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通满脸敦厚,大义凛然地摇头叹道,顿了下,眼露精光远眺南方,朗声道:
“不只是海陵城,便是仙都……乃至江南,迟早必会属于我们!”
第118章 二王并立
“主公圣明!”
廖昌雄等李子通心腹臣属,丝毫没觉得李子通狂妄或入魔幻想,而是颇为信任连声赞道。
伍云召剑眉一挑,信心十足附和道:“也对!区区三五天时间,既能还掉恩情,也能坐山观虎斗,影响倒也不大。即便隋军战胜得城,我军也能夺回,海陵城必定属于我军!”
实际上,此次凤鸣军出兵,本来就是冲着海陵城,势在必得,以此打开南下通道,也是扼守其他势力进犯凤鸣疆域的门户。
如此,凤鸣军便进可攻,退可守。
次要目标才是仙都江都,若能顺势击败上梁军和江淮军,开疆拓土,那自然更好了。
所以,不管隋军和上梁军如何反应,是敌是友。隋军和魔门什么关系,具体有什么约定,凤鸣军都会拿下海陵城。
所谓听令停军,李子通只是顺水推舟,正好掩饰真实意图,塑造重情重义形象,安抚军心,渔翁得利等一石多鸟。
李子通满脸感动和信任地来到伍云召身前,希翼拍了拍其肩膀说道:“届时……全靠表弟了!相信没人挡得住表弟枪锋!”
“必不辱命!”伍云召信心十足应道。
以伍云召辉煌战绩,加上天宝大将宇文成都已经离去,估计正在率着骁果军返回关中的路上。如今别说上梁军和隋军,就是加上江淮军,甚至纵观江南、东南江山,伍云召也自认没有对手!
只要不是敌我差距悬殊,被人海战术缠住,区区海陵城,还不是马到功成?!!
……
海陵城西北方,洪泽浦和盱眙郡交界处,洪泽湖之畔。
江淮军大举南下,此时停军,驻扎洪泽湖之畔,军营连绵数十里,军威浩荡。
江南三王中,江淮军本就距离海陵城和江都都最远,此次又是大军南下,打算一举击败凤鸣军和上梁军,定鼎江南,就召集了最多大军,耗费了更多时间。
军营主帐中,江淮总管兼吴王杜伏威,摩挲着随密信一起送来的玉佩,久久沉默,脸露嘘吁、回忆。
这玉佩是当年杜伏威离开长白山,定基江淮这段时间,有次遇险被魔后师亦竹所救,他给魔后的人情信物。
此外,魔后是上代天魔圣女,风华绝代,艳、名、威盖江湖,仰慕追求者无数。杜伏威本就是江湖出身,更是一代黑道霸主,在江湖上有翻江龙、袖里乾坤、铁袖无敌等赫赫称号,也是魔后仰慕者之一,当初给予玉佩,有点定情信物或追求信号的意思。
没想到,如今这玉佩又返回自己手中了,自己和魔后却再未见过。
如今杜伏威摩挲着玉佩,沉默感怀,是为江淮军战略,还是为了和魔后的情感,就只有杜伏威自己知道了!
“伏威!我军本就距离最远,反应最慢,如今还停军数日,那海陵城……甚至是江南战局,还有我们的份吗?”
江淮军第二号人物,自封楚王,也是如今天下三十六路反王之一的辅公佑,颇为无语看着杜伏威提醒道。
杜伏威恍若未闻,依旧摩挲着手中玉佩……
江淮军是双王并立,以吴王杜伏威为首,楚王辅公佑为次。但辅公佑所辖大军,还真不比杜伏威差多少。
只是两人是生死之交,年少相扶,辅公佑还常偷姑姑家的羊给杜伏威吃,后被姑姑报官通缉,亡命江湖。随后一起闯荡江湖、劫富济贫,一起起兵反隋、称霸江淮,真正的生死以共,绝对铁哥们。
杜伏威仗义豪爽,战力超强且骁勇善战,每战必先,每退必后,众人敬服,极具领袖魅力。
江淮军能发展至今,基本是杜伏威的功劳,而不是有些谣传的楚王辅公佑占一半功劳。
可以说,辅公佑能成为一方反王,是杜伏威念旧提携,而非辅公佑造就杜伏威,居功至伟而甘为副手!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看杜伏威反应,辅公佑有些气急且不忿嚷道:“伏威既然喜欢,那就光明正大去追啊!佑绝对全力支持,毫无二话,不惜代价绑来也行!如今自己默默付出的单相思……算怎么回事?”
话落,辅公佑有些恨铁不成钢接道:“以伏威如今身份地位和势力实力,完全配得上她,有什么好怕?”
“你不懂……”
杜伏威灰黑面容露出回忆微笑,虎目晶亮,似乎又看到了当年仙女下凡般绝美、圣洁、高贵且氤氲萦绕的身形。
那情那景那人……永恒!
虽然那人是天下公认的魔后,邪恶凶戾的魔门领袖,但在杜伏威心中,永远是超凡脱俗且圣洁无暇的仙女、女神!
辅公佑没好气翻了个白眼,不屑啐道:“好!好!好!就你懂……就你自己才懂!你是没救了,这样永远别想拥有!”
“她是仙女,本就不属于凡俗……我就没想过拥有啊!”杜伏威理所当然呢喃道,语气嘘吁却又明显诚恳。
“……”辅公佑张嘴无语,彻底败给杜伏威了!
如果萧影在这,就会更中肯地评价……
典型舔狗,舔到最后,只会一无所有!
当然,也可能会应有尽有,万一呢!是吧?
“吴王!岂能因私废公?”辅公佑帐下名将兼亲信心腹冯惠亮,忍不住愤然啐道。
“嗯?!”
此话一出,氛围瞬间一凝!
“大胆!”
对杜伏威敬若天人的王雄诞,立刻冷脸怒斥。
在场数十人,随之泾渭分明地互相对峙、戒备,剑拔弩张之味颇浓……
江淮军能成为公认的江南最强势力,自然名不虚传,兵多将广,并不只是地盘大,军队多!
吴王一脉是以阚棱、王雄诞为首的数百义子。杰出义子三十几人,个个是人中之龙,一方俊杰,可为将为师。但最出名的是阚棱和王雄诞,骁勇善战,精通兵法谋略,人称大将军、小将军。有点像家族势力,自然极为团结。
楚王一脉则名将名士较多,以左游仙、张善安、冯惠亮、陈当世、陈正通、徐绍宗等六人为首,部署众多。但是,相应的人心较乱,只是因挤不进“义子团体”而偏向楚王,倒也不是全忠于楚王!
这与两人的为人处世和性格作风有很大关系,某种程度上也算互补互助,相辅相成!
第119章 权势影响
“嗯?!”
如此泾渭分明的对峙,顿时让杜伏威心中一凛,眼中掠过丝精光,忽然想起江都中靖武王萧影的临别赠言:
“江淮兄弟,世间难得,一代佳话!但是,江淮鼎盛之前,可以信任。在江淮军面对重大抉择时……小心楚王(辅公佑)!”(详见七十一章)
如今局势,江淮军已威震天下,鼎盛江南,眼前不正是如靖武王所说的……
江淮军面对重大抉择之时吗?
“知己难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难道他真会如靖武王所说那般?”
想到这,杜伏威不由眼神复杂地瞥了眼辅公佑,凝眉沉思。
“不好……惠亮言过了……”
辅公佑也是被突变氛围所惊,本能看向杜伏威,正好看到杜伏威眼神,不由心中咯噔一声。
“啪……”
猛烈劲风起,巴掌声清晰入耳。
却是辅公佑甩手一掌,恼怒拍飞冯惠亮,冷声叱道:
“混账!我们兄弟说话,什么时候轮到其他人插嘴了?”
话落,辅公佑眼神凌厉环视在场众人,包括二王二脉所有人,脸色阴沉郑重警告道:
“江淮军属于我们兄弟所有,一切我们兄弟俩说的算,轮不到任何人干涉和掣肘!不管伏威怎么想,想要什么,本王及江淮军不惜任何代价,没有二话,忤逆者……”
“杀!”
说到最后,辅公佑满脸阴沉得吓人,杀意凛然,语气铿锵似乎极为坚决,会毫不犹豫!
“或许……真的是权力使人腐化,真的是有点变了啊……”
杜伏威深深看了眼辅公佑,暗叹不已。
如果是之前,辅公佑这么说,杜伏威绝对不会多想,反而觉得辅公佑确实够兄弟,对自己是绝对的信任、拥簇和兄弟情。
但是,心中有了警惕,杜伏威瞬间听出辅公佑看似大义凛然且重情重义的言语中的猫腻了……
杜伏威能成为一代枭雄,岂会简单?
很多人,很多事,只是太过信任和注入感情太深,才会灯下黑般没注意。注意到了自然不难洞悉,细思极恐!
“哈哈……无妨!自家兄弟,畅所欲言,无需在意!”
心思剧转间,杜伏威豪爽大笑着摆了摆手,毫不在意地慷慨说道。顿了下,神情一正,眼神如刀直视冯惠亮问道:
“本王自认并非因私废公,只是顺水推舟罢了!既然冯将军那么想……假设我军并不停军,按照计划继续行军,预计时间内抵达目的地,又将如何呢?”
“啊?!”
在场大半人错愕,包括辅公佑和冯惠亮,一时没明白杜伏威的意思!
“靖武王和魔门的约定,如今传得沸沸扬扬,应该确有其事!”
杜伏威也不在意众人反应,耐着性子微笑解说道,又迅速接道:
“如无意外,凤鸣军也与我军同时停军了!如今就是上梁军独对隋军两路夹击,那摆在我军面前的选择,就很明显且很简单了……”
“我军顺利抵达时,是联合上梁军,或加入战局,共对隋军,且需提防凤鸣军背刺;还是停留战场之畔,等待上梁军和凤鸣军反应,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呢?”
“二选一!”
杜伏威连续一番话,把在场众人问住了,便是冯惠亮也一时不知如何应答。
“别以为凤鸣军和上梁军不会背刺我军……大家别忘了,三四年前,凤鸣王就率数万部众投靠我方,得以喘息和壮大。却突然兵变,妄图吞并我方地盘,使得我方全军大乱。连本王与公佑也被围攻而重伤遁逃。若非雄诞及时来救且拼死断后,并把我们藏匿到芦苇丛中,侥幸逃过追杀,如今哪还有吴王、楚王和江淮军?”
众人沉默,杜伏威却自顾自地连声说道,顿了下,咬牙切齿般沉声道:
“如此凤鸣王,还能信任吗?不会再次背刺吗?上梁王又能好到哪去?”
“……”
众人沉默,依旧难以反驳杜伏威。
因为杜伏威所说也是事实,凤鸣王李子通三四年前确实投奔江淮军又背叛(史实也是),差点颠覆江淮军,哪里还能且还敢信任?!
至于上梁军,同为江南反王,谁不知道谁?如果有机会吞并或削弱江淮军,上梁王会不会背刺?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上梁王肯定会!
“哼!蠢货!”
辅公佑狠狠瞪着刚被拍飞,狼狈起身的冯惠亮,恼怒叱道,又迅速接道:“伏威之能,大家还不知道吗?岂容大家质疑、辩驳?”
“哎……”杜伏威眼皮一跳,欲言又止,只是心中暗自叹息!
“啪!啪!啪……”
冯惠亮狼狈起身,迅速给了自己几巴掌,掌掌留印,满脸惭愧自责地重重跪倒请罪道:
“吴……吾王深谋远虑,末将愚钝,请吾王降罪!”
“言重了!言重了!刚说了,自家兄弟,畅所欲言,何罪之有啊!”
杜伏威看似毫不在意地微笑上前,躬身扶起冯惠亮,拍了拍狼藉衣甲,连声安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