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你不明白。”
老道士在一栋建筑前停下脚步,李存孝的鼻翼翕动,闻到了熟悉的药材香味。
“内门弟子,只能得传上品武学。”
“而真传都能够得传绝学,一门完整的绝学,足以修炼到玄关境界”
“但是三元合一、孕育元胎,使人成为宗师的神功,只有少门主,也就是各峰阁主才有学习的资格。”
李存孝闻言不解,“宗师对于宗门来说不是越多越好吗?”
“论道理当然是这样,可是先不说楼观道能养得起多少宗师,一位宗师,真的就只是一个人吗?”
“哪怕握在手里就成了无用之物,但是也不愿分给别人,人不就是这样吗?天下不就是这样败坏的吗?”
“所以,你要尽快凝聚青龙真形,丹道更不能落下,要为修炼《九转神丹经》做好准备,至于其他就先放一放。”
太乙真人干咳一声,话里的意图不要太明显。
故意没把祖师传法的事说出口,自然是有他的小心思。
“走吧,为师带你看一看青龙阁。”
不等李存孝多想,老道士便先行一步。
这处青龙阁建在半山腰,占地几乎有一整个天鼓寺大小,入门后,以一条中轴线分为两半——左边器房,右边丹房。
而中轴线的尽头,却是一个极大的兽园,园中又种植有灵草。
不少内门弟子在其中观察记录着什么,甚至都没注意到一旁经过的两人。
“这处百草园,乃是我特意设计,虽出自人手,却处处贴合自然。能最大限度,还原灵草本身的生长环境。”
李存孝视线转动,就见有些妖魔盘桓在灵草周围,却不敢张口去咬。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的脖颈上都戴着项圈,朱砂勾勒的符箓呼吸一般闪烁。
“神乎其技。”
听到徒弟的赞叹,老道士摸胡子的速度更快了些,下巴抬了起来。
“不值一提,只是为了炼丹取材方便而已。”
“以后你成了青龙阁主,便要打理这处园子,采药、宰杀、炼制、储存.”
宰杀?
李存孝视线一一从园中扫过,目之所及的妖魔,都是四阶起步,数量更是玲珑塔的几倍。
毕竟后者只是太乙自己的私人小库,而青龙峰和朱雀峰的丹药,却是要供应整个楼观道,甚至还要大量出售给朝廷的。
李存孝看得手痒,就想找个借口让老道士开下后门,先把还差一点的金刚杵补满。
这时候,却有一个穿着浅紫色道袍的青年从远处快步赶来,正是不久前才见过面的李思齐。
他看见太乙身边的李存孝,脸色有一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但还是很快挤出笑容,恭敬上前。
“师父.”
请假一天
朋友们,之前我不是搬家出去找工作吗,搞得更新也变少了。
难绷的是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哭),呆了半个多月,又灰溜溜地搬回来。这两天在搞退租的事情,今天就请假了。
第233章修炼规划,地位之争(抱歉,迟了些)
“师父是来视察青龙阁的吗?”
李思齐强迫自己将目光从李存孝身上移开,调整心情之后,对着太乙真人挤出笑容。
老道士离开宗门半年多,都是他李思齐打理山上大小事情。
事情要办,更要让人看到是谁办的,否则媚眼抛给瞎子看,一切就成了白费功夫。
不管这个李存孝什么来历,到底还是自己先来。
功劳也好,苦劳也罢,都不是可以轻易被取代的.
“思齐,你把山上打理得不错。”
李思齐闻言,脸上刚露出几分笑意,老道士接着又说:
“正好,以后李存孝来青龙阁,五阶以下的天材地宝和妖魔材料,都让他自由取用,不用告诉我,知道了吗?”
李思齐神色微变,“师父,这.”
“山上一应物资,一向是以事功换取,何况李师弟尚未突破真形,这些东西他也未必用得上.”
“我已经传了李存孝青龙真典,突破真形是迟早的事,此事就这么定了。”
老道这话显然没有商量的意思,没有给前者辩驳的机会,便带李存孝离开。
转瞬间只剩李思齐一个人留在原地,神色一阵青一阵白,那些青龙阁里的弟子都移开了目光,眼观鼻鼻观心,只把自己当一个木偶。
“李师兄,师父这样做也太”
一向和李思齐交好的几人忍不住上前开口,话刚说一半就被打断。
“不必多言”,李思齐摆出一副强颜欢笑的样子。
“师父才是青龙峰之主,做弟子的要有做弟子的本分。”
“再说,听闻这位李师弟天赋异禀,有充足的资源,想必能更快进步”
“咱们青龙峰真传本来就少,多一个人帮衬,为兄会轻松很多,在另外几脉面前,也不会丢了威风。”
“李师兄心中有大局啊!”
“李师兄心胸开阔,师弟不及”
“李师兄这般相待,希望那李存孝也是个知情识趣的,不然”
“不然什么?”
苍老的声音忽然从身后传来,李思齐和那几个内门弟子背心一凉,一转头,却看见太乙真人手搭拂尘,静静看着他们,旁边是表情古怪的李存孝。
怎么回事,人不是走了吗?!
李思齐这下是真的冷汗下来了。他真想马上甩锅,说一句与我无关,但是这样以前立起来的青龙峰大师兄的人设就前功尽弃了。
他实在没想到,以往的太乙真人虽然性情乖张,却并不喜欢玩这些小花样。
尤其是在李青童死了之后,无论发生什么事,只要供应炼丹的药材充足,他几个月都未必会在人前露面,李思齐也是因此代管了山上事务,渐渐有了声望。
可是这次一回来,老道士就像变了一个人,从一个讨人厌的古怪老头,变成了一个顽劣又讨人厌的古怪老头。
更有生气,也比以前更难应对了。
李思齐从看到李存孝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这个人将来会是阻碍自己掌握青龙峰的劲敌。
他清楚自己从没有得到过师父的青睐,所以更不能放弃艰难积攒起来的人脉,只好硬撑着头皮站在几人面前:
“师父,几位师弟一时口无遮拦,并非有意”
李思齐有心解释,可老道士轻轻抬了抬手,在场便没人能说出一句话来。
平淡的目光好似刀锋,一寸寸从面前几人身上刮过。
沉默之中,凝重的感受好似一座山压在众人心间,甚至连几个李思齐的忠实拥趸都生出了后悔的情绪。
李思齐只是勉强能算“大师兄”,可太乙却是毫无疑问的青龙一脉门主。
在背后说说坏话没什么,被正主抓了现行,以后的日子只怕要难过了。
“思齐,族中把你教得好啊,好就好在”
太乙抛出半句话,忽然戛然而止。
只给几人留下一个难以捉摸的眼神,便再度带着李存孝离开。
这一回,众人眼看着二人的背影消失在了尽头,想要张口,但是看着“大师兄”难看的表情,又都不约而同的低头,拱手告退。
最后只剩李思齐站在原地,举起衣袖,看着那一抹淡紫色,抿紧的嘴角流露出不甘。
‘才入门的弟子,就给他这么大的权限,特意讨来银鱼袋不说,还许他任意使用门中资源’
‘哈,若不是我眼没瞎耳没聋,还以为是当年死去的李青童从地里爬起来了!’
‘青龙峰几十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那身紫袍,我还有机会穿上吗?’
矗立良久,李思齐的神情重新恢复平静。
楼观道是道门圣地,圣地的一脉之主,地位甚至要超过陇西李氏的族长之位。
多年苦心孤诣,他说什么也不能轻易放弃,李存孝也不配让他放弃。
武者,终究要靠实力说话。纵然师父再偏心,一个黄庭,又要如何磨消二者之间的差距?
青龙峰上景色秀丽,亭台楼阁不计其数,虽然还比不上龙舟中前周皇帝的行宫,但要好好赏玩一番,也得小半日时光。
但太乙真人并非是来当导游的。他带李存孝去的,基本都是青龙峰上的紧要地方。
药园、兽园、兵甲、藏经阁
到处都有玄关境界的长老把守,到处都有内门弟子拿着自己的腰牌,扣扣搜搜地想要用宗门任务奖励的事功来兑换自己所需的物资。
可有老道士在,无论是谁,都要在李存孝面前让开道路。
任何地方,都能畅通无阻;
任何东西,都能上手观览。
甚至于就在观看药堂弟子处理材料的间隙,李存孝看着摆满了几个院子等待处理的妖魔肉,一路悄悄摸过去,比起人魔微弱但稳定的煞气便断断续续吸入体内。
十只摩羯爪里,便有其中之一亮起光芒。
太乙真人什么都没说,也什么都不用说。
他相信弟子能够明白自己的用意,他相信,体验过这些权力和好处,李存孝就会知道,成为真传,成为青龙阁的阁主有多么重要。
“存孝,你是我的弟子,你说,李思齐好在哪里?”
回到妙严宫主殿的时候,老道士忽然发问。
李存孝闻言,不假思索:
“李师兄处事周到,颇受爱戴。”
“处事周到?他说的那些话,你都是听见了的。”
李存孝笑了,“我以为李师兄贤得恰到好处”。
“你倒是言辞犀利”,老道士哑然失笑。
“的确是恰到好处。李思齐知道我对他没有什么指望,所以只能不温不火地耍些手段,争取其他弟子的支持。”
“可是强者用手段叫做计谋,弱者耍手段只能算是小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