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横渠此时所问,为何张远要向他问这些问题,不是真的问问题,而是问张远,为何要将这些感悟送给他张横渠。
“魏国学宫之主董政书,齐国采薇书院姚白月,他们虽也是儒道大宗师,可在学生看来,他们都没有资格与横渠先生你相比。”
张远的声音响亮,目光之中透着赤诚:“青天洲儒道兴盛,大秦,需要一位能镇住天下儒道的大宗师。”
大秦需要一位镇压天下儒道的大宗师!
这才是张远将自己的儒道修行感悟送给张横渠的原因!
为了大秦。
为了天下儒道。
张横渠面色复杂,低低一叹。
张远为让他能镇压大秦文脉,送出此等感悟。
如果这感悟是青阳侯口中说出,起码能换来天下儒道敬仰,做个文坛盟主,千年万年留名。
可是这等感悟,青阳侯竟然就这么送给他。
青阳侯是要他张横渠将这些感悟说出来。
因为只有他说出来,才能奠定在大秦儒道地位,才能让大秦儒道镇压天下文气。
他张横渠汗颜,竟然要窃他人之感悟。
可是,这是为了大秦!
为大秦,万死不辞。
这一刻,张横渠终于明白这句话的沉重。
青阳侯付出的是名闻天下的机会,他张横渠,此生心中不畅。
但这一切,为了大秦!
张横渠双目之中尽是光彩,仰天长笑。
为大秦,一切付出算得了什么?
往前一步踏出,张横渠看向天穹上那凝聚的无字巨碑,朗声道:“青阳侯要问感悟,老夫就将感悟写下来,让你看,也让天下人看。”
他身上浩然之气激荡,萦绕在无字巨碑外的浩然金光汇聚成刻刀,在巨碑上刻画。
所有人都抬头,去看那巨碑上浮现的一个个古拙文字。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
金色的刻刀停顿片刻,张横渠身上的浩然之力仿若破茧,轰然震鸣,引动天穹上的光影激荡,整个皇城天穹云光尽被染成金红!
“为万世,开太平!”
四句刻完,金色大字流转,巨碑轰然震鸣。
乾阳殿中那雍洲鼎上浩荡的金光迸发,化为一条条金色长龙,冲出大殿,撞在金色巨碑上。
巨碑被这气运长龙驮着,直上九霄。
皇城西苑,原本端坐的元康帝霍然起身,面上神色化为激动。
“好,好,好一个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
握紧拳头,元康帝双目之中全都是精光闪烁:“好一个为万世开太平!”
他身上气势浓烈迸发,引动整个皇宫之上天地气运好似长河奔腾!
这一瞬间,天穹上仿若亿万星辰汇聚,要凝聚出周天大势!
琪贵妃目中精亮,面上全是笑意,向着元康帝躬身:“恭喜陛下,继武道镇压天下之后,大秦儒道,可镇天下了。”
儒道镇天下。
元康帝脚步顿一下,忍不住咧嘴一笑。
他比谁都清楚,镇天司与皇城书院冰释前嫌,就是天下文武共护大秦的格局。
这一刻,刀与笔真正并立于苍穹之下。
这一刻的大秦,才是真正的强盛重兴开始。
从这一刻起,他所有的谋划都能施行!
政事堂前。
王安之仰天长叹,面上的感慨,失落,钦佩,羡慕,当真是五味杂陈,不可言喻。
司马清光面色复杂,低下头,轻轻自语。
“往圣继绝学,万世开太平,张横渠,当真悟到了啊……”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可今日之后,大秦文脉,只认张横渠!
第526章 收尽天下佛修重塑镇魔柱
“怎么,怎么会,怎么会……”绵延大宅之中,那青袍老者目光呆愣,抬头看着天穹上那巨碑上字迹,满身浩然之力不受控制的震荡翻涌。
“往圣继绝学,万世开太平,往圣继绝学,万世开太平……”老者呆呆看着天穹,目中热泪盈眶。
“啪——”
他狠狠给了自己一个耳光,身体从座椅上滑落,跌坐在地。
锦袍中年慌忙扑上前,将他衣襟扯住。
“爹,爹,你这是怎么了——”
锦袍中年真的慌了。
他孙家是皇城世家,那是五世积攒而来的人脉与资源堆积。
如今的孙家,靠的是他父亲,前户部侍郎孙原文支撑。
他父亲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孙家就算不倒,也要一落千丈。
“哎,孙顺,我错了,我错了……”跌坐的孙原文老泪纵横。
“当年我在皇城书院时候,也是浩然之气加身,儒道宗师境,人人敬仰。”
“可是这些年,我孙原文庸庸碌碌,忘了初心,每日只钻在争名夺利,维持家族兴盛中。”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孙原文喃喃低语,让锦袍中年浑身哆嗦。
“爹,你,你可不能有事,我们,我们搬出皇城,我们孙家搬。”
……
镇天司外,阁楼之中。
那些一直守在这里的各方势力主事,此时全都目瞪口呆,满脸苍白。
都是人精,如今局面,他们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原本对镇天司的步步紧逼,原本即将掀起的文武之争,在天穹巨碑上四句文字出现之后,全都消弭无形。
就凭这巨碑上的圣贤之言,今日之后,大秦文坛有主,张横渠一言一行,皆为在世圣贤。
今日后,天下儒道大事,只需张横渠一言而定。
关键是今日张横渠这等超凡入圣的感悟,全都是张青阳所引。
张横渠是有青阳侯的求问,才有这感悟,青阳侯还让所有人看到,他是执弟子礼求问张横渠。
今日之后,青阳侯的事,就是张横渠的事!
天下谁人要对青阳侯不利,先要问张横渠。
“厉害,真厉害啊……”坐在桌案前的黑袍老者双目之中尽都是失落,低低开口。
皇城书院是皇城书院,镇天司是镇天司,今日之事,只涉及张横渠与青阳侯。
可青阳侯与张横渠,在私人层面,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们分别代表着大秦文武之力的巅峰。
“儒道镇压天下,文武携手,这结果,恐怕陛下都想不到。”监察司中,成国公面上带着感慨,轻笑摇头。
“义薄云天张二爷,张青阳的手段,从来都是合作共赢。”长宁侯苏靖轻叹,低低说道。
从他认识张远开始,几乎所有与张远合作的人,都得了好处。
看重,提拔张远的人,几乎都步步高升。
而那些算计张远,敌视张远,乃至攻击张远的人,似乎都下场凄惨。
“嗡——”
皇城书院方向,激荡的浩然之气化为层层云台,将那天穹上的巨碑托住,迎往皇城书院去。
有此碑在,往后的皇城书院,就是大秦文道真正的圣地。
不只是大秦,就算是青天洲上儒道修行者来,也要瞻仰此碑。
也是此碑出现,才能镇住以儒道文脉为尊的青天洲。
要知道青天洲可是夫子晋升大宗师,成为两洲第一位儒道大宗师。
夫子晋升之后,哪怕是雍天洲上儒道修行者,都将白鹿山看成是儒道修行圣地。
无数目光看着那巨碑往皇城书院落去。
镇天司方向,此时防御之阵悄然升起,将所有的神魂探查挡住。
没必要给外人看了。
该看的都看过。
镇天司中,张远躬身施礼,朗声道:“学生多谢横渠先生答疑解惑。”
张横渠看着面前的张远,低叹一声,轻声道:“青阳,你的苦心,老夫明白。”
“今日我贪你之悟,他日若有机会,我张横渠必还你机缘。”
张远摇摇头,低声道:“为了大秦。”
为了大秦。
张横渠轻轻点头,低低道“为了,大秦。”
大堂之中,所有人再看张远,面上神色已经完全不同。
皇城书院学子们最初的狼狈与抵触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震撼与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