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第422节

  但孔议则是直接侧身躲过了朱应的行礼,显得十分郑重的样子。

  “草民可万万受不得侯爷的大礼。”

  “刚刚这一礼,并非草民对侯爷的官爵而拜,而是一个汉人对身为我汉人的英雄而拜。”

  “这一礼,不仅是我孔议要拜,我孔家所有人都该对侯爷一拜。”孔议无比正色的对着朱应道。

  看得出。

  他这严肃的样子,根本没有半分玩笑的意思在内。

  而听到这。

  朱应也似乎明白了什么。

  昔日宋末之时,宋国末代皇帝在丞相陆秀夫的带领下,崖山跳海,十万军民赴国难,其中也包括了南孔的族人。

  作为这一代的南孔族长,孔议心中自然是有着族群有着家国。

  昔日。

  华夏之耻。

  族群蒙羞。

  百年屈辱。

  永不敢忘。

  而朱应。

  便是属于华夏汉人的英雄,他亲手洗刷了汉人的百年屈辱,一雪前耻,重新打出了属于汉人的天威。

  “如果是这样。”

  “那你这一礼,我更不能受了。”

  “因为我也是一个汉人,更是一个军人。”朱应正色的回道。

  听到这。

  孔议看着朱应的目光变得愈发崇敬,似乎是打心底被朱应所折服了。

  “侯爷。”

  “你可知道我为何会入侯府来教导文熙?”孔议话音一转,忽然笑着问道。

  “为何?”朱应笑着反问道。

  “我在应天也呆了近十年了,不计其数的达官贵人看着我是南孔族长,想着借着这个名头来教导他们的儿孙,也能够给他们的儿孙增添几分名望。”

  “但,我宁愿清贫度日,也不愿去。”

  “但唯独文熙不同,因为他是侯爷的儿子。”

  “北伐之战时,侯爷率领我华夏骑兵正面击溃了昔日踏破我华夏国门的蒙古铁骑,一雪前耻,洗刷我华夏百年屈辱,这,便是我来侯府的目的。”

  “不说贵府管家来请,只待文熙长大几岁,我孔议也会亲自登门来求教导侯爷之子,不求其他,只求一个心中豁达,为吾华夏的英雄教导出一个知礼知恩知忠知义的子嗣,保侯爷两代之名。”孔议无比正色的说道。

  听到这一番话。

  如果是其他人,或许朱应还会觉得此人有些哗众取宠之嫌,但眼前的孔议不同。

  他是真的淡泊名利,更是有着自己的脾性与血性。

  不为五斗米折腰。

  “能得孔兄如此,朱应,敬之。”朱应也是正色回道。

  “哈哈,能得当今冠军侯,我汉人的英雄称一声孔兄,此生足矣。”孔议立刻大笑了起来。

  “南孔之名,朱应也是佩服。”

  “相比于北孔世修降表之屈,朱应佩服南孔忠肝义胆之血性,为此,今日我必须与孔兄好好喝上一杯。”朱应笑道。

  言语之中。

  也是毫无掩饰对北孔的嫌弃,但是对南孔却是有着实打实的佩服。

  不仅是朱应。

  在后世之中也是因此事而有着诸多议论。

  世修降表!

  这是永远都洗不了的污名。

  也幸得孔圣有南孔的血性忠义后裔在,方让圣名不失。

  “能与侯爷共饮,此乃孔某之幸。”孔议也是笑着道。

  ……

  文渊阁!

  “最近,应天城倒是比较安静啊。”

  朱元璋一边处置着奏折,一边对着一旁的朱标说道。

  “安静是对于朝堂而言。”

  “毕竟朱应刚刚过来,而且还是作为如今大明风头最盛的朝堂勋贵,他尚且如此低调,毫不跋扈,这自然也是给朝堂上那些大臣也带着几分告诫的。”朱标则是一笑,带着几分看透的语气道。

  “标儿。”

  “你的确是看人有度,朱应如此年轻立奇功,深受恩宠不断,可他竟然能够如此低调,根本没有任何骄兵悍将的跋扈性格,这的确是让咱刮目相看。”朱元璋也是十分感慨的道。

  朱标一笑:“于儿子而言,这种臣子,最为喜欢。”

  “但是于父皇而言,便是驭臣的一种短板了,或许在父皇看来,朱应这种人应该很难掌控吧,毕竟他不贪不骄,而且对于美色也并无太过,如今他也只有妻一人。”

  听到这。

  朱元璋抬起头,没好气道:“你这小子竟然还说教起你老子了。”

  “帝王之术,便是如此啊。”

  “一个臣子如果什么都不贪图,要么就是大忠,要么就是大奸,所图不小。”

  “这是吾华夏自古王朝所传承下来的。”

  “不过。”

  “你有你的一套掌国之术,咱也有咱的一套,咱也相信你的能力能够应付未来朝堂以及天下的一切。”

  对于朱标,朱元璋自然是放心的。

  “不过。”

  “就凭朱应如今所展现的来看,舍生忘死,为国而战,在咱看来如今他也是大忠之人,毕竟连孔议那等脾气怪异的人都能够与朱应相谈甚欢,大肆豪饮。”

  “这孔议有能力,能辨忠奸。”

  “如若真的是大奸之人,他不会与之交。”朱元璋又笑着补充道。

  “父皇。”

  “你对朱应竟然还如此严密监视?这要是被朱应发现了,必会寒心。”朱标眉头一皱。

  “你小子真的以为朱应不知道府上有锦衣卫吗?”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继而道:“天下皆知锦衣卫无孔不入,朱应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的。”

  “不过,咱看着这朱应,也是有着几分看不透的。”

  “在他的亲卫之中,锦衣卫竟无一人能够渗透进去,哪怕用了诸多手段,而且在朱府内,他们的内府也无一个锦衣卫能够进入其中,唯有其亲卫可入。”

  对此。

  朱标却是毫不在意:“儿臣如若为皇,不会对臣子有如此严密监视,儿臣掌国必以仁德教化,恩威并济。”

  对于朱标的这理念,朱元璋也已经腻了,懒得去争辩什么,毕竟等以后他退位后,无论朱标是撤了锦衣卫还是如何,他都懒得管。

  一朝天子一朝臣。

  自古如此。

  “而且,标儿,你发现没有。”

  “朱应他与朝堂上的臣子有一点不同。”朱元璋又开口道。

  “什么不同?”朱标一愣,不解问道。

  “他对皇权,并无太大敬畏。”朱元璋老脸上带着一种严肃,十分肯定的说道。

  此话落。

  朱标更是不解了:“爹,你何出此言?”

  “从他的眼睛还是与咱们父子相处的细节看出的。”

  “别的臣子面对咱皆是诚惶诚恐,生怕触怒到了咱,可这朱应根本没有半分畏惧,他给咱一个很奇怪的感觉,似乎,他有着什么依仗,让他能够无惧皇权似的。”朱元璋带着沉思之色,缓缓开口道。

  这一话。

  虽说是带着猜测,但朱元璋很相信自己的感觉。

  他从微末之身成为了开创庞大帝国的开国皇帝,眼界,阅人,这就是他得以开创帝国的根本原因之一。

  “爹。”

  “你应该想错了吧?”

  朱标听着,则是十分不信。

  无惧皇权?

  普天之下有什么能够无惧皇权?

  朱标是想不到。

  “你就姑且让咱想错了吧,反正这朱应,咱看不透。”

  “如果不是标儿你看重他,咱都要向他府上再多送一些锦衣卫了。”

  “一般而言,咱看不透的人,太危险了。”朱元璋沉声道。

  “爹,你多心了。”朱标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好了。”

  “不说朱应了。”

  “咱听说你准予蓝玉教导允熥了?”朱元璋话音一转,笑着问道。

  “允熥性格太懦弱了,让蓝玉教导一番,或许还可以改变。”朱标点了点头。

  “做的不错。”

  “虽说蓝玉性格跋扈,但他对待允熥则是视为亲人的,有他教导允熥,或真的可以做到很大的改变。”

  “不过蓝玉这家伙昨晚也不知道想什么,深夜跑到了常茂的府上,今日就直接出城打猎去了。”朱元璋带着几分怪异的说道。

  虽说锦衣卫刺探消息很厉害。

  但不能真正的近身,自然也是不容易得到真正确切的消息的。

首节 上一节 422/5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