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驾到 第116节

  玄奘微笑道:“况且,吃斋不知约束自身,念佛不知反思灵性,那不是佛法,是教派。”

  “法,理,教,三者并不相同。”

  这位僧人袖袍一扫,佛光流转,旱魃的煞气被这僧人拿来了,他并指蘸着那旱魃煞气,在周衍的左手手心,写下一个个字。

  他写了一整篇的《波若心经》

  周衍收回手掌,看到那些文字汇聚,化作个【心】字。

  泛起炽烈的火。

  潜藏着足够恐怖,足够暴烈的烈焰之气。

  “灾厄重重,以心镇压之!”

  玄奘道:“若真有佛陀的话,佛陀和我们,外表当然不同,按照佛经之中,他有种种不同凡响的特征,但是抛弃这皮囊的话,你我的灵性,和佛陀没有区别。”

  “万法唯识。”

  周衍道:“什么是佛?”

  玄奘伸出手指着他的眉心。

  周衍道:“我?”

  玄奘微笑:“是你,是【我】。”

  周衍隐隐然明白了玄奘的佛法,万法唯识,人人皆有佛心佛性,这个理念的起源,正是眼前这个平和的僧人,玄奘指了指周衍的手,道:

  “贫僧刚刚将那旱魃之中,【地脉干旱,千里枯焦】的煞气,按在了你的手中。”

  “凝聚煞气,化作一道心经,这是地火的极致,但是每次使用,都有可能对你自己造成巨大伤害,小心,小心,以这煞气之浓郁,大约可以用三次。”

  “这三招,形同旱魃三击。”

  僧人双手合十,声音温和道:

  “苍生苦楚,有劳施主了。”

  “另外,贫僧尚有一个礼物最后送给你。”

  周衍看到僧人手中的舍利子亮起流光,然后,舍利子上出现了一道裂隙,光芒流转变化,僧人起身,手掌按在了周衍的额头,于是,这佛门第一人一枚舍利子的力量全部灌下。

  周衍道:“三藏大师?!”

  玄奘坦然道:“人间灾劫,此刻能增加一点胜算,就算是一点了,可惜,贫僧只是一枚舍利子中,残留下的一点佛门神意,所能给你的东西,不多。”

  “请收下吧。”

  周衍看着自碎舍利的僧人,玄奘的身躯逐渐变得透明,神色平和宁静,周衍感应得到,僧人给他的,只是纯粹的道行,是将佛门功德转化为道门道行,灌输给他。

  没有丝毫的自我杂质。

  玄奘的一举一动,和那个不计代价也要活下来的方丈不同。

  周衍盘膝而坐,问道:“大师,你不想要长生吗?”

  玄奘回答道:“那么,最后一个问题。”

  “何为【我】?”

  这个问题太难,周衍回答不了。

  周衍是性情洒脱又固执的性子,他并不回答,知道自己要和眼前的僧人告别,哪怕是下一次,还有机会遇到玄奘舍利子,唤出来的神意也不会有这一段记忆。

  所以他反倒是更加洒脱,用问题回答问题,笑着道:“大师,你真的有个猴子弟子吗?”

  玄奘好奇:“什么?”

  周衍索性具现出一本西游记给他看。

  于是玄奘放声大笑。

  周衍笑着问:“那么,大师,你取到大乘佛法了吗?”

  “取经吗?”

  玄奘的身躯透明,溃散,这个僧人在消散的时候,仍旧没有恐惧和执念,并不被成住坏空的轮转给牵绊住,玄奘最后收回了手掌,双手合十,噙着微笑。

  西行十万里,行百八十国。

  所向无敌,功成回国。

  他双手合十,平静念诵道:

  “尼莲河水正东流,曾浴金人体得柔。”

  “自此更谁登彼岸,西看佛树几千秋。”

  这是这个僧人在这世界上留下的,唯一一首诗句,佛祖之后,尚且有谁,登临所谓彼岸呢,在写下这一首诗之后,这个来自于东土大唐的僧人,独自踏上了那烂陀。

  这诗潜藏平静,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神韵和气魄。

  自此更谁登彼岸?

  舍我其谁。

  玄奘双手合十,这样回答了周衍。

  “我,即是大乘。”

  【诸众欢喜,为法师竞立美名,大乘众号曰摩诃耶那提婆,此云大乘天;小乘众号曰木叉提婆,此云解脱天】——《佛教辞典》

  以一己之力,得到了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最高位格。

  然后讲述自己的佛法之后,再度回国。

  并非是取回佛法,而是我成为大乘。

  我之法,便是大乘佛法,佛在人间,何须西望?

  碎舍利,不留名,无相布施。

  僧人双手合十,徐徐散去,而在外面,卧佛寺的暗室之中,周衍猛然睁开了眼睛,一身体魄汹涌,感觉到了法力流转的变化,以及,那玄之又玄的存在。

  血煞的气息,还有刀剑,兵器交错的声音越发地凌厉,让他从僧人讲法的温缓平和里,立刻挣脱出来了,沈沧溟道:“小心!”

  一只虫蜕从沈沧溟一侧飞来,攻杀周衍。

  沈沧溟可以拦截,却想要看看周衍突破之后的力量。

  手中的横刀微动,始终保持着可以前去援助的姿态。

  周衍还没有动刀,那虫蜕妖怪就好像触碰到了什么烫红了的烙铁,瞬间后退,惨叫着发出了嘶嘶的声音,周衍的周身,气机自然流转,化作了一种玄之又玄的气韵。

  佛门称之功德,道家谓之道行。

  而且,不需要动手,就足以让邪祟感觉到犹如法术攻击的效果,这种效果,就算是周衍这个才当了几个月玄官的家伙,都明白代表着什么。

  这样的道行分量,已经直接超过了泾河龙君敖玄涛。

  他握了握拳。

  玄奘……不,且以如此称呼。

  是小乘佛教尊者解脱天。

  大乘佛教佛祖大乘天,一枚舍利子灌顶传法!

  周衍,破境成功。

  境界——八品玄官。

  法力——平平。

  道行……

  三百年!

  周衍看着自己的左手,手中有一个平和有力的【心】字,他提起刀,握紧,起身,地魄天倾抬起,一股混合了地脉旱魃火,佛门天龙火,人道之火的火焰在地魄天倾上流转。

  智轩看着那周身气息流转的少年,见鬼一般。

  看向沈沧溟:“这八品?!”

  周衍突破,已经耗费了十个时辰。

  如今已经是第二天的时间。

  裴玄豹一行人,抵达卧佛寺。

第115章 斋天闻刀鸣

  僧人们在念诵经文,五六尺长的大香成簇地插在巨大的青铜香炉里面,带着淡淡香味的香火气,香客,百姓们带着虔诚的神色,双手合十,一个佛殿一个佛殿拜过去。

  裴玄豹一身锦缎战袍,腰环玉带,却是面色阴沉。

  他没能找到太上皇陛下。

  从长安城出发之后,他们可以说是一路不停,不计代价地奔腾玩命,赶路到了太上皇车舆驻扎之地,却发现太上皇不在那里,是已经去了卧佛寺参加长生经法会。

  没奈何,他也只好带人继续过来,本来是要披甲把寺庙封锁的,但是又害怕打搅了太上皇李隆基的兴致,就把甲胄给解了,只穿着锦袍,佩横刀入内。

  可是这里,人太多了。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裴玄豹的手握着横刀的刀柄,他心底杀意,愤怒,还有不耐烦的感觉汇聚起来,让他几乎有种抽出横刀,将眼前耽搁了自己大事的泥腿子都劈碎砍烂的冲动。

  忍住,忍住……

  他不知为何,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越发强烈。

  裴玄豹靠着家世,得了中郎将的虚衔,三十出头,乃是七品玄官,在没有亲自上战场的人里,已经算是不错了,但是他走的其实不是兵家法脉,擅长的是腾空挪移。

  想着家族对自己的抛弃,心中怨愤,想着周衍,则是多有杀气,可是这无数的情绪翻涌,最后都汇聚成了一种,极致的烦躁感觉。

  周衍,周衍。

  我要把你的每一寸骨头都捏碎。

  我要将你的四肢折断,然后埋到地里去,在你的头顶开一个缝,让虫子把你的每一块肉都咬碎吃下去,我要让你活生生地疼死!

  死,死,死,死,死!

  不知道为什么,这寺庙里的敲鼓声,木鱼声,念诵佛经的声音,没有那种佛门禅唱的清净韵味,落到了裴玄豹耳朵里,犹如夏日蝉鸣,让人烦躁。

  在这种禅唱声中,他的杀意和恨意越发扭曲。

  旁边传来笑声:“阿兄,此地果然是好啊,隋末北寺,几百年的香火鼎盛,名不虚传!”

  说话的是个十七岁的少年,身材高大,脸上的稚气还没有散开,带着倨傲,也是裴家子弟,叫做裴玄鸟,和裴玄豹同辈,却是要小一轮回十二岁。

  郭子仪和李泌抓住了裴家的要害狠打。

  朔方军中,裴家一系的校尉们都拎出来,成为弃子。

  可以预料到,他日郭家必然是权势日盛。

  裴玄鸟年少倨傲,有一身武功,但是脾气不好,他看着卧佛寺里面人来人往,道:“兄长,我等世家之血,河东裴家,这些平民百姓,岂能在我们之前?”

  “不如我等亮明身份,让这些百姓给我们让路。”

首节 上一节 116/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