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镇天司 第556节

  青年握紧牌子,面上透出一丝涨红。

  “感觉多跑一会,多为百姓挣些银钱,心中特踏实。”

  说完,他不等李成说话,已经快步奔行出去。

  李成立在原处,面上神色透出感慨。

  “陶公子,我真想不到,这些跟我在江上讨生活的家伙,如今,竟然能说出这等话来。”

  他的目光扫过大堂。

  这大堂之中那些儒生手中算筹,筹算出的是整个东瀚郡与各方交易的超过八千种物资价格。

  河道衙门在所有收购交易价格的基础上,加价一到五成不等,然后挂牌。

  这价是明的,直接商贾们看得见,百姓们看得见,天下人也看得见。

  河道衙门没有税,只有为百姓多争的那一到五成利。

  这,就是青阳侯的谋划。

  “侯爷给河道衙门调来的三千儒生,可不只是筹算时价。”站在李成身侧,穿着儒袍的陶公子轻笑。

  陶公子。

  河道衙门大小事情看上去是李成主持,其实背后站着的,是陶公子。

  代表青阳侯的陶公子。

  “李主事,统计一下,新军所需物资可已经备齐。”

  陶公子看向前方,开口说道。

  李成点头,取了一本账册,翻开细细比对之后,面上透出欣喜。

  “陶公子,齐了。”

  三日之后,东瀚郡郡守府颁发征召令。

  东瀚郡镇守使,青阳侯张远,以东境行营副都督身份,征召五千万新军整训。

  参训军卒所有物资供应,由九川商盟和东瀚商盟负责调运。

  五千万军整训,最终成军五百万。

  十取一。

  此等比例,严苛程度堪比大秦皇城禁卫。

  一时间,东境哗然,天下哗然。

  东境征召令颁发两日后。

  大秦三十六郡邸报齐齐张贴,其上有一句话。

  大秦皇帝亲笔。

  “到东境去。”

第601章 天下风云出东境,东境风云看东瀚

  大秦皇城。

  户部。

  户部值房内,青瓷茶盏被重重砸在紫檀案上。

  户部尚书左迁盯着邸报上“东瀚郡物价司挂牌”几个字,额角青筋暴起:“八千种物资的定价权,他李成一个江湖草莽说拿就拿?”

  他指尖几乎戳穿纸面:“户部三十年都没掰动江南粮商半枚铜板!”

  “何止铜板?”户部侍郎周延抓起算盘噼啪作响,“光是九川银鱼一项,河道衙门每斤抽五文钱‘调度费’,三日内就赚了盐铁司半年的税!”

  算珠在他掌心捏得咯咯响:“这哪是河道衙门,分明是搂钱的耙子!”

  周延的话语,让大堂上众人面色变幻。

  户部是大秦钱袋子,如今却眼睁睁看河道衙门抢钱。

  谁不难受?

  可这般难受,又无可奈何。

  上一次弹劾青阳侯的帖子,全都被陛下留中不发。

  如今,谁敢再提此事?

  “其实吧,也是好事。”角落里的老主事忽然嗤笑:“礼部上个月还弹劾李成‘出身卑贱不堪用’,如今人家把江南粮价压了三成——”

  他故意拖长调子:“听说今早王尚书摔了最爱的砚台呢。”

  “还有吏部,据说……”

  满堂哄笑中,左迁猛地拍案:“都闭嘴!”

  他抓起东瀚商盟的货单砸向众人:“看看人家挂的盐晶价!五十文一斤还包运!工部刚奏请的盐税改制全成了废纸!”

  值房倏然死寂,只余邸报边角被穿堂风掀起的声音。

  “好个青阳侯……”左迁扯松官服领口,嗓音沙哑,“弃了河道衙门的小税,却掐住大秦商脉的咽喉。”

  他忽然盯着窗外皇城方向,却突然露出一丝轻笑。

  “现在该急的是礼部和吏部,他们为国选才百年,还不如张青阳在江上捞起个草寇!”

  “如果这一次真的被张青阳压了风头,恐怕王安之和司马清光脸上都不好看。”

  左迁与青阳侯关系倒也不算差,玉若郡主那瑜远商行更是与户部往来交易极多。

  但私交归私交,他左迁代表户部,这次竟然被东瀚郡河道衙门抢去了定价权,这是在打整个户部的脸。

  ……

  兵部。

  兵部值房内,李思指节叩着东境发来的朱红漆封卷宗,茶汤在青瓷盏里凉透了三回。

  “五千万张嘴啊……”

  他屈指划过卷宗上“日耗粮七十万石”的墨字,抬头看向围坐的几位侍郎,“礼部现在哪还顾得上弹劾青阳侯?光是征调民夫里掺着的三百儒生,就够他们扯三天皮。”

  刑部调来的主事郑垣突然嗤笑:“昨儿司马尚书摔了砚台,说吏部今年考评全得添上‘河工教化’——你们猜怎么着?”

  他故意压低嗓子:“东瀚郡送来的教化名册,足足八十万人!”

  满堂倒抽冷气声里,李思抓起茶盏灌了口冷茶:“青阳侯这是把吏部架在火上烤,八十万人考评,够他们盖三年官印。”

  茶盏重重顿在《兵员整训章程》上,“倒是这文武调配的权柄——”

  “想都别想!”门外传来兵部尚书郭铭浑厚嗓音,紫袍老者挟着军报跨进门,“六部争了二百年的命根子,能吐给兵部?”

  他抖开军报露出“东境事情由东境行营自行安排”的朱批,“但青阳侯要的三十万张强弓,工部今早就盖了加急印。”

  值房倏然一静,只余窗缝漏进的穿堂风掀动桌案上的卷册。

  陛下这那偏架的架势,实在太明显。

  东境行营,实在是权限太重。

  李思忽然抚掌大笑:“下官昨儿还纳闷,工部怎舍得动皇陵修缮的百年铁木——”

  角落里的年轻主事忽然眼睛发亮:“五百万精兵筛出来,剩下四千五百万练过弓马的青壮……”

  他喉结滚动的声音比窗外知了还响,“随便安个‘预备营’的名头,边军十年都不愁兵源。”

  几位侍郎对视一眼,忽然同时伸手去端茶盏。

  白雾氤氲间,众人嘴角弧度与蒸腾的热气一样压不住。

  “听说青阳侯给新兵顿顿吃肉?”兵部尚书郭铭忽然没头没尾问了一句。

  “何止!”李思从袖中甩出东境密报,“九川盟用漕船运活猪,甲板上还种着水灵菜——这哪是练兵,分明是养虎狼!”

  “啧啧,估计礼部那边又要上书弹劾了。”

  不知谁说了这样一句话。

  顿时,大堂之中的气氛,又活跃起来。

  不只是大秦皇城,齐,赵,魏三国皇都,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东瀚郡。

  征召五千万新兵,这等大势实在太骇人。

  魏国御书房,灯火将青铜兽炉照得宛如匍匐的凶兽。

  魏帝宇文拓将密报甩在跪地的暗卫头顶,镶金护甲刮过紫檀案上“东瀚新军”四字,溅起几点墨痕。

  “当年大秦武卒三千破朕十万边军……”

  玉珏砸在星图上四分五裂,碎裂声惊得钦天监众人伏地颤抖。

  “让死士带着焚城弩去落鹰峡埋伏,朕倒要看看,是他的新军快,还是朕的弩箭快!”

  赵国观星台上,夜风卷起玄色帝袍。

  赵帝赵吉摩挲着手中断裂的龟甲,裂纹倒映着东境送来的“五千万新军”密函:

  “五千万青壮?他张青阳当东境是养牲口的草场?”

  他忽然嗤笑一声,指尖碾碎案头齐国进贡的雪莲。

  “传旨给陆沉舟,让他在稷下学宫多写几篇‘青阳侯穷兵黩武论’,朕要这流言三日内塞满大秦粮商的耳朵!”

  齐国深宫,熏香压不住血腥味。

  “陛下,云栖剑宗三百弟子已混入东境民夫。”紫袍宦官匍匐着,压低声音,“姚山长让老奴带句话,青阳侯若真练出五百万精兵……”

  “精兵?”

  “二十年前朕屠尽鲁阳城时,他张青阳还在娘胎里吃血呢!”姜元良双目之中透出冷意,

  “告诉兵部,北境六郡的屯田制提前三年推行,农户每户多征一石粮。”

  “朕宁愿饿死种地的,也不能让大秦再养出第二个武卒营!”

  天下风云出东境,东境风云看东瀚。

  东瀚郡征召的第一批百万武卒,不过十日就已经到达云明府城外大营。

第602章 看来诸位爱卿对青阳侯很有信心?

  云明城外大营,燥热的烈阳将十万顶赤色营帐染成燎原火。

  “他娘的,这粟米饭能插筷子不倒!”满脸络腮胡的汉子捧着陶碗蹲在木桩旁,油光顺着开裂的嘴角淌到打着补丁的衣襟,“俺在临阳郡修城墙那会,稀得能照见鬼影的粥——”

  “嘘!”旁边瘦得像麻杆的青年突然扯他袖子,沾着饭粒的指尖指向辕门处丈高的青石台,“瞧见没?侯爷亲卫今早刚立的点将台,听说整训那天要请春雷鼓!”

  炊烟裹着酱肉香漫过校场时,十七八个新兵正围着铁锅数肉块。

  穿粗布短打的少年突然“啊呀”叫出声,被肉汤烫红的指尖哆嗦着指向锅底:“三,三指厚的膘!屠户家过年也舍不得这么切啊!”

首节 上一节 556/6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