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第551节

  也正如许文林说的那样,这个帝国在礼制主内的引导之下,更迫切的需要一个相对完善且公正的法制框架,给所有人提供统一标准的制度性的保护!

  这个帝国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的野蛮、无序、愚昧的发展下去,她需要制定新的规则,去适应这全新的时代发展要求!

  赵元开其实心里十分的清楚,他现在一手主导的这一切,说破了天也只是变换一种更加先进合理的统御手段罢了。

  形式会变。

  但本质,永远都是那样。

  朝堂伏跪,可许文林却在这个时候站起了身子,就直着腰杆,和赵元开对峙着,一字一句道:

  “陛下,臣恕难从命!”

第650章 合理吗

  “所以,你是要公然对抗朕了?”赵元开的语气更冷了。

  此言一出,气氛已经紧张到了极致地步。

  要知道,欺君就是死罪,公然在朝堂之上对抗天子,那更是死的不能再死的死罪了!

  但……

  “陛下,臣不是要对抗天子,臣也没有那个胆子,只是职责所在,法理所在,良知所在,臣别无选择!”

  许文林依旧是那句。

  而这时,赵元开看上去已经怒不可遏,帝威降下,让整个朝堂都骤然陷入了冰点之中!

  赵元开双眉竖起,拂袖,俯视着朝堂,指着许文林的鼻子,斥道:

  “什么别无选择?朕不就是让你适可而止吗?抓的人,差不多判处一下就行了,当场你非要让整个朝堂的所有大臣都难堪吗?”

  “朕的大汉江山才刚刚稳定下来,这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有功之臣!不就是家亲子弟犯了点小错误了吗?难道,你许文林非要让朕在搞一次大赦天下吗?啊!!”

  “许文林,你回答朕!!”

  殿下,许文林脸色惨白的厉害。

  很显然眼下的局势有些超乎他的料想了,陛下之震怒,看起来似乎不像是在演一场大戏啊!

  而朝堂之上,满朝文武更是在这一瞬间,伏跪疾呼: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

  “陛下体恤臣等,让臣等受宠若惊,无所遗憾啊!”

  “陛下,这大汉能有今日之盛况曙光,全凭陛下的英明神武,臣等何德何能受此恩待啊……”

  ……

  天子这是在偏袒朝臣,是为了满朝文武而怒。

  这让满朝的臣子何等的感恩戴德,一个个的伏跪在地泪流满面,拼了命的表示着忠心!

  而此时,许文林突然间恍然大悟了。

  他终于明白了女儿为什么说这是他们许家唯一的出路了!

  悍卫法理,重振法制,说白了就是将以前对于王公贵族的偏袒和保护,分割出一大部分转嫁给大汉的普通子民!

  这是注定要得罪一群人了,而且还就是满朝的文武大臣,和他们背后的名门大族,已经裙带关系之下的整个贵族集团!

  既然是得罪,就一定会被记恨,也就自然需要一个背锅的人站出来,成为平衡这些贵族集团怨怒的宣泄和针对点!

  显然,陛下是不愿意,也不可能、不适合成为这个人的!

  陛下既要变法,还不能让利益受损的朝堂诸臣对于汉室有太大的怨言,至少,这个明面上的怨怒点不能再陛下的身上!

  那这口大锅,就只能让许文林出来背了。

  不过,这会出事吗?

  如果不够坚决,反反复复,绝对会出事。

  但,只要是坚定的走下去,就像方才那样,死咬着依法不屈,让自己稳稳的站在法理的立场,成为大汉变法的先驱者,成为日后铮臣的效仿者,那就是绝对不会出事!

  许文林咬牙,是真的豁出去了。

  “陛下,请恕臣冒昧斗胆,臣以为,大赦天下本来就是不合理的!”许文林再一次的一言惊人。

  朝堂彻彻底底的安静了。

  那些个王公大臣就那么呆滞的看着许文林,傻眼了啊。

  公然对抗天子也就算了,现在竟然否定大赦天下?这在否定天子啊!

  自古以来,大赦天下都是帝王的专属权利,凡有国朝大幸事,赢得龙颜大悦,便可大赦天下!

  这可是近千年的规矩,怎么就不合理了?

  这许文林,太大胆了,简直就是不知死活!

  “许文林,你说什么?”赵元开的声音很可怕。

  但,心底却是平静诧异的。

  大赦天下合理吗?

  从法制角度上来说,确实是不合理,是对于国律法理的公平公正性上的一次严重的破坏和践踏!

  “陛下,臣的意思是,大赦天下乃是皇权至高的权力,是绝对不可能乱用的,天武六年万象复新,陛下大赦天下,这是提振天下民心的好事!”

  “但,这才时隔一年,陛下就因为这等小事儿大赦天下,这是滥用皇权,践踏法理,会大失民心的!”

  许文林解释道。

  这个解释,让赵元开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想,却也在情理之中!

  赵元开以为许文林会有那个见识和胆量去直接怀疑大赦天下在法理层面的合理性,但他没有,他只是局限在行事方式是否合理的层面!

  赵元开冷漠的俯视着许文林,久久无言。

  终于,赵元开说话了,这话一出,让整个朝堂大惊!

  “许文林!你的侄儿许云生冒犯过朕,亵渎芳妃,还私藏军兵,而你……更是在这朝堂之上一而再的顶撞对抗朕!”

  “你可知,朕足以杀你九族的头?”

  朝堂是死一般的沉寂。

  杀头?

  陛下这是彻底怒了啊!

  自古以来,天子一怒血流成河,君要臣死,臣更是不得不死!

  现在,要是陛下直接一怒,袖袍一甩,杀了了事,完全是再简单不过的啊!

  此时的朝堂上,暗流涌动,朝臣们匍匐在地,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有人在心底是窃喜的,期盼着天子真的直接杀了许文林。

  也有人内心动摇了,他们知道许文林其实没有错,是天子在偏袒他们,可是……因为天子的偏袒,而直接斩杀忠臣,那他们这些人又怎么对得起天子的偏爱恩宠呢?

  要知道,自家的亲眷是确实有罪在身啊!

  也正如许文林说的那样,长安风波已经起势了,大风之后需要的是大雨,倘若草草收尾,以后谁还敢秉公依法啊?

  这时,许文林再一次的开口了:

  “陛下,臣自知冒犯了陛下,是死不足惜!但,不论如何,臣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态度,臣就算是拉下了一门九族,也要将国律法典捍卫到底!”

  “臣要让大汉的子民、让大汉的后来子臣知道,国律法典面前,人人平等!如果触犯国法,便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如果安守本身,这国律法典如当今陛下曾言的天子师一样,是他们的最公平公正的保障!”

  “陛下临朝治世以来,励精图治,诸方革新,给了大汉子民前所未有的希望和福祉!但,臣在临死之前,只求陛下开恩,再给这个帝国的子民最后的安全感吧!”

第651章 理想

  言罢,一直腰杆笔直的许文林匍匐跪地,泣声高呼:

  “臣,可以死!”

  “但,大汉的国律法典不容亵渎和践踏!”

  赵元开深吸了一口气,转身,背对朝堂:

  “所以,就算是朕杀了你许家满门,你也非要将这个肃清风波彻底进行到底了?”

  “陛下,臣只想给法理一个交代,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许文林,你就当真不怕死?”

  “死有何惧?试想,大汉行运至此,多少无辜平民冤死与徇私枉法之下?臣久居扶风下县,所见乡野之农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却未曾吃过一粒细米,遭受冤屈之时,更是无处伸冤绝望悲戚。”

  “长安肃清风波扩展到中州四郡之后,臣受到了旧部门生的书信,说乡野民心大振,跪地拜谢天子圣恩,他们生生世世都在那片土地,却是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也是大汉的子民了……”

  生生世世在此,却是第一次感知到自己也是大汉的子民了!

  为什么?

  因为法理面前,出身卑微的他们和富贵阶层并无不同,这个大汉帝国,不负穷苦子民!

  赵元开始终背对着,许久无言。

  朝堂伏跪,就那么寂静无声着。

  时间,在缓慢流逝着。

  这是赵元开刻意为之的僵持。

  他不表态,就让朝堂陷入了这种无休止的静谧之中,让朝臣在惶恐不安之中开始反思!

  这需要时间,会让很大一部分人反思、动摇、明悟,最后做出选择!

  天武七年的大汉庙堂,已经不是天武五年的那个满目荒唐的腐朽之地了。

  一系列的改制和换血,寒门出身的青壮派日益壮大,再加上赵元开个人说展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统御理念和方式,早就让这个庙堂发生了质的变化!

  曾经,出官入仕封侯拜相是第一追求!

  但现在,在天子的感染影响之下,这个庙堂开始觉悟到了什么一丝更加崇高的共同理想!

  国朝在大发展。

  天子高瞻远瞩在大展望。

  从国策理念变更为以万民为重之后,大家就感知到了,当今天子要的不是江山稳固,而是实实在在的改变这个帝国,让这个国度走向更加伟大的远方!

  这已经不是帝王家的狭隘统御思维,而是激发了这个帝国的每一位子民的共同使命感,在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而努力追求!

  信仰,或许来之不易。

  但,理想却总是那么容易的让人感同身受。

  朝堂大臣们开始反思了,开始觉悟了,开始做出选择了。

  从陛下临朝开始,整个朝堂一直致力于改变这个帝国,军武独立是为了捍卫汉土,保卫汉民!

  农部发展,是为了解决饥饿和解放生产力。

首节 上一节 551/1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