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因为教义的蛊惑,老百姓往往被卖了还不自知。
为了宋州安定,白香山早就和德正通了气,与明教势不两立。
然而如今兵荒马乱,打探消息的难度也比以往更高。
以前还可以借助商队往来,捕捉只言片语。
如今处处是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有的乡下土豪都立堡据守,外人很难混入。
天鼓寺毕竟是佛寺,吃斋念佛的和尚都还能凑一凑,可哪来那么多训练有素的间谍?
因此探听消息这方面,肯定是比不上荥阳郑氏这种积年世家。
“所以师弟前来,是商议合兵拒守之事?”
照虎点头,“不错”
“黄潮和明教麾下军队凶暴如禽兽,多有屠城之举,照阳师兄心意已决。”
“哪怕不为西京龙椅上的那位圣人天子,也要为了汴州百万生民考虑,将贼军抵挡在宋州门户之外!”
德正颔首认同,对此并无异议。
徐州往西,一路穿过宋州、汴州、郑州,之后便是东都雒阳。
除非黄潮和明教的大军愿意绕路走宋州北边的曹州,否则宋州是绕不开的大门。
但是数万大军出行,人吃马嚼,绕路便是平添负担,每日消耗的粮草都是一笔巨大的消耗。
因此,对方选择从宋州长驱直入的可能并不小。
“德正师兄,其实我还有一事请教。”
照虎神情中多出几分试探之意,“我听说那位‘布袋弥勒’前辈就在宋州.”
德正眼神闪烁,正要开口,两人却忽然一齐顿住,看向了门外。
下一刻,普宁震惊的声音便从门外传来:
“黄庭大成?!!”
一刻钟前。
李存孝跟在一个小沙弥后面,一边走一边思索。
方才德正遣人传唤,他应约而来。
“最近既没有法事,也没有节庆,会善寺的人这时候来”
会善寺的住持照阳,是和天鼓寺德正齐名的高手。
整个河南道,能与二人比肩乃至战而胜之的,就只有荥阳郑氏的家主郑朗,以及那位俨然半个河南道之主的梁王朱全忠。
说来也怪。明教在河南道内搅风搅雨,朱全忠麾下的宣武军、义成军却是按兵不动。
根据最近几个月传来的消息,每回都是等明教和黄潮的人肆虐之后,朱全忠的人马才姗姗来迟。
“难不成,是在借刀杀人?排除异己?”
“明教和黄潮的人为非作歹,他朱全忠再来救民于水火,拨乱反正?”
李存孝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天下十六道中,除去汇聚大秦精华的京畿道,就属河南道、江南道最为富庶。
而比起后者,河南道的土地更为广袤,可以说是从帝国的腹心,一直延伸到东海之滨。
也是因此,梁王朱全忠的实力在诸多藩镇中最为强劲,但也是因为土地广阔,土豪众多,又有类似荥阳郑氏这种老牌家族掣肘。
至今为止,朱全忠也只是收拢了河南道中部、东北部,大约整个一道四分之三的势力。
剩下西南的四分之一,却是因为靠近东都雒阳,在中央朝廷的暗中掣肘下,始终没能拿下。
“朝廷的人也不是傻子。若是放任朱全忠将郑州、汴州攻破,那之后他要举兵入雒阳,只需沿通济渠而下,岂非轻而易举?”
“东都若被控制,西京难道还能幸免?”
李存孝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不知不觉已经来到禅房之外。
还未走近,便又有一股勃勃战意闯进自己的感知。
“普宁师兄?普行师兄?”
话音未落,普宁已经快步上前,正要说些什么,那热情洋溢的脸上忽然生出几分疑惑。
普行的境界比师弟更高,见到李存孝的瞬间,后背竟然隐隐生出一点寒意,令他大为震惊。
‘李师弟的存在,竟然能让我感受到一丝威胁?’
他可是真形圆满,只差一步,便能和圆光一般,尝试炼化脊椎,踏上通天的阶梯。
寻常的黄庭,哪怕是圆满境界,对他来说也只手可破。
真形境界,人与魔合,战力的增幅可不是一星半点。
因此,哪怕只是让他感受到一丝威胁,都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边普行还在愣神,普宁却已经迫不及待。
“李师弟,上次说好,晋升黄庭后再来切磋。”
“我看师弟神完气足,择日不如撞日,干脆现在就”
“普宁师兄”,李存孝哭笑不得。
此人着实是个纯人,心中只有剑和武道,他倒是并不讨厌。
可是如今自己已经是黄庭大成,九条正经贯通,连圆觉那样积年的黄庭圆满都要授首。
对方看上去,最多也不会超过黄庭小成。
动起手来,只怕是会伤了和气.
“李师弟,给他个教训也好。”
普行回过神来,似乎明白了什么,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教训?什么教训?”
普宁一头雾水,而李存孝见普行都这么说了,也不再推辞。
后退几步,双手摆了个拳架,姿态十分放松。
“普宁师兄,请吧。”
连魔宝都不用?他的实力已经高出普宁这么多了吗?
普行吃了一惊,普宁见状却有些恼怒:
“李师弟,你不拔刀?”
李存孝心想我要是拔刀,你怕是要被抬着出去。
但是不等他解释,普宁的手一握到剑柄,神情又冷静下来。
只要握住剑,他就不会再去想任何事。
李存孝托大也好,激将法也罢,都无所谓。
一切,都在剑中分晓!
锵~~~~
银光出鞘,伴随一道悠长低沉的清吟。
短短的十步距离,普宁每走出一步,环首宝剑上,俱利伽罗大龙的纹路便亮一分。
等到十步走完,普宁本人的存在感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那把长剑,玄色的真气附着其上,好似一条黑龙,破空穿行。
声势并不大,但却占据了眼中所有的视线,无法移开半点。
眼中,只有剑光;
耳中,只有龙吟!
“师弟的不动黑龙剑,距离圆满也当不远了。”
普行暗自赞叹,自家师弟,乃是会善寺几十年以来剑术最为出色者。
其专一于剑,专一于武,虽然有时会显得不通人情世故,但一颗剑心却是打磨得极为纯粹。
俱利伽罗大龙,乃是不动明王手中利剑上缠绕之龙。
催伏外道,降服一切的大威力自不必说,更要紧的一点,在于“不动”。
如如不动,我心不动,手中剑同样安住不动。
一旦发出,除非持剑之人死去,否则无可更改!
普宁这一剑,俨然已经得了不动黑龙剑个中三昧。
普行此时更加好奇,李存孝不用魔宝,又要如何去接这一招?
“好犀利的剑,好专注的剑。”
李存孝看着不断逼近的剑光,大地上似乎有另一种力量升腾,将他禁锢在原地,使其不得不面对这绝杀的一剑。
然而他并不需要躲。
双手之上,焰摩真气流泻而出,伴随其画圆交错,银轮浮现在李存孝的身前。
银轮出现的刹那,在普宁的眼中,眼前的一切就变了。
刚才面对还是一个人,转眼,那人却消失了。
张牙舞爪的黑龙扑击而去,却发现眼前是广袤的海洋,四海之上,是三座浩瀚的大陆。
部州之上,隐隐似乎有倒悬的山峰通达苍穹。
好像一叶扁舟,闯入了无垠的海洋。
原本凝聚为一的力量,瞬间便分解了、迷失了。
“叮”
剑刃和手掌接触,发出清脆的声音。
普宁看着李存孝双掌之中被制服的“黑龙”,大脑好似被搅散为一坨浆糊。
“真气外放.黄庭大成?!!”
怎么会?
怎么会?!
“李师弟,你可真是.”
普行看着呆若木鸡的师弟,不由满脸苦笑。
分别两个月,普宁打开三条正经,平均二十天一条经脉,这速度已经很快。
可是对方黄庭大成,至少也是开辟了七条正经,速度直接是翻了一倍。
‘这下好了,本来想留个教训,只怕要留下阴影了。’
普行收敛神色,上前拍了拍普宁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