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303节

  可看到太乙一行几人骑着骏马,几个年轻人又身强力壮,都畏惧地让开道路。

  魏英看着这些打扮古怪的人,有些不忍,但更多地是警惕,下意识抓紧了弟弟的衣服。

  而木叉则注意到,路中有两个人在争抢什么东西,其中一个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塞进了自己嘴里,结果马上就被对方一拳砸在脸上吐了出来。

  噗。

  混杂唾液的黄黑色不明物落入泥土,赤骊的马蹄从旁边踏过。

  那是一块黄得发黑的粟米饼。

  争抢粟米饼的两个汉子都住了手,看着赤红的骏马从面前走过,上面坐着唇红齿白的少年,还有一个高大健壮的青年。

  一丝艳羡从眼角划过。

  当赤骊走出十来步,李木叉又听到身后传来拳头击打肉体的声音,还有一声声低沉的嘶吼。

  他没有说话,也没有像以前一样向身后的大哥寻求答案。

  这一切都落在李存孝眼中,他同样没有说话。

  兄弟俩沉默着,注视太阳从东边升到正当中,又逐渐西落;

  注视着破烂官道逐渐变得规整,行人从稀疏渐渐变得多起来,荒凉的景象中渐渐多了几个小小的集市,增添了几分人气。

  最终,在一座有些过分气派的县城门口放慢了脚步。

  “这就是华阴县城?”

  叶乘霄有点吃惊,在他看来,这城池的规格,比之宋州城也相差无几了。

  后者虽然在地方,但到底是一州府治,但华阴县只是一个县城而已。

  “往常年岁,我楼观道香火旺盛,华阴县是落脚之处,又在商路枢纽,繁华之处还要胜过府治。”

  杜光磊说着,本自有些傲然,但看着城门口挤满的流民,神情又低沉下去。

  战乱中的繁华,不过是大量人口死亡后,幸存者带着剩余财富集中起来形成的。

  这种繁华,再是耀人眼目,也终归是畸形的。

  “我们先进城。”

  太乙虽然也有感慨,但并没多说,吩咐一声,杜光磊便带头入城。

  守卫在华阴县城门的士兵甲胄精良,神情肃杀,一看便不是寻常府兵。

  毕竟如今朝廷和伪齐局势紧张,而且二者之间距离很近,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战争。

  就算藩镇再怎么坐大,局势再怎么败坏,朝廷倒也不至于连这点兵力也武装不起来。

  流民们原本拥挤在前,都想趁乱入城,但是被乱刀砍死十几个之后便老实了起来。

  城门守卫冷着脸,衣袍染血,看不出半点柔和。

  但是一看杜光磊打马领着几人前来,立刻和缓了神色,简单寒暄几句便立刻放行。

  “宗门长老们常年闭关,门中琐事,我们真传弟子常常代劳,这些军士都认得我。”

  杜光磊看到注意到李存孝的眼神,伸手在腰间一抹,后者这才发现,对方不知何时系了一个金鱼带在上面。

  所谓紫袍金鱼,大秦九品官职中,唯有三品大员才有资格服用,要不然就是需要皇帝特旨御赐。

  楼观道地处京畿,有国教之名,门中高功法师几乎都受过朝廷的册封。

  真传弟子们作为宗门下一代的支柱,实际上的继承者,自然是享尽殊荣。

  封散官、爵位者,比比皆是,等李存孝入门成为真传之后,同样能受封“紫金光禄大夫”,亦或者因其出身,加一个“宋州都督”,也并非不可能。

  ‘有所得,必有所舍。朝廷对楼观道上下如此厚待,利益关系纠葛太过复杂。’

  ‘如今全天下的藩镇和节度使都盯着西京大兴,楼观道只怕也少不了麻烦。’

  李存孝心中千回百转,事到如今,作为太乙真人的弟子,作为契此的弟子,越是身居高位,也就越不可能从这漩涡中脱身。

  天下千万生灵,都已经被卷入这场动荡,只不过普通人在这浪潮中身不由己,而他们多少能掀起些许风浪,选择就此埋葬一些人,或是拯救一些人罢了。

  至于镇压这滔天浊流.

  “杜真人,您回来啦?!”

  “杜真人,上元节将至,您若有空.”

  “杜真人,您上次为逝去的老爷斋醮祈福,我家夫人感怀至深,上元灯会,还请移步府中”

  “杜真人,我家小女自从见过您之后,茶饭不思,积思成疾.”

  杜光磊在这华阴县城当中显然是个名人,入城没走几步,便有几个穿着绸缎的人将其认了出来,纷纷热切邀约。

  一开始还是上元灯会祈福这种常规的事情,后面就越说越往古怪的方向发展去了,搞得他额头冒汗,赶紧客气又强硬地将围观的人驱离。

  做完这些,他才挤出一张笑脸,对着太乙道:

  “师叔,我.”

  “杜真人,了不起啊。”

  老道士语气揶揄,“巧得很,老道也是真人。”

  “你李师弟入了门最多也就是个法师,你已经成真人了?”

  “还有什么寡妇和闺阁女子,光磊,你也老大不小了,咱们楼观道也不禁止嫁娶.”

  “弟子绝无此意!”

  杜光磊恨不得当场给老道士跪了,尤其是旁边李存孝和叶乘霄几个人的眼神,如芒刺在背。

  好在老道士也没有真的追究的意思,随便提了几句,等到了楼观道在华阴县的驿站,便打发杜光磊去探听消息。

  楼观道是道门圣地,又和朝廷关系密切,其山门在华阴县中四象峰,不过为了方便门人弟子办事,在城中专门有一处驿站。

  一来是替门中弟子收发信件物品,二来是朝廷若派遣官员来,除了传圣旨,基本都不会直接上山拜访,而是要先在此处投递拜帖,知会后再上山。

  因此这里说是驿站,其实是一座气派威严的宅邸,五间九架,巨梁飞檐,更像是官府衙门。

  门口百步之内,几乎无人敢靠近。

  而进去之后,各种亭台楼阁、舞榭歌台,不必多说,身穿绯袍者更是比比皆是,甚至还有身着紫袍的,也和颜悦色,与其中的知客道士笑谈。

  与其说这里是楼观道的一个办事处,倒不如说这里是一个权贵高官的交际场。

  而太乙真人带着一行人入驻之后,这些朱紫之辈先是面面相觑,一阵窃窃私语后,似乎有人认出了来者的身份,声浪顿时嘈杂起来。

  哪怕李存孝等人住在一个独院里面,也能隐约感受到外面火热的氛围。

  这一切,都对初出茅庐的叶乘霄和魏河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后者倒还好,毕竟魏河为人淳朴憨厚,许多东西不懂,也就只当看个新奇。

  但是叶乘霄则不同。

  他想起当初在楚丘县的时候,接触过地位最高的人,也不过是七品绿袍慕容柏,最后被李存孝斩杀;

  到了宋州城,四品红袍的白香山,对于李存孝也不敢以晚辈视之,颇多倚仗。

  而现在,在这京畿治下,四品五品的红袍大员如过江之鲫,可遇到李存孝师徒,也好像遇到饵食的鱼儿,一拥而上。

  他心里忽然升起巨大的颤栗,并为自己做出的决定感到无比庆幸。

  如果不是选择了跟随李存孝,或许终其一生,他都无法看见这样的场景。

  那样子庸碌一生,最后被不知哪个藩镇的牙兵砍下脑袋,该是多么地无趣?

  他要跟着李师兄,在这天下的中枢,建功立业!

  “你平日也这么招摇?”

  自从进城开始,契此便刻意隐匿了行踪,此时房间中只有太乙一人,他才再度显现。

  “你在暗我在明,这不是之前商量好的?”

  老道士翻了个白眼。

  “这次宋州的事知之者甚多,羊灵均不说,郑朗这个老狐狸肯定会拿这个消息到处交换好处。”

  “瞒是瞒不住的,现在有心人必然已经将你我和李存孝都盯上了。”

  “这种时候,要是悄悄回楼观道,反而会让人觉得有鬼。”

  “大张旗鼓,不说打消疑惑,至少能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都跳出来。”

  “现在饵已经丢出,就看门中,哪些人会忍不住咬钩?”

第231章公侯之门,道通真人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上元节灯会,乃是上至王公,下至贩夫走卒,普天之下最为繁盛之节日。

  这一日不设宵禁,通宵达旦,燃灯数万盏,彻夜不息,举城欢乐。

  虽然不在西京大兴城,但只看华阴县中上元节的情形,李存孝也能想象那该是怎样一种震撼的场景。

  原本他以为,如今天下纷扰,战火连绵,节日的氛围本该很淡才是,结果在华阴县的这几天,那种欢庆的氛围却是越来越浓厚,最后在正月十五日夜达到了顶峰。

  各式各样的花灯,如龙灯、佛灯、日月灯、元宝灯等等,还有以金玉锦绮装饰、高达十丈的巨大鳌山灯。

  彩灯之下,衣着干净体面的市民欢笑奔走,酒楼上达官贵人饮酒作诗、指点风月,就连城外的流民,在这一日都能分到一碗稠粥,领到一件旧衣。

  仿佛这一刻,全天下的人又一同沐浴在煌煌大秦的光辉之下,所到之处,仍旧歌舞升平。

  可李存孝看到这副繁荣的景象,却总是忍不住想到弘农县中鬼蜮一般的情景,想到道路白骨,想到为了一块粟米饼而赌上性命的那些饥民。

  这种病态的繁荣无法使他迷醉,反而让他更加拼命地用功,每天不是打熬青龙真气,就是进入秘境,和人魔交手。

  好在太乙没有让他等太久,上元节后的第二天,一行人终于前往楼观道。

  “掌教师兄现下不在门中。”

  “除了朱雀门主,另外两位门主此时都在闭关。”

  马儿踢踏在平坦的官道上,这一处往来四象峰和华阴县的土路显然是经常修整,让人感慨,哪怕只是一条路,修在不同的地方都会有不同的命运。

  “那传功的事?”

  李存孝闻言心提了起来,但太乙随之摆摆手。

  “《九转神丹经》涉及神功,有一些规矩是绕不过去。”

  “但是《青龙真典》没问题,我几天前已经向师兄传信,今日咱们到了楼观道,应该刚好能收到回信。”

  老道士说得信誓旦旦,李存孝自然放下心来,但也有些疑惑。

  如今西京朝廷和伪齐关系如此紧张,楼观道又处于两者之间,处境十分敏感。作为掌教,这时候却不在门中

  “当然是因为西京朝廷相邀,名义上师兄还是圣人皇帝敕封的华州都督,当然要去。”

  太乙神情之中对西京朝廷显然是没什么敬畏之心,“以前到处是节度使就罢了,如今反贼都在家门口称帝了,高骈那个老杂毛坐得住才怪。”

  “师父说的是如今的渤海郡王、中书令、神策军大将军、‘落雕侍御’,大宗师,高骈?”

  “师弟,这里坐不下那么多人。”

首节 上一节 303/3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