  赵元开颔首,直接敲定。

  至此,应对整个武道盛世的国策路线基本上全面制定,剩下的便是边边角角的小修改和小完善!

  这一点不能急,得慢慢来!

  不过。

  张居正似乎还有话要说,躬身道:

  “陛下,老臣还有一言。”

  “说!”

  “中州四郡的父母官遣调之后,空位补缺都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这治理国都长安的京兆伊,老臣不知该如何决断……”

  “呵,张居正,朕看你并不是不知如何决断吧?”

  赵元开淡笑。

  虽然不知道张居正葫芦里头卖的是什么药,但看得出来,这明显是抛砖引玉的铺垫之言。

  “陛下英明,老臣斗胆,想要向陛下举荐一人!”张居正赶紧说道。

  “什么人?”赵元开问道。

  “回陛下,扶风郡孝平侯府,许家许文林!”

  扶风郡许家?

  这不是晴妃许心甜的娘家吗?

  赵元开听到这儿,顿时明白了张居正的意思,笑着摇头,呵道:

  “好你个张居正啊!”

  “陛下,老臣曾考察过,孝平侯府颇有几位能人,当代孝平侯许文林多年来怀才不遇,而今又贵为皇室外戚,应当给予重用,毕竟……”

  毕竟之后,张居正没再说了。

  赵元开当然明白她是什么意思。

  自古以来,皇室外戚只要有德有才,基本上都会受到重用,因为沾了外戚二字,就算是个半个皇族之人!

  再算是后宫贵妃撒个娇,吹个耳旁风,崛起都是必然的。

  不过!

  许心甜入宫这么久了,却从来不提孝平侯府半个字。

  而赵元开连番征战,册封晴妃之后,也压根就没过问过扶风郡许家半句。

  略作沉思,赵元开点头,道:

  “就依你的意思吧,外戚,毕竟是外戚!”

  一句外戚毕竟是外戚,道尽一切,也意外着扶风郡许家的彻底崛起之势!

  任何世界任何文明,都不可能保证绝对的公平,再完善的制度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走向不可避免的两极分化!

  或许门阀不再有,但新的名门望族大贵,依然会出现!

  赵元开不排斥这些。

  这一次的大朝会一直持续到了下午,但依旧不算是结束。

  敲定了大框架,让李河图和张居正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组建军武殿和内阁,然后拟定奏章,开始全面的改制!

  朝臣退下。

  赵元开独自回到了宣室殿。

  关乎宗武殿基本上没有提及,因为这个需要等天选之族的局势彻底稳定下来,而宗武殿的首座大臣最佳人选就是慕容流萤!

  当然了,赵元开不对慕容流萤抱有太大的期望,挂个名就行了,不求她能干出点什么名堂!

  安插雄霸当个副手,掌实权,统筹天下宗武!

首节 上一节 486/1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